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名称:一种片上网络、通信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91700
决定日:2019-09-28
委内编号:1F289734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480037238.X
申请日:2014-11-28
复审请求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刘世茹
合议组组长:赵晓晴
参审员:吴志彪
国际分类号:H04L29/08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
决定要点:某项权利要求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存在区别特征,该区别特征没有被其他现有技术公开,而且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表明上述区别特征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即现有技术中不存在将上述区别特征应用于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且包括该区别特征的技术方案能够带来有益的技术效果,那么该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涉及申请号为201480037238.X,名称为“一种片上网络、通信控制方法及控制器”的PCT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申请人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本申请的申请日为2014年11月28日,进入国家阶段日为2016年01月04日,公开日为2016年08月03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部门于2019年03月19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其理由是权利要求1-10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2016年06月02日提交的国际公布文本的说明书第1-101段(即第1-14页),权利要求第1-10项,说明书附图第1-7页; 2015年12月28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和摘要附图。驳回决定中采用的对比文件为:对比文件1,CN101485147A,公开日为2009年07月15日;对比文件2,CN103368931A,公开日为2013年10月23日。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如下:
“1. 一种片上网络NoC,包括多个路由器和多个网络接口NI,所述多个路由器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通过一个NI连接一个本地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一个路由器,包含一个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一个连接NI的输入端口、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和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
所述每一个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与该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入旁路通道;
所述每一个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入端口,与该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出旁路通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oC,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多个NI中的每一个NI,包含一个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和一个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
所述每一个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与该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具有NI旁路通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NoC,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旁路通道、所述输出旁路通道和所述NI旁路通道中包括链路缓存器;
当所述链路缓存器断电时,所述链路缓存器进行数据存储;当所述链路缓存器上电时,所述链路缓存器进行数据传输。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NoC,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缓存器具体包括第一P型开关管、第二P型开关管、第一N型开关管、第二N型开关管和反相器,其中:
第一P型开关管、第二P型开关管、第一N型开关管和第二N型开关管顺次相连;第一P型开关管的输入端作为所述链路缓存器的电源接线端,第二N型开关管的输出端作为所述链路缓存器的接地端,第二P型开关管和第一N型开关管间的接线端作为所述链路缓存器的输出端;
第一P型开关管的控制端和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 所述链路缓存器的控制端;反相器的输出端和第二N型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
第二P型开关管和第一N型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所述链路缓存器的输入端。
5. 一种片上网络NoC中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NoC包括多个路由器和多个网络接口NI,所述多个路由器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通过一个NI连接一个本地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所述NoC中的路由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当所述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进行传输;其中,所述路由器,包含一个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一个连接NI的输入端口、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和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与所述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入旁路通道;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入端口,与所述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出旁路通道;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包括所述输入旁路通道和所述输出旁路通道。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进行传输,具体包括:
当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所述路由器的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时,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中该输入端口对应的输入旁路通道传输至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出端口;
当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入端口时,基于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所述路由器的下一跳路由器;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中所述下一跳路由器对应的输出旁路通道传输至所述路由器的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
