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感应流量计-复审决定


发明创造名称:磁感应流量计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88591
决定日:2019-09-02
委内编号:1F259020
优先权日:2012-11-27
申请(专利)号:201380061655.3
申请日:2013-11-20
复审请求人:西门子公司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向薇
合议组组长:刘杰
参审员:崔英颖
国际分类号:G01F1/58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对于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存在区别技术特征,该区别技术特征的一部分被其他对比文件公开且作用相同,其余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那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述对比文件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结合的基础上得到该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显而易见的,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380061655.3,名称为“磁感应流量计”的PCT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申请人为西门子公司。本申请的申请日为2013年11月20日,优先权日为2012年11月27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为2015年05月26日,公开日为2015年08月05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实质审查部门于2018年06月21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其理由是:权利要求1-7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进入国家阶段日2015年05月26日提交的说明书附图第1页、说明书摘要和摘要附图;2017年08月18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8页;2018年05月08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7项。
驳回决定中引用了如下对比文件:
对比文件1:CN1O176977OA,公开日为2010年07月07日;
对比文件2:US3329O2OA,公开日为1967年07月04日。
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磁感应流量计,具有
第一测量路径,该第一测量路径由壁(6)包围并且由介质穿流,磁场发生装置(9),
第一电极布置(8,27,28),用于电流接触地检测取决于所述介质的流动速度的、在所述第一测量路径上感生的电压来作为第一测量信号,以及
控制和评估装置(12),用于控制所述磁场发生装置(9)并且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量信号确定和输出对于流量的测量值,
其特征在于,存在第二电极布置(17,20,21),用于电容地检测在第二测量路径上感生的电压来作为第二测量信号,并且
所述控制和评估装置(12)设计用于,确定相应的作为所述第一测量信号的和所述第二测量信号的表征性的特征值的幅值,或者确定代表在预定频率区域中两个测量信号的相应频率部分的表征性的特征值,并且根据第一特征值和第二特征值得出并输出诊断报告,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布置(8,27,28)和所述第二电极布置(17,20,21)布置在管状的插入件(6)中,该插入件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管状的金属格栅(20…23)作为机械加固部至少在测量部段中置入到所述电绝缘材料中,其中,所述金属格栅(20…23)由多个电流上彼此绝缘的格栅部段组成,所述格栅部段中的至少两个格栅部段实施成所述第二电极布置的电容式测量电极(17,20,21),并且其中分别引导所述第一电极布置的与所述电容式测量电极(17,20,21)电流绝缘的电极(8,27,28)贯穿过所述电容式测量电极(17,20,21)的中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路径和所述第二测量路径基本是同一个。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感应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部段(16,17,20…23)是管状的所述金属格栅的柱形外周面的子部段,并且为了该子部段的电流绝缘以彼此的间距(24,25,26)置入到所述电绝缘材料中,所述间距的尺寸确定为,使得管状的所述插入件(6)的机械稳定性通过跨接了所述间距的所述电绝缘材料来确保。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感应流量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容式测量电极(17,20,21)通过两个相对于管轴线(14)彼此对称地布置的格栅部段来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感应流量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容式测量电极(17,20,21)通过两个相对于管轴线(14)彼此对称地布置的格栅部段来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感应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和评估装置(12)设计用于根据两个测量信号来确定对于流量的测量值。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感应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和评估装置(12)设计用于根据两个测量信号来确定对于流量的测量值。”
