煤矿井下自动隔爆装置-无效决定


发明创造名称:煤矿井下自动隔爆装置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42518
决定日:2019-11-28
委内编号:5W117695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821538074.0
申请日:2018-09-19
复审请求人:
无效请求人:山东德马格重工有限公司
授权公告日:2019-04-16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山东久泰煤安装备有限公司
主审员:丁一
合议组组长:王辉
参审员:李辉
国际分类号:E21F5/00(2006.01)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若一项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区别技术特征,然而该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的常见部件,并且该权利要求也并未对该常见部件的位置或连接关系进行具体限定,则该技术特征不能使得该权利要求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全文:
本专利的专利号为201821538074.0,申请日为2018年09月19日,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04月16日。本专利授权公告时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煤矿井下自动隔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入箍、喷气管、钢球、活塞、滑动套筒、高压气腔、过渡腔、灭火粉储存罩、三通、充气阀、轴向压力表;所述滑动套筒前端装有装入箍,所述装入箍的前端与隔离灭火装置的冲击波接收系统的推杆末端连接,所述滑动套筒尾端套装在喷气管的外圆周上,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套筒尾端部内孔直径小,尾端部之前内孔直径大,即后端部之内与喷气管外圆表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喷气管内装有活塞,滑动配合,活塞前部直径小于后部,所述活塞尾端有凹槽,装有密封圈,所述喷气管中间位置围绕管壁横断面圆周均匀分布有四个径向孔,安装钢球,钢球孔后部,围绕管壁横断面圆周有8个斜孔即泄气孔,所述泄气孔外侧通向煤尘瓦斯爆炸灭火装置的过渡腔和外罩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自动隔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管外圆周通过螺纹与过渡腔连接,过渡腔尾端通过卡槽与灭火粉储存罩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自动隔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管尾端与高压气腔连接,螺纹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自动隔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腔前端外圆周有凹槽,装有O型密封圈,稍后部径向端面装有四氟密封垫。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自动隔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腔尾端轴向有螺纹孔,通过螺纹孔与三通连接,三通轴向接轴向压力表,径向接单项充气止回阀。”
针对本专利,山东德马格重工有限公司(下称请求人)于2019年05月31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宣告请求,其理由是本专利权利要求1-5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下称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请求宣告本专利权利要求全部无效,同时提交了如下证据:
证据1: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08月31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195339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复印件;
证据2: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12月21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581478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复印件。
请求人认为:本专利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1结合公知常识、或证据1结合证据2和公知常识,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从属权利要求2、3的附加技术特征被证据1公开,从属权利要求4的附加技术特征被证据1结合公知常识公开,从属权利要求5的附加技术特征被证据1结合公知常识、或证据2结合公知常识公开,在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的情况下,上述从属权利要求也不具备创造性。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06月10日受理了上述无效宣告请求并将无效宣告请求书及证据副本转送给专利权人,并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答复,同时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查。
专利权人于2019年07月23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具体陈述了本专利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理由。

国家知识产权局本案合议组(下称合议组)于2019年09月17日将专利权人的意见陈述书转送给请求人,并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答复。同日,合议组向双方当事人发出口头审理通知书,定于2019年10月15日举行口头审理。
请求人在指定期限内未答复。

口头审理如期举行,双方当事人均出席了本次口头审理。在口头审理过程中:
专利权人对于证据1、证据2的真实性无异议。
