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物绝缘电缆的焊接工艺-复审决定


发明创造名称:一种矿物绝缘电缆的焊接工艺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94960
决定日:2019-11-13
委内编号:1F271130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610532360.5
申请日:2016-07-08
复审请求人:上海安捷防火智能电缆有限公司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李莉
合议组组长:彭慧
参审员:倪光勇
国际分类号:H01R43/02;H01R43/033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公开的技术方案相比存在多个区别技术特征,部分区别技术特征是本领域公知常识,部分区别技术特征可在该对比文件公开的技术内容和本领域公知常识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有限的实验而获得的,其他区别技术特征是在本领域公知常识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也未产生任何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则该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对于该对比文件及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610532360.5,名称为“一种矿物绝缘电缆的焊接工艺”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申请人为上海安捷防火智能电缆有限公司。本申请的申请日为2016年07月08日,公开日为2016年11月09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查部门于2018年09月29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其理由是: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申请日2016年07月08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2016年09月18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45段;2018年08月20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项。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矿物绝缘电缆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焊接在一起的冷挤压焊接工艺和将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护套焊接在一起钎焊工艺,在进行所述冷挤压焊接工艺以及钎焊工艺的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氧化镁材料的外侧缠绕有耐火耐高温的陶瓷化硅橡胶带层,在进行所述冷挤压焊接工艺以及钎焊工艺的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上分别设有防潮密封胶层;
所述冷挤压焊接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一端的护套剥除露出导体,然后再将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一端的护套剥除露出导体;
2).将剥除护套的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与剥除护套的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对接;
3).然后通过冷挤压设备将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与剥除护套的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冷挤压焊接在一起,冷挤压焊接工艺完成;
所述钎焊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成分及质量百分比配比为Ag12%和Cu88%的钎料填充在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护套的焊缝内;
2).将专用闭合式加热线圈套设在钎料的外侧且接通电源,使加热线圈在8s内将钎料加热至钎焊温度650℃;使钎焊料均匀融化在焊缝处;
3).断开加热线圈的电源,通过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取下加热线圈,钎焊工艺完成,钎焊段的硬度为105HRC。”
驳回决定中指出: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文献(“Effect of aging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u-Ag alloys”,L. Meng等,《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454(2008),第150-155页)公开的内容怀疑本申请实验数据“Ag12%和Cu88%”的钎料经钎焊得到硬度为“105HRC”的钎焊件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独立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CN201918689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08月03日)的区别技术特征为:1.权利要求1中两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采用冷压接焊接在一起;1).将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一端的护套剥除露出导体,然后再将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一端的护套剥除露出导体;2).将剥除护套的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与剥除护套的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对接;3).然后通过冷挤压设备将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与剥除护套的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冷挤压焊接在一起,冷挤压焊接工艺完成;2. 权利要求1中的钎焊工艺的具体步骤为:1)将成分及质量百分比配比为Ag12%和Cu88%的钎料填充在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护套的焊缝内;2).将专用闭合式加热线圈套设在钎料的外侧且接通电源,使加热线圈在8s内将钎料加热至钎焊温度650℃;使钎焊料均匀融化在焊缝处。3).断开加热线圈的电源,通过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取下加热线圈,钎焊工艺完成,钎焊段的硬度为105HRC。3.在进行所述冷挤压焊接工艺以及钎焊工艺的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氧化镁材料的外侧缠绕有耐火耐高温的陶瓷化硅橡胶带层,在进行所述冷挤压焊接工艺以及钎焊工艺的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上分别设有防潮密封胶层。