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器及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复审决定


发明创造名称:触发器及发电机电压调节器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89083
决定日:2019-09-02
委内编号:1F266631
优先权日:2016-02-01
申请(专利)号:201610121417.2
申请日:2016-03-03
复审请求人:杨明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李新瑞
合议组组长:兰霞
参审员:葛加伍
国际分类号:H02P9/30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相比存在多个区别技术特征,其中,部分区别技术特征不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该部分区别技术特征的引入为该技术方案带来了有益的技术效果,则该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610121417.2,名称为“触发器及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本申请的申请人为杨明,申请日为2016年03月03日,优先权日为2016年02月01日,公开日为2016年05月11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部门于2018年10月15日以权利要求1-4、6、9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为由驳回了本申请。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申请日2016年03月03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2016年05月31日提交的说明书附图第2-4页;2017年12月07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11项、说明书第1-29页、说明书附图第1页。驳回决定中引用如下对比文件:
对比文件5:CN 2927500Y,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07月25日。
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如下:
“1. 一种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比较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
所述比较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同相输入端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一电压给开关单元;在同相输入端小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二电压给开关单元;
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地或电源正极,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地或电源正极导通;
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端以及比较单元反相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单元反相输入端;
其中,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其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
2. 一种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控制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导通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三电压,在截止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四电压;
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地或电源正极,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地或电源正极导通;
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端以及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
其中,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其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
3. 一种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比较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
所述比较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同相输入端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一电压给开关单元;在同相输入端小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二电压给开关单元;
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地或电源正极,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地或电源正极导通;
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端以及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
其中,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其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
4. 一种发电机的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续流单元、稳压单元、取样单元、误差比较放大单元、振荡单元、整形单元以及基准阈值设置单元;
其中,所述续流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开关单元,用于与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以及电源正极之间连接的负载构成回路,吸收负载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所述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比较单元及振荡单元,用于为所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比较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取样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地以及误差比较放大单元的同相输入端,用于为误差比较放大单元的同相输入端提供取样电压;所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连接所述误差比较放大单元的反相输入端、地以及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用于为误差比较放大单元反相输入端提供第一阈值电压,为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提供第二阈值电压;所述误差比较放大单元输出端连接比较单元,用于在所述误差比较放大单元的同相输入端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时为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提供第一电压,其中第一电压大于第二阈值电压,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第一电压触发下复位为开关单元截止状态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所述振荡单元连接地以及整形单元,所述整形单元连接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窄脉冲,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
6. 一种发电机的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续流单元、第一稳压单元、第二稳压单元、取样单元、振荡单元以及整形单元;
其中,所述续流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开关单元;所述第一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地、开关控制单元、振荡单元,用于为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振荡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取样单元连接所述电源正极、地以及第二稳压单元,所述第二稳压单元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取样单元在第二稳压单元的稳压作用下为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提供过压信号,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过压信号触发下复位为开关单元截止状态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所述振荡单元连接地以及整形单元,所述整形单元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开关控制单元输入窄脉冲,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续流单元、第三稳压单元、第四稳压单元、取样单元、振荡单元以及整形单元;
