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名称:像素阵列的栅极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91675
决定日:2019-10-08
委内编号:1F257847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510645169.7
申请日:2015-10-08
复审请求人: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刘锋
合议组组长:刘畅
参审员:高芳
国际分类号:G09G3/36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如果一项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与最接近的对比文件相比存在区别技术特征,而区别技术特征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则认为该权利要求相对于上述对比文件与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510645169.7,名称为“像素阵列的栅极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本申请申请人为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日为2015年10月08日,公开日为2015年12月02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部门于2018年05月02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其理由是:权利要求1-17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申请人于2015年10月08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说明书第1-127段、摘要附图、说明书附图1-12;2017年12月25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17项。驳回决定中引用了如下对比文件:
对比文件1: CN103325333A,公开日为2013年09月25日。
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一种用于降低液晶显示器在开机或关机时的电流冲击的像素阵列的栅极驱动装置,所述像素阵列包括N条栅线,所述栅极驱动装置包括:
多个栅极驱动器,其中,所述N条栅线被划分为多个组,每个组包括多条栅线,每个栅极驱动器与所述多个组一一对应,并且每个栅极驱动器用于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产生栅极驱动信号,其中N大于等于4;
驱动器控制模块,用于产生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与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中任两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的状态切换相差至少第一时间,
其中,在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依序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每个栅极驱动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同相位的栅极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驱动器控制模块包括:首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以及多个延迟单元;
所述首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用于产生第一驱动器控制信号,并且包括:
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用于产生控制电压;以及
输出模块,其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产生的控制电压,其第二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其输出端作为所述首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并且用于基于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产生所述第一驱动器控制信号,在所述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满足第一关系时,所述第一驱动器控制信号为第一电平,而在所述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不满足所述第一关系时,所述第一驱动器控制信号为第二电平;
所述多个延迟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驱动器控制信号产生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中除第一驱动器控制信号以外的其它驱动器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正常操作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关机瞬态,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在任一时刻,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中的一个栅极驱动器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产生的多个栅极驱动信号中仅一个栅极驱动信号处于有效驱动电平而其余栅极驱动信号处于无效驱动电平,并且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中的其余栅极驱动器所产生的栅极驱动信号均处于无效驱动电平;
在所述栅极驱动器中的一个栅极驱动器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该栅极驱动器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处于有效驱动电平的栅极驱动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关机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开机瞬态,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每个栅极驱动器均不输出栅极驱动信号;
在所述栅极驱动器中的一个栅极驱动器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该栅极驱动器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处于无效驱动电平的栅极驱动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其中,对于每个栅极驱动器,
在其对应的驱动器控制信号从第一电平切换至第二电平时,该栅极驱动器从正常操作状态切换至关机瞬态,并且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处于有效驱动电平的栅极驱动信号;
在其对应的驱动器控制信号从第二电平切换至第一电平时,该栅极驱动器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瞬态,并且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处于无效驱动电平的栅极驱动信号。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电压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的连接点作为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的输出端。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三电阻、比较器、以及开关晶体管;
所述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作为所述输出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作为所述输出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参考电压端连接以接收所述参考电压,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电源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源电压端连接。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其中,每个延迟单元包括:第四电阻和电容,
