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机柜-复审决定


发明创造名称:服务器机柜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91057
决定日:2019-09-25
委内编号:1F261706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410403333.9
申请日:2014-08-15
复审请求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周江
合议组组长:钟翊
参审员:吕媛
国际分类号:G06F1/18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
决定要点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所公开的内容相比,存在多个区别特征,其中部分区别特征被其他对比文件所公开,并且其在其他对比文件中所起的作用和上述部分区别特征在该权利要求中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起到的作用相同;同时其余区别特征属于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则将上述两篇对比文件及本领域的惯用手段结合从而得到该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显而易见的,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案涉及申请号为201410403333.9,名称为“服务器机柜”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申请人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日为2014年08月15日,公开日为2014年11月26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查部门于2018年06月12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其理由如下:权利要求1-8相对于对比文件1(CN103729041A,公开日为2014年04月16日)、对比文件2(CN101719376A,公开日为2010年06月02日)和本领域的惯用手段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申请日2014年08月15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说明书第1-47段、说明书附图图1-5;以及2017年09月30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8项。驳回决定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一种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柜本体,其中,所述机柜本体包括多个容纳空间和多个服务器托盘;
设置在所述多个容纳空间中至少一个容纳空间中的存储服务器,其中,所述存储服务器包括:
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托盘之上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具有第一数据接口和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相连通的第二数据接口和多个第三数据接口,以及电源输入接口、第一电源输出接口和多个第二电源输出接口;
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之上的多个硬盘,所述多个硬盘分别与对应的多个第二电源输出接口相连,且所述多个硬盘与所述多个第三数据接口相连;
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之上的主板,所述主板与对应的第一电源输出接口相连,且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相连,以使所述主板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和多个第三数据接口对所述多个硬盘进行操作;
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托盘后侧的电源转换板,其中,所述电源转换板与所述承载板的电源输入接口相连;
设置在所述承载板后侧的通信板,所述通信板与所述承载板的第二数据接口相连,以与所述主板进行通信;以及
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之后且连接在所述承载板和所述电源转换板之间的可伸缩的理线臂,其中,所述电源转换板和所述承载板之间以及所述通信板和所述承载板之间的线缆依附于所述理线臂上;
将所述多个硬盘固定在所述承载板上的多个硬盘承载器,所述硬盘承载器包括:
硬盘搬运器和硬盘卡扣,所述硬盘搬运器与所述硬盘卡扣相互锁固,用于将所述多个硬盘固定在所述硬盘承载器上;以及
硬盘弹片,在所述硬盘弹片被按压时,使所述硬盘卡扣向外产生位移,将所述硬盘搬运器从所述硬盘承载器上弹出,其中,在用户手动向上抬起所述硬盘搬运器时,将硬盘从硬盘托架上取出,完成所述硬盘的运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托盘两侧的滑道;以及
