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名称: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分布式实时网络仿真系统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89808
决定日:2019-08-29
委内编号:1F276931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610265939.X
申请日:2016-04-26
复审请求人:北京交通大学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张真
合议组组长:胡向莉
参审员:蒋玲
国际分类号:H04L29/06;H04L29/08;H04L12/24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若一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对于一份对比文件存在区别特征,但该区别特征一部分被另一份对比文件基于相同的作用公开,其余部分属于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则权利要求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610265939.X,名称为“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分布式实时网络仿真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申请人为北京交通大学。本申请的申请日为2016年04月26日,公开日为2016年07月13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查部门于2019年01月02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原始申请文件,即:申请日2016年04月26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7项,说明书第1-142段(即第1-13页),说明书附图第1-4页,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驳回决定引用了如下对比文件:
对比文件1:CN 104954166A,公开日为2015年09月30日;
对比文件2:CN 104219285A,公开日为2014年12月17日。
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内容如下:
“1. 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分布式实时网络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网络模拟器和多个物理仿真节点,其中,
所述网络模拟器用于向物理仿真节点发送初始化指令、生成并储存仿真数据、向物理仿真节点派送所述仿真数据和发送仿真开始命令、监测仿真过程以及接收仿真结果;
所述多个物理仿真节点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化指令创建虚拟仿真节点与虚拟仿真网络,动态控制仿真链路、仿真拓扑和试验网络协议程序的操作,监测仿真过程,收集并向所述网络模拟器上传仿真结果,其上运行有仿真代理;
所述虚拟仿真节点用于在所述仿真代理的控制下运行实验网络协议程序并将所述程序运行结果传送给所述网络模拟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物理交换机,所述第一物理交换机将多个物理仿真节点相连,并连接到所述网络模拟器,构成管理网络,用于传输控制信息和存储的仿真数据,并且用户通过所述物理交换机对所述系统进行远程访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模拟器和所述多个物理仿真节点中的每一个均通过至少一个仿真接口相连,构成仿真网络,用于传输仿真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物理交换机,所述第二物理交换机将多个物理仿真节点相连并连接到所述网络模拟器,构成仿真网络,用于传输仿真数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仿真节点被配置为将所述的程序运行结果直接传送给所述网络模拟器;或者
所述虚拟仿真节点被配置为将所述的程序运行结果通过所述仿真代理传送给所述网络模拟器。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模拟器包括至少一台多网卡嵌入式设备。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仿真节点为物理主机。”
驳回决定指出:权利要求1-7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以及本领域惯用手段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9年03月18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和权利要求书的全文修改替换页。复审请求时新修改的权利要求书内容如下:
“1. 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分布式实时网络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网络模拟器和多个物理仿真节点,其中,
所述网络模拟器用于向物理仿真节点发送初始化指令、生成并储存仿真数据、向物理仿真节点派送所述仿真数据和发送仿真开始命令、监测仿真过程以及接收仿真结果;
所述多个物理仿真节点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化指令创建虚拟仿真节点与虚拟仿真网络,动态控制仿真链路、仿真拓扑和试验网络协议程序的操作,监测仿真过程,收集并向所述网络模拟器上传仿真结果,其上运行有仿真代理;