而该区别技术特征1中的部分在对比文件2(CN102962581A,公开日为2013年03月13日)中公开,且其作用相同,其他区别技术特征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比文件1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认知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有限的试验而得到的,或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及公知常识得到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独立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9年01月14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同时修改了权利要求书,将权利要求1的主题名称修改为“一种便于电缆现场安装施工的矿物绝缘电缆的焊接工艺”。复审请求人认为:(1)对比文件1采用的是焊接套将矿物绝缘电缆中的冷端电缆导体和热端电缆导体焊接在一起的方法,不适合现场施工。(2)对比文件2引用到对比文件1中,依然需要制备专用的磨具,不适于现场施工。本领域技术人员无动机引入对比文件2。复审请求时新修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便于电缆现场安装施工的矿物绝缘电缆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焊接在一起的冷挤压焊接工艺和将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护套焊接在一起钎焊工艺,在进行所述冷挤压焊接工艺以及钎焊工艺的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氧化镁材料的外侧缠绕有耐火耐高温的陶瓷化硅橡胶带层,在进行所述冷挤压焊接工艺以及钎焊工艺的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上分别设有防潮密封胶层;
所述冷挤压焊接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一端的护套剥除露出导体,然后再将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一端的护套剥除露出导体;
2).将剥除护套的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与剥除护套的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对接;
3).然后通过冷挤压设备将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与剥除护套的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冷挤压焊接在一起,冷挤压焊接工艺完成;
所述钎焊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成分及质量百分比配比为Ag12%和Cu88%的钎料填充在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护套的焊缝内;
2).将专用闭合式加热线圈套设在钎料的外侧且接通电源,使加热线圈在8s内将钎料加热至钎焊温度650℃;使钎焊料均匀融化在焊缝处;
3).断开加热线圈的电源,通过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取下加热线圈,钎焊工艺完成,钎焊段的硬度为105HRC。”。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01月17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原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认为,复审请求人将权利要求1的主题名称修改为“一种便于电缆现场安装施工的矿物绝缘电缆的焊接工艺”,并未对技术方案进行实质性修改,修改后的技术方案仍然不具有创造性。且本申请记载的通过焊接实现电缆的连接的技术效果是与采用连接器连接电缆相比较得出的,不涉及同样采用焊接工艺之间是否采用工具的技术效果的比较,且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中仅宽泛的涉及如何冷挤压焊和钎焊,并不能得出本申请的焊接工艺就完全无需借助工具的技术效果。因而坚持原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06月28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根据本领域对洛氏硬度HRC的公知认知及驳回决定中提供文献(“Effect of aging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u-Ag alloys”,L. Meng等,《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454(2008),第150-155页)公开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有理由怀疑本申请中实验数据“Ag12%和Cu88%”的钎料经钎焊得到硬度为“105HRC”的钎焊件的真实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的区别技术特征为:①权利要求1中两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采用冷挤压焊接工艺焊接在一起;所述冷挤压焊接工艺步骤包括:1).将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一端的护套剥除露出导体,然后再将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一端的护套剥除露出导体;2).将剥除护套的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与剥除护套的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对接;3).然后通过冷挤压设备将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与剥除护套的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冷挤压焊接在一起,冷挤压焊接工艺完成;②权利要求1中的钎焊工艺的具体步骤为:1).将成分及质量百分比配比为Ag12%和Cu88%的钎料填充在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护套的焊缝内;2).将专用闭合式加热线圈套设在钎料的外侧且接通电源,使加热线圈在8s内将钎料加热至钎焊温度650℃;使钎焊料均匀融化在焊缝处;3).断开加热线圈的电源,通过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取下加热线圈,钎焊工艺完成,钎焊段的硬度为105HRC;③在进行所述冷挤压焊接工艺以及钎焊工艺的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氧化镁材料的外侧缠绕有耐火耐高温的陶瓷化硅橡胶带层,在进行所述冷挤压焊接工艺以及钎焊工艺的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上分别设有防潮密封胶层。对于区别技术特征①,采用冷压焊接工艺来焊接两电缆导体,实现铝-铝、铜-铜或铝-铜的可靠导电连接是本领域公知常识(参见《铝软钎接手册》,美国焊接学会等,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71年08月,铜铝焊接专集二 冷压焊和钎接的实用,第22-24页);至于具体的冷压焊接工艺也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参见《铝软钎接手册》,美国焊接学会等,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71年08月,铜铝焊接专集二 冷压焊和钎接的实用,第23-24页,图1);其他技术特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对于区别技术特征②,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使用钎焊工艺连接两MI电缆的护套,而感应钎焊工艺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参见《钎气焊工操作技术要领图解》,于彬等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03月,第四章 钎焊工艺,第91-99页,图4-28);其他技术特征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有限的试验而得到的,或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对于区别技术特征③,也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认知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公知常识得到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独立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