在第一延迟单元中,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首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四电源电压端连接,并且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的连接点作为该延迟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第二驱动器控制信号;
在除第一延迟单元以外的其余每个延迟单元中,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其前一延迟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四电源电压端,并且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的连接点作为该延迟单元的输出端输出该相对于其前一延迟单元输出的驱动控制信号延迟的驱动控制信号。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器控制信号的状态切换包括以下至少一项:驱动器控制信号从高电平切换至低电平、以及驱动器控制信号从低电平切换到高电平,并且所述第一时间可以为每个栅极驱动器所产生的电流冲击的持续时间。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和所述第三电源电压端相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端和所述第四电源电压端相同。
10.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的驱动方法,包括:
所述驱动器控制模块依序产生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与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中任两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的状态切换相差至少第一时间;以及
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分别在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依序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每个栅极驱动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同相位的栅极驱动信号。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正常操作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关机瞬态,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在任一时刻,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中的一个栅极驱动器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产生的多个栅极驱动信号中仅一个栅极驱动信号处于有效驱动电平而其余栅极驱动信号处于无效驱动电平,并且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中的其余栅极驱动器所产生的栅极驱动信号均处于无效驱动电平;
在所述栅极驱动器中的一个栅极驱动器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该栅极驱动器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处于有效驱动电平的栅极驱动信号。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关机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开机瞬态,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每个栅极驱动器均不输出栅极驱动信号;
在所述栅极驱动器中的一个栅极驱动器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该栅极驱动器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处于无效驱动电平的栅极驱动信号。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栅极驱动装置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相同,通过控制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使得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模块依序产生与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一一对应的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
14.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栅极驱动装置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相同,通过控制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使得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模块依序产生与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一一对应的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
15.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栅极驱动装置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
其中,通过控制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以及控制电压,使得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模块依序产生与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一一对应的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
16.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栅极驱动装置为权利要求6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所述驱动器控制模块依序产生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包括:
产生第一驱动器控制信号;以及
将第j驱动器控制信号延迟至少第一时间,得到第j 1驱动器控制信号,其中,j=1,…,M-1,M为栅极驱动装置中栅极驱动器的数量。
17. 一种用于降低液晶显示器在开机或关机时的电流冲击的显示面板,包括像素阵列、源极驱动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
驳回决定指出:1.独立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是:1)还可用于降低显示器在开机时电流冲击;2)本申请中驱动器控制模块还包括多个延迟单元,用于基于第一驱动器控制信号产生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中除第一驱动器控制信号以外的其它驱动器控制信号;而对比文件1中两级分时电路结构相同。由于区别技术特征1),2)均是本领域惯用手段,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2.权利要求2-9的附加技术特征或被对比文件1公开,或是本领域公知常识,均不具备创造性。3.独立权利要求10要求保护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的驱动方法,其进一步限定的驱动方法已被对比文件1公开,在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10也不具备创造性。4.权利要求11-16的附加技术特征或被对比文件1公开,或是本领域公知常识,均不具备创造性。5. 独立权利要求17要求保护包含权利要求1-9之一的栅极驱动装置的显示面板,其进一步限定的技术特征被对比文件1公开,在权利要求1-9均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17也不具备创造性。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8年08月08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未提交修改文件。