所述虚拟仿真节点用于在所述仿真代理的控制下运行实验网络协议程序并将所述程序运行结果传送给所述网络模拟器;
所述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分布式实时网络仿真系统,基于虚拟化及云计算技术,将所有计算、存储与网络资源池化,仿真用户可根据仿真需求动态分配硬件资源:使用计算虚拟化技术虚拟仿真节点,增加实验规模;使用网络虚拟化技术虚拟仿真网络,提高仿真网络配置的方便性与灵活性;采用分布式控制机制动态控制仿真拓扑与仿真链路特性,与集中化控制机制相比,拓扑与链路特性的最小更新周期更短,仿真控制精度更高;
所述网络模拟器由一个或以上普通计算机组成,其上运行有计算、存储与网络虚拟化控制单元,负责初始化仿真拓扑,编排仿真节点以及生成与分发仿真控制数据,同时也负责监测仿真过程中仿真节点的计算、网络、存储资源,采集仿真数据;用户通过编写网络模拟器插件来扩展仿真移动模型,仿真移动模型负责生成仿真拓扑以及仿真链路特性仿真数据,网络模拟器将这些数据分配给运行在物理节点上的仿真代理,仿真代理通过这些信息同步地控制仿真拓扑与链路特性的动态变化以及实验网络协议程序的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物理交换机,所述第一物理交换机将多个物理仿真节点相连,并连接到所述网络模拟器,构成管理网络,用于传输控制信息和存储的仿真数据,并且用户通过所述物理交换机对所述系统进行远程访 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模拟器和所述多个物理仿真节点中的每一个均通过至少一个仿真接口相连,构成仿真网络,用于传输仿真数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物理交换机,所述第二物理交换机将多个物理仿真节点相连并连接到所述网络模拟器,构成仿真网络,用于传输仿真数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仿真节点被配置为将所述的程序运行结果直接传送给所述网络模拟器;或者
所述虚拟仿真节点被配置为将所述的程序运行结果通过所述仿真代理传送给所述网络模拟器。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模拟器包括至少一台多网卡嵌入式设备。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仿真节点为物理主机。”
复审请求人在复审请求书中指出:1、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用户可自助、按需、灵活地配置仿真节点与拓扑链路,进行大规模的、拓扑与链路特性可动态变化的实时网络仿真”,对比文件1没有给出任何启示。2、对比文件1不能自主的配置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只是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仿真对仿真链路参数进行提前配置。3、权利要求1中的仿真代理可以根据信息同步控制仿真拓扑与链路特性的动态变化以及实验网络协议程序的操作,而对比文件1中仅可以对仿真链路参数提前配置,不能动态变化。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04月08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认为本申请不具备创造性,因而坚持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06月27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该复审通知书所依据的审查文本为:申请日2016年04月26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13页、说明书附图第1-4页、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2019年03月18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7项。复审通知书引用的对比文件与驳回决定引用的对比文件相同,即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复审通知书指出:权利要求1-7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以及本领域惯用手段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同时,针对复审请求人提交复审请求时陈述的上述意见,合议组认为:1、用户可自助、按需、灵活地配置仿真节点与拓扑链路,进行大规模的、拓扑与链路特性可动态变化的实时网络仿真已被对比文件1公开。2、虚拟化技术能够根据用户业务需求的变化,快速、灵活的进行资源部署,将各种类型的虚拟网络服务资源构建为资源池,虚拟化租户可以按需申请和使用资源,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虚拟化技术基本原理和特点。3、对比文件1明确公开了仿真拓扑与链路特性可以动态变化;此外,对比文件2给出了使用通信代理节点管理虚拟节点以提高虚拟节点控制的有效性的技术启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在物理仿真节点上运行仿真代理,使仿真代理执行相关的控制功能。