针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合议组认为:(1)对比文件1的实施例1公开了两根MI电缆的导体1、2直接焊接在一起而省略焊接套8,从而便于电缆现场安装施工。(2)公知证据证实了:采用冷压焊接工艺来焊接两电缆导体,实现铝-铝、铜-铜或铝-铜的可靠导电连接是本领域公知常识。而矿物绝缘电缆是一种以铜作导体的绝缘电缆,因而将两根矿物绝缘电缆的铜导体之间采用冷压焊接工艺进行焊接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常规技术手段。而具体的冷压焊接工艺经公知证据证实也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8月13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但未修改申请文件。复审请求人认为:(1)对比文件1采用的是焊接套将矿物绝缘电缆中的冷端电缆导体和热端电缆导体焊接在一起的方法,不适合现场施工,连接段的密闭性不能保证防潮要求,也存在质量隐患,且电缆不能进行全部相关性能检测。(2)对比文件2引用到对比文件1中,依然需要制备专用的磨具,不适合现场施工。本领域技术人员无动机引入对比文件2。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审查文本的认定
复审请求人在2019年01月14日提交复审请求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修改替换页。经审查,该修改符合专利法第33条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1条第1款的规定。本复审决定所针对的审查文本为:申请日2016年07月08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2016年09月18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45段;2019年01月14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项。
2、具体理由的阐述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如下:“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公开的技术方案相比存在多个区别技术特征,部分区别技术特征是本领域公知常识,部分区别技术特征可在该对比文件公开的技术内容和本领域公知常识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有限的实验而获得的,其他区别技术特征是在本领域公知常识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也未产生任何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则该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对于该对比文件及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创造性。
本审查决定引用的对比文件与复审通知书中的对比文件相同,即:
对比文件1:CN201918689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08月03日。
2.1 独立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一种便于电缆现场安装施工的矿物绝缘电缆的焊接工艺。
首先,关于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钎焊段的硬度为105HRC”的真实有效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是:洛氏硬度,是使用洛氏硬度计所测定的金属材料的硬度值。洛氏硬度实验采用三种试验力、三种压头,共9种组合,对应洛氏硬度的9个标尺:HRA、HRB、 HRC、 HRD、 HRE、 HRF、 HRG、HRH、 HRK。最常用标尺是HRC、HRB和HRF。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120°金刚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多用于测量碳钢、工具钢及合金钢等经淬火、回火处理的试样的硬度,使用范围为20~70HRC;HRB多用于测量有色金属、合金及退火钢等低硬度的零件的硬度,用于硬度中等的材料;HRF标尺多用于测试纯铜、较软的铜合金和硬铝合金。进一步,文献(“Effect of aging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u-Ag alloys”,L. Meng等,《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454(2008),第150-155页)公开了:经真空熔化、740℃下固熔4小时、450℃下时效处理不同的时间(0-40小时)制备的Cu-12wt.%Ag合金(即质量百分配比为Ag12%和Cu88%的合金)的硬度最高仅不到110HV。而维氏硬度110HV对应于洛氏硬度的HRB标尺约为64.5HRB,对应于洛氏硬度的HRC标尺约为10HRC以下,远低于本申请中的实验数据105HRC,且本申请中的合金甚至未经过任何时效处理。由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理由怀疑本申请中实验数据“Ag12%和Cu88%”的钎料经钎焊得到硬度为“105HRC”的钎焊件的真实有效性。因此,以下对于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的评述并未考虑所述技术特征“钎焊段的硬度为105HRC”。
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新型MI加热元件冷热端的联接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毫无疑义地确定其公开了一种MI电缆(即矿物绝缘电缆)的焊接工艺,并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0002-0025段,及附图1-6):冷端电缆导体1和热端电缆导体2伸入在外壳4腔内,冷端电缆导体和热端电缆导体通过焊接套8焊接在一起(图2)或直接焊接在一起(图1),填充物7填充在外壳腔内。外壳4与冷端电缆5和热端电缆6分别采用耐高温焊料焊接连接。外壳上设开口,外壳腔内填充填充物后,采用耐高温钎料钎焊密封。即,对比文件1的两实施例公开了两根MI电缆的导体1、2通过焊接套8焊接在一起(图2)或直接焊接在一起(图1,即便于电缆现场安装施工),两根MI电缆的护套通过一外壳4钎焊在一起。