驳回决定认为:(1)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磁感应流量计,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用于操作流量测量装置的方法,也公开了实施该方法的流量测量装置。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的区别在于:①存在磁场发生装置用于在测量路径上产生取决于介质流动速度的感生电压,控制和评估装置能够控制磁场发生装置;②第二电极布置用于电容地检测感生电压,第一电极布置和第二电极布置布置在管状的插入件中,该插入件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管状的金属格栅作为机械加固部至少在测量部段中置入到电绝缘材料中,所述金属格栅由多个电流上彼此绝缘的格栅部段组成,格栅部段中的至少两个格栅部段实施成第二电极布置的电容式测量电极,并且其中分别引导第一电极布置的与电容式测量电极电流绝缘的电极贯穿过电容式测量电极的中心;③确定代表在预定频率区域中两个测量信号的相应频率部分的表征性的特征值。由此可知,权利要求1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用另一种形式的测量电极提供冗余诊断测量。对于区别①,其为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容易想到的常规设置;对于区别②,其部分被对比文件2公开,部分为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对于区别③,其为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并采用书籍文件(“检测技术”,陈卫东,第136-140页,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03月)、以及另一篇书籍文件(“流量检测技术”,苏彦勋 等,第200-203页,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年08月)进行公知常识的举证。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2)对于从属权利要求2-7,其附加技术特征或者被对比文件1或2公开,或者为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因此,从属权利要求2-7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的情况下,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8年08月22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未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复审请求人认为:1、“格栅”指一种相互连接或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像网一样的一块材料,其自身具有机械刚性并可以形成机械加固,对比文件2中的“多个导电部”不可能相互连接或者交织成自身具有机械刚性的网。对比文件2也没有公开利用导电部来加固结构,对比文件2是通过绝缘材料57来加固结构。2、在本申请中诊断是通过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布置的组合来实现的,通过组合进行协作来解决了本申请的问题,可见现有技术以及对比文件1或2都没有公开将第二电极布置实施为电容式金属格栅并引导第一电极布置通过如此实施的电容式格栅的实施方式,现有技术并没有实现由电容式格栅以及被引导通过该格栅的电极来进行测量。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8月28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原专利实质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原专利实质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坚持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05月06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1)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磁感应流量计,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磁感应式流量测量装置,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的区别在于:①控制和评估装置用于控制磁场发生装置;②第二电极布置用于电容地检测感生电压,第一电极布置和第二电极布置布置在管状的插入件中,该插入件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管状的金属格栅作为机械加固部至少在测量部段中置入到电绝缘材料中,所述金属格栅由多个电流上彼此绝缘的格栅部段组成,格栅部段中的至少两个格栅部段实施成第二电极布置的电容式测量电极,并且其中分别引导第一电极布置的与电容式测量电极电流绝缘的电极贯穿过电容式测量电极的中心;③控制和评估装置还可设计为用于确定代表在预定频率区域中两个测量信号的相应频率部分的表征性的特征值。对于区别①,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容易想到的常规设置;对于区别②,其部分被对比文件2公开,部分为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对于区别③,其为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2)从属权利要求2的附加技术特征被对比文件1公开;从属权利要求3的附加技术特征部分被对比文件2公开,部分为本领域的惯用手段;从属权利要求4-5的附加技术特征均被对比文件2公开;从属权利要求6-7的附加技术特征被对比文件1公开。因此,从属权利要求2-7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的情况下,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3)合议组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进行了回应 。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6月20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全文修改替换页,修改涉及:参照说明书内容在权利要求1中增加技术特征“其中,通过比较不同电极类型的相应的参数值能够得出对电极性能的或者介质性能的可靠的诊断报告”。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磁感应流量计,具有