针对上述复审通知书,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7月12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未提交修改文件。复审请求人认为:1、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用户可自助、按需、灵活地配置仿真节点与拓扑链路,进行大规模的、拓扑与链路特性可动态变化的实时网络仿真”,对比文件1没有给出任何启示。对比文件1记载的是,采用虚拟技术将一个物理仿真节点虚拟为若干个虚拟仿真节点,尽管也涉及到了灵活配置仿真节点与拓扑链路,但是“彼灵活”不同于“此灵活”,对比文件1是在单一物理主机上实现的灵活,本申请是跨越主机之间实现的灵活。2、本申请的仿真代理可以根据信息同步地控制仿真拓扑与链路特性的动态变化以及实验网络协议程序的操作,而对比文件1仅涉及到了仿真拓扑与链路特性可动态变化,然而具体如何变化,是否可以控制其变化并没有公开。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通信代理节点和虚拟机的映射关系的方法,并未涉及用户可自助、按需、灵活地配置仿真节点与拓扑链路,进行大规模的、拓扑与链路特性可动态变化的实时网络仿真的技术特征,结合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也无法得出本申请的技术特征。因此本申请具备创造性。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一)审查文本的认定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7月12日答复复审通知书时未修改申请文件,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所依据的审查文本与复审通知书所依据的审查文本相同,为:申请日2016年04月26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13页、说明书附图第1-4页、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2019年03月18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7项。
(二)关于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所引用的对比文件与驳回决定以及复审通知书中所引用的对比文件相同,即:
对比文件1:CN 104954166A,公开日为2015年09月30日;
对比文件2:CN 104219285A,公开日为2014年12月17日。
1、独立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分布式实时网络仿真系统,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基于硬件的网络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具体公开了(参见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0005]-[0044]、[0060]-[0072]段):仿真系统由一个网络模拟器与若干仿真节点组成,网络模拟器是一个多端口计算机或嵌入式设备(相当于系统包括网络模拟器和多个物理仿真节点,网络模拟器由一个普通计算机组成),采用虚拟技术将一个物理仿真节点虚拟为若干个虚拟仿真节点,使用少量的普通计算机搭建出较大规模的、网络拓扑可动态配置的、链路特性可参数配置的网络协议实验环境(相当于使用计算虚拟化技术虚拟仿真节点,增加实验规模,使用网络虚拟化技术虚拟仿真网络,提高仿真网络配置的方便性和灵活性);模拟系统软件的主体部分包括WEB用户界面、通用模块、拓扑生成模块、链路配置模块、拓扑发现模块、节点控制模块、节点管理服务器端与数据库(拓扑生成模块和链路配置模块相当于网络模拟器上运行的计算单元,数据库相当于存储单元,节点控制模块和节点管理服务器端相当于网络虚拟化控制单元)。拓扑生成模块通过用户配置的节点连通性矩阵配置网络模拟器中链路的连通性,生成仿真网络拓扑图,链路配置模块根据用户对链路特性的配置信息配置每条链路延时、抖动、误码率、数据重排与复制等链路特性,将每次调整的仿真网络拓扑图、仿真节点连通特性的链路特性参数存入数据库中(相当于网络模拟器生成并存储仿真数据、编排仿真节点以及生成分发仿真控制数据、存储资源);网络模拟器上的仿真节点管理软件对仿真节点配置、监测与管理(相当于网络模拟器监测仿真过程中仿真节点的计算、网络);H1-H4为仿真用计算机,分别将其虚拟为6,5,6,4个虚拟节点,图6中18个节点序号与图5中各个仿真节点名称的数字部分对应,如H1对应1号节点,V18对应18号节点(相当于创建虚拟仿真节点与虚拟仿真网络);节点管理客户端运行在各仿真节点中,用于收集节点仿真信息,网络模拟器中的节点管理模块服务器端还负责收集由节点管理模块客户端通过控制链路交付的各节点实验数据(相当于网络模拟器接收仿真结果、采集仿真数据,物理节点收集并向网络模拟器上传仿真结果);多个仿真节点基于仿真拓扑图和配置的链路特性参数,进行网络协议或业务程序的仿真实验(相当于网络模拟器向物理仿真节点派送仿真数据);模拟软件系统也提供拓扑图与链路特性动态变化的功能,系统可通过文件导入或通过用户直接手动导入仿真实验各个时刻的拓扑图与链路特性,通用模块周期性检测文件信息,若拓扑图或链路特性发生变化,则进行动态配置,节点管理服务器端通过控制链路收集仿真网络拓扑信息(相当于仿真系统是实时网络仿真系统,物理仿真节点动态控制仿真链路);使用节点控制模块或远程终端控制仿真节点中网络协议或业务程序的运行(相当于控制仿真拓扑和实验网络协议程序的操作,虚拟仿真节点运行实验网络协议程序),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节点管理模块,收集实验数据(相当于虚拟仿真节点将程序运行结果传送给网络模拟器)。
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1公开的内容相比,区别特征在于:(1)物理仿真节点上运行有仿真代理,虚拟仿真节点在仿真代理的控制下运行程序,用户通过编写网络模拟器插件来扩展仿真移动模型,仿真移动模型负责生成仿真拓扑以及仿真链路特性仿真数据,网络模拟器将这些数据分配给运行在物理节点上的仿真代理,仿真代理通过这些信息同步地控制仿真拓扑与链路特性的动态变化以及实验网络协议程序的操作;(2)网络模拟器负责初始化仿真拓扑,用于向物理仿真节点发送初始化指令和仿真开始命令;由物理仿真节点根据初始化指令创建虚拟仿真节点与虚拟仿真网络、控制仿真拓扑和实验网络协议程序的操作、监测仿真过程;(3)仿真系统还基于云计算技术,将所有计算、存储与网络资源池化,仿真用户可根据仿真需求动态分配硬件资源,采用分布式控制机制动态控制仿真拓扑与仿真链路特性,与集中化控制机制相比,拓扑与链路特性的最小更新周期更短,仿真控制精度更高。