其中,所述续流单元连接电源负极以及开关单元;所述第三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地、振荡单元以及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用于为所述振荡单元以及开关控制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取样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地以及第四稳压单元,用于在第四稳压单元的稳压作用下为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提供过压信号,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过压信号触发下复位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所述振荡单 元连接地以及整形单元,所述整形单元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开关控制单元输入窄脉冲,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
9. 一种发电机的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发器。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续流单元、第五稳压单元、第六稳压单元、取样单元、振荡单元、整形单元以及基准阈值设置单元;
其中,所述续流单元连接地以及开关单元;所述第五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所述地、振荡单元、基准阈值设置单元以及比较单元,用于为所述振荡单元、基准阈值设置单元以及比较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取样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地以及第六稳压单元,用于在第六稳压单元的作用下为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提供过压信号,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过压信号触发下复位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所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用于为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提供第二阈值电压;所述振荡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整形单元,所述整形单元连接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窄脉冲,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续流单元、稳压单元、取样单元、振荡单元、整形单元以及基准阈值设置单元;
其中,所述续流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开关单元;所述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振荡单元以及比较单元,用于为所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振荡单元以及比较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连接地以及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用于为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提供第一阈值电压;所述取样单元连接所述电源正极、地以及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取样电压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电压时复位为开关单元截止状态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所述振荡单元连接地以及整形单元,所述整形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开关单元输入窄脉冲,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其中,在所述比较单元以及开关单元之间还串联有限流电阻,用于限制比较单元输出端的电流。”
驳回决定的主要理由为:独立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5的区别技术特征为: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上述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独立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独立权利要求2与对比文件5的区别技术特征为:(1)开关控制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导通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三电压,在截止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四电压;(2)正反馈单元,其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区别技术特征(1)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比文件5公开的内容的基础上容易想到的;区别技术特征(2)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独立权利要求2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独立权利要求3与对比文件5的区别技术特征为: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上述区别技术特征中的部分特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比文件5公开的内容容易想到的,其余部分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独立权利要求3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独立权利要求4、6、9为分别包含权利要求1-3的触发器的发电机的电压调节器,对比文件5公开了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因此,基于与上述相同的理由,独立权利要求4、6、9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8年11月06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和权利要求书的全文修改替换页(包括权利要求第1-3项)。其中对权利要求书的修改为:在驳回决定中针对的独立权利要求1-3中分别加入技术特征“所述开关单元为功率单元”和“使所述触发器构成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置位复位触发器”,删除了权利要求4-11。复审请求人认为:(1)对比文件5的正反馈是弱正反馈,而本申请的正反馈是强正反馈;对比文件5的电路结构不构成触发器,也不具有自锁功能,而本申请的触发器是具有自锁、功率控制、过流保护和翻转迅速功能的。(2)对比文件5未公开对功率管Q1的过流保护,本申请的过流保护功能“可以通过合理的调整R8、R9以及R10的大小来设置第二阈值电压,即第二阈值电压大小应该在功率管导通饱和压降的基础上预留一定的余量范围,从而设定对功率管过流保护的起控点,实现高精度过流保护”,而对比文件5中并未记载与Q1有关的过流保护相关的过流阈值的阐述。
提复审请求时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如下:
“1. 一种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比较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
所述比较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同相输入端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一电压给开关单元:在同相输入端小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二电压给开关单元;
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地或电源正极,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地或电源正极导通;
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端以及比较单元反相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单元反相输入端;
其中,所述开关单元为功率单元,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其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使所述触发器构成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置位复位触发器。
2. 一种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控制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导通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三电压,在截止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四电压;
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地或电源正极,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地或电源正极导通;
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端以及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
其中,所述开关单元为功率单元,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其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使所述触发器构成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置位复位触发器。