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两侧的与所述滑道对应的滑轨,以使所述承载板沿着所述滑道移出所述容纳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硬盘沿所述服务器机柜的长度方向排列,且所述多个硬盘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服务器机柜的长度方向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机柜的长度方向尺寸为850±0.5mm,宽度方向的尺寸为536±0.5mm,每个容纳空间高度的尺寸为46.5±0.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臂包括:
第一臂,所述第一臂的一端与所述服务器托盘相连;
第二臂,所述第二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铰接;
第三臂,所述第三臂的一端与所述通信板相连,所述第三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臂的另一端铰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设置在靠近所述存储服务器的前端面位置,且设置在所述存储服务器的中间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具有ARM或者IntelAtom微处理器芯片,或者LSI或PMC串行连接扩展芯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硬盘的尺寸为3.5寸或者2.5寸。”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8年09月27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复审请求人在提交复审请求时未修改申请文件。
复审请求人认为:(1)本申请中无需在机柜前侧设置网络线和用于缠绕网络线的理线结构,而是直接通过在承载板设置数据接口,通过这些数据接口与设置在承载板后侧的通信板实现主板与外部网络和硬盘之间的数据通信,本申请通过将电源转换板和所述承载板之间以及所述通信板和所述承载板之间的线缆全部依附于位于机柜后侧的理线臂上,可以使得用户不会觉得机柜前后均有连接线、线路混乱,提升了机柜的美观。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在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区别。(2)对比文件2没有公开和教导区别特征“在用户手动向上抬起所述硬盘搬运器时,将硬盘从硬盘托架上取出,完成所述硬盘的运维”。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9月30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原审查部门认为:(1)虽然对比文件1的网络线设置于机柜前侧,但结合对比文件1的附图3可知机柜后侧设置有数据传导插槽14,即对比文件1公开了可通过设置于后侧的数据传导插槽与硬盘、主板进行数据通信;同时,对比文件1公开了机柜后侧设置有理线架113,可用于依附通信、电力线缆,可提升机柜的美观。(2)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硬盘提把卡固装置,应用于存储服务器的硬盘承载架上,通过一个栓扣弹片,可同时作为一个弹性元件,也可以将硬盘提把卡固装置栓固在硬盘承载架上。当该硬盘提把扣于该卡扣钩时,该弹片部因受到该硬盘提把的该凸块的下压,使该斜向连接片相对于该连接部产生弹性形变,以该顶推片通过弹性变形的回复弹力向上顶推该硬盘提把的该突块,栓扣弹片的弹片部能将该硬盘提把向上弹起,以便于将硬盘从承载架上取出,即对比文件2给出了在硬盘承载盘上设置弹片将硬盘提把弹起,以便于取出硬盘的技术启示。因此坚持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04月29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权利要求1-8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和本领域的惯用手段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合议组认为:(1)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参见附图6):枢接式理线架113,其中,转接电路板250和第二载盘112之间的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及电源传输线缆272依附于枢接式理线架113上,其技术方案与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同样可以实现提升机柜美观的效果。其次,机柜前侧不设置网络线和用于缠绕网络线的理线结构也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2)对比文件2已经公开了上述区别特征。因此合议组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不予支持。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5月31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以及权利要求书的全文替换页,包含权利要求第1-7项。复审请求人对权利要求书进行了如下修改:删除原权利要求1,并将原权利要求2作为新的权利要求1,并在其中增加新的技术特征“其中,在运维硬盘时,通过所述滑道和滑轨将所述存储服务器从所述容纳空间中向外拉出,所述理线臂以及依附在所述理线臂上的线缆自然伸展开,所述存储服务器中的硬盘和所述主板伸出到所述服务器机柜的前端,此时,所述主板还处于供电状态中;当运维硬盘结束后,通过所述滑道和所述滑轨将所述存储服务器向内推回至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理线臂以及依附在所述理线臂上的线缆自然缩进和折叠,还原成所述服务器机柜的原始样子”;将其余权利要求重新顺次编号。修改后的独立权利要求1如下:
“1.一种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柜本体,其中,所述机柜本体包括多个容纳空间和多个服务器托盘;
设置在所述多个容纳空间中至少一个容纳空间中的存储服务器,其中,所述存储服务器包括:
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托盘之上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具有第一数据接口和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相连通的第二数据接口和多个第三数据接口,以及电源输入接口、第一电源输出接口和多个第二电源输出接口;
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之上的多个硬盘,所述多个硬盘分别与对应的多个第二电源输出接口相连,且所述多个硬盘与所述多个第三数据接口相连;
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之上的主板,所述主板与对应的第一电源输出接口相连,且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相连,以使所述主板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和多个第三数据接口对所述多个硬盘进行操作;
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托盘后侧的电源转换板,其中,所述电源转换板与所述承载板的电源输入接口相连;
设置在所述承载板后侧的通信板,所述通信板与所述承载板的第二数据接口相连,以与所述主板进行通信;以及
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之后且连接在所述承载板和所述电源转换板之间的可伸缩的理线臂,其中,所述电源转换板和所述承载板之间以及所述通信板和所述承载板之间的线缆依附于所述理线臂上;
将所述多个硬盘固定在所述承载板上的多个硬盘承载器,所述硬盘承载器包括:
硬盘搬运器和硬盘卡扣,所述硬盘搬运器与所述硬盘卡扣相互锁固,用于将所述多个硬盘固定在所述硬盘承载器上;以及
硬盘弹片,在所述硬盘弹片被按压时,使所述硬盘卡扣向外产生位移,将所述硬盘搬运器从所述硬盘承载器上弹出,其中,在用户手动向上抬起所述硬盘搬运器时,将硬盘从硬盘托架上取出,完成所述硬盘的运维;
所述服务器机柜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托盘两侧的滑道;
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两侧的与所述滑道对应的滑轨,以使所述承载板沿着所述滑道移出所述容纳空间;其中,在运维硬盘时,通过所述滑道和滑轨将所述存储服务器从所述容纳空间中向外拉出,所述理线臂以及依附在所述理线臂上的线缆自然伸展开,所述存储服务器中的硬盘和所述主板伸出到所述服务器机柜的前端,此时,所述主板还处于供电状态中;当运维硬盘结束后,通过所述滑道和所述滑轨将所述存储服务器向内推回至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理线臂以及依附在所述理线臂上的线缆自然缩进和折叠,还原成所述服务器机柜的原始样子。”
复审请求人认为:(1)对比文件1仅是给出了“转接电路板250具有电源供电和通信转接的功能”,而并没有公开或揭示“转接电路板250可与主板进行通信”。(2)本申请在将硬盘搬运器从所述硬盘承载器上弹出之后,在用户手动向上抬起该硬盘搬运器时,可将该硬盘承载器中的硬盘从硬盘托架上取出,以完成硬盘的运维,这样,无需用户从该硬盘承载器中手抠出该硬盘,直接通过用户手动向上抬起该硬盘搬运器即可将硬盘从硬盘托架上取出,大大方便了用户更换硬盘的操作,节省了硬盘运维时间。(3)本申请解决的是“如何使得硬盘支持在线热插拔的运维的同时,在不影响业务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处理故障的效率”的技术问题,而对比文件1未公开以下区别特征3“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托盘两侧的滑道;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两侧的与所述滑道对应的滑轨,以使所述承载板沿着所述滑道移出所述容纳空间;其中,在运维硬盘时,通过所述滑道和滑轨将所述存储服务器从所述容纳空间中向外拉出,所述理线臂以及依附在所述理线臂上的线缆自然伸展开,所述存储服务器中的硬盘和所述主板伸出到所述服务器机柜的前端,此时,所述主板还处于供电状态中;当运维硬盘结束后,通过所述滑道和所述滑轨将所述存储服务器向内推回至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理线臂以及依附在所述理线臂上的线缆自然缩进和折叠,还原成所述服务器机柜的原始样子”,也没有给出解决本申请的技术问题的启示。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一)审查文本的认定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5月31日答复复审通知书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全文替换页,包含权利要求第1-7项。经审查,上述修改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
