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容变压器绕组-复审决定


发明创造名称:调容变压器绕组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201193
决定日:2020-01-16
委内编号:1F287605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510877182.5
申请日:2015-12-03
复审请求人:浙江宝威电气有限公司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李素娟
合议组组长:刘平
参审员:倪光勇
国际分类号:H01F27/28,H01F27/32,H01F29/00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相对于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具有区别技术特征,部分区别技术特征被其他对比文件公开,部分区别技术特征是本领域公知常识或者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想到的,则该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对于上述对比文件和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510877182.5,名称为“调容变压器绕组”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申请人为浙江宝威电气有限公司。本申请的申请日为2015年12月03日,公开日为2016年03月16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查部门于2019年03月05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其理由是:权利要求1-2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具体为: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CN203760288U,公告日为2014年08月06日)的区别技术特征为:Ⅰ段线圈绕制在铁芯上;同一层的上下放置的层间绕组为一体结构;多个相同的段间绝缘共同构成Ⅱ段线圈和Ⅲ段线圈之间的绝缘层,相邻的段间绝缘之间由层间绝缘隔开,段间绝缘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电片的厚度;调容变压器低压绕组为三相。对比文件2(CN2368143Y,授权公告日为2000年03月08日)公开了部分区别技术特征,其它特征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权利要求2的附加技术特征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有限的试验来确定,因此权利要求2也不具备创造性。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申请日2015年12月03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19段、说明书附图图1-图2、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2019年01月30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2项。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调容变压器绕组,包括三相低压绕组,所述三相低压绕组每相包括铁芯(1)、绕制在所述铁芯(1)上的Ⅰ段线圈(2)及与该Ⅰ段线圈幅向排列的组合线圈,所述组合线圈包括沿铁芯轴向呈对称分布的Ⅱ段线圈(3)和Ⅲ段线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Ⅰ、Ⅱ、Ⅲ三段线圈分别用片状结构的导电片进行绕制,所述Ⅱ段线圈(3)中相邻两匝导电片(31)之间设有第一层间绝缘,所述Ⅲ段线圈(4)中相邻两匝导电片(41)之间设有第二层间绝缘,所述第一层间绝缘与第二层间绝缘为一体结构;所述同一层的导电片(31)和导电片(41)之间设有段间绝缘(51);所述段间绝缘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电片的厚度;所述导电片为金属箔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容变压器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段间绝缘的宽度为3-6mm。”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9年06月19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同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修改替换页,具体修改为:将从属权利要求2的附加技术特征并入权利要求1中,同时在权利要求1中增加说明书中内容“在包围铁心(7)的绝缘纸筒上绕制Ⅰ段线圈的导电片(21),在每匝导电片(21)之间设置层间绝缘(211),在Ⅰ段线圈的外部设置绝缘层(8)”。复审请求人认为:(1)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具有区别技术特征:同一层的导电片之间具有段间绝缘,其厚度小于或等于导电片的厚度,第一层间绝缘和第二层间绝缘为一体结构,导电片为金属箔片。(2)对比文件1的第一绝缘层8不同于本申请的段间绝缘51,对比文件1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的层间绝缘是各自独立的,对比文件2的环氧树脂箔层35和网格布包覆于绕组外,不是层间绝缘,对第一层间绝缘和第二层间绝缘为一体结构不存在技术启示。