3. 一种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比较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
所述比较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同相输入端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一电压给开关单元;在同相输入端小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二电压给开关单元:
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地或电源正极,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地或电源正极导通;
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端以及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
其中,所述开关单元为功率单元,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其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使所述触发器构成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置位复位触发器。”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11月28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实质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实质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认为:(1)首先,通过检索查阅本领域相关资料,在控制领域不存在“强反馈”与“弱反馈”;其次,对比文件5已经公开了正反馈单元,同时还公开了与本申请权利要求1相同的包括比较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的电路结构,虽然权利要求记载的主题名称是“触发器”,但是对比文件5已经公开了与本申请相同的包括比较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的电路结构,可见对比文件5的电路结构与本申请记载的“触发器”电路结构实质是一样的,仅仅是命名不同而已;(2)首先,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实际记载为准,本申请关于过流保护阈值的记载是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并不能限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其次,在对比文件5公开了与本申请相同电路结构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构造正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只需要根据开关单元的电流大小进行开关管的导通关闭操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因此坚持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04月19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独立权利要求1的包含技术特征“所述开关单元接地,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地导通”的技术方案(一)与对比文件5的区别技术特征为: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上述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独立权利要求1的包含技术特征“所述开关单元接电源正极,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电源正极导通”的技术方案(二)与对比文件5的区别技术特征还包括:开关单元接电源正极,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控制端与电源正极导通。上述区别技术特征被对比文件5的另一实施例公开。因此,独立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独立权利要求2的包含技术特征“所述开关单元接地,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地导通”的技术方案(一)与对比文件5的区别技术特征为:(1)开关控制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导通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三电压,在截止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四电压;(2)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触发器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区别技术特征(1)和(2)均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独立权利要求2的包含技术特征“所述开关单元接电源正极,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电源正极导通”的技术方案(二)与对比文件5的区别技术特征还包括:开关单元接电源正极,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控制端与电源正极导通。上述区别技术特征被对比文件5的另一实施例公开。因此,独立权利要求2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独立权利要求3的包含技术特征“所述开关单元接地,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地导通”的技术方案(一)与对比文件5的区别技术特征为:(1)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2)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触发器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区别技术特征(1)和(2)均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独立权利要求3的包含技术特征“所述开关单元接电源正极,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电源正极导通”的技术方案(二)与对比文件5的区别技术特征还包括:开关单元接电源正极,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控制端与电源正极导通。上述区别技术特征被对比文件5的另一实施例公开。因此,独立权利要求3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针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合议组认为:(1)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实际记载为准。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路结构并不能体现申请人所谓的强反馈,对比文件5已经公开了正反馈单元,同时还公开了与本申请权利要求1相同的包括比较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的电路结构,虽然权利要求记载的主题名称是“触发器”,但是对比文件5已经公开了与本申请相同的包括比较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的电路结构,且对比文件5的电路结构同样能够控制开关单元Q1的导通或截止,能够起到本申请所述的“触发器”的作用,因此,对比文件5公开了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路结构,公开了权利要求1大部分的技术特征。(2)本申请关于过流保护阈值的设定及相关电路结构的记载是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并未限定在权利要求中,不能限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在对比文件5公开了与本申请相同电路结构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构造正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比较单元对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只需要根据开关单元的电流大小进行开关管的导通关闭操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因此,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不具有说服力,合议组不予支持。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5月18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和权利要求书的全文修改替换页(包括权利要求第1-5项)。针对权利要求书的修改为:在独立权利要求1中增加驳回决定针对的权利要求书中的从属权利要求5的附加技术特征,并将主题名称由“触发器”修改为“电压调节器”,形成新的权利要求1;在独立权利要求2中分别增加驳回决定针对的权利要求书中的从属权利要求7、8的附加技术特征,并将主题名称由“触发器”修改为“电压调节器”,形成新的权利要求2、3;在独立权利要求3中分别增加驳回决定针对的权利要求书中的从属权利要求10、11的附加技术特征,并将主题名称由“触发器”修改为“电压调节器”,形成新的权利要求4、5。
2019年05月18日提交的权利要求内容如下:
“1. 一种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器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包括比较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