因此本复审决定所依据的审查文本为:申请日2014年08月15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说明书第1-47段、说明书附图图1-5;以及2019年05月31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8项。
(二)关于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所公开的内容相比,存在多个区别特征,其中部分区别特征被其他对比文件所公开,并且其在其他对比文件中所起的作用和上述部分区别特征在该权利要求中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起到的作用相同;同时其余区别特征属于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则将上述两篇对比文件及本领域的惯用手段结合从而得到该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显而易见的,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
本复审决定引用的对比文件与复审通知书和驳回决定中引用的对比文件相同,即:
对比文件1:CN103729041A,公开日为2014年04月16日;
对比文件2:CN101719376A,公开日为2010年06月02日。
2.1、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服务器机柜。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伺服器,并具体公开了如下技术特征(参见说明书第[0093]-[0116]段,及其附图1、4-6、9-10):
[0094]伺服器1包含一机柜10(相当于服务器机柜,包括机柜本体)及多个伺服主机20(相当于存储服务器)。[0097]第一载盘111将机柜10的内部空间由上至下分割出多个空间。结合附图1可知多个空间中放置有多个伺服主机20。
[0096]伺服主机20包含一承载盘100、多个电路板、多个第一硬碟400、多个第二硬碟500及多个第三硬碟600。这些电路板、第一硬碟400、第二硬碟500及第三硬碟600(相当于多个硬盘)配置于承载盘100上。
[0097]这些承载盘100各包含一第一载盘111(相当于服务器托盘)及一第二载盘112(第二载盘112包含其上的左电路板220、右电路板230及后电路板240一起相当于承载板)。
[0101]图7为图5的第二载盘的部分平面示意图。这些电路板设于承载盘100上。这些电路板中包含一主电路板210、一左电路板220、一右电路板230及一后电路板240。主电路板210上设有中央处理器213、南桥、北桥等电子元件。左电路板220、右电路板230及后电路板240为硬碟扩充用的电路板。这些第一硬碟400分别位于左电路板220的左侧及位于右电路板230的右侧,且分别通过左电路板220及右电路板230与主电路板210电性连接。这些第二硬碟500分别位于后电路板240的左右两侧,且分别通过后电路板240与主电路板210电性连接。这些第三硬碟600分别位于后电路板240的上方,且分别通过后电路板240与主电路板210电性连接。
[0106]主电路板210与后电路板240具有相匹配的一金手指接头结构241与一插槽结构211。金手指接头结构241可拆卸地插设于插槽结构211,以令主电路板210与后电路板240电性连接。由图4、6可以直接得出,第二载盘112(包含其上的左电路板220、右电路板230及后电路板240)具有金手指接头结构241(相当于第一数据接口)和与金手指接头结构241相连通的插槽结构211(相当于第一数据接口)相连通的多个第三电连接器242(相当于第三数据接口)。
[0102]后电路板240的左右两侧缘各具有多个第三电连接器242。这些第二硬碟500各具有一第四电连接器510。这些第二硬碟500通过其第四电连接器510沿着靠近后电路板240的方向分别直接插接于这些第三电连接器242(相当于所述多个硬盘与所述多个第三数据接口相连)。
[0107]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的相对两端与电源传输线缆272的相对两端分别电性连接于后电路板240与转接电路板250。由图6可以直接得出,后电路板240上设有与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连接的第二数据接口(相当于第二数据接口)以及与电源传输线缆272连接的电源输入接口(相当于电源输入接口);其中与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连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必然连接到金手指接头结构241(相当于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相连通的第二数据接口),以在主电路板210与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之间进行数据信号传输。
由图4、6可以直接得出,位于第二载盘112(包含其上的左电路板220、右电路板230及后电路板240)之上的主电路板210(相当于主板),主电路板210与金手指接头结构241相连(相当于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相连)。