复审请求时新修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调容变压器绕组,包括三相低压绕组,所述三相低压绕组每相包括铁芯(1)、绕制在所述铁芯(1)上的Ⅰ段线圈(2)及与该Ⅰ段线圈幅向排列的组合线圈,所述组合线圈包括沿铁芯轴向呈对称分布的Ⅱ段线圈(3)和Ⅲ段线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Ⅰ、Ⅱ、Ⅲ三段线圈分别用片状结构的导电片进行绕制,所述Ⅱ段线圈(3)中相邻两匝导电片(31)之间设有第一层间绝缘,所述Ⅲ段线圈(4)由多匝导电片(41)绕制,所述Ⅲ段线圈(4)中相邻两匝导电片(41)之间设有第二层间绝缘,所述第一层间绝缘与第二层间绝缘为一体结构;所述同一层的导电片(31)和导电片(41)之间设有段间绝缘(51);所述段间绝缘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电片的厚度;所述导电片为金属箔片; 所述段间绝缘的宽度为3-6mm;在包围铁心(1)的绝缘纸筒(7)上绕制Ⅰ段线圈的导电片(21),在每匝导电片(21)之间设置层间绝缘(211),在Ⅰ段线圈的外部设置绝缘层(8)。”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06月24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原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认为:对比文件1(参见说明书第12-14段)公开了权利要求1的大部分技术特征,对比文件1与本申请的区别仅仅在于:上下布置的两个层间绝缘为一体结构。对比文件2公开了变压器绕组结构中同一层的上下放置的导体铝箔31外的绝缘结构,即网格布层32和环氧树脂薄层35是一体结构。对比文件2的网格布层32和环氧树脂薄层35均是为上下放置的导体铝箔进行绝缘保护,与本申请中层间绝缘为铜箔进行绝缘保护的作用相同,由此可见,对比文件2给出了“具有上下放置的多段铜箔结构的变压器绕组中,铜箔外进行绝缘保护的绝缘层可以做成一体结构”的技术启示。因而坚持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10月18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具体为,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的区别技术特征为:(1)调容变压器低压绕组为三相;(2)同一层的上下放置的层间绕组为一体结构,段间绝缘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电片的厚度,段间绝缘的宽度为3-6mm。对比文件2公开了部分区别技术特征,其余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针对复审请求意见,合议组认为:
(1)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12段)明确公开了,箔绕线圈,采用的铜箔层,也就是导电片是金属箔片;同时还公开了,第二绕组6的上端和第三绕组7的下端具有端绝缘,层间绝缘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箔绕线圈中上下两端的绝缘端端面处,用于保证绕组中的每匝铜箔之间不会短路(相当于同一层的导电片之间设有段间绝缘)。
对比文件1没有公开“段间绝缘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导电片的厚度”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和第二层间绝缘为一体结构”。然而,对比文件2公开了,高压绕组3是由间隔的多段导体铝箔31、导体铝箔内侧的内玻璃网格布层32、导体铝箔外侧的外玻璃网格布层33、各段导体铝箔31之间的环氧树脂层34及外玻璃网格布层33外层的环氧树脂薄层35组成,各段导体铝箔31的两侧绝缘为导体铝箔内侧的内玻璃网格布层32、导体铝箔外侧的外玻璃网格布层33,各段导体铝箔31的两侧绝缘为一体结构。这里对比文件2描述的是构成绕组的导体铝箔内外侧的绝缘,而不是指绕组整体的绝缘。对比文件2公开了将同一层上的上下放置的不同铝箔之间的绝缘设置成一体结构的技术方案。虽然对比文件2公开的是在各段导体铝箔内侧形成内玻璃网格布层32、在导体铝箔外侧形成外玻璃网格布层33,但是,为了保证调容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之间的层间绝缘,同时更有利地处理Ⅱ和Ⅲ段线圈之间的段间绝缘,在对比文件1公开了第二绕组6的每层铜箔层之间具有层间绝缘和第三绕组7的每层铜箔层之间具有层间绝缘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对比文件2公开的多段导体铝箔内外玻璃网络布为一体的绝缘结构应用到对比文件1的层间绝缘结构中,得到呈上下分布的第二绕组6的层间绝缘和第三绕组7的层间绝缘为一体结构的技术方案,这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同时,在将层间绝缘做成一体结构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同一层的上下箔层之间的绝缘,避免导体之间的短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上下箔片之间设置段绝缘。