请求人主张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1的区别技术特征仅在于“三通”和“轴向压力表”。专利权人对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的认定无异议。
双方当事人就其主张的理由和事实充分陈述了意见。
至此,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1、审查基础
鉴于专利权人未对本专利的权利要求书进行过修改,本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以本专利授权公告文本作为审查基础。
2、关于证据
证据1、2均为专利文献复印件,专利权人对上述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合议组对证据1、2的真实性予以认可。
证据1、2公开日期均早于本专利的申请日,可以作为评价本专利权利要求创造性的现有技术。
3、关于创造性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若一项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区别技术特征,然而该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的常见部件,并且该权利要求也并未对该常见部件的位置或连接关系进行具体限定,则该技术特征不能使得该权利要求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1 权利要求1
请求人主张:本专利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1结合公知常识不具备创造性。
本专利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煤矿井下自动隔爆装置。
证据1公开了一种具备高压储气触发装置的矿井自动隔爆抑爆装置,并具体公开了(参见证据1的说明书全文,附图1-11):在图1中示出本实用新型矿井自动隔爆抑爆装置的总体结构。本装置由冲击波接收装置1、前悬挂装置2、后悬挂装置3和主体总成4四部分组成;设置在煤矿井下有瓦斯突出或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巷道中。冲击波接收装置1面向有瓦斯突出或爆炸危险的区域。冲击波接收装置1的后端与主体总成4联接,二者分别通过前悬挂装置2、后悬挂装置3固定在巷道顶板上,通过锚杆固定。主体总成4主要由锁紧装置5、高压气腔总成10、过渡腔总成6、外罩总成9、压力表组件8及充气装置7组成。锁紧装置1位于主体总成4的前部,它的前端与前面的冲击波接收装置1联接,它的后部与高压气腔总成10紧密联接并连通;过渡腔总成6前端套在锁紧装置1后部相联接,其后部与储存灭火粉的外罩总成9的前部联接并连通;充气装置7、压力表总成8与高压气腔总成10联接并连通、且安装固定在过渡腔总成6上。锁紧装置1与高压气腔总成10是本隔爆抑爆装置的核心部分。在图6中示出主体总成4的结构。它主要由锁紧装置5、高压气腔总成10、过渡腔总成6、外罩总成9、压力表组件8和充气装置七部分组成。在图6和图7示出锁紧装置5的结构。锁紧装置5即本隔抑爆装置的触发装置;由滑动套筒52、喷气管54、活塞57、钢球56和装入箍51等组成。滑动套筒52的前端带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联接与装入箍51固联。装入箍51前端的轴心有丝孔S,与冲击波接收装置的推杆I(11)后端的螺纹联接。滑动套筒52装配在喷气管54前部的外圆周上,可前后滑动。滑动套筒52的后端部轴心孔直径小,后端部之前轴心孔直径大,即后端部之内、与喷气管54外圆周表面之间形成有空腔。喷气管54内装配有活塞57,滑动配合。活塞57前段直径小于后部,活塞57后部有密封圈嵌槽,嵌槽内装有密封圈55。喷气管54的中间部位有四个径向孔Q,围绕管壁横断面圆周均布;径向孔Q内放置钢球56,故称钢球孔Q。喷气管54位于钢球孔Q之后、密封圈55之前的部位、围绕管壁横断面圆周有八个斜孔,即泄气孔X。泄气孔X的外侧通向过渡腔和外罩内。正常时,滑动套筒52的后端部位于钢球孔Q处,其后端轴心孔内圆面压在钢球56上,钢球56内侧受活塞57前段的小直径外圆周表面支撑、卡在活塞57的变径处,使活塞57不能前移。活塞57处在喷气管54中间部位,即堵住泄气孔X的位置,在后部高压气腔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有前移的趋势但不能前移。冲击波到来时,在冲击波接收装置推杆的推动下装入箍51会带动滑动套筒52产生轴向位移,滑动套筒52的空腔移至钢球孔Q处,钢球56内侧由活塞57后段大直径的外圆周表面支撑,钢球56被部分顶入空腔内,不再对活塞57限位,活塞57得以前移,移开封住泄气孔X位置,高压气腔的压缩空气经泄气孔X、过渡腔进入外罩,使外罩内的灭火粉在高压下喷射而出。滑动套筒52上装有保险螺栓53。在不需要锁紧装置5触发时,旋紧保险螺栓53,可防止滑动套筒52后移,引起误触发动作。喷气管54的前端带外螺纹,通过螺纹联接装有堵板58,以方便装配以及与滑动套筒52的配合。压力腔体60与其前部的泄气腔体59、后部的尾柄61焊接一体;压力腔体60内为空腔,即储存压缩空气的高压气腔。泄气腔体59的前部有嵌槽,嵌槽内装有密封圈62。泄气腔体59位于嵌槽之后的一段带外螺纹,装配于锁紧装置5的喷气管54后端的内螺纹段上,与喷气管54后部密封联接。在泄气腔体59位于螺纹段之后的一段上,即直径最大的一段上,其上、下两侧各有一丝孔:丝孔51、丝孔52。丝孔51用于联接压力表组件8的锥形连接管31下端。丝孔52用于联接充气装置7的引入接头46的上端。尾柄61后部的一段带有外螺纹,供安装压紧筛总成38的压紧套筒40用。尾柄61后部有径向通孔,供在喷气管54内安装高压气腔总成10用。泄气腔体59与喷气管54联接时,在喷气管54后端与泄气腔体59前端之间加铜垫49密封。
合议组认为,将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与证据1公开内容相比,证据1的“装入箍51”、“喷气管54”、“钢球56”、“活塞57”、“滑动套筒52”、“高压气腔总成10”、“外罩总成9”分别对应于本专利的“装入箍”、“喷气管”、“钢球”、“活塞”、“滑动套筒”、“高压气腔”、“灭火粉储存罩”,证据1的“过渡腔总成6”、“冲击波接收装置1”分别对应于本专利的“过渡腔”、“冲击波接收系统”,证据1的“径向孔Q”、“泄气孔X”分别对应于本专利的“径向孔”、“泄气孔”。
通过对比可知,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1的区别技术特征实质上仅在于:1)权利要求1限定了还包括三通;2)权利要求1具体限定了压力表为轴向压力表,证据1通过附图可以看出压力表为径向压力表。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权利要求1仅限定了包括三通,并未对三通的结构、设置位置或者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进行具体限定,而且三通属于所属技术领域的常规部件,在装置中仅仅多包括一个常见的三通,并不能使得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轴向压力表即压力表螺纹接头与表盘垂直,径向压力表即压力表螺纹接头和表盘平行。两种的压力表都是常见的压力表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中一种压力表属于常规技术手段,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因此,上述区别技术特征2)也不能使得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综上,在证据1的基础上结合公知常识而得到本专利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不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3.2 权利要求2