复审请求人认为:1)虽然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显示器关机残影的电路,然而,对比文件完全没有提到显示器开机时存在电流冲击的技术问题,因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比文件1没有给出关于解决显示器在开机时的电流冲击的技术问题的启示。2)对比文件1没有公开权利要求1的区别技术特征“所述驱动器控制模块包括:首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以及多个延迟单元;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用于产生控制电压;以及输出模块,其输出端作为所述首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并且用于基于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产生所述第一驱动器控制信号。3)对比文件1的每一级分时电路的结构完全相同,并且都包含繁杂的多个元器件,需要庞大数量的比较器,MOS管,电阻,电容这样的电路结构,这样虽然消除了显示器关机残影,但有可能带来元器件过多导致结构复杂,甚至耗电量大等缺点。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公知的是,采用延迟电路来产生一个延迟的信号,以及利用RC来构建延迟电路。然而,在包括对比文件1的现有技术中,绝对没有公开或教导“采用延迟电路来依序产生一系列控制信号”,更没有公开或教导将多个延迟电路用于解决开/关机瞬态电流过大的问题。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8月16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原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表示坚持原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01 月11 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1.权利要求1和对比文件1的区别技术特征为:1)对比文件1公开了降低关机时电流冲击的栅极驱动装置,未公开该栅极驱动装置可在开机时降低电流冲击。2)对比文件1中消除显示器关机残影的分时电路不包括在栅极驱动装置中。由于区别技术特征1),2)均是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得到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2.权利要求2-9的附加技术特征或被对比文件1公开,或是本领域公知常识,均不具备创造性。3.独立权利要求10要求保护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的驱动方法,其进一步限定的驱动方法已被对比文件1公开,在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10也不具备创造性。4.权利要求11-16的附加技术特征或被对比文件1公开,或是本领域公知常识,均不具备创造性。5. 独立权利要求17要求保护包含权利要求1-9之一的栅极驱动装置的显示面板,权利要求17和对比文件1进一步包括区别技术特征:包括源极驱动装置。该区别技术特征是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在权利要求1-9均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17也不具备创造性。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2月20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并提交了权利要求全文修改替换页。将权利要求1中“其中,所述驱动器控制模块包括:首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以及多个延迟单元……所述多个延迟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驱动器控制信号产生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中除第一驱动器控制信号以外的其它驱动器控制信号”删去,增加特征:“其中,所述驱动器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每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包括: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用于产生控制电压;以及输出模块,其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产生的控制电压,其第二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其输出端作为该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并且用于基于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产生一个驱动器控制信号,在所述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满足第一关系时,所述驱动器控制信号为第一电平,而在所述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不满足所述第一关系时,所述驱动器控制信号为第二电平,并且其中,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并且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相同;或者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不同”。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如下:
“1. 一种用于降低液晶显示器在开机或关机时的电流冲击的像素阵列的栅极驱动装置,所述像素阵列包括N条栅线,所述栅极驱动装置包括:
多个栅极驱动器,其中,所述N条栅线被划分为多个组,每个组包括多条栅线,每个栅极驱动器与所述多个组一一对应,并且每个栅极驱动器用于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产生栅极驱动信号,其中N大于等于4;
驱动器控制模块,用于产生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与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中任两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的状态切换相差至少第一时间,
其中,在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依序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每个栅极驱动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同相位的栅极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驱动器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每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包括:
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用于产生控制电压;以及
输出模块,其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产生的控制电压,其第二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其输出端作为该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并且用于基于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产生一个驱动器控制信号,在所述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满足第一关系时,所述驱动器控制信号为第一电平,而在所述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不满足所述第一关系时,所述驱动器控制信号为第二电平,
并且其中,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并且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相同;或者
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不同。”