第一测量路径,该第一测量路径由壁(6)包围并且由介质穿流,磁场发生装置(9),
第一电极布置(8,27,28),用于电流接触地检测取决于所述介质的流动速度的、在所述第一测量路径上感生的电压来作为第一测量信号,以及
控制和评估装置(12),用于控制所述磁场发生装置(9)并且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测量信号确定和输出对于流量的测量值,
其特征在于,存在第二电极布置(17,20,21),用于电容地检测在第二测量路径上感生的电压来作为第二测量信号,并且
所述控制和评估装置(12)设计用于,确定相应的作为所述第一测量信号的和所述第二测量信号的表征性的特征值的幅值,或者确定代表在预定频率区域中两个测量信号的相应频率部分的表征性的特征值,并且根据第一特征值和第二特征值得出并输出诊断报告,其中,通过比较不同电极类型的相应的参数值能够得出对电极性能的或者介质性能的可靠的诊断报告,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布置(8,27,28)和所述第二电极布置(17,20,21)布置在管状的插入件(6)中,该插入件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管状的金属格栅(20…23)作为机械加固部至少在测量部段中置入到所述电绝缘材料中,其中,所述金属格栅(20…23)由多个电流上彼此绝缘的格栅部段组成,所述格栅部段中的至少两个格栅部段实施成所述第二电极布置的电容式测量电极(17,20,21),并且其中分别引导所述第一电极布置的与所述电容式测量电极(17,20,21)电流绝缘的电极(8,27,28)贯穿过所述电容式测量电极(17,20,21)的中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感应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路径和所述第二测量路径基本是同一个。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感应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部段(16,17,20…23)是管状的所述金属格栅的柱形外周面的子部段,并且为了该子部段的电流绝缘以彼此的间距(24,25,26)置入到所述电绝缘材料中,所述间距的尺寸确定为,使得管状的所述插入件(6)的机械稳定性通过跨接了所述间距的所述电绝缘材料来确保。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感应流量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容式测量电极(17,20,21)通过两个相对于管轴线(14)彼此对称地布置的格栅部段来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感应流量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容式测量电极(17,20,21)通过两个相对于管轴线(14)彼此对称地布置的格栅部段来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感应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和评估装置(12)设计用于根据两个测量信号来确定对于流量的测量值。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感应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和评估装置(12)设计用于根据两个测量信号来确定对于流量的测量值。”
复审请求人认为:对比文件1中为了实施测量是以多种方式进行测量以得到多种数据,电极都是相同的,并且具有相同配置,这样才能实现简单而可靠的测量,也就是说需要至少4个相同的电流式测量电极,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电流式测量电极和电容式测量电极的原理不同,直接测得的信号是不同的,因此对测得信号的处理也是不同的。而权利要求1记载了使用两种类型的电极,通过比较不同电极类型的相应参数值能够得出对电极性能或者介质性能的可靠诊断报告,权利要求1使用的技术手段和发明构思和对比文件1有显著区别。如果使用对比文件2中的电容式测量电极替换对比文件1中的2个电流式测量电极,由于不再有至少4个相同的电极,无法将得到的测量信号在不进行区别处理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比较,并且对比文件1也没有公开处理由两种不同类型的电极测量得到的信号的技术方案,对比文件1的技术方案已无法实现。此外,复审通知书中认为权利要求1中多个区别技术特征都属于常用技术手段,却未提供任何证据。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审查文本的认定
复审请求人在答复复审通知书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全文修改替换页,经核实,所作修改符合专利法第
33条的规定。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针对的审查文本为:进入国家阶段日2015年05月26日提交的说明书附图第1页、摘要附图、说明书摘要;2017年08月18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8页;2019年06月20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7项。
关于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对于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存在区别技术特征,该区别技术特征的一部分被其他对比文件公开且作用相同,其余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那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述对比文件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结合的基础上得到该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显而易见的,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
具体到本案:
1)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磁感应流量计,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磁感应式流量测量装置,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参见说明书第4-6段,第10-32段、附图1-3):磁感应流量测量装置具有磁场发生装置(参见说明书第11段),且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20段记载了:“对于具有4个电极对的有益配置:通过在电极对1和2上馈电的方式进行测量,并且在电极对3和4上进行测量,然后通过在电极对1和3上馈电的方式进行测量,并且在电极对2和4上进行测量,然后通过在电极对1和4上馈电的方式进行测量,并且在电极对2、3上进行测量”,说明书第27-29段记载了:“图1为利用与液体接触的四个电极测量液面高度的新测量原理,也可以使用更多的电极,但该原理在所有应用情况下均一样,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流,在其余的无载电极上测量电压或电压差,借助信号处理、滤波以及傅立叶分析,确定电极上的电流和电压振幅,根据电压和电流之比算出阻抗值,对不同的阻抗值进行比较,也就是通过求出阻抗值的比值或者阻抗值的其它关系而推断出管内的液面高度,通过测量至少三个阻抗值实现冗余测量,可利用该测量结果推断出流量计中测量管的导电率偏差,例如悬浮物、所谓沉淀物的沉积或者沉降引起的偏差”,可见,由对比文件1公开的上述内容可知磁感应流量测量装置还具有:第一测量路径,其由壁包围并且由介质穿流;第一电极布置,用于电流接触地检测取决于介质的流动速度的在第一测量路径上感生的电压来作为第一测量信号;存在第二电极布置,用于电流接触地检测在第二测量路径上感生的电压来作为第二测量信号,还包括控制和评估装置,其确定相应的作为第一测量信号和第二测量信号的电压振幅(相当于表征性的特征值的幅值),且根据第一和第二特征值得出并输出诊断报告。此外,对比文件1还公开了:“采用本发明也能够确保可靠测定部分充满的测量管内的流量”(参见说明书第18段),“将流量测量装置中的当前液位与两个或多个电极上的感应电压测量值相结合,从而推断出流速”(参见说明书第31段),可见控制和评估装置其根据第一测量信号确定和输出对于流量的测量值。
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的区别在于:①控制和评估装置用于控制磁场发生装置;②第二电极布置用于电容地检测感生电压,控制和评估装置通过比较不同电极类型的相应的参数值能够得出对电极性能的或者介质性能的可靠的诊断报告;第一电极布置和第二电极布置布置在管状的插入件中,该插入件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管状的金属格栅作为机械加固部至少在测量部段中置入到电绝缘材料中,所述金属格栅由多个电流上彼此绝缘的格栅部段组成,格栅部段中的至少两个格栅部段实施成第二电极布置的电容式测量电极,并且其中分别引导第一电极布置的与电容式测量电极电流绝缘的电极贯穿过电容式测量电极的中心;③控制和评估装置还可设计为用于确定代表在预定频率区域中两个测量信号的相应频率部分的表征性的特征值。
基于上述区别,可以确定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于产生磁场的自动控制;如何使用另一种形式的测量电极提供冗余诊断测量的同时防止测量管的金属壁腐蚀且减少对电磁场的干扰;如何提供另一种表征性特征值。
对于区别①,对比文件1还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参见说明书第11段):“原则上也可以通过磁场产生电场以及产生电压和电流”,在此基础上,利用控制和评估装置对磁场发生装置进行控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测试需要来调节磁场强度的常用技术手段。
对于区别②,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电磁流量计,其通过测量检测电极的电压来确定流量信息,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参见说明书第4栏第25行至第5栏第70行、第6栏第6-58行、第7栏第24行至第8栏第74行、第9栏第28-75行、附图1-8):“电磁线圈绕组40在设备的中心管内提供均匀的磁场,并且磁性感应线垂直延伸;彼此电绝缘的至少两个分开的导电电极46和47支撑在由Teflon材质制作的衬垫44的外表面,检测电极46、47相对地分别布置在内衬44和绝缘层57之间不与流体直接接触,它们大致对称地设置在基本上平行于磁场设置的平面的相对侧上,且检测电极中的每个大体延伸100度的弧度;绝缘层57的主体是玻璃纤维或类似材料,绝缘层57和72的主体可以是分离的或是整体和均匀结构的一部分,在任何情况下,这些主体用于在检测电极之间提供适当的间隔和电绝缘、屏蔽装置和接地方式;检测电极46、47中的每个均是高阻抗电极,与这些电极相关的电网确保屏幕表面的与高阻抗电极相邻的部分处于与高阻抗电极基本相同的流动感应产生电势;参考图4所示,检测电极46、47的导电部分分别包括多个细长的导电部分46'、47',多个细长的导电部分46'之间,以及多个细长的导电部分47'之间彼此间隔开,从而实现电绝缘,这些电绝缘部分又在图中各自分别通过公共连接线50、51相连接,多个细长的导电部分46'、47'以线的形式位于环绕内衬44”的多个槽内,公共连接线50、51以线的形式布置在纵向延伸的槽中,这些探测电极、屏蔽装置以及接地装置中的每个被构造成网格状,且其可由足够细的例如箔之类的导电材料制成”。由对比文件2公开的上述内容可知,检测电极46、47(相当于电极布置)其设置在管状的内衬44和绝缘层57、72之间(内衬44和绝缘层57、72相当于权利要求1中的电绝缘材料,电极布置布置在管状的电绝缘材料中),由多个弧状且彼此平行的导电部分46'、47',公共连接线50、51形成的金属格栅至少在测量部段中置入电绝缘材料中,其中金属格栅由多个电流上彼此绝缘的格栅部段组成,格栅部段中的两个格栅部段实施成电容式测量电极。由此可知,对比文件2给出了采用电容式电极检测感生电压作为检测信号,并将电容式测量电极以金属格栅段构成从而减少对磁场干扰的技术启示(说明书第5栏第36-44行,第5栏第69行至第6栏第5行),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在对比文件2的启示下,将对比文件1中的其中一对无载电极替换为金属格栅式的电容式电极来准确测量感生电压,以另一种形式的流量检测电极来提供对比文件1中所述的冗余诊断测量(参见说明书第29段),由此使得对比文件1中的控制和评估装置通过比较不同电极类型的相应参数值得出电极性能的或介质性能的可靠的诊断报告。在此基础上,由于内衬44和绝缘层57、72均为管状形式,为了方便安装将其整体制作成插入件的形式,将金属格栅置入到插入件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方便安装而容易想到的惯用手段,为了提高插入件的整体机械强度而将金属格栅制作成有一定刚度的管状形式作为机械加固部,同样为本领域的常规设置;而在设置有接触电极进行流体测量时,将第一和第二电极均布置在管状的插入件中并使第一电极具体设置为贯穿电容式电极金属格栅的中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能够选择和实现的。