7.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还包括:
当所述路由器连接的NI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 入端口时,判断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和所述NI连接的本地节点设备的地址相同;
当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和所述NI连接的本地节点设备的地址不相同时,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NI的NI旁路通道传输至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NI,包含一个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和一个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所述NI的NI旁路通道,位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
8. 一种片上网络NoC中的控制器,所述NoC包括多个路由器和多个网络接口NI,所述多个路由器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通过一个NI连接一个本地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NoC中的路由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进行传输;其中,所述路由器,包含一个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一个连接NI的输入端口、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和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与所述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入旁路通道;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入端口,与所述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出旁路通道;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包括所述输入旁路通道和所述输出旁路通道。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所述路由器的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时,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中该输入端口对应的输入旁路通道传输至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出端口;
当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入端口时,基于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所述路由器的下一跳路由器;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中所述下一跳路由器对应的输出旁路通道传输至所述路由器的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
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当所述路由器连接的NI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时,判断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和所述NI连接的本地节点设备的地址相同;当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和所述NI连接的本地节点设备的地址不相同时,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NI的NI旁路通道传输至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NI,包含一个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和一个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所述NI的NI旁路通道,位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
驳回的具体理由是:1.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相比,其区别特征在于:每一个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与该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他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入旁路通道;每一个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入端口,与该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他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出旁路通道。基于该区别特征,本申请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小NoC功耗。对比文件2公开了上述部分区别特征,且上述特征在对比文件2和在本申请中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用于降低片上网络功耗,因此对比文件2给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启示,在对比文件1公开的路由器与NI连接的片上网络的情形下,为了减小片上网络的功耗,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比文件2的启示下容易想到旁路通道的一端是路由器连接NI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2.权利要求5与对比文件1相比,其区别特征在于:确定所述NoC中的路由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通过路由器的旁路通道进行传输,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与该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他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入旁路通道,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入端口,与该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他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出旁路通道,路由器的旁路通道包括输入旁路通道和输出旁路通道。基于上述区别特征,本申请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何种情况下考虑减小功耗以及如何减小NoC功耗。对比文件2公开了上述部分区别特征,且上述特征在对比文件2和在本申请中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通过旁路路由器降低片上网络功耗,因此对比文件2给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启示,在对比文件1公开的路由器与NI连接的片上网络的情形下,为了减小片上网络的功耗,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比文件2的启示下容易想到旁路通道的一端是路由器连接NI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因此权利要求5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3.权利要求2-4、6-7的附加技术特征或者被对比文件1公开或者属于本领域惯用手段,权利要求8-10和权利要求5-7相对应,因此权利要求2-4、6-10也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9年07月03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同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全文修改替换页。具体修改是将权利要求2、7、10提升为独立权利要求,并重新对权利要求进行编号。复审请求时新修改的权利要求1-7的内容如下:
“1. 一种片上网络NoC,包括多个路由器和多个网络接口NI,所述多个路由器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通过一个NI连接一个本地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一个路由器,包含一个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一个连接NI的输入端口、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和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
所述每一个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与该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入旁路通道;
所述每一个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入端口,与该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出旁路通道;
所述多个NI中的每一个NI,包含一个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和一个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
所述每一个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与该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具有NI旁路通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oC,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旁路通道、所述输出旁路通道和所述NI旁路通道中包括链路缓存器;
当所述链路缓存器断电时,所述链路缓存器进行数据存储;当所述链路缓存器上电时,所述链路缓存器进行数据传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NoC,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缓存器具体包括第一P型开关管、第二P型开关管、第一N型开关管、第二N型开关管和反相器,其中:
第一P型开关管、第二P型开关管、第一N型开关管和第二N型开关管顺次相连;第一P型开关管的输入端作为所述链路缓存器的电源接线端,第二N型开关管的输出端作为所述链路缓存器的接地端,第二P型开关管和第一N型开关管间的接线端作为所述链路缓存器的输出端;
第一P型开关管的控制端和反相器的输入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所述链路缓存器的控制端;反相器的输出端和第二N型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
第二P型开关管和第一N型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相连后的接线端作为所述链路缓存器的输入端。
4. 一种片上网络NoC中的通信控制方法,所述NoC包括多个路由器和多个网络接口NI,所述多个路由器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通过一个NI连接一个本地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所述NoC中的路由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当所述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进行传输;其中,所述路由器,包含一个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一个连接NI的输入端口、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和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与所述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入旁路通道;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入端口,与所述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出旁路通道;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包括所述输入旁路通道和所述输出旁路通道;
其中,当所述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还包括:
当所述路由器连接的NI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时,判断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和所述NI连接的本地节点设备的地址相同;
当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和所述NI连接的本地节点设备的地址不相同时,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NI的NI旁路通道传输至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NI,包含一个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和一个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所述NI的NI旁路通道,位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进行传输,具体包括:
当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所述路由器的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 端口时,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中该输入端口对应的输入旁路通道传输至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出端口;
当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入端口时,基于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所述路由器的下一跳路由器;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中所述下一跳路由器对应的输出旁路通道传输至所述路由器的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
6. 一种片上网络NoC中的控制器,所述NoC包括多个路由器和多个网络接口NI,所述多个路由器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通过一个NI连接一个本地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NoC中的路由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进行传输;其中,所述路由器,包含一个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一个连接NI的输入端口、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和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与所述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入旁路通道;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入端口,与所述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出旁路通道;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包括所述输入旁路通道和所述输出旁路通道;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当所述路由器连接的NI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时,判断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和所述NI连接的本地节点设备的地址相同;当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和所述NI连接的本地节点设备的地址不相同时,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NI的NI旁路通道传输至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NI,包含一个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和一个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所述NI的NI旁路通道,位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所述路由器的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时,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中该输入端口对应的输入旁路通道传输至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出端口;