所述比较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同相输入端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一电压给开关单元:在同相输入端小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二电压给开关单元;
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地或电源正极,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地或电源正极导通;
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端以及比较单元反相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单元反相输入端;
其中,所述开关单元为功率单元,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其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使所述触发器构成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置位复位触发器;
所述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续流单元、稳压单元、取样单元、误差比较放大单元、振荡单元、整形单元以及基准阈值设置单元;
其中,所述续流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开关单元,用于与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以及电源正极之间连接的负载构成回路,吸收负载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所述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以、比较单元及振荡单元,用于为所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比较单元以及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取样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地以及误差比较放大单元的同相输入端,用于为误差比较放大单元的同相输入端提供取样电压;所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连接所述误差比较放大单元的反相输入端、地以及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用于为误差比较放大单元反相输入端提供第一阈值电压,为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提供第二阈值电压;所述误差比较放大单元输出端连接比较单元,用于在所述误差比较放大单元的同相输入端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时为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提供第一电压,其中第一电压大于第二阈值电压,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第一电压触发下复位为开关单元截止状态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所述振荡单元连接地以及整形单元,所述整形单元连接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窄脉冲,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
2. 一种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器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包括开关控制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导通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三电压,在截止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四电压;
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地或电源正极,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地或电源正极导通;
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端以及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
其中,所述开关单元为功率单元,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其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使所述触发器构成具有过流保护 功能的置位复位触发器;
所述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续流单元、第一稳压单元、第二稳压单元、取样单元、振荡单元以及整形单元;
其中,所述续流单元连接在连接电源正极以及开关单元;所述第一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地、开关控制单元、振荡单元,用于为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振荡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取样单元连接所述电源正极、地以及第二稳压单元,所述第二稳压单元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取样单元在第二稳压单元的稳压作用下为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提供过压信号,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过压信号触发下复位为开关单元截止状态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所述振荡单元连接地以及整形单元,所述整形单元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开关控制单元输入窄脉冲,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
3. 一种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器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包括开关控制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
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导通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三电压,在截止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四电压;
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地或电源正极,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地或电源正极导通;
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端以及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
其中,所述开关单元为功率单元,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其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使所述触发器构成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置位复位触发器;
所述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续流单元、第三稳压单元、第四稳压单元、取样单元、振荡单元以及整形单元;
其中,所述续流单元连接在电源负极以及开关单元;所述第三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地、振荡单元以及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用于为所述振荡单元以及开关控制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取样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地以及第四稳压单元,用于在第四稳压单元的稳压作用下为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提供过压信号,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过压信号触发下复位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所述振荡单元连接地以及整形单元,所述整形单元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开关控制单元输入窄脉冲,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
4. 一种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器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包括比较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
所述比较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同相输入端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一电压给开关单元;在同相输入端小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二电压给开关单元:
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地或电源正极,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 下将所述控制端与地或电源正极导通;
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端以及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