复审请求人认为:“改后的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至少具备以下区别技术特征: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并且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相同;或者,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不同。对比文件1仅公开了多级分时电路的参考电压彼此相同、控制电压彼此不同的技术方案,没有公开多级分时电路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控制电压彼此相同的技术方案,也没有公开多级分时电路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控制电压也彼此不同的技术方案。因此,对比文件1没有公开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的上述区别技术特征。在包括对比文件1的现有技术中,完全没有公开或启示将多个栅极驱动器的参考电压设置为彼此不同以解决液晶显示器在开机或关机时的电流冲击过大的问题。”
合议组于2019年04月12 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第二次复审通知书,指出:1.权利要求7的修改超出了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范围,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2.权利要求1和对比文件1的区别技术特征为:1)对比文件1公开了降低关机时电流冲击的栅极驱动装置,未公开该栅极驱动装置可在开机时降低电流冲击。2)本申请驱动器控制模块设置在栅极驱动装置中;对比文件1中消除显示器关机残影的分时电路不包括在栅极驱动装置中。3)本申请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并且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相同;或者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并且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不同;对比文件1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相同,并且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不同。权利要求1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如何减少开机时栅极驱动装置的电流冲击及采用何种方式生成分时控制信号。由于区别技术特征1)-3)均是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得到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3.权利要求2-6,8-9的附加技术特征或被对比文件1公开,或是本领域公知常识,均不具备创造性。4.独立权利要求10要求保护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的驱动方法,其进一步限定的驱动方法已被对比文件1公开,在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10也不具备创造性。5.权利要求11-16的附加技术特征或被对比文件1公开,或是本领域公知常识,均不具备创造性。6.独立权利要求17要求保护包含权利要求1-9之一的栅极驱动装置的显示面板,权利要求17和对比文件1进一步包括区别技术特征:包括源极驱动装置。该区别技术特征是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在权利要求1-6、8-9均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17也不具备创造性。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5月22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并提交了权利要求全文修改替换页。具体修改为:1.将权利要求5的特征“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电压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的连接点作为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的输出端”以及“并且,在所述栅极驱动装置包括三个栅极驱动器的情况下,第一个栅极驱动器对应的控制电压产生模块中的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比值为0.36,第二个栅极驱动器对应的控制电压产生模块中的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比值为0.68,第三个栅极驱动器对应的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的中的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比值为1”并入权利要求1。2.删除权利要求5,7,并适应性调整权利要求编号。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如下:
“1. 一种用于降低液晶显示器在开机或关机时的电流冲击的像素阵列的栅极驱动装置,所述像素阵列包括N条栅线,所述栅极驱动装置包括:
多个栅极驱动器,其中,所述N条栅线被划分为多个组,每个组包括多条栅线,每个栅极驱动器与所述多个组一一对应,并且每个栅极驱动器用于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产生栅极驱动信号,其中N大于等于4;
驱动器控制模块,用于产生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与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中任两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的状态切换相差至少第一时间,
其中,在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依序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每个栅极驱动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同相位的栅极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驱动器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每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包括:
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用于产生控制电压;以及
输出模块,其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产生的控制电压,其第二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其输出端作为该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并且用于基于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产生一个驱动器控制信号,在所述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满足第一关系时,所述驱动器控制信号为第一电平,而在所述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不满足所述第一关系时,所述驱动器控制信号为第二电平,
并且其中,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并且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相同;或者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不同;
其中,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电压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的连接点作为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 的输出端;并且,在所述栅极驱动装置包括三个栅极驱动器的情况下,第一个栅极驱动器对应的控制电压产生模块中的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比值为0.36,第二个栅极驱动器对应的控制电压产生模块中的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比值为0.68,第三个栅极驱动器对应的控制电压产生模块中的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比值为1。”