当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所述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入端口时,基于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确定所述路由器的下一跳路由器;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中所述下一跳路由器对应的输出旁路通道传输至所述路由器的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
复审请求人认为:对比文件1仅公开了片上网络N包括多个网络接口和多个路由器,其中,路由器用于将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传递至另一个网络接口,即路由器具有与网络接口连接的端口以及与其他路由器连接的端口,并没有涉及片上网络N中路由器连接网络的端口与路由器上连接其它路由器端口之间设置旁路通道的相关内容。在对比文件2中公开了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设备配备有阵列分布的、用作计算节点的多个计算装置,计算装置包括CPU、存储部和路由器部,其中路由器部配备有多个端口、控制器、旁路线、交叉开关以及分组传输和接收部,其中,所述多个端口分别通过对应的通信线与其它计算装置连接,所述旁路线连接在所述多个端口中构成配对的端口之间,即对比文件2中的旁路线配置在计算装置中路由器部的与其它计算装置连接的端口之间,为计算装置中路由器自身端口之间的通道,路由器部中相邻端口是否通过旁路线连接,是由端口中的端口控制寄存器控制端口中的端子连接的选择器实现的,而端口寄存控制寄存器由该端口所在的路由器部中的控制器控制,当路由器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无法控制路由器部中的相邻端口通过旁路线连接,也就无法通过旁路线传输数据。而在本申请中,当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旁路通道来进行数据传输,由此可见,对比文件2中的旁路线和本申请中的旁路通道并非相同的技术特征, 对比文件2也无法给出解决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的结合具有创造性。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07月08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实质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实质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认为:1)对比文件2中的旁路线即公开了旁路通道,将这样的旁路通道应用于路由器与连接的NI输入输出之间的通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比文件2的基础上容易想到的。片上网络也具有控制器,包括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路由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而控制单元用于当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控制待传输数据通过旁路通道传输,且鉴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实现过程中会对路由器进行控制。在对比文件2中,检测部46会检测交叉开关30或逻辑电路38的故障,故障时,端口控制寄存器40设置为“1”,该值用于控制选择器36切换至上层未使用状态,当上层未使用状态意味着如下状态:对应的端子34和逻辑电路38断开连接、而对应的端子34和旁路线29连接的状态。对比文件2的控制过程与本申请相似,仅仅是控制器设置在路由器中还是在路由器之外的问题,其最终都是在路由器处于不工作状态时,不需要等待路由器重新开启,需要控制通过旁路传输。2)在路由器发生故障处于非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并不能判断从旁路到达的数据是否是去往自身本地设备的数据,如果不是去往自身本地设备的数据,就需要通过NI接口将数据旁路到其他路由器进行转发,在这种情况下,与故障路由器连接的NI输入端口需要旁路数据到其他路由器,因此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与该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具有NI旁路通道以转发上述数据,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路由器连接本地设备的网络结构中且该路由器故障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时容易想到的。因而坚持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一)审查文本的认定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7月03日提交复审请求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全文修改替换页。本次复审请求审查决定针对的审查文本为:2019年07月03日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第1-7项;国际公布文本的说明书第1-14页,说明书附图第1-7页;2015年12月28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和摘要附图。经审查,上述修改文件的修改之处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二)具体理由的阐述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采用的对比文件和驳回决定采用的对比文件相同,即:
对比文件1:CN101485147A,公开日为2009年07月15日;
对比文件2:CN103368931A,公开日为2013年10月23日。
1.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一种片上网络NoC。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片上系统,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参见说明书第5页第13行-第7页第9行、第11页第20行-第12页第6行,说明书附图1、6、7):多个知识产权模块(IP块)IP1至IP6通过片上网络N相互耦接,网络N包括用于在IP块IP和片上网络N之间提供接口的网络接口NI。片上网络N还包括多个路由器R1至R5。网络接口NI1至NI6用于将来自IP块的信息转换成片上网络N可以处理的协议,反之亦然。路由器R用于将来自一个网络接口NI的数据传递给另一个网络接口,IP块IP可被实现成具有特定或专用功能的片上模块,例如CPU、存储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图6和7中显示路由器R和NI之间存在输入输出端口,图1中R2-R5之间的连接关系可知,路由器存在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输出端口(相当于片上网络包括:多个路由器和多个网络接口NI,多个路由器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通过一个NI 连接一个本地节点设备,每一个路由器,包含一个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一个连接NI 的输入端口、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和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