[0108]伺服主机20更包含至少一第一数据传输线274、至少一第二数据传输线276、至少一第一电源线278及至少一第二电源线280。第一数据传输线274的相对两端分别电性连接于主电路板210与左电路板220,以供连接于左电路板220上的第一硬碟400与主电路板210间的数据传输。第一电源线278的相对两端分别电性连接于左电路板220与后电路板240,以供连接于左电路板220上的第一硬碟400与主电路板210间的电力传输(其中左电路板220上必然包含分别给第一硬碟400与主电路板210供电的第二电源输出接口和第一电源输出接口,其中主电路板210与第一电源输出接口相连)。第二数据传输线276的相对两端分别电性连接于主电路板210与右电路板230,以供连接于右电路板230上的第一硬碟400与主电路板210间的数据传输。第二电源线280的相对两端分别电性连接于右电路板230与后电路板240,以供连接于右电路板230上的第一硬碟400与主电路板210间的电力传输(其中右电路板230上必然包含分别给第一硬碟400与主电路板210供电的第二电源输出接口和第一电源输出接口,其中主电路板210与第一电源输出接口相连)。
由图4、6可以直接得出,主电路板210通过金手指接头结构241和多个第三电连接器242对多个第二硬碟500进行操作。
由图6可以直接得出,设置在第二载盘112(包含其上的左电路板220、右电路板230及后电路板240)之后且连接在其和转接电路板250之间的可伸缩的枢接式理线架113(相当于理线臂),其中,转接电路板250和第二载盘112之间的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及电源传输线缆272(相当于线缆)依附于枢接式理线架113上。
[0107]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及电源传输线缆272持续与伺服器1内的电源供应器(未绘示)与数据处理器(未绘示)电性连接。
[0111]图9与图10为图5的第二硬碟与对应第二硬碟的硬碟承载架的组装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伺服主机20更包含对应承载这些第三硬碟600的多个硬碟承载架700,各第三硬碟600是通过硬碟承载架700来装设于第二载盘112上,并通过硬碟承载架700来快速地插接于后电路板240。本实施例的伺服主机20更包含对应承载这些第二硬碟500的多个硬碟承载架800及对应承载这些第一硬碟400的多个硬碟承载架900。
由图4、6可以直接得出,将多个第一硬碟400、第二硬碟500、第三硬碟600固定在第二载盘112(包含其上的左电路板220、右电路板230及后电路板240)之上的硬碟承载架700、800、900(相当于硬盘承载器);由图5、9、10可以直接得出,每个硬碟承载架700包括承载件710(相当于硬盘搬运器)和盖件720(相当于硬盘卡扣),承载件710与盖件720相互锁固,用于将多个第一硬碟400固定在硬碟承载架700上。
[0095]图5为图3的第二载盘推入第一载盘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3的第二载盘自第一载盘拉出的立体示意图。
[0097]这些承载盘100各包含一第一载盘111、一第二载盘112及一枢接式理线架113。这些第一载盘111分别可滑动地装设于机柜10左右两侧相对应的二导轨12(相当于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两侧的与所述滑道对应的滑轨)(如图1所示),以令些第一载盘111将机柜10的内部空间由上至下分隔出多个空间。第二载盘112可滑动地装设于第一载盘1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盘111与第二载盘112间相接触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一滑轨117(相当于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托盘两侧的滑道),以提升第二载盘112抽取的便利性(相当于以使所述承载板沿着所述滑道移出所述容纳空间)。
[0098]枢接式理线架113包含多个理线杆件113a。这些理线杆件113a间彼此可枢转地相串接。枢接式理线架113一端枢接于第一载盘111,另一端枢接于第二载盘112。第二载盘112可相对第一载盘111滑动而具有一伸出位置及一缩入位置,当第二载盘112位于伸出位置时,第二载盘112带动这些理线杆件113a相对展开(如图4所示),当第二载盘112位于缩入位置时,第二载盘112带动这些理线杆件113a相对靠拢(如图5所示)。
[0107]请继续参阅图8。图8为图5的第一载盘与转接电路板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当第一载盘111位于机柜10内时,电源接头251接触并电性连接于供电导柱16,数据接头252插设于对应的数据传导插槽14。如此一来,在第二载盘112相对第一载盘111滑动的过程中,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及电源传输线缆272随着枢接式理线架113的展开而展开,因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及电源传输线缆272持续与伺服器1内的电源供应器(未绘示)与数据处理器(未绘示)电性连接,故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及电源传输线缆272的信号供应并不会中断。如此一来,在硬碟装卸的过程中,将使得这些第一硬碟400、这些第二硬碟500及这些第三硬碟600具有即插即用的效果。也就是说,若仅需要更换部分硬碟时,只有被更换的硬碟无法运作,其余未被更换的硬碟仍能够继续正常运作而避免影响伺服器1的运作。
该权利要求与对比文件1相比,区别特征在于:⑴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托盘后侧的电源转换板,其中,所述电源转换板与所述承载板的电源输入接口相连;设置在所述承载板后侧的通信板,所述通信板与所述承载板的第二数据接口相连,以与所述主板进行通信(对比文件1中仅公开了转接电路板250,用于进行数据信号传输以及电源传输);⑵硬盘弹片,在所述硬盘弹片被按压时,使所述硬盘卡扣向外产生位移,将所述硬盘搬运器从所述硬盘承载器上弹出,其中,在用户手动向上抬起所述硬盘搬运器时,将硬盘从硬盘托架上取出,完成所述硬盘的运维。基于上述区别特征可以确定,该权利要求相对于对比文件1来说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承载板,以便为伺服主机提供转换电源以及通信转接;(2)如何方便用户取出硬盘。