为了减小绕组和变压器的体积,将段绝缘的厚度设置成比箔层薄或者跟箔层一样厚。在对比文件1公开了将每个箔层用绝缘布包裹起来绝缘,实现层与层之间的完全绝缘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给出的在导体铝箔层与层之间设置层间绝缘以实现层与层之间绝缘的技术启示,得到权利要求1限定的实现段间绝缘这种技术效果是可以预期的,没有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2)虽然对比文件1公开的第一绝缘层与本申请的段间绝缘不同,但是对比文件1公开了铜箔层与层之间设有0.2mm厚的DMD预浸布,作为层间绝缘4,该层间绝缘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箔绕线圈中上下两端的绝缘端端面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的绕制过程和第一绕组相同,也就是说,作为第二和第三绕组的同一箔层的层间绝缘的DMD预浸布两端也分别延伸至箔绕线圈中上下两端的绝缘端端面处,作为第二和第三绕组之间每个箔层之间的段间绝缘。
对比文件2公开了,高压绕组3是由间隔的多段导体铝箔31、导体铝箔内侧的内玻璃网格布层32、导体铝箔外侧的外玻璃网格布层33、各段导体铝箔31之间的环氧树脂层34及外玻璃网格布层33外层的环氧树脂薄层35组成,各段导体铝箔31的两侧绝缘为导体铝箔内侧的内玻璃网格布层32、导体铝箔外侧的外玻璃网格布层33,各段导体铝箔31的两侧绝缘为一体结构。导体铝箔内侧的内玻璃网格布层32、导体铝箔外侧的外玻璃网格布层33包覆于导体铝箔内外两侧,而不是申请人所述的包覆于绕组外。在对比文件1公开了第二绕组6的每层铜箔层之间具有层间绝缘和第三绕组7的每层铜箔层之间具有层间绝缘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对比文件2公开的多段导体铝箔内外玻璃网络布为一体的绝缘结构应用到对比文件1的层间绝缘结构中,得到呈上下分布的第二绕组6的层间绝缘和第三绕组7的层间绝缘为一体结构的技术方案,进而解决了段间绝缘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因此,对比文件2给出了可以将同一层上的上下放置的不同铝箔之间的绝缘设置成一体结构的技术启示。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11月28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同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修改替换页,具体修改为,在权利要求1中增加了说明书中的内容“该绝缘层(8)可以是紧缩绑扎带或绝缘纸;Ⅱ段线圈(3)的导电片(31)、Ⅲ段线圈(4)的导电片(41)和带状的段间绝缘(51)同时在一整张的层间绝缘(12)上绕制;Ⅱ段线圈(3)和Ⅲ段线圈(4)的匝数相等,尺寸和结构相同;Ⅱ段线圈位于铁芯下部,Ⅲ段线圈位于铁芯上部;而Ⅰ段线圈的匝数少于Ⅱ段线圈和Ⅲ段线圈的匝数”。
答复复审通知书时时新修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调容变压器绕组,包括三相低压绕组,所述三相低压绕组每相包括铁芯(1)、绕制在所述铁芯(1)上的Ⅰ段线圈(2)及与该Ⅰ段线圈幅向排列的组合线圈,所述组合线圈包括沿铁芯轴向呈对称分布的Ⅱ段线圈(3)和Ⅲ段线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Ⅰ、Ⅱ、Ⅲ三段线圈分别用片状结构的导电片进行绕制,所述Ⅱ段线圈(3)中相邻两匝导电片(31)之间设有第一层间绝缘,所述Ⅲ段线圈(4)由多匝导电片(41)绕制,所述Ⅲ段线圈(4)中相邻两匝导电片(41)之间设有第二层间绝缘,所述第一层间绝缘与第二层间绝缘为一体结构;所述同一层的导电片(31)和导电片(41)之间设有段间绝缘(51);所述段间绝缘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电片的厚度;所述导电片为金属箔片; 所述段间绝缘的宽度为3-6mm;在包围铁心(1)的绝缘纸筒(7)上绕制Ⅰ段线圈的导电片(21),在每匝导电片(21)之间设置层间绝缘(211),在Ⅰ段线圈的外部设置绝缘层(8),该绝缘层(8)可以是紧缩绑扎带或绝缘纸;Ⅱ段线圈(3)的导电片(31)、Ⅲ段线圈(4)的导电片(41)和带状的段间绝缘(51)同时在一整张的层间绝缘(12)上绕制;Ⅱ段线圈(3)和Ⅲ段线圈(4)的匝数相等,尺寸和结构相同;Ⅱ段线圈位于铁芯下部,Ⅲ段线圈位于铁芯上部;而Ⅰ段线圈的匝数少于Ⅱ段线圈和Ⅲ段线圈的匝数。”
复审请求人认为: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相比,具有如下技术特征:1、在包围铁心的绝缘纸筒上绕制Ⅰ段线圈的导电片,在每匝导电片之间设置层间绝缘;2、在Ⅰ段线圈的外部设置绝缘层,该绝缘层可以是紧缩绑扎带或绝缘纸;3、Ⅱ段线圈的导电片、Ⅲ段线圈的导电片和带状的段间绝缘同时在一整张的层间绝缘上绕制;4、Ⅱ段线圈和Ⅲ段线圈的匝数相等,尺寸和结构相同;5、Ⅱ段线圈位于铁芯下部,Ⅲ段线圈位于铁芯上部;而Ⅰ段线圈的匝数少于Ⅱ段线圈和Ⅲ段线圈的匝数。复审请求人认为,通过在铁心的绝缘纸筒上绕制Ⅰ段线圈的导电片,整体体积更小,在Ⅰ段线圈的外部安装紧缩绑扎带或绝缘纸的绝缘层,能够更好地绝缘;Ⅱ段线圈的导电片、Ⅲ段线圈的导电片和带状的段间绝缘同时在一整张的层间绝缘上绕制,都无需换位,减小了换位宽度和螺旋角,提高了空间利用率,Ⅱ段线圈和Ⅲ段线圈的匝数相等,尺寸和结构相同,Ⅰ段线圈的匝数少于Ⅱ段线圈和Ⅲ段线圈的匝数,形成的绕组具有更好的安匝平衡性和抗短路能力。