复审请求人认为: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无法想到得到“在栅极驱动装置包括三个栅极驱动器的情况下,各个栅极驱动器对应的控制电压产生模块中的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比值分别设置为0.36,0.68,1”。
合议组于2019年06月19 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第三次复审通知书,指出:1.权利要求1的修改超出了原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的记载范围,不能由原申请文件直接地、毫无疑义地得出,其修改不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2.即使权利要求1修改为不超出范围的版本,权利要求1仍不具备创造性。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7月24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并提交了权利要求全文修改替换页。具体修改为:1.删除权利要求1中特征“并且,在所述栅极驱动装置包括三个栅极驱动器的情况下,第一个栅极驱动器对应的控制电压产生模块中的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比值为0.36,第二个栅极驱动器对应的控制电压产生模块中的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比值为0.68,第三个栅极驱动器对应的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的中的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的比值为1”;将权利要求5的特征“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三电阻、比较器、以及开关晶体管;所述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作为所述输出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作为所述输出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参考电压端连接以接收所述参考电压,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电源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源电压端连接”及根据权利要求7修改的特征“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和所述第三电源电压端相同,且均提供3.3V的电压;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端与所述第四电源电压端相同,且均为接地电压”并入权利要求1。2.删除权利要求5、权利要求7,并适应性修改了权利要求序号。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如下:
“1. 一种用于降低液晶显示器在开机或关机时的电流冲击的像素阵列的栅极驱动装置,所述像素阵列包括N条栅线,所述栅极驱动装置包括:
多个栅极驱动器,其中,所述N条栅线被划分为多个组,每个组包括多条栅线,每个栅极驱动器与所述多个组一一对应,并且每个栅极驱动器用于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产生栅极驱动信号,其中N大于等于4;
驱动器控制模块,用于产生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与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一一对应,并且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中任两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的状态切换相差至少第一时间,
其中,在所述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所述多个栅极驱动器依序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每个栅极驱动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同相位的栅极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驱动器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每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包括:
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用于产生控制电压;以及
输出模块,其第一输入端接收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产生的控制电压,其第二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其输出端作为该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的输出端,并且用于基于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产生一个驱动器控制信号,在所述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满足第一关系时,所述驱动器控制信号为第一电平,而在所述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不满足所述第一关系时,所述驱动器控制信号为第二电平,
并且其中,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并且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相同;或者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所述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不同;
其中,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电压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的连接点作为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 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三电阻、比较器、以及开关晶体管;
所述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作为所述输出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作为所述输出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参考电压端连接以接收所述参考电压,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电源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作为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四电源电压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电压端和所述第三电源电压端相同,且均提供3.3V电压;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端和所述第四电源电压端相同,且均为接地电压。”
复审请求人认为: 对比文件1中的VIN预定值是大于4V以上的,而本申请第一电源电压为3.3V,本申请采用具有较小值的电源电压VDD来作为液晶显示器的第一电源电压端和第三电源电压端,减少了功耗。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依法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一)审查文本的认定
在复审程序中,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2月20日、2019年05月22日及2019年07月24日分别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修改替换页,经审查,2019年07月24日提交的权利要求1-13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因此本决定所针对的文本即为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即申请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以及摘要附图、说明书第1-127段、说明书附图1-12以及2019年07月24日提交的权利要求1-13。