对于上述区别特征⑴,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0093]-[0116]段):[0106]主电路板210与后电路板240具有相匹配的一金手指接头结构241与一插槽结构211。金手指接头结构241可拆卸地插设于插槽结构211,以令主电路板210与后电路板24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金手指接头结构241设于后电路板240,插槽结构211设于主电路板210,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侧中,也可以换成金手指接头结构241设于主电路板210,插槽结构211设于后电路板240。[0107]转接电路板250设于第一载盘111上靠近机柜10后侧的一侧。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的相对两端与电源传输线缆272的相对两端分别电性连接于后电路板240与转接电路板250。再者,转接电路板250具有一电源接头251及一数据接头252,电源接头251通过转接电路板250与电源传输线缆272电性连接,数据接头252亦通过转接电路板250与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电性连接,当第一载盘111位于机柜10内时,电源接头251接触并电性连接于供电导柱16,数据接头252插设于对应的数据传导插槽14。
也就是说,对比文件1中已经公开了转接电路板250与后电路板240进行数据信号传输,后电路板240进一步通过金手指接头结构241与插槽结构211与主电路板210进行数据信号传输,即转接电路板250与主电路板210进行数据信号传输;另外对比文件1中的转接电路板250具有电源供电和通信转接的功能。而本领域中在电子设备的电缆接入位置,为电子设备分开设置电源转换板、通信板以提供转换电源供电、通信转接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将对比文件1中的转接电路板250替换为电源转换板与通信板,电源转换板设置在第一载盘111的后侧;通信板设置在第二载盘112的后侧,分别提供转换电源以及通信转接的功能。
对于上述区别特征⑵,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硬盘提把卡固装置(相当于硬盘承载器包括硬盘搬运器),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参见说明书第[0032]-[0035]段,及其附图2-6):
[0032]参照图2至6,图2为本发明的硬盘提把卡固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硬盘提把卡固装置,设于一硬盘承载架(相当于硬盘承载器)的一格板300上,其栓固结构至少包含一栓扣弹片100(相当于硬盘弹片),一固定架200,及左、右二扣接环310与320。左扣接环310与右扣接环320为设于格板300上的两个扣环。固定架200是用来卡固硬盘50的硬盘提把40(相当于硬盘搬运器),其上方具有突出的卡扣钩230(相当于硬盘卡扣)以扣住硬盘提把40(如图6所示)(相当于所述硬盘搬运器与所述硬盘卡扣相互锁固)。
[0035]此外,栓扣弹片100的弹片部140是用以供向上顶推硬盘提把40的一突块41(参见图5)。因当使用者欲固定硬盘50在硬盘承载架上时,前述的硬盘提把40被压扣入卡扣钩230中,以固定硬盘50在硬盘承载架上(相当于所述硬盘搬运器与所述硬盘卡扣相互锁固,用于将所述多个硬盘固定在所述硬盘承载器上)。而当硬盘提把40扣于卡扣钩230时,栓扣弹片100的弹片部140因受到硬盘提把40的突块41的下压,使斜向连接片141相对于连接部130发生弹性变形,若卡扣钩230不再扣住硬盘提把,则弹片部140会提供回复弹力而以顶推片142向上顶推硬盘提把40的突块41。因此以弹片部140的顶推片142向上顶推硬盘提把40,而具有一向上顶推的力量。故当欲自硬盘承载架上卸下硬盘50时,使用者需将扣住硬盘提把40的卡扣钩230扳开,而当卡扣钩230被扳开卡扣硬盘提把40的位置时,弹片部140的顶推片142所提供的向上顶推的力量,即将硬盘提把40向上弹起,以利使用者握持硬盘提把40(相当于硬盘弹片在所述硬盘弹片被按压时,使所述硬盘卡扣向外产生位移,将所述硬盘搬运器从所述硬盘承载器上弹出,其中,在用户手动向上抬起所述硬盘搬运器时,将硬盘从硬盘托架上取出,完成所述硬盘的运维)。
因此上述区别特征⑵已被对比文件2公开,而且该区别特征在该对比文件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该权利要求所述方案中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用于使用户方便地取出硬盘,也就是说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区别特征⑵用于对比文件1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启示。
由此可知,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以及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得出该权利要求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该权利要求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不具备创造性。