其中,所述开关单元为功率单元,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其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使所述触发器构成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置位复位触发器;
所述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续流单元、第五稳压单元、第六稳压单元、取样单元、振荡单元、整形单元以及基准阈值设置单元;
其中,所述续流单元连接地以及开关单元;所述第五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所述地、振荡单元、基准阈值设置单元以及比较单元,用于为所述振荡单元、基准阈值设置单元以及比较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取样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地以及第六稳压单元,用于在第六稳压单元的作用下为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提供过压信号,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过压信号触发下复位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所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用于为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提供第二阈值电压;所述振荡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整形单元,所述整形单元连接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窄脉冲,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
5. 一种电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器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包括比较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
所述比较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同相输入端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一电压给开关单元;在同相输入端小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二电压给开关单元:
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地或电源正极,还连接所述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控制端与地或电源正极导通;
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端以及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
其中,所述开关单元为功率单元,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其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使所述触发器构成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置位复位触发器;
所述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续流单元、稳压单元、取样单元、振荡单元、整形单元以及基准阈值设置单元;
其中,所述续流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开关单元;所述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振荡单元以及比较单元,用于为所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振荡单元以及比较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所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连接地以及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用于为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提供第一阈值电压;所述取样单元连接所述电源正极、地以及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取样电压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电压时复位为开关单元截止状态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所述振荡单元连接地以及整形单元,所述整形单元连接 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开关单元输入窄脉冲,使所述触发器在所述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其中,在所述比较单元以及开关单元之间还串联有限流电阻,用于限制比较单元输出端的电流。”
复审请求人认为: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5具备创造性。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依法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审查文本的认定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5月18日答复复审通知书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全文修改替换页,共包括权利要求第1-5项。经审查,所作的修改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1条第1款和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所针对的审查文本为:复审请求人于申请日2016年03月03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2016年05月31日提交的说明书附图第2-4页;2017年12月07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29页、说明书附图第1页;2019年05月18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5项。
(二)关于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相比存在多个区别技术特征,其中,部分区别技术特征不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该部分区别技术特征的引入为该技术方案带来了有益的技术效果,则该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备创造性。
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引用的对比文件与复审通知书和驳回决定中引用的对比文件相同,即:
对比文件5:CN 2927500Y,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07月25日。
权利要求1-5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1、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电压调节器,对比文件5公开了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并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5页第10行-第7页第10行,附图1-8):以比较器为核心组成电压调节控制单元;图2中基准电压信号和取样电压信号分别接入比较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图8公开了比较器IC1(相当于比较单元)、晶体管Q1(相当于开关单元);R5的作用是给IC1引入正反馈提高反转速度(R5相当于反馈单元)(上述比较器IC1、晶体管Q1和R5相当于触发器),IC1连接晶体管Q1(相当于所述比较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结合图2公开的基准电压信号和取样电压信号分别接入比较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毫无疑义地确定:用于在同相输入端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一电压给开关单元;在同相输入端小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二电压给开关单元);晶体管Q1发射极连接地(相当于开关单元连接地),集电极连接激磁电流控制信号输出端(相当于公开了还连接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器IC1的控制下将集电极输出的控制端接地;附图8公开了电阻R5连接Q1的集电极控制端和比较器IC1的反相输入端(相当于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端以及比较单元反相输入端),用于将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器IC1反相输入端;开关单元为晶体管Q1(即公开了开关单元为功率单元),R5的作用是给IC1引入正反馈提高反转速度(相当于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比较器IC1、晶体管Q1和R5构成的触发器能够控制晶体管Q1的导通或截止状态(相当于公开了置位复位触发器);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稳压二极管DW2和电阻R4构成的稳压单元、电阻R**、R11和R12构成的取样单元、比较器IC2和晶体管Q2(相当于误差比较放大单元);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和比较器IC1,用于为比较器IC1提供稳定的电压;取样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比较器IC2的反相输入端,用于为比较器IC2的反相输入端提供取样电压;晶体管Q2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IC1。另外,对比文件5还公开了: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正极,集电极连接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器的控制下将控制端与电源正极导通(参见附图3);包括二极管D2(相当于续流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晶体管Q4(相当于开关单元)(参见附图5);取样单元连接误差比较放大单元的同相输入端,用于为误差比较放大单元的同相输入端提供取样电压(参见附图1)。