(二)关于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如果一项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与最接近的对比文件相比存在区别技术特征,而区别技术特征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则认为该权利要求相对于上述对比文件与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
具体到本案:
1.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一种用于降低液晶显示器在开机或关机时的电流冲击的像素阵列的栅极驱动装置,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显示器关机残影的电路,其背景技术中记载了TFT-LCD都采用了在关机瞬间将TFT全部开启的功能,即XON(可以看作是关机时使所有行的TFT全部开启的控制信号)功能。在XON功能动作时,扫描线驱动IC会输出一个电压VGH(TFT的开启电压)将所有TFT打开,VGH越高,TFT上所产生的瞬时电流越大(说明书第2-3段),因此,对比文件1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证消除显示器关机残影的同时,避免关机瞬间电流过大而导致的面板线路烧毁问题(说明书第5段)。其能达到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计一种能够分时产生使得TFT开启的电压的电路,从而消除关机残影,又能够避免在关机瞬间所有TFT同时开启使得瞬间电流过大而导致面板线路烧毁问题。进一步,可以使用本发明涉及的分时电路实现对显示面板的分区域控制(说明书第25段)。用于消除显示器关机残影的电路包括多级分时电路, 每级分时电路包括:比较器、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第三电阻以及电容,其中,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作为该级分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端作为该级分时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作为该级分时电路第二输入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接地;比较器的同相端或反相端与电容的第二端以及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比较器的反相端或同相端连接该级分时电路的参考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MOS管的栅极,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电容的第一端接地;且每一级分时电路中比较器的反相端连接在一起,同相端也连接在一起,每一级分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共用,第二输入端也共用。对于每一级分时电路, MOSFET管的源极和衬底均接地。对于每一级分时电路,当所述MOS管为P型MOSFET管,比较器的同相端与电容的第二端以及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当所述 MOS管为N型MOSFET管,比较器的反相端与电容的第二端以及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输入固定的预设电压,所述第二输入端输入从大到小变化的电压,且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满足如下关系:R3i/(R2i R3i)*Vi=VREF。其中,R2i表示第i级分时电路的第二电阻,R3i表示第i级分时电路的第三电阻;VREF表示第i级分时电路的参考电压;Vi为预设值,i为正整数。下面以两级电路为例说明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电路结构拓展到三级或更多级,其工作原理相似(说明书第34-38段)。如图1所示为第一实施例,栅极线Out1-Outx为一组栅极线,其响应XON1的变化输出栅极信号;栅极线Outx 1-Out2x为另一组栅极线,其响应XON2的变化输出栅极信号,XON2相对XON1延迟一段时间Δt输出TFT开启电平(参见说明书附图4(b))。以产生XON1的第一分时电路为例,其包括比较器OP1、P型MOSFET管RST1、第一电阻R11、第二电阻R21、第三电阻R31以及电容C1,其中,R11的第一端作为该级分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输入电压为3.3V,第二端作为该级分时电路的输出端XON1;第二电阻R21的第一端与第三电阻R3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21的第二端作为该级分时电路第二输入端VIN,第三电阻R31的第一端接地;比较器OP1的同相端与电容C1的第二端以及第三电阻R31的第二端连接;比较器OP1的反相端连接该级分时电路的参考电压VREF,比较器OP1的输出端连接RST1的栅极;电容C1的第一端接地;RST1的漏极连接R11的第二端,源极和衬底均接地(说明书第41段,附图1)。使得不同TFT依次开启,如图1所示则必须满足条件:VIN>V2>V1>VREF。当V1<>
由上述对比文件1公开的内容可知,对比文件1公开了通过关机时分区域错开栅极驱动器控制信号,来降低液晶显示器关机时瞬间电流(即电流冲击)的像素阵列的消除显示关机残影电路即分时电路,如图4(b)所示,液晶显示器TFT板包括多条栅线。如图4(b)所示,根据不同区域的栅极控制信号XON1,XON2控制其对应不同区域的栅极信号Out1-Outx,Outx 1-Out2x输出,栅极控制信号XON1对应栅极信号Out1-Outx,栅极控制信号XON2对应栅极信号Outx 1-Out2x,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毫无疑义地确定该显示器的栅极驱动装置包括多个栅极驱动器,附图4(a)示出包括分时电路输出的XON1和XON2分别对应不同的栅极驱动器,结合前面公开的分级电路可为多级,可以得出对比文件1包括多个栅极驱动器用于分组输出栅极信号,每个栅极驱动器响应该组栅极控制信号XON生成该组的多条栅极信号。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毫无疑义地确定对比文件1公开了:多个栅极驱动器,其中N条栅线被划分为多个组,每个组包括多条栅线,每个栅极驱动器与多个组一一对应,且每个栅极驱动器用于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产生栅极驱动信号,其中的N大于等于4。
对比文件1用于产生栅极控制信号XON的各级分时电路对应本申请的驱动器控制模块,由图4(a)可知,对比文件1公开了多个栅极控制信号与多个栅极驱动器一一对应,图7a示出各个驱动器控制信号XON的状态切换错开一定时间,因此对比文件1公开了:驱动器控制信号中任两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的状态切换相差至少第一时间。
参见附图4,7a,结合对比文件1公开的分时电路可为多级可知,对比文件1公开了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多个栅极驱动器依序从第一状态正常运行切换到第二状态关机,每个栅极驱动器在第二状态关机下为其对应的该组栅极线Out1-Outx或Outx 1-Out2x同时产生同相位的栅极驱动信号。
对比文件1驱动器控制模块包括产生第一栅极驱动控制信号的XON1的第一级分时电路和产生第二栅极驱动控制信号XON2的第二级分时电路,并且公开了可将电路结构拓展到三级或更多级,相当于本申请的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对比文件1的分时电路包括:用于产生输入比较器同相输入端输入电压V1的,由R21,R31构成的分压电阻模块。对比文件1图1中比较器同相输入电压V1和V2相当于本申请的控制电压,对比文件1的该分压电阻模块相当于本申请的控制电压产生模块,对比文件1的比较器OP1和晶体管RST1相当于本申请的输出模块。对比文件1比较器OP1同相输入端接收输入电压V1,比较器OP1反相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VREF,对比文件1输出端作为第一级分时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栅极控制信号XON1,其基于输入电压V1和参考电压VREF产生栅极控制信号XON1,当比较器为同相端大于反相端电压即V1