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之间的区别在于:所述每一个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与该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入旁路通道;所述每一个路由器的连接NI的输入端口,与该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出旁路通道;所述多个NI中的每一个NI,包含一个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和一个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所述每一个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与该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具有NI旁路通道。基于上述区别特征,权利要求1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节能的同时避免NoC中数据传输延迟。
针对上述区别特征,合议组认为:
首先,在本申请中,NoC中的路由器设置了输入输出旁路通道,使得NoC中的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该路由器的输出旁路通道以最短路径进行数据的传输,不需要等待该路由器重新开启,从而避免了数据传输延迟。并且,在路由器连接的NI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该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且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和该NI连接的本地节点设备的地址不相同时,能够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该NI的NI旁路通道传输至该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将该待传输数据重新注入到NoC中进行路由,使得该待传输数据能够通过对应的输出旁路通道正确传输至下一跳路由器。而对比文件1仅公开了片上网络N包括多个网络接口和多个路由器,其中,路由器用于将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传递至另一个网络接口,即路由器具有与网络接口连接的端口以及与其他路由器连接的端口,并没有涉及片上网络N中路由器连接网络的端口与路由器上连接其它路由器端口之间设置旁路通道的相关内容。因此,对比文件1没有给出采用上述区别特征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
其次,对比文件2公开了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设备配备有阵列分布的、用作计算节点的多个计算装置(参见权利要求15-19,说明书第【0034】-【0055】、【0059】-【0086】段,说明书附图1-3、5),计算装置包括CPU、存储部和路由器部,其中路由器部配备有多个端口、控制器、旁路线、交叉开关以及分组传输和接收部,其中,所述多个端口分别通过对应的通信线与其它计算装置连接,旁路线分别连接在构成配对的端口之间,控制器能够执行对多个相应端口、交叉开关、以及分组传输和接收部的监视和控制,每个端口包括端子、选择器、逻辑电路、端口控制寄存器,选择器针对每个端子而设置,并且可在上层使用状态和上层未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其中上层使用状态中成对端子没有通过旁路线连接在一起,上层未使用状态中成对端子通过旁路线连接在一起,控制器能够改变设置在端口控制寄存器中的值,端口控制寄存器连接至选择器,并且根据设置在端口控制寄存器中的寄存器值来控制选择器是连接到上层使用状态还是上层未使用状态。即对比文件2中的旁路线配置在计算装置中路由器部的与其它计算装置连接的端口之间,为计算装置中路由器自身端口之间的通道,路由器部中相邻端口是否通过旁路线连接,是由端口中的端口控制寄存器控制端口中的端子连接的选择器实现的,而端口寄存控制寄存器由该端口所在的路由器部中的控制器控制,当路由器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无法控制路由器部中的相邻端口通过旁路线连接,也就无法通过旁路线传输数据。而在本申请中,当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旁路通道来进行数据传输,由此可见,对比文件2中的旁路线和本申请中的旁路通道并非相同的技术特征。此外,对比文件2中的控制器配备有控制部和检测部,控制部基于从服务处理器输入的控制数据,将设置到各个端口的每个选择器控制为上层使用状态或上层未使用状态,检测部检测作为故障检测对象的端口,如果有响应,说明端口不存在故障,如果没有响应至一指定持续时间,则确定端口有故障,存储有故障的端口标识数据,然后判断是否所有端口都经过了检测,如果都经过了检测,将检测结果数据传送至服务处理器,服务处理器的供给部确定是否接收到所有计算装置的检测结果数据,如果是,供给部确定连接模式,连接模式为最优模式,并且还避免使用诸如由于故障而不能使用的计算装置和端口的任意元件,将工作分配给各个计算装置,然后判断是否存在有故障的端口,如果没有,基于计算负担分配DB生成指示数据,如果有,修改计算负担分配DB,确定是否是要在计算处理中使用的端口,并且判断是否可以被替代,如果没有可替代的计算装置,则进行错误处理,如果有,则修改计算负担分配DB,基于DB生成指示数据,将数据传送给控制部,控制部根据指示数据来切换选择器的开关,并且控制与需要切换的选择器相对应的逻辑电路的供电,当获取的指示数据为上层未使用状态指示数据时,关断相对应端口中的每个逻辑电路的电力接收控制开关,成对端口的相应端子通过旁路线彼此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该计算装置用作转发节点,在这时,不在转发节点中执行数据链路层和上层级的处理,因此,缩短分组经过转发节点的时间,并且因此节省功耗。
由上述分析可知,对比文件2中的旁路线和本申请中的旁路通道并非相同的技术特征,并且对比文件2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经由旁路线来传输分组由此解决节省功耗的问题,而本申请采用旁路通道解决的是数据传输时延的问题,两者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是不同的,因此对比文件2并没有给出将上述区别特征结合到对比文件1以解决本申请提出的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
另外,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采用上述区别特征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其技术问题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而且,包含上述区别特征的技术方案在路由器节能的同时能够达到避免数据传输时延的技术效果。
基于上述理由,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的结合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2.权利要求4要求保护一种NoC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片上系统以及监控数据流通量的方法,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参见说明书第5页第13行-第7页第9行,第11页第20行-第12页第6行,说明书附图1、6、7):片上系统中,多个IP块IP1至IP6通过片上网络N相互耦接,网络N包括用于在IP块IP和片上网络N之间提供接口的网络接口NI。片上网络N还包括多个路由器R1至R5。网络接口NI1至NI6用于将来自IP块的信息转换成片上网络N可以处理的协议,反之亦然。路由器R用于将来自一个网络接口NI的数据传递给另一个网络接口,IP块IP可被实现成具有特定或专用功能的片上模块,例如CPU、存储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图6和7中显示路由器R和NI之间存在输入输出端口,图1中R2-R5之间的连接关系可知,路由器存在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输出端口(相当于片上网络包括:多个路由器和多个网络接口NI,多个路由器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通过一个NI 连接一个本地节点设备,每一个路由器,包含一个连接NI的输出端口、一个连接NI 的输入端口、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和多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