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的区别技术特征为:①权利要求1中两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采用冷挤压焊接工艺焊接在一起;所述冷挤压焊接工艺步骤包括:1).将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一端的护套剥除露出导体,然后再将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一端的护套剥除露出导体;2).将剥除护套的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与剥除护套的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对接;3).然后通过冷挤压设备将第一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与剥除护套的第二根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冷挤压焊接在一起,冷挤压焊接工艺完成;②权利要求1中的钎焊工艺的具体步骤为:1).将成分及质量百分比配比为Ag12%和Cu88%的钎料填充在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护套的焊缝内;2).将专用闭合式加热线圈套设在钎料的外侧且接通电源,使加热线圈在8s内将钎料加热至钎焊温度650℃;使钎焊料均匀融化在焊缝处;3).断开加热线圈的电源,通过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取下加热线圈,钎焊工艺完成,钎焊段的硬度为105HRC;③在进行所述冷挤压焊接工艺以及钎焊工艺的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氧化镁材料的外侧缠绕有耐火耐高温的陶瓷化硅橡胶带层,在进行所述冷挤压焊接工艺以及钎焊工艺的第一矿物绝缘电缆与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上分别设有防潮密封胶层。基于该区别技术特征,权利要求1实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导体的焊接,及如何选择钎焊的种类、如何保护电缆中的氧化镁材料层。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①,本领域公知的是,矿物绝缘电缆是一种以铜作导体的绝缘电缆。而在《铝软钎接手册》(美国焊接学会等,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71年08月,铜铝焊接专集二 冷压焊和钎接的实用,第22-24页)公开了:冷压焊是连接铝-铝、铜-铜和铝-铜的既简单而又可靠的导电连接方式。在大多数场合下要求接头有良好导电性能的电气工程中,可以卓有成效地利用冷压对接焊来焊接导线,或圆形、矩形、扇形截面的棒材和带材。在电缆厂中可用冷压对接焊代替电阻焊。可见,采用冷压焊接工艺来焊接两电缆导体,实现铝-铝、铜-铜或铝-铜的可靠导电连接是本领域公知常识。因而,将两根矿物绝缘电缆的铜导体之间采用冷压焊接工艺进行焊接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常规技术手段。至于具体的冷压焊接工艺也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铝软钎接手册》(美国焊接学会等,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71年08月,铜铝焊接专集二 冷压焊和钎接的实用,第23-24页,图1)公开了:先使两导体露出一定长度并对接,再使用设备冷挤压焊接在一起。且为了使导体露出一定长度,必须事先剥除两电缆的护套,才能露出导体,实现两导体对接,然后进行冷压接,这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②,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使用钎焊工艺连接两MI电缆的护套,而感应钎焊工艺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在《钎气焊工操作技术要领图解》(于彬等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03月,第四章 钎焊工艺,第91-99页,图4-28)公开了:感应钎焊属于一种常用的钎焊工艺,是利用高频、中频或工频交流电由感应加热所进行的钎焊。感应钎焊设备主要由感应电流发生器和感应线圈组成。将感应线圈设置在被钎焊工件的外侧,被通电加热后,使钎料融化填满焊缝处实现连接焊件。感应钎焊用的钎料可以是银基或铜基钎料,感应钎焊温度一般在621-843℃范围内。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硬度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有限的试验,最终确定钎料类型(例如选择成分及质量百分比配比为Ag12%和Cu88%的钎料)、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此外,“首先将钎料填充在焊缝”的步骤和“填满焊缝后断开加热线圈的电源,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取下加热线圈”的步骤,这些均是本领域进行感应钎焊的常规操作。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③,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缠绕带在550℃~3100℃温度下,迅速被烧成陶瓷状坚硬的、完整的壳体,燃烧后坚硬的外壳铠装对线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保障线路在火灾情况下的通畅,可以代替云母带做防火耐火电缆的耐火层;而且矿物绝缘线缆的导体外的无机绝缘材料通常采用氧化镁材料,氧化镁材料易受潮;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矿物绝缘电缆的耐火性能、更好地防护氧化镁材料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在第一、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氧化镁材料的外侧缠绕耐火耐高温的陶瓷化硅橡胶带层以耐火;为了避免矿物绝缘电缆的氧化镁受潮影响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设计第一、第二矿物绝缘电缆的导体上分别设有防潮密封胶层,使得第一、第二矿物绝缘电缆在冷挤压时减少氧化镁层受潮的影响;以上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公知常识得到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此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3、对复审请求人相关意见的评述
针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参见本复审决定的案由部分),合议组认为:
(1)对比文件1的两实施例公开了两根MI电缆的导体1、2通过焊接套8焊接在一起(图2)或直接焊接在一起(图1,即便于电缆现场安装施工)。具体而言,对比文件1的实施例1(参见图1)公开了两根MI电缆的导体1、2直接焊接在一起而省略焊接套8,从而便于电缆现场安装施工。由于实施例1省略了焊接套8,因此也不存在连接段的密闭性不达标及不能进行全部性能检测的技术问题。
(2)本复审决定未引用对比文件2,而是引用了一系列的公知证据。例如:《铝软钎接手册》(美国焊接学会等,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71年08月,铜铝焊接专集二 冷压焊和钎接的实用,第22-24页)公开了:冷压焊是连接铝-铝、铜-铜和铝-铜的既简单而又可靠的导电连接方式。在大多数场合下要求接头有良好导电性能的电气工程中,可以卓有成效地利用冷压对接焊来焊接导线,或圆形、矩形、扇形截面的棒材和带材。在电缆厂中可用冷压对接焊代替电阻焊。可见,采用冷压焊接工艺来焊接两电缆导体,实现铝-铝、铜-铜或铝-铜的可靠导电连接是本领域公知常识。而矿物绝缘电缆是一种以铜作导体的绝缘电缆,因而将两根矿物绝缘电缆的铜导体之间采用冷压焊接工艺进行焊接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常规技术手段。至于具体的冷压焊接工艺也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铝软钎接手册》(美国焊接学会等,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71年08月,铜铝焊接专集二 冷压焊和钎接的实用,第23-24页,图1)公开了:先使两导体露出一定长度并对接,再使用设备冷挤压焊接在一起。且为了使导体露出一定长度,必须事先剥除两电缆的护套,才能露出导体,实现两导体对接,然后进行冷压接,这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
综上,合议组对于复审请求人的意见不予支持。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9月29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