如附图5所示,第一级分时电路和第二级分时电路的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均连接到VREF,因此各级分时电路比较器的参考电压相同,即对比文件1公开了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相同,且对比文件1各级分时电路第二输入端输入从大到小变化的电压,即对比文件1公开了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不同。
对比文件1附图5示出,控制电压产生模块包括R21、R31分别对应本申请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R21的第一端与电源电压VIN连接,VIN相当于本申请的第一电源电压,R21的第二端与R31的第一端连接,R31的第二端与地连接,地电压相当于本申请的第二电源电压,R21的第二端与R31的第一端的连接点作为控制电压V1的输出端,该控制电压输入比较器同向输入端。输出模块包括电阻R11,比较器OP1,开关晶体管RST1,电阻R11相当于本申请的第三电阻,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作为输出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控制电压产生模块的输出端接收分压电压V1,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作为输出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参考电压连接以接收参考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开关晶体管RST的控制端栅极连接,R11的第一端与电源电压3.3V连接,该电源电压相当于本申请的第三电源电压,R11的第二端与开关晶体管RST的第一端连接,开关晶体管RST的第一端作为输出模块的输出端,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与地电压连接,该地电压相当于本申请的第四电源电压。对比文件1第二电源电压和第四电源电压相同均为地电压,对比文件1第三电源电压为3.3V。
由此可见,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公开的技术方案相比,存在以下区别:1)对比文件1公开了降低关机时电流冲击的栅极驱动装置,未公开该栅极驱动装置可在开机时降低电流冲击。2)本申请驱动器控制模块设置在栅极驱动装置中;对比文件1中消除显示器关机残影的分时电路不包括在栅极驱动装置中。3)本申请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并且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相同;或者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不同,并且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不同;对比文件1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参考电压彼此相同,并且多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各个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的控制电压彼此不同。4)本申请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电源电压是3.3V,对比文件1连接第一电阻的VIN不是3.3V。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可知,权利要求1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如何减少开机时栅极驱动装置的电流冲击及采用何种方式生成分时控制信号及如何减少电路功耗。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对比文件1公开了为了减小关机瞬间各栅极同时切换状态造成瞬时电流过大,将栅极线分为多组,各组栅极线错开一定时间驱动的技术方案。而开机时需要将各栅极线均切换到低电平以统一栅极初始电压是本领域公知的,该种各栅极线需同时切换电平的情况与对比文件1关机瞬间栅极的操作相似,会出现瞬时供电电流过大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利用对比文件1的栅极分组,使各组栅极错开状态切换时间的方案用于解决开机时电流冲击的问题,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将产生栅极控制信号的分时电路与产生栅极驱动信号的栅极驱动电路分立设置或将产生栅极控制信号的分时电路与栅极驱动电路集成在一起设置均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将上述两个模块分立或集成设置。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3)和复审请求人的陈述意见:对比文件1公开了各级分时电路中,从第二输入端输入从大到小变化的电压,且要使得不同TFT依次开启,如图1所示则必须满足条件:VIN>V2>V1>VREF。并通过设定分压电路模块的电阻分压比,得到不同的输入比较器的控制电压,由此改变比较器的输出电平,使各个控制栅极控制信号状态切换的时间错开预定时间。可见对比文件1公开了通过改变比较器输入控制信号和参考信号的关系来设定多级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状态切换时间错开预定时间的技术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设定各级控制信号产生模块中比较器的参考电压和控制电压的关系以实现各个控制栅极控制信号状态切换的时间错开预定时间。对于各级分时电路,这种关系的设定显然可以是将其中一种电压设置为不变而另一电压发生改变,也可以是两种电压都发生改变,只需两种电压的相对关系达到要求即可,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公知常识。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将各级比较器的参考电压设置为不同,各控制电压设置为相同,或者将各级比较器的参考电压设置为不同,各控制电压也设置为不同,从而得到与权利要求1相同的设置方式。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4)和复审请求人的意见:对比文件1公开了通过控制由R21,R32电阻分压产生的控制电压输入比较器,与参考电压相比,产生比较器输出电压的不同时间的跳变,以此得到栅极控制信号状态切换的时间错开预定时间。且对比文件1中R21,R32分压电路与本申请相同均是一端接高电平电压,一端接地,只是对比文件1选用比本申请3.3V高的电压作为电源输出,而该种支持电路工作的电源电压的选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设置的常规参数,不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综上,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得到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权利要求2是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对比文件1公开了用于消除显示器关机残影的电路,即该电路用于显示器的关机过程,此过程对应权利要求的第二状态关机瞬态,而显示器的正常显示状态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状态正常操作状态,在正常显示状态时,进行逐行扫描是本领域的常规扫描方式,此时,仅有一个栅极驱动信号处于有效水平而其余栅极驱动信号处于无效驱动电平,而对比文件1公开了的在关机过程使用的电路输出多个具备延迟关系的信号XON,每一信号控制一个栅极驱动单元(参见对比文件1图4(a)),每个控制信号控制多条扫描线(参见对比文件1图4(b)),即对比文件1公开了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栅极驱动器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处于有效驱动电平的栅极驱动信号。权利要求2的附加技术特征或被对比文件1公开,或为本领域的常规操作。因而权利要求2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3.权利要求3是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如前所述,对比文件1公开了消除关机残影的电路,其中栅极驱动器对应一组包含多条的栅极线,关机时采用一个XON信号来控制栅极驱动器产生一组栅极线的输出信号,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出于降低开机瞬时电流冲击的需要,采用分组分时输出的方式对显示器中栅极线上的显示单元上电,从而在从关机状态切换为开机瞬态时针对栅级驱动器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极线同时产生处于无效驱动电平的栅极驱动信号。因而权利要求3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4.权利要求4是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对比文件1公开了对应的驱动器控制信号从第一电平低电平切换到第二电平高电平时,栅极驱动器从正常操作状态切换至关机瞬态,并且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处于有效驱动电平高电平的栅极驱动信号。