2.2、权利要求2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2引用权利要求1,对比文件1公开了(参见附图6):附图6示出了多个第二硬碟固定于主机板两侧,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服务器机柜的长度方向(相当于所述多个硬盘沿所述服务器机柜的长度方向排列,且所述多个硬盘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服务器机柜的长度方向垂直)。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2也不具备创造性。
2.3、权利要求3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3引用权利要求1,在服务器领域,U是一种表示服务器外部尺寸的计量单位,通常将服务器的尺寸设置为U的整数倍,且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即所述服务器机柜的长度方向尺寸为850±0.5mm,宽度方向的尺寸为536±0.5mm,每个容纳空间高度的尺寸为46.5±0.5mm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3也不具备创造性。
2.4、权利要求4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4引用权利要求1,对比文件1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0107]段,及其附图5、6、8):[0107]请继续参阅图8。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及电源传输线缆272被束缚于些理线杆件113a上,且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的相对两端与电源传输线缆272的相对两端分别电性连接于后电路板240与转接电路板250。在第二载盘112相对第一载盘111滑动的过程中,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及电源传输线缆272随着枢接式理线架113的展开而展开,因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及电源传输线缆272持续与伺服器1内的电源供应器(未绘示)与数据处理器(未绘示)电性连接,故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及电源传输线缆272的信号供应并不会中断。由图5、6、8可以直接得出:理线架分为三段;第一臂,所述第一臂的一端与第一载盘111相连;第二臂,所述第二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铰接;第三臂,所述第三臂的一端与第二载盘112上的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及电源传输线缆272的接口位置相连,所述第三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臂的另一端铰接。而本领域中在电子设备的电缆接入位置,为电子设备设置通信板以提供通信转接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在对比文件1中增加通信板,设置在第二载盘112的后侧,提供通信转接的功能。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4也不具备创造性。
2.5、权利要求5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5引用权利要求1,对比文件1公开了(参见附图6):附图6示出了主电路板210设置于第二载盘112的前端中间位置(相当于所述主电路板210设置在靠近所述存储服务器的前端面位置,且设置在所述存储服务器的中间位置)。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5也不具备创造性。
2.6、权利要求6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6引用权利要求1,对比文件1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0101]段):[0101]主电路板210上设有中央处理器213(CPU)、南桥、北桥等电子元件。在服务器领域,中央处理器采用ARM或者Intel Atom微处理器芯片,或者在主电路板上设置LSI或PMC串行连接扩展芯片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6也不具备创造性。
2.7、权利要求7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权利要求7引用权利要求1,而3.5英寸或者2.5英寸是硬盘的常用尺寸,在服务器存储中采用3.5寸或者2.5寸的硬盘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1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7也不具备创造性。
(三)关于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
