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性能良好的铝合金汽车轮毂-复审决定


发明创造名称:一种性能良好的铝合金汽车轮毂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88654
决定日:2019-09-03
委内编号:1F245810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610617575.7
申请日:2016-07-28
复审请求人:董超超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付继光
合议组组长:王源
参审员:赵锴
国际分类号:C22C21/02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公开的技术方案之间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但所述区别特征或者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对比文件的启示下容易想到的,则该权利要求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全文: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查部门于2017年12月4日发出驳回决定,理由是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CN104651681A,公开日为2015年5月27日)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其中引用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故障诊断》(黄立新等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27-130页)作为本领域公知常识的例证。驳回决定针对的文本是申请人于2017年10月23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项,2016年7月28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说明书第1-261段以及说明书附图。其中,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1如下:
“1. 一种性能良好的铝合金汽车轮毂,包括铝合金汽车轮毂和与铝合金汽车轮毂相连的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铝合金汽车轮毂由铝锭、硅元素、镁元素、钛元素、锶元素组成;
无损检测装置包括基于时域特征检测模块、基于频域特征检测模块和综合检测模块,具体为:
(1)基于时域特征检测模块,其包括时域特征提取子模块、基于时域的缺陷检测子模块;所述时域特征提取子模块用于采用改进的时域特征提取方法提取时域特征值;所述基于时域的缺陷检测子模块用于采用改进的自动分类识别方法对铝合金汽车轮毂缺陷进行检测识别,以得到基于时域的检测结果S1;
(2)基于频域特征检测模块,其包括预处理子模块、归一化处理子模块、频域优化子模块、频域特征提取子模块和基于频域的缺陷检测子模块;所述预处理子模块用于对缺陷区域时域响应和参考区域时域响应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缺陷区域频域响应和参考区域频域响应,并对缺陷区域频域响应和参考区域频域响应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再进行差分处理,计算出差分频域响应;所述归一化处理子模块用于对差分频域响应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而得到差分归一化频域响应;所述频域优化子模块用于按照集肤效应选取出适于对铝合金汽车轮毂缺陷进行检测的频率,并基于选取的频率对差分归一化频域响应进行优化处理;所述频域特征提取子模块用于提取优化后的差分归一化频域响应的差分峰值谱、特定频率差分幅值谱和差分过零频率作为可用于表征铝合金汽车轮毂材料物理属性的频域特征值;所述基于频域的缺陷检测子模块用于采用改进的自动分类识别方法对铝合金汽车轮毂缺陷进行检测识别,以得到基于频域的检测结果S2;
(3)综合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基于时域的检测结果S1和基于频域的检测结果S2,采用预定缺陷分类识别规则进行确定被测铝合金汽车轮毂的缺陷类型;
所述基于改进的时域特征提取方法提取时域特征值,包括:
(1)采用脉冲涡流传感器对铝合金汽车轮毂缺陷进行检测,调整脉冲涡流传感器与被测铝合金汽车轮毂表面之间的提离距离,获得缺陷区域时域响应q(t),选取被测铝合金汽车轮毂无缺陷部位的时域响应作为参考区域时域响应c(t);
(2)对缺陷区域时域响应q(t)和参考区域时域响应c(t)进行差分和归一化处理,得到差分归一化时域响应S(t),定义处理公式为:

式中,ξ1、ξ2为设定的系数调整因子,ξ1、ξ2的取值范围为[0.9,1.1];
(3)提取差分归一化时域响应S(t)的差分峰值时间和差分过零时间作为可用于表征铝合金汽车轮毂材料物理属性的时域特征值;
所述改进的自动分类识别方法对铝合金汽车轮毂缺陷进行检测识别,包括:
(1)选用高斯径向基核函数(RBF)作为Kernel函数,所述高斯径向基核函数的表达式为K(x,y)=exp{-γ‖x-y‖2},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RBF函数的参数γ进行优化;
(2)执行训练算法,采用训练数据获得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
(3)对训练数据进行测试,对未知的铝合金汽车轮毂缺陷进行预测;
所述预定缺陷分类识别规则为: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基于时域的检测结果S1和基于频域的检测结果S2进行处理,获取最终检测结果,将最终检测结果与数据库中对应于不同损伤情况的标定结果进行比较,选择与最终检测结果对应的标定结果,根据预先建立的损伤情况与标定结果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标定结果对应的损伤情况,进而确定被测铝合金汽车轮毂的缺陷类型。
所述损伤情况包括当量尺寸、缺陷深度;
所述基于选取的频率对差分归一化频域响应进行优化处理,包括:
(1)根据多个铝合金汽车轮毂缺陷的脉冲涡流响应信号数据构造数据矩阵D:

式中,dij表示第i个缺陷在第j个选取的频率处的脉冲涡流响应信号值,i=1,2,…,p,j=1,2,…,q;
(2)对数据矩阵D中的各脉冲涡流响应信号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定义标准化后的脉冲涡流响应信号值dij′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则p个缺陷在第j个选取的频率处的脉冲涡流响应构成向量为:
dj=(d1j′,d2j′,…,dpj′)T
(3)计算各脉冲涡流响应构成向量d1,d2,…,dq在选取的q个频率处的相关系数矩阵C:

式中,cmn(m=1,2,…,q,n=1,2,…,q)为dm和dn的相关系数;
(4)确定k个优化频率Nr来反映选取的q个频率的综合效果,r=1,2,…,k,k<>

式中,hrj表示选取的q个频率在优化频率上的加权系数,加权系数矩阵H表示为:

加权系数hrj的计算方式为:
1)对特征方程|λE-C|=0进行求解,求取各特征值λj(j=1,2,…,q),将各特征值λj(j=1,2,…,q)按照从大到小顺序进行排列,λ1>λ2>…>λq,并求取特征值λj(j=1,2,…,q)对应特征向量ej,要求||ej||=1,即
2)定义第r个优化频率Nr对综合效果的贡献率Gr:

3)计算k个优化频率Nr的累计贡献率L:

k为满足L-90%>0的最小值;
4)计算加权系数: (r=1,2,…,m;s,j=1,2,…,q);
所述铝合金汽车轮毂采用如下步骤制备:(1)原料组成及配比:铝锭98.835%、硅元素0.7%、镁元素0.3%、钛元素0.15%、锶元素0.015%;(2)将上述铝锭溶合后,再往铝溶液添加上 述硅元素、镁元素、钛元素、锶元素,然后按照常规的汽车轮毂其生产工艺制备而成;
所述的铝锭是铝含量≤99.80%的重熔用铝锭。 ”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8年3月1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复审请求,未提交修改文本。复审请求人认为: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限定了其还包括与轮毂相连的无损检测装置,并限定了无损检测装置的结构以及无损检测的具体方法。无损检测装置并非本领域的常规装置,且说明书记载了无损检测装置的区别特征具有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
经形式审查合格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本案转送至原实质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原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坚持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查。
合议组于2019年6月18日发出复审通知书,继续指出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并进一步引用了《设备维修技术》(李力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75-76页)、《电涡流技术与应用》(吴桔生等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5-6和284-287页)以及《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与数据分析方法》(邹小波等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223-225页)作为本领域公知常识的例证。
针对上述复审通知书,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6月21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并未提交修改文本,并坚持认为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和公知常识的结合具备创造性。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复审请求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一)审查文本
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针对的文本是:复审请求人于2017年10月23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项,2016年7月28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说明书第1-261段以及说明书附图。
(二)关于创造性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公开的技术方案之间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但所述区别特征或者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对比文件的启示下容易想到的,则该权利要求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一种性能良好的铝合金汽车轮毂。根据说明书第[0009]段的记载,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外观美、质地轻、强度好、散热性强,而且永不生锈,产品极具特色。此外,所产汽车轮毂产品生产成本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并具体公开了:该轮毅是由铝锭、硅元素、镁元素、钛元素、锶元素组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组成及配比:铝锭98.835、硅元素0.7、镁元素0.3、钛元素0.15,锶元素0.015%;2、制备方法:将上述铝锭溶合后,再往铝溶液添加上述硅元素、镁元素、钛元素、锶元素,然后按照常规的汽车轮毂生产工艺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的铝锭是铝含量≤99.80%的重熔用铝锭。生产出来的汽车轮毂产品不但外观美、质地轻、强度好、散热性强,而且永不生锈,产品极具特色。此外,所产汽车轮毂产品生产成本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参见其说明书第9-17段)。
经对比可知,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1公开的内容相比,其区别在于:权利要求1限定了其还包括与轮毂相连的无损检测装置,并限定了无损检测装置的结构以及无损检测的具体方法。
复审请求人认为:上述区别并不属于常规技术手段,且说明书记载了无损检测装置的区别特征具有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即能够提高计算速度、提高检测效率、减少误差、提高产品缺陷的识别率,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对比文件并没有公开其具有上述效果,实际也不是简单的通过推断即可得出,因而认为权利要求1具备创造性。
关于上述区别以及复审请求人的意见,合议组经审查后认为:
首先,采用无损检测装置对车轮进行无损检测从而确定其轮毂等部件的内部是否产生缺陷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参见公知常识性证据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故障诊断》第127-130页第7.2节“车轮无损检测”),在此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安装与车轮轮毂相连的无损检测装置;
其次,涡流无损检测是金属材料无损检验的基本方法之一(参见公知常识性证据2《设备维修技术》第75-76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脉冲等电涡流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以及设备技术的发展进程,目前其电磁检测仪的发展趋势是DSP技术、陈列技术、小波变换等技术与其他无损检测技术相互融合为一体的多功能仪器(参见公知常识性证据3《电涡流技术与应用》第5-6和284-287页),而小波变换来源于傅里叶变换,是一种信号的“空间-频率”分析方法,在时域、频域两个领域都具有刻画信号局部特征的能力,其可以有效抑制提离干扰并实现产品缺陷的准确检测也是本领域公知的(参见公知常识性证据4《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与数据分析方法》第223-225页)。由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上述公知常识性证据中所给出的脉冲等电涡流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目前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其中的小波变换所具有的“空间-频率”分析方法以及抗干扰和实现产品缺陷的准确检测等技术效果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具体采用脉冲电涡流传感器技术对车轮轮毂进行无损检测,而具备小波变换等技术的无损检测装置具备基于时域特征检测模块、基于频域特征检测模块和综合检测模块,以及三个模块各自所具有的子模块和相应的功能对熟知小波变换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显而易见,采用后其能够实现提高计算速度、提高检测效率、减少误差、提高产品缺陷的分类识别率,进而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效果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预期的。由此可见,复审请求人所强调的无损检测装置的区别特征所具有的效果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公知常识证据的基础上容易实现的,而非属于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再者,关于权利要求1中所限定的无损检测的具体方法,上述特征是对具体的检测方法中所用到的计算公式和计算参数的限定,其对于无损检测装置本身并未带来限定作用,更未对汽车轮毂带来结构上(例如材料、截面形状、几何尺寸)的限定,其对于本申请的保护主题不具有实际的限定作用,因而在评价创造性时无需考虑该特征是否被对比文件公开或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综上所述,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即可得到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1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根据上述事实和理由,合议组作出如下复审请求审查决定。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7年12月4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