该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5公开的内容相比,区别技术特征在于:(1)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触发器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续流单元用于与触发器的控制端以及电源正极之间连接的负载构成回路,吸收负载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取样单元还连接地;(2)稳压单元还连接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及振荡单元,用于为基准阈值设置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电压调节器还包括振荡单元、整形单元以及基准阈值设置单元;基准阈值设置单元连接误差比较放大单元的反相输入端、地以及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用于为误差比较放大单元反相输入端提供第一阈值电压,为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提供第二阈值电压;在误差比较放大单元的同相输入端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时为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提供第一电压,其中第一电压大于第二阈值电压,使触发器在第一电压触发下复位为开关单元截止状态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振荡单元连接地以及整形单元,整形单元连接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窄脉冲,使触发器在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如何设置过流保护功能及续流单元的作用;(2)如何设置振荡单元、整形单元和基准阈值设置单元以实现发电机励磁电流的控制及过流保护。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在对比文件5公开了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构造正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从而构成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触发器,只需要根据开关单元的电流大小进行开关管的导通关闭操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基于附图5中二极管D2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其作用是用于与激磁电流控制端(相当于触发器的控制端)以及电源正极之间连接的负载构成回路,吸收负载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根据需要将取样单元连接地也是本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其通过上述电路结构既实现了发电机励磁电流的控制,又实现了功率管的过流控制,不需要复杂的电路结构,且过流保护的响应及时、精度高。该区别技术特征不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由此可知,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权利要求2请求保护一种电压调节器,对比文件5公开了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并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5页第10行-第7页第10行,附图1-8):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以比较器为核心组成电压调节控制单元;图2中基准电压信号和取样电压信号分别接入比较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图8公开了比较器IC1(相当于开关控制单元)、晶体管Q1(相当于开关单元);R5的作用是给IC1引入正反馈提高反转速度(R5相当于反馈单元)(上述比较器IC1、晶体管Q1和R5相当于触发器),IC1连接晶体管Q1(相当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结合图2公开的基准电压信号和取样电压信号分别接入比较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毫无疑义地确定:用于向开关控制单元输出第三点压,用于向开关控制单元输出第四电压);晶体管Q1发射极连接地(相当于开关单元连接地),集电极连接激磁电流控制信号输出端(相当于公开了还连接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器IC1的控制下将集电极输出的控制端接地;附图8公开了电阻R5连接Q1的集电极控制端和比较器IC1的反相输入端(相当于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端以及比较单元反相输入端),用于将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器IC1反相输入端(相当于公开了用于将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开关单元为晶体管Q1(即公开了开关单元为功率单元),R5的作用是给IC1引入正反馈提高反转速度(相当于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比较器IC1、晶体管Q1和R5构成的触发器能够控制晶体管Q1的导通或截止状态(相当于公开了置位复位触发器);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稳压二极管DW2和电阻R4构成的第一稳压单元,DW1构成的第二稳压单元,电阻R**、R11和R12构成的取样单元;第一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和比较器IC1,用于为比较器IC1提供稳定的电压;取样单元连接电源正极,第二稳压单元连接比较器IC1的输入端。另外,对比文件5还公开了: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正极,集电极连接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器的控制下将控制端与电源正极导通(参见附图3);包括二极管D2(相当于续流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晶体管Q4(相当于开关单元)(参见附图5)。
该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5公开的内容相比,区别技术特征在于:(1)开关控制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导通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三电压,在截止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四电压;(2)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触发器具有过流保护功能;(3)电压调节器还包括振荡单元以及整形单元;第一稳压单元还连接地和振荡单元,用于为振荡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取样单元还连接地和第二稳压单元,取样单元在第二稳压单元的稳压作用下为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提供过压信号,使触发器在过压信号触发下复位为开关单元截止状态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振荡单元连接地以及整形单元,整形单元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开关控制单元输入窄脉冲,使触发器在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权利要求2的技术方案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如何设置开关控制单元;(2)如何设置过流保护功能;(3)如何设置电压调节器的具体结构以实现发电机励磁电流的控制及过流保护。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开关控制单元选用比较器或开关管均为本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在将开关控制单元设置为开关管时,则容易想到在导通时和截止时输出不同的电压,以控制之后的开关单元。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针对上述区别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5公开了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构造正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从而构成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触发器,只需要根据开关单元的电流大小进行开关管的导通关闭操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3),其通过上述电路结构既实现了发电机励磁电流的控制,又实现了功率管的过流保护功能,不需要复杂的电路结构,且过流保护的响应及时、精度高。