对比文件2也没有给出任何技术启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不能结合对比文件2得到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1、审查文本的认定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11月28日答复复审通知书时对申请文件进行了修改,经审查,该修改符合专利法第33条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1条第1款的规定。本复审决定所针对的文本为:申请日2015年12月03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说明书第1-19段、说明书附图图1-图2;2019年11月28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项。
2、关于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相对于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具有区别技术特征,部分区别技术特征被其他对比文件公开,部分区别技术特征是本领域公知常识或者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想到的,则该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对于上述对比文件和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
本复审决定引用驳回决定和复审通知书的对比文件,即:
对比文件1:CN203760288U,公告日为2014年08月06日;
对比文件2:CN2368143Y,授权公告日为2000年03月08日。
对比文件1是本申请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2.1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调容变压器绕组,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12-13段及图1)公开了一种用于有载调容变压器上的低压箔绕线结构,该结构包括出线铜排2、箔绕线圈及绝缘纸筒,该箔绕线圈由第一绕组5(相当于Ⅰ段线圈)、第二绕组6以及第三绕组7(相当于Ⅱ和Ⅲ段线圈)构成,第二绕组6与第三绕组7采用在竖直方向上呈上下对称的方向(Ⅱ和Ⅲ段线圈沿轴向对称分布)布置在第一绕组5的相对的另一侧,即位于第一绕组5的右侧,第一绕组5在绕制的过程中,铜箔层与层之间设有0.2mm厚的DMD预浸布,作为层间绝缘4,第二绕组6与第三绕组7的整个绕制过程与第一绕组5的绕制过程相同,第二绕组6的每层铜箔之间、第三绕组7的每层铜箔之间均设有0.2mm厚的DMD预浸布,作为层间绝缘4,第二绕组6的上端和第三绕组7的下端具有端绝缘,层间绝缘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箔绕线圈中上下两端的绝缘端端面处,用于保证绕组中的每匝铜箔之间不会短路(相当于同一层的导电片之间设有段绝缘),从图1可以确定第二绕组6的上端和第三绕组7的下端具有端绝缘3,为了使得第二绕组6与第三绕组7的绝缘隔开,两者之间设有一绝缘层8。对比文件1隐含公开了变压器具有铁芯,第一绕组绕制在铁芯上。铁芯外面是绝缘纸筒,第一绕组5的铜箔层绕制在其外面,每匝铜箔层与层之间设有0.2mm厚的DMD预浸布,作为层间绝缘4。
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1)调容变压器低压绕组为三相;(2)同一层的上下放置的层间绕组为一体结构,段间绝缘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电片的厚度,段间绝缘的宽度为3-6mm;(3)该绝缘层可以是紧缩绑扎带或绝缘纸;Ⅱ段线圈的导电片、Ⅲ段线圈的导电片和带状的段间绝缘同时在一整张的层间绝缘上绕制;Ⅱ段线圈和Ⅲ段线圈的匝数相等,尺寸和结构相同;Ⅱ段线圈位于铁芯下部,Ⅲ段线圈位于铁芯上部;而Ⅰ段线圈的匝数少于Ⅱ段线圈和Ⅲ段线圈的匝数。
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确定权利要求1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设置一体式层间绝缘,解决了段间绝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针对区别特征(1),虽然对比文件1没有明确公开调容变压器低压绕组的相数,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调容变压器低压绕组选择为三相是本领域惯用手段,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变压器绕组的相数。