请求人主张:权利要求2的附加技术特征被证据1公开。
权利要求2的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喷气管外圆周通过螺纹与过渡腔连接,过渡腔尾端通过卡槽与灭火粉储存罩连接”。
对于技术特征“所述喷气管外圆周通过螺纹与过渡腔连接”,证据1说明书第0063段记载了“管箍 I(63)带内螺纹;锁紧装置 5 的喷气管 54 的中部,即钢球孔 Q 与泄气孔 X 之间的部位外圆周上有外螺纹。管箍 I(63)通过螺纹与喷气管 54 中部联接”,由此可见,证据1已经公开了上述技术特征。
对于技术特征“过渡腔尾端通过卡槽与灭火粉储存罩连接”,本专利未限定卡槽连接的具体形式,证据1的说明书第0067段记载了“对接环71通过螺栓43与过渡腔总成的管子65后端配合联接并加O型密封圈36密封”,通过附图4、6可以确定,过渡腔总成的管子65后端开设有环形卡槽,外罩的对接环71通过螺栓43与卡槽配合实现与过渡腔的连接,因此,证据1公开了过渡腔尾端与外罩的一种具体的卡槽连接方式,所以证据1公开了上述技术特征。
综上,权利要求2的附加技术特征已被证据1公开,在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有创造性的情况下,权利要求2的技术方案也不具备实质性特征和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3.3 权利要求3
请求人主张:权利要求3的附加技术特征被证据1公开。
权利要求3的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喷气管尾端与高压气腔连接,螺纹连接”。
证据1说明书第0060段记载了“泄气腔体 59 位于嵌槽之后的一段带外螺纹,装配于锁紧装置 5 的喷气管 54 后端的内螺纹段上,与喷气管 54 后部密封联接”。因此,权利要求3的附加技术特征已被证据1公开,在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有创造性的情况下,权利要求3的技术方案也不具备实质性特征和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3.4 权利要求4
请求人主张:权利要求4的技术特征被证据1结合公知常识公开。
权利要求4的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高压气腔前端外圆周有凹槽,装有O型密封圈,稍后部径向端面装有四氟密封垫”。
证据1说明书第0060段记载了“泄气腔体 59 的前部有嵌槽,嵌槽内装有密封圈 62。……泄气腔体 59 与喷气管 54 联接时,在喷气管 54 后端与泄气腔体 59 前端之间加铜垫 49 密封。
因此,权利要求4的附加技术特征相对于证据1的区别在于:权利要求4限定了密封圈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垫采用四氟密封垫。然而,O型密封圈是常见的密封圈形式,四氟密封垫也是常见的密封垫形式,将铜垫替换成四氟密封垫属于本领域内人员的常规技术选择,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相应的技术效果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预料的。
因此,在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有创造性的情况下,权利要求4的技术方案也不具备实质性特征和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鉴于根据上述证据及理由已得出本专利权利要求1-4不具备创造性的结论,故合议组对于涉及权利要求1-4的其他证据使用方式不再予以评述。

3.5 权利要求5
请求人主张:从属权利要求5的附加技术特征被证据1结合公知常识或证据2结合公知常识公开,在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的情况下,从属权利要求5也不具备创造性。
权利要求5的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高压气腔尾端轴向有螺纹孔,通过螺纹孔与三通连接,三通轴向接轴向压力表,径向接单项充气止回阀”。
证据1公开内容如前所述。
证据2公开了一种简易加压输液袋,并且公开了(参见证据2的说明书,附图):主要由带挂钩的充气袋、外套、连接头、一号三通、二号三通、压力表、气阀和带活门的加压气球组成。
本专利上述附加技术特征所限定的压力表和充气阀的安装位置和设置方式与证据1相比有明显的实质性差异,证据1并未公开该附加技术特征,本专利基于该特征实际上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压力表和充气阀的解决方案,并且客观上具有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的技术效果。证据1也未给出任何采用相应技术方案的技术启示。证据2的技术领域和基础结构与证据1存在明显的实质性差异,虽然其中涉及三通的使用,但并未给出应用到证据1并得出本专利所采用的上述具体技术特征的技术启示,而且在本专利申请日之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缺乏将技术领域和基础结构具有明显实质性差异的证据1与证据2进行结合的合理动机。同时,请求人在本案中也未提供证据或充分的理由证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因此,相对于请求人主张的所有证据组合方式,也无法显而易见地得到本专利权利要求5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权利要求5的技术方案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合议组根据以上事实和理由作出如下决定。
三、决定
宣告201821538074.0号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1-4无效,在权利要求5的基础上继续维持该专利有效。
当事人对本决定不服的,可以根据专利法第46条第2款的规定,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根据该款的规定,一方当事人起诉后,另一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