该区别技术特征不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由此可知,权利要求2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3、权利要求3请求保护一种电压调节器,对比文件5公开了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并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5页第10行-第7页第10行,附图1-8):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以比较器为核心组成电压调节控制单元;图2中基准电压信号和取样电压信号分别接入比较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图8公开了比较器IC1(相当于开关控制单元)、晶体管Q1(相当于开关单元);R5的作用是给IC1引入正反馈提高反转速度(R5相当于反馈单元)(上述比较器IC1、晶体管Q1和R5相当于触发器),IC1连接晶体管Q1(相当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结合图2公开的基准电压信号和取样电压信号分别接入比较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毫无疑义地确定:用于向开关控制单元输出第三点压,用于向开关控制单元输出第四电压);晶体管Q1发射极连接地(相当于开关单元连接地),集电极连接激磁电流控制信号输出端(相当于公开了还连接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器IC1的控制下将集电极输出的控制端接地;附图8公开了电阻R5连接Q1的集电极控制端和比较器IC1的反相输入端(相当于所述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端以及比较单元反相输入端),用于将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器IC1反相输入端(相当于公开了用于将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开关单元为晶体管Q1(即公开了开关单元为功率单元),R5的作用是给IC1引入正反馈提高反转速度(相当于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比较器IC1、晶体管Q1和R5构成的触发器能够控制晶体管Q1的导通或截止状态(相当于公开了置位复位触发器);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稳压二极管DW2和电阻R4构成的第三稳压单元,DW1构成的第四稳压单元,电阻R**、R11和R12构成的取样单元;第三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和比较器IC1,用于为比较器IC1提供稳定的电压;取样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另外,对比文件5还公开了: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正极,集电极连接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器的控制下将控制端与电源正极导通(参见附图3);包括二极管D2(相当于续流单元),连接电源负极以及晶体管Q4(相当于开关单元)(参见附图7)。
该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5公开的内容相比,区别技术特征在于:(1)开关控制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用于在导通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三电压,在截止时向开关单元输出第四电压;(2)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触发器具有过流保护功能;(3)电压调节器还包括振荡单元以及整形单元;第三稳压单元连接地、振荡单元以及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用于为振荡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取样单元还连接地和第四稳压单元,用于在第四稳压单元的稳压作用下为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提供过压信号,使触发器在过压信号触发下复位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振荡单元连接地以及整形单元,整形单元连接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开关控制单元输入窄脉冲,使触发器在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权利要求3的技术方案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如何设置开关控制单元;(2)如何设置过流保护功能;(3)如何设置电压调节器的具体结构以实现发电机励磁电流的控制及过流保护。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开关控制单元选用比较器或开关管均为本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在将开关控制单元设置为开关管时,则容易想到在导通时和截止时输出不同的电压,以控制之后的开关单元。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针对上述区别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5公开了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构造正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从而构成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触发器,只需要根据开关单元的电流大小进行开关管的导通关闭操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3),其通过上述电路结构既实现了发电机励磁电流的控制,又实现了功率管的过流保护功能,不需要复杂的电路结构,且过流保护的响应及时、精度高。该区别技术特征不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由此可知,权利要求3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4、权利要求4请求保护一种电压调节器,对比文件5公开了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并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5页第10行-第7页第10行,附图1-8):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以比较器为核心组成电压调节控制单元;图2中基准电压信号和取样电压信号分别接入比较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图8公开了比较器IC1(相当于比较单元)、晶体管Q1(相当于开关单元);R5的作用是给IC1引入正反馈提高反转速度(R5相当于反馈单元)(上述比较器IC1、晶体管Q1和R5相当于触发器),IC1连接晶体管Q1(相当于所述比较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结合图2公开的基准电压信号和取样电压信号分别接入比较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毫无疑义地确定:用于在同相输入端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一电压给开关单元;在同相输入端小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二电压给开关单元);晶体管Q1发射极连接地(相当于开关单元连接地),集电极连接激磁电流控制信号输出端(相当于公开了还连接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器IC1的控制下将集电极输出的控制端接地;附图8公开了电阻R5连接Q1的集电极控制端和比较器IC1的反相输入端,用于将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器IC1反相输入端;开关单元为晶体管Q1(即公开了开关单元为功率单元),R5的作用是给IC1引入正反馈提高反转速度(相当于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比较器IC1、晶体管Q1和R5构成的触发器能够控制晶体管Q1的导通或截止状态(相当于公开了置位复位触发器);电压调节器还包稳压二极管DW2和电阻R4构成的第五稳压单元,DW1构成的第六稳压单元,电阻R**、R11和R12构成的取样单元;第五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和比较器IC1,用于为比较器IC1提供稳定的电压;取样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另外,对比文件5还公开了: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正极,集电极连接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器的控制下将控制端与电源正极导通(参见附图3)。