针对区别特征(2),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薄层树脂绝缘干式电力变压器,并具体公开了以下内容(说明书第1页第13-14段及图1):该电力变压器包括铁心1、低压绕组2、高压绕组3,低压绕组2绕制在铁心1上,高压绕组3是由间隔的多段导体铝箔31、导体铝箔内侧的内玻璃网格布层32、导体铝箔外侧的外玻璃网格布层33、各段导体铝箔31之间的环氧树脂层34及外玻璃网格布层33外层的环氧树脂薄层35组成,各段导体铝箔31的两侧绝缘为导体铝箔内侧的内玻璃网格布层32、导体铝箔外侧的外玻璃网格布层33,各段导体铝箔31的两侧绝缘为一体结构。也就是,对比文件2公开了将同一层上的上下放置的不同铝箔之间的绝缘设置成一体结构的技术方案。虽然对比文件2公开的是在各段导体铝箔内侧形成内玻璃网格布层32、在导体铝箔外侧形成外玻璃网格布层33,但是,为了保证调容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之间的层间绝缘,同时更有利地处理Ⅱ和Ⅲ段线圈之间的段间绝缘,在对比文件1公开了第二绕组6的每层铜箔层之间具有层间绝缘和第三绕组7的每层铜箔层之间具有层间绝缘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对比文件2公开的多段导体铝箔内外玻璃网络布为一体的绝缘结构应用到对比文件1的层间绝缘结构中,得到呈上下分布的第二绕组6的层间绝缘和第三绕组7的层间绝缘为一体结构的技术方案,这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同时,在将层间绝缘做成一体结构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同一层的上下箔层之间的绝缘,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上下箔片之间设置段绝缘。为了减小绕组和变压器的体积,将段绝缘设置的比箔层薄或者跟箔层一样厚,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将每个箔层用绝缘布包裹起来绝缘,实现层与层之间的完全绝缘,再结合对比文件2给出的可以将层与层之间设置层间绝缘的技术启示,得到权利要求1限定的实现段间绝缘这种技术效果是可以预期的,没有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针对区别技术特征(3),对比文件1公开了采用DMD预浸布作为铜箔外面的绝缘层以及对比文件2公开了采用玻璃网格布层作为箔层的绝缘材料的基础上,预浸布或者玻璃网格布充当了第一绕组与第二和第三绕组之间的绝缘层,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产业中变压器的绝缘性能需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根据实际需要将绝缘材料换成紧缩绑扎带或绝缘纸是惯用手段。对比文件2公开了变压器绕组结构中同一层的上下放置的高压绕组3的导体铝箔外的绝缘结构,网格布层32和环氧树脂薄层35设置在导体铝箔外面的绝缘结构,相当于本申请的层间绝缘。也就是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上下放置的多段铜箔外的绝缘结构做成一体结构,也就是,将Ⅱ段线圈的导电片、Ⅲ段线圈的导电片和带状的段间绝缘同时在一整张的层间绝缘上绕制的技术启示。为了保证安匝平衡并提高抗短路能力,设置成Ⅱ段线圈和Ⅲ段线圈的匝数相等,尺寸和结构相同,以及Ⅱ段线圈位于铁芯下部,Ⅲ段线圈位于铁芯上部,Ⅰ段线圈的匝数少于Ⅱ段线圈和Ⅲ段线圈的匝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经常采用的设计手段,属于本领域的惯用手段,不需要出付出创造性劳动。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以及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从而得到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3、对复审请求人相关意见的评述
针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合议组认为:
对比文件1公开了采用DMD预浸布作为铜箔外面的绝缘层以及对比文件2公开了采用玻璃网格布层作为箔层的绝缘材料的基础上,预浸布或者玻璃网格布充当了第一绕组与第二和第三绕组之间的绝缘层,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产业中变压器的绝缘性能需求,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根据实际需要将绝缘材料换成紧缩绑扎带或绝缘纸是惯用手段。对比文件2公开了变压器绕组结构中同一层的上下放置的高压绕组3的导体铝箔外的绝缘结构,网格布层32和环氧树脂薄层35设置在导体铝箔外面的绝缘结构,相当于本申请的层间绝缘。也就是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上下放置的多段铜箔外的绝缘结构做成一体结构,也就是,将Ⅱ段线圈的导电片、Ⅲ段线圈的导电片和带状的段间绝缘同时在一整张的层间绝缘上绕制的技术启示。为了保证安匝平衡并提高抗短路能力,设置成,Ⅱ段线圈和Ⅲ段线圈的匝数相等,尺寸和结构相同,以及Ⅱ段线圈位于铁芯下部,Ⅲ段线圈位于铁芯上部,Ⅰ段线圈的匝数少于Ⅱ段线圈和Ⅲ段线圈的匝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经常采用的设计手段,属于本领域的惯用手段,不需要出付出创造性劳动。对比文件1也是在绝缘纸筒上绕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线圈采用铜箔绕线圈,也就是铜箔式导电片,在绕制过程中,也不需要换位,没有换位宽度和螺旋角的增大的问题出现。
因此,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不具有说服力。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03 月 05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