根据上述区别特征,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虚拟网络性能和可靠性、减轻网络控制端的负担、提高仿真控制精度。
对于上述区别特征(1),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确定云平台中通信代理节点和虚拟机映射关系的方法(参见对比文件2说明书第[0003]-[0010]段):构建包括一台控制节点服务器和X台计算节点服务器的云平台,每一台所述计算节点服务器上构建若干台虚拟机,在计算节点服务器上构建Y个通信代理节点,通信代理节点用于管理虚拟机。即,对比文件2公开了使用通信代理节点管理虚拟节点,且其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本申请中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用于有效管理虚拟节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提高虚拟节点控制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虚拟网络性能和可靠性,有动机在物理仿真节点上运行仿真代理,将仿真拓扑以及仿真链路特性仿真数据分配给仿真代理,使仿真代理执行相关控制功能,而各仿真节点的同步控制是分布式仿真系统的常规功能需求,基于上述对比文件2公开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进一步实现由仿真节点同步控制仿真拓扑与链路特性的动态变化和相关程序的运行。而网络模拟器插件和仿真移动模型均为仿真系统常用的插件和模型,在实际仿真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通过编写网络模拟器插件的方式来扩展仿真移动模型,使用仿真移动模型生成仿真拓扑以及仿真链路特性仿真数据。
对于上述区别特征(2),初始化仿真拓扑、发送初始化指令和仿真开始命令均为仿真过程中的常规步骤,根据实际仿真需要选择相关步骤的执行是本领域惯用手段。由于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创建虚拟仿真节点与虚拟仿真网络,使用节点控制模块或远程终端控制仿真节点中网络协议或业务程序的运行(参见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0062]段、[0070]段)。为了减轻网络控制端的负担,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网络控制端的部分控制功能转移由物理仿真节点执行,例如,使得物理仿真节点根据初始化指令创建虚拟仿真节点与虚拟仿真网络、控制仿真拓扑和实验网络协议程序的操作、监测仿真过程等。
对于上述区别特征(3),云计算技术和分布式控制机制已是本领域十分成熟的技术,在虚拟化技术中,通常将各种类型的虚拟网络服务资源构建为资源池,虚拟化租户可以按需申请和使用资源,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虚拟化技术基本原理和特点,而拓扑与链路特性的更新周期更短、仿真控制精度更高则是分布式控制机制相对于集中化控制机制的公知的优点。为了灵活配置仿真节点和拓扑链路、进一步提高仿真控制精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云计算技术和分布式控制机制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应用于网络仿真系统中。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本领域惯用手段得到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该权利要求所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2、权利要求2和4对权利要求1作了进一步的限定,对比文件1公开了(参见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0019]、[0025]、[0026]、[0037]、[0060]段,附图5):仿真节点包括与远程终端的交换机(相当于第一物理交换机)连接的控制端口,用于形成控制链路,实现远程管理与配置;如图5所示,根据无箭头的虚线,交换机将多个物理仿真节点相连,并连接到网络模拟器;节点管理服务器将节点控制信息通过控制链路发送至仿真节点(相当于构成管理网络,用于传输控制信息);将每次调整的仿真网络拓扑图、仿真节点连通特性的链路特性参数存入数据库中(相当于存储仿真数据);无箭头的虚线为控制链路,其连接交换机与仿真节点;通过控制链路,研究人员可使用远程终端对平台中任何一个仿真节点及网络模拟器进行控制(相当于用户通过所述物理交换机对所述系统进行远程访问)。带双向箭头的实线与虚线为仿真链路,其连接网络模拟器与仿真节点;配置仿真节点的仿真端口的IP地址,各仿真节点仿真端口IP地址网络号与其相连的网络模拟器仿真端口IP地址的网络号相同(相当于多个物理仿真节点相连并连接到网络模拟器,构成仿真网络);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网络管理效率,采用相类似的手段构建仿真网络,即在对比文件1的仿真网络中利用第二物理交换机实现将多个物理仿真节点相连并连接到所述网络模拟器上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上述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3、权利要求3对权利要求1作了进一步的限定,其附加特征已被对比文件1公开(参见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0060]、[0065]段):带双向箭头的实线与虚线为仿真链路,其连接网络模拟器与仿真节点;配置仿真节点的仿真端口(相当于仿真接口)的IP地址,各仿真节点仿真端口IP地址网络号与其相连的网络模拟器仿真端口IP地址的网络号相同(相当于网络模拟器与多个仿真节点中的每一个通过一个仿真接口相连,构成仿真网络);拓扑生成模块通过用户配置的节点连通性矩阵配置网络模拟器中链路的连通性,生成仿真网络拓扑图,链路配置模块根据用户对链路特性的配置信息配置每条链路延时、抖动、误码率、数据重排与复制等链路特性,将每次调整的仿真网络拓扑图、仿真节点连通特性的链路特性参数存入数据库中,多个仿真节点基于仿真拓扑图和配置的链路特性参数,进行网络协议或业务程序的仿真实验(相当于网络模拟器向物理仿真节点传输仿真数据)。