对于区别③,作为电流流量测量领域的公知常识,在利用电磁流量计测量流量时,由于电磁感应定律原理的存在,导电流体在磁场中运动而切割磁感线时会产生感应电势,为了将感应电势信号输出为与流量信息相关的可采集信号,其必然需要经过一个信号转换过程,而在信号转换过程中,将电势信号具体转换为标准电流信号或是频率信号用于最终的流量信息输出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选择。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需求确定预定频率区域,使两个测量信号的特征值以频率形式进行表征。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及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得出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权利要求2对权利要求1作了进一步限定,结合对比文件1附图1可以看出,多对测试电极均布置在测量管中且与管内液体接触完成检测,即测量管与测量管中的待测流体介质组成的整体相当于权利要求2中的第一测量路径及第二测量路径。由此可知,对比文件1公开了该附加技术特征。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2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3)权利要求3对权利要求1或2作了进一步限定,对比文件2(参见说明书第5栏第19-36行、附图2)公开了:由多个弧状且彼此平行的导电部分46'、47',公共连接线50、51形成的金属格栅具有多个子部段,且为了各子部段的电流绝缘以一定间距置入到绝缘材料中。上述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作用是用于减少对磁场干扰以准确测量感生电压。而为了提高插入件的机械稳定性,将金属格栅制作成具有一定刚性的管状,且电极46,47形成为该管状金属格栅柱形外周面的子部段,为容易想到的简单设置,机械稳定性通过跨接了所述间距的电绝缘材料来确保,同样为本领域惯用手段。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3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4)权利要求4对权利要求1或2作了进一步限定,权利要求5对权利要求3作了进一步限定,该附加技术特征均已被对比文件2公开(参见说明书第5栏第20-69行,第9栏第46-67行、附图2,4-6,8)。上述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作用与其在本申请中所起作用相同,均是用于减少对磁场干扰以准确测量感生电压。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4、5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5)权利要求6对权利要求1或2作了进一步限定,权利要求7对权利要求5作了进一步限定,对比文件1(参见说明书第18段,第28-29段)公开了:“采用本发明也能够确保可靠测定部分充满的测量管内的流量;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流,在其余的无载电极上测量电压或电压差,借助信号处理、滤波以及傅立叶分析,确定电极上的电流和电压振幅,根据电压和电流之比算出阻抗值,对不同的阻抗值进行比较,也就是通过求出阻抗值的比值或者阻抗值的其它关系而推断出管内的液面高度”,可见该附加技术特征已被对比文件1公开。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6、7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对复审请求人相关意见的评述
关于复审请求人在答复复审通知书时的上述意见,合议组认为: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说明书第6段,第10-13段,第17-20段,第27-29段):通过设置多个同类型的电极,这样就能够有足够的电极可供“交换”组合用于检测测量值的电极对,获得不同电极组合下的感生测量电压,由此进一步获取阻抗值,并通过对该不同的阻抗值(相当于参数值)进行比较,例如通过测量至少三个阻抗值实现冗余测量,利用该测量结果推断出介质导电率或电极沉积等(相当于对电极性能或者介质性能的可靠诊断报告)。而权利要求1中同样也是通过不同的电极组的参数值进行比较,推断出有关电极性能或者介质性能的可靠诊断报告。可见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整体构思相似,区别仅在于,权利要求1中是采用不同电极类型获取相应感生测量电压由此来获取不同电极类型的相应参数值,虽然对比文件1中没有公开处理由两种不同类型的电极测量得到的信号的技术方案,而对比文件2给出了采用电容式电极检测感生电压作为检测信号,并将电容式测量电极由金属格栅段构成从而减少对磁场干扰的技术启示(说明书第5栏第36-44行,第5栏第69行至第6栏第5行),而在冗余测量模式下通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执行同一测量值的获取从而实现冗余测量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公用,同时,在本领域中电流式测量电极和电容式测量电极测量感生电压时各有优缺点,由此在对比文件1已提出进行冗余测量的构思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在对比文件2的启示下,将对比文件1中的其中一对无载电极替换为金属格栅式的电容式电极来准确测量感生电压,以另一种形式的流量检测电极来提供对比文件1中所述的冗余诊断测量(参见说明书第29段),由此使得对比文件1中的控制和评估装置通过比较不同电极类型的相应参数值得出电极性能的或介质性能的可靠的诊断报告,同时对于上述替换,其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可以预期的,即并没有产生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此外,当采用不同的电容式测量电极来获取感生电压时,其信号处理方式区别于电流测量电极获取感生电压时的方式其为本领域所公知,并不能因信号处理方式不同由此认定对比文件2结合于对比文件1存在技术障碍。
综上,复审请求人的上述理由合议组不予支持。
基于以上事实和理由,合议组作出如下决定。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6月21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