在对比文件1公开的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相应的方式应用于显示开机瞬态,当显示器开机时,采用下述驱动方式进行驱动:当对应的驱动控制信号从第二电平高电平切换至第一电平低电平时,该栅极驱动器从关机状态切换至开机瞬态,并且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出于无效驱动电平低电平的栅极驱动信号。因而权利要求4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5.权利要求5是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对比文件1公开了:对比文件1公开了在关机时控制信号从高电平切换到低电平,且两个控制信号间延迟时间为Δt(参见对比文件1图7),同时还公开了:要避免关机瞬间电流过大而导致的面板线路烧毁问题,同时保证消除显示器关机残影,XON2相对于XON1输出高电平的延迟时间Δt需满足以下条件:Δt需大于第一次关机所产生的瞬时电流的持续时间(参见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48,49段)。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同样地,在开机时为避免瞬时电流过大各级驱动控制器信号的切换时间相差的第一时间是每个栅极驱动器所产生的电流冲击的持续时间。因而权利要求5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6.权利要求6要求保护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装置的驱动方法,对比文件1公开的内容参见权利要求1,除前述评述权利要求1时对比文件1公开的内容外,对比文件1还公开了栅极驱动器控制模块依序产生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参见附图7a),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与多个栅极驱动器一一对应,并且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中任两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的状态切换相差至少时间Δt,多个栅极驱动器控制信号分别在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依序从第一状态开机切换到第二状态关机,每个栅极驱动器在第二状态下为其对应的组中的多条栅线同时产生同相位的栅极驱动信号。可见对比文件1公开了权利要求6进一步限定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在权利要求6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技术特征及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技术特征和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完成相同,基于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的相同理由,权利要求6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7.权利要求7是权利要求6的从属权利要求,其附加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2相同,在权利要求6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基于与权利要求2不具备创造性相同的理由,权利要求7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8.权利要求8是权利要求6的从属权利要求,其附加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3相同,在权利要求6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基于与权利要求3不具备创造性相同的理由,权利要求8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9.权利要求9是权利要求6的从属权利要求,对比文件1公开了各级分时电路的参考电压相同,而控制电压不同以产生多级控制信号的技术方案,即:通过设定不同的电阻分压比,得到不同的输入比较器反向输入端的控制电压V1、V2等,由此改变比较器的输出电平,以控制各个控制栅极控制信号状态切换的时间错开预定时间。可见对比文件1公开了权利要求9的附加技术特征,因而权利要求9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6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10.权利要求10是权利要求6的从属权利要求,对比文件1的各级分时电路的比较器的两个输入信号是参考电压和控制电压,对比文件1公开了将参考电压设置为相等,并设置控制电压不同以此产生多级控制信号的技术方案,即:通过设定不同的电阻分压比,得到不同的输入比较器反向输入端的控制电压V1、V2等,由此改变比较器的输出电平,以控制各个控制栅极控制信号状态切换的时间错开预定时间。可见对比文件1公开了通过改变比较器输入信号来设定多级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状态切换时间错开预定时间的技术启示,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将各级分时电路的比较器的控制电压设置为相同,通过将各级分时电路的参考电压设置为不等使各级分时电路切换时间错开预定时间。因而权利要求10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6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11.权利要求11是权利要求6的从属权利要求,对比文件1的各级分时电路的比较器的两个输入信号是参考电压和控制电压,对比文件1公开了将参考电压设置为相等,并设置控制电压不同以此产生多级控制信号的技术方案,即:通过设定不同的电阻分压比,得到不同的输入比较器反向输入端的控制电压V1、V2等,由此改变比较器的输出电平,以控制各个控制栅极控制信号状态切换的时间错开预定时间。可见对比文件1公开了通过改变比较器输入信号来设定多级控制信号产生模块状态切换时间错开预定时间的技术启示,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通过设置各级分时电路的比较器两个输入端的电压:控制电压和参考电压使各级分时电路切换时间错开预定时间。因而权利要求11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6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12.权利要求12是权利要求6的从属权利要求,对比文件1以两级电路为例公开了栅极驱动装置依序产生多个驱动器控制信号,第一驱动器控制信号XON1,将第二驱动器控制信号延迟时间Δt,得到第2级驱动器控制信号。对比文件1还公开了所述电路可以为三级或多级,即对比文件1公开了在多级驱动控制中使各级驱动器控制信号相对上一级延迟预定时间。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6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12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13.权利要求13要求保护一种用于降低液晶显示器在开机或关机时的电流冲击的显示面板,除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中所限定的栅极驱动装置外,还包括像素阵列和源极驱动装置。对比文件1公开了在关机时降低电流冲击的显示面板,除前述公开的内容外,其还包括像素阵列(参见图4(b)),该权利要求与对比文件1的进一步的区别在于:包括源极驱动装置。
关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液晶显示器设置源极驱动装置提供数据信号是本领域公知常识。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5不具备创造性的基础上,权利要求13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权利要求1-13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5月02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请求人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