该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5公开的内容相比,区别技术特征在于:(1)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续流单元,续流单元连接地以及开关单元;(2)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触发器具有过流保护功能;(3)第五稳压单元连接还连接地、振荡单元、基准阈值设置单元,用于为振荡单元、基准阈值设置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取样单元还连接地和第六稳压单元,用于在第六稳压单元的作用下为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提供过压信号,使触发器在过压信号触发下复位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基准阈值设置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用于为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提供第二阈值电压;振荡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整形单元,整形单元连接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输入窄脉冲,使触发器在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权利要求4的技术方案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如何设置开关控制单元及如何设置续流单元;(2)如何设置过流保护功能;(3)如何设置电压调节器的具体结构以实现发电机励磁电流的控制及过流保护。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实现正反馈,在晶体管为N沟道或PNP时,将反馈单元连接控制端以及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用于将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其本质都是为了构造正反馈电路,因此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根据需要在地和开关单元之间设置续流单元是本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在对比文件5公开了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构造正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从而构成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触发器,只需要根据开关单元的电流大小进行开关管的导通关闭操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3),其通过上述电路结构既实现了发电机励磁电流的控制,又实现了功率管的过流保护功能,不需要复杂的电路结构,且过流保护的响应及时、精度高。该区别技术特征不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由此可知,权利要求4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5、权利要求5请求保护一种电压调节器,对比文件5公开了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并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5页第10行-第7页第10行,附图1-8):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以比较器为核心组成电压调节控制单元;图2中基准电压信号和取样电压信号分别接入比较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图8公开了比较器IC1(相当于比较单元)、晶体管Q1(相当于开关单元);R5的作用是给IC1引入正反馈提高反转速度(R5相当于反馈单元)(上述比较器IC1、晶体管Q1和R5相当于触发器),IC1连接晶体管Q1(相当于所述比较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结合图2公开的基准电压信号和取样电压信号分别接入比较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直接毫无疑义地确定:用于在同相输入端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一电压给开关单元;在同相输入端小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输出第二电压给开关单元);晶体管Q1发射极连接地(相当于开关单元连接地),集电极连接激磁电流控制信号输出端(相当于公开了还连接触发器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器IC1的控制下将集电极输出的控制端接地;附图8公开了电阻R5连接Q1的集电极控制端和比较器IC1的反相输入端,用于将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器IC1反相输入端;开关单元为晶体管Q1(即公开了开关单元为功率单元),R5的作用是给IC1引入正反馈提高反转速度(相当于所述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比较器IC1、晶体管Q1和R5构成的触发器能够控制晶体管Q1的导通或截止状态(相当于公开了置位复位触发器);电压调节器还包括稳压二极管DW2和电阻R4构成的稳压单元、电阻R**、R11和R12构成的取样单元;稳压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和比较器IC1,用于为比较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取样单元连接电源正极。另外,对比文件5还公开了: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电源正极,集电极连接控制电路的控制端,用于在比较器的控制下将控制端与电源正极导通(参见附图3);包括二极管D2(相当于续流单元),连接电源正极以及晶体管Q4(相当于开关单元)(参见附图5)。
该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5公开的内容相比,区别技术特征在于:(1)反馈单元连接所述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在比较单元以及开关单元之间还串联有限流电阻,用于限制比较单元输出端的电流;(2)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触发器具有过流保护功能;(3)稳压单元还连接地、基准阈值设置单元、振荡单元,用于为基准阈值设置单元、振荡单元提供稳定的电压;基准阈值设置单元连接地以及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用于为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提供第一阈值电压;取样单元还连接地和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使触发器在取样电压大于第一阈值电压时复位为开关单元截止状态并自锁,切断发电机励磁电流;振荡单元连接地以及整形单元,整形单元连接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振荡单元在整形单元的作用下向开关单元输入窄脉冲,使触发器在所述窄脉冲触发下置位为开关单元导通状态并自锁,接通发电机励磁电流。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权利要求5的技术方案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如何设置开关控制单元;(2)如何设置过流保护功能;(3)如何设置电压调节器的具体结构以实现发电机励磁电流的控制及过流保护。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实现正反馈,在晶体管为N沟道或PNP时,将反馈单元连接控制端以及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用于将控制端的信号反馈给比较单元同相输入端,其本质都是为了构造正反馈电路,因此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而根据需要在比较单元以及开关单元之间串联限流电阻以限制比较单元输出端的电流是本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在对比文件5公开了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构造正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从而构成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触发器,只需要根据开关单元的电流大小进行开关管的导通关闭操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3),其通过上述电路结构既实现了发电机励磁电流的控制,又实现了功率管的过流保护功能,不需要复杂的电路结构,且过流保护的响应及时、精度高。该区别技术特征不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由此可知,权利要求5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三)针对驳回决定和前置审查相关意见的答复
驳回决定中认为:(1)首先,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3中并未记载本申请的开关单元用于控制外部负载电流;其次,即使复审请求人将权利要求1-3的保护范围限定为开关单元用于控制外部负载电流,在对比文件5公开了与本申请权利要求1相同的包括比较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的电路结构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选取额定功率等级较高的开关管,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实现的。(2)虽然权利要求1-3记载的主题名称是“触发器”,但是对比文件5已经公开了与本申请相同的包括比较单元、开关单元以及反馈单元的电路结构,可见对比文件5的电路结构与本申请记载的“触发器”电路结构实质是一样的,仅仅是命名不同而已。(3)在对比文件5公开了反馈单元为正反馈单元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构造正反馈单元包括过流保护电路,用于通过所述比较单元对所述开关单元进行过流保护,只需要根据开关单元的电流大小进行开关管的导通关闭操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
对此,合议组认为:复审请求人在答复第一次复审通知书对权利要求进行修改时,将驳回决定未予以评述,前置审查意见也未予以指出存在创造性缺陷的从属权利要求补入独立权利要求,即复审请求人的修改已经克服了驳回决定和前置审查意见中指出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的缺陷。
根据以上事实和理由,合议组认为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已克服了驳回决定和复审通知书中指出的缺陷,因此依法作出以下审查决定。至于本申请是否还存在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其它缺陷,留待后续程序继续审查。
三、决定
撤销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10月15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部门在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所针对的文本的基础上对本申请继续进行审查。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