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4、权利要求5对权利要求1作了进一步的限定,对比文件1公开了(参见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0005]、[0009]、[0063]、[0071]段):仿真节点是物理仿真节点和虚拟仿真节点,虚拟节点与物理节点无任何区别;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节点管理模块收集实验数据(相当于所述虚拟仿真节点被配置为将所述的程序运行结果直接传送给所述网络模拟器)。在对比文件2已经公开了通信代理节点用于管理虚拟机,每一个通信代理节点映射若干虚拟机的基础上(参见对比文件2说明书第[0003]-[0010]段),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配置虚拟仿真节点使得其将程序运行结果通过所述仿真代理传送给所述网络模拟器。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5、权利要求6对权利要求1-5任一项作了进一步的限定,对比文件1公开了(参见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0005]段):网络模拟器是一个多端口计算机或嵌入式设备。同时,令网络模拟器包括至少一台多网卡嵌入式设备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6、权利要求7对权利要求6作了进一步的限定,其附加特征已被对比文件1公开(参见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0005]段):仿真节点是实体计算机(相当于物理主机)。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三)对复审请求人相关意见的评述
针对复审请求人在2019年07月12日提交的意见陈述书中陈述的上述意见,合议组认为:
针对第1点意见,首先,对比文件1明确公开了(参见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0009]、[0044]、[0069]段):采用虚拟技术将一个物理仿真节点虚拟为若干个虚拟仿真节点,使用少量的普通计算机搭建出较大规模的、网络拓扑可动态配置的、链路特性可参数配置的网络协议实验环境,系统可通过文件导入或用户直接手动导入仿真实验各个时刻的拓扑图与链路特性。即对比文件1中的用户同样可以自助、按需、灵活地配置仿真节点与拓扑链路,进行大规模的、拓扑与链路特性可动态变化的实时网络仿真。其次,本申请权利要求中并未涉及如何操作于不同物理主机之上,实现主机之间自由灵活分配的特征,因此不作为评价创造性的基础。即使复审请求人将相关特征加入到独立权利要求1中,由于对比文件1还记载了:H1-H4为仿真用计算机,分别将其虚拟为6,5,6,4个虚拟节点;图6中18个节点的序号与图5中各仿真节点名称的数字部分对应。得到网络模拟器各个端口对应的虚拟链路的个数。在系统运行前,通过链路配置模块分析网络拓扑矩阵与链路参数信息来自动配置链路特性(参见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0060]-[0062]段),可见,对比文件1中也存在多个物理主机,同样可以实现跨越物理主机之间的灵活分配。因此,即使加入上述相关特征也不能使本申请具备创造性。此外,权利要求1中用于实现“用户可自助、按需、灵活地配置仿真节点与拓扑链路,进行大规模的、拓扑与链路特性可动态变化的实时网络仿真”的具体特征为“所述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分布式实时网络仿真系统,基于虚拟化及云计算技术,将所有计算、存储与网络资源池化,仿真用户可根据仿真需求动态分配硬件资源:使用计算虚拟化技术虚拟仿真节点,增加实验规模;使用网络虚拟化技术虚拟仿真网络,提高仿真网络配置的方便性与灵活性;采用分布式控制机制动态控制仿真拓扑与仿真链路特性,与集中化控制机制相比,拓扑与链路特性的最小更新周期更短,仿真控制精度更高”,参见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上述特征或被对比文件1公开,或属于本领域惯用手段。
针对第2点意见,对比文件2公开了使用通信代理节点管理虚拟节点(参见对比文件2说明书第[0003]-[0010]段),且其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本申请中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用于有效管理虚拟节点。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提高虚拟节点控制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虚拟网络性能和可靠性,有动机在物理仿真节点上运行仿真代理,并根据实际仿真需要为仿真代理分配相应的功能,而各仿真节点的同步控制是分布式仿真系统的常规功能需求,基于上述对比文件2公开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进一步实现,由仿真节点同步控制仿真拓扑与链路特性的动态变化和相关程序的运行。
因此,合议组对复审请求人的上述意见不予支持。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01月02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