针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合议组认为:(1)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0093]-[0116]段):[0106]主电路板210与后电路板240具有相匹配的一金手指接头结构241与一插槽结构211。金手指接头结构241可拆卸地插设于插槽结构211,以令主电路板210与后电路板24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金手指接头结构241设于后电路板240,插槽结构211设于主电路板210,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侧中,也可以换成金手指接头结构241设于主电路板210,插槽结构211设于后电路板240。[0107]转接电路板250设于第一载盘111上靠近机柜10后侧的一侧。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的相对两端与电源传输线缆272的相对两端分别电性连接于后电路板240与转接电路板250。再者,转接电路板250具有一电源接头251及一数据接头252,电源接头251通过转接电路板250与电源传输线缆272电性连接,数据接头252亦通过转接电路板250与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电性连接,当第一载盘111位于机柜10内时,电源接头251接触并电性连接于供电导柱16,数据接头252插设于对应的数据传导插槽14。也就是说,对比文件1中已经公开了转接电路板250与后电路板240进行数据信号传输,后电路板240进一步通过金手指接头结构241与插槽结构211与主电路板210进行数据信号传输,即转接电路板250与主电路板210进行数据信号传输;另外对比文件1中的转接电路板250具有电源供电和通信转接的功能。而本领域中在电子设备的电缆接入位置,为电子设备分开设置电源转换板、通信板以提供转换电源供电、通信转接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将对比文件1中的转接电路板250替换为电源转换板与通信板,电源转换板设置在第一载盘111的后侧;通信板设置在第二载盘112的后侧,分别提供转换电源以及通信转接的功能。(2)对比文件2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0035]段,及其附图5):故当欲自硬盘承载架上卸下硬盘50时,使用者需将扣住硬盘提把40的卡扣钩230扳开,而当卡扣钩230被扳开卡扣硬盘提把40的位置时,弹片部140的顶推片142所提供的向上顶推的力量,即将硬盘提把40向上弹起,以利使用者握持硬盘提把40。可见,对比文件2中,同样无需使用者从硬盘承载架(相当于硬盘承载器)中手抠出硬盘50,直接通过用户手动向上抬起硬盘提把40(相当于硬盘搬运器)即可将硬盘50从硬盘托架上取出,同样方便使用者更换硬盘的操作,节省了硬盘运维时间。(3)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0095]段-第[0107]段,及其附图5-6):[0095]图5为图3的第二载盘推入第一载盘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3的第二载盘自第一载盘拉出的立体示意图。[0097]这些承载盘100各包含一第一载盘111、一第二载盘112及一枢接式理线架113。这些第一载盘111分别可滑动地装设于机柜10左右两侧相对应的二导轨12(相当于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两侧的与所述滑道对应的滑轨)(如图1所示),以令些第一载盘111将机柜10的内部空间由上至下分隔出多个空间。第二载盘112可滑动地装设于第一载盘1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载盘111与第二载盘112间相接触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一滑轨117(相当于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托盘两侧的滑道),以提升第二载盘112抽取的便利性(相当于以使所述承载板沿着所述滑道移出所述容纳空间)。[0098]枢接式理线架113包含多个理线杆件113a。这些理线杆件113a间彼此可枢转地相串接。枢接式理线架113一端枢接于第一载盘111,另一端枢接于第二载盘112。第二载盘112可相对第一载盘111滑动而具有一伸出位置及一缩入位置,当第二载盘112位于伸出位置时,第二载盘112带动这些理线杆件113a相对展开(如图4所示),当第二载盘112位于缩入位置时,第二载盘112带动这些理线杆件113a相对靠拢(如图5所示)。[0107]请继续参阅图8。图8为图5的第一载盘与转接电路板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当第一载盘111位于机柜10内时,电源接头251接触并电性连接于供电导柱16,数据接头252插设于对应的数据传导插槽14。如此一来,在第二载盘112相对第一载盘111滑动的过程中,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及电源传输线缆272随着枢接式理线架113的展开而展开,因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及电源传输线缆272持续与伺服器1内的电源供应器(未绘示)与数据处理器(未绘示)电性连接,故数据信号传输线缆270及电源传输线缆272的信号供应并不会中断。如此一来,在硬碟装卸的过程中,将使得这些第一硬碟400、这些第二硬碟500及这些第三硬碟600具有即插即用的效果。也就是说,若仅需要更换部分硬碟时,只有被更换的硬碟无法运作,其余未被更换的硬碟仍能够继续正常运作而避免影响伺服器1的运作。因此,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复审请求人所述的区别特征3。综上,合议组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不予支持。
基于以上事实和理由,本案合议组依法作出如下决定。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6月12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