权利要求4与对比文件1之间的区别特征为:确定NoC中的路由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当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控制所述路由器的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进行传输,在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入旁路通道,在路由器的每一个连接其它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均具有输出旁路通道,所述路由器的旁路通道包括输入旁路通道和输出旁路通道;当所述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包括:当所述路由器连接的NI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时,判断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是否和所述NI连接的本地节点设备的地址相同,当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和所述NI连接的本地节点设备的地址不相同时,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所述NI的NI旁路通道传输至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其中,所述NI的NI旁路通道,位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与所述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之间。基于上述区别特征,权利要求4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节能的同时避免NoC中数据传输延迟。
针对上述区别特征,合议组认为:
首先,在本申请中,NoC中的路由器设置了输入输出旁路通道,使得NoC中的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该路由器的输出旁路通道以最短路径进行数据的传输,不需要等待该路由器重新开启,从而避免了数据传输延迟。并且,在路由器连接的NI的待传输数据来自于该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且该待传输数据的目的地址和该NI连接的本地节点设备的地址不相同时,能够将该待传输数据通过该NI的NI旁路通道传输至该NI的连接路由器的输出端口,将该待传输数据重新注入到NoC中进行路由,使得该待传输数据能够通过对应的输出旁路通道正确传输至下一跳路由器。而对比文件1仅公开了片上网络N包括多个网络接口和多个路由器,其中,路由器用于将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传递至另一个网络接口,即路由器具有与网络接口连接的端口以及与其他路由器连接的端口,并没有涉及片上网络N中路由器连接网络的端口与路由器上连接其它路由器端口之间设置旁路通道的相关内容。因此,对比文件1没有给出采用上述区别特征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
其次,对比文件2公开了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设备配备有阵列分布的、用作计算节点的多个计算装置(参见权利要求15-19,说明书第【0034】-【0055】、【0059】-【0086】段,说明书附图1-3、5),计算装置包括CPU、存储部和路由器部,其中路由器部配备有多个端口、控制器、旁路线、交叉开关以及分组传输和接收部,其中,所述多个端口分别通过对应的通信线与其它计算装置连接,旁路线分别连接在构成配对的端口之间,控制器能够执行对多个相应端口、交叉开关、以及分组传输和接收部的监视和控制,每个端口包括端子、选择器、逻辑电路、端口控制寄存器,选择器针对每个端子而设置,并且可在上层使用状态和上层未使用状态之间切换,其中上层使用状态中成对端子没有通过旁路线连接在一起,上层未使用状态中成对端子通过旁路线连接在一起,控制器能够改变设置在端口控制寄存器中的值,端口控制寄存器连接至选择器,并且根据设置在端口控制寄存器中的寄存器值来控制选择器是连接到上层使用状态还是上层未使用状态。即对比文件2中的旁路线配置在计算装置中路由器部的与其它计算装置连接的端口之间,为计算装置中路由器自身端口之间的通道,路由器部中相邻端口是否通过旁路线连接,是由端口中的端口控制寄存器控制端口中的端子连接的选择器实现的,而端口寄存控制寄存器由该端口所在的路由器部中的控制器控制,当路由器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无法控制路由器部中的相邻端口通过旁路线连接,也就无法通过旁路线传输数据。而在本申请中,当路由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旁路通道来进行数据传输,由此可见,对比文件2中的旁路线和本申请中的旁路通道并非相同的技术特征。此外,对比文件2中的控制器配备有控制部和检测部,控制部基于从服务处理器输入的控制数据,将设置到各个端口的每个选择器控制为上层使用状态或上层未使用状态,检测部检测作为故障检测对象的端口,如果有响应,说明端口不存在故障,如果没有响应至一指定持续时间,则确定端口有故障,存储有故障的端口标识数据,然后判断是否所有端口都经过了检测,如果都经过了检测,将检测结果数据传送至服务处理器,服务处理器的供给部确定是否接收到所有计算装置的检测结果数据,如果是,供给部确定连接模式,连接模式为最优模式,并且还避免使用诸如由于故障而不能使用的计算装置和端口的任意元件,将工作分配给各个计算装置,然后判断是否存在有故障的端口,如果没有,基于计算负担分配DB生成指示数据,如果有,修改计算负担分配DB,确定是否是要在计算处理中使用的端口,并且判断是否可以被替代,如果没有可替代的计算装置,则进行错误处理,如果有,则修改计算负担分配DB,基于DB生成指示数据,将数据传送给控制部,控制部根据指示数据来切换选择器的开关,并且控制与需要切换的选择器相对应的逻辑电路的供电,当获取的指示数据为上层未使用状态指示数据时,关断相对应端口中的每个逻辑电路的电力接收控制开关,成对端口的相应端子通过旁路线彼此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该计算装置用作转发节点,在这时,不在转发节点中执行数据链路层和上层级的处理,因此,缩短分组经过转发节点的时间,并且因此节省功耗。
由上述分析可知,对比文件2中的旁路线和本申请中的旁路通道并非相同的技术特征,并且对比文件2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经由旁路线来传输分组由此解决节省功耗的问题,而本申请采用旁路通道解决的是数据传输时延的问题,两者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是不同的,因此对比文件2并没有给出将上述区别特征结合到对比文件1以解决本申请提出的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
另外,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采用上述区别特征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其技术问题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而且,包含上述区别特征的技术方案在路由器节能的同时能够达到避免数据传输时延的技术效果。
因此权利要求4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的结合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3.权利要求6要求保护一种片上网络NoC中的控制器,其中控制器的功能和权利要求4的方法相对应,基于和权利要求4相同的理由,权利要求6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的结合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4.在独立权利要求1、4、6具备创造性的情况下,其从属权利要求2、3、5、7同样也具备创造性,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三、决定
撤销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 年03 月19 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部门在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针对的审查文本的基础上对本申请继续进行审查。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