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名称:一种直播服务器切换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89257
决定日:2019-08-16
委内编号:1F271654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710028120.6
申请日:2017-01-13
复审请求人:北京粉笔蓝天科技有限公司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亓晓旭
合议组组长:丛珊
参审员:王桂霞
国际分类号:H04L12/24,H04L12/26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权利要求与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相比存在区别特征,但上述区别特征或者被其它对比文件所公开且其在该对比文件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本申请中相同,或者属于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则认为现有技术给出了将上述区别特征应用到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其存在的技术问题的启示,则该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不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710028120.6,名称为“一种直播服务器切换方法、系统及客户端”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申请人为北京粉笔蓝天科技有限公司。本申请的申请日为2017年01月13日,公开日为2017年06月13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部门于2018年08月17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其理由是:独立权利要求1和7相对于对比文件1与对比文件3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从属权利要求2-3和8-9相对于对比文件1与对比文件2、对比文件3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权利要求4-6和10-14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3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或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对比文件3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申请日2017年01月13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177段(即第1-16页)、说明书附图第1页、说明书摘要和摘要附图,2018年03月12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14项。其中引用的对比文件为:
对比文件1:CN101834799A,公开日为2010年09月15日;
对比文件2:CN101562615A,公开日为2009年10月21日;
对比文件3:CN104320296A,公开日为2015年01月28日。
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内容如下:
“1. 一种直播服务器切换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
基于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
判断所述当前网络质量QP是否大于预定值P;
若所述当前网络质量QP大于预定值P,则控制客户端切换至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其中,备选服务器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备选服务器。
所述控制客户端切换至所述目标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控制客户端向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
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连接成功后,以连接成功的时间为起始时间进行计时,形成连接时长;
判断所述连接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若达到预设时长,则客户端断开与所述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连接;
否则,则所述客户端同时连接所述当前连接服务器P和所述目标服务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客户端为直播客户端以发送直播数据包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时;
所述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抖动的步骤包括:
基于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向当前连接服务器P发送发送端报告SR;
其中,所述发送端报告SR至少包括: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已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每个直播数据包至少包括:与其自身唯一对应的序列号及数据包发送时间,其中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为连续标号;
接收当前连接服务器P返回的与所述发送端报告SR对应的接收端报告RR;
其中,接收端报告RR至少包括:与其自身对应的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抖动;
其中,当前网络丢包率,是当前连接服务器P在基于直播客户端已发送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各已发送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和当前连接服务器P自身接收到的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确定丢包数量后,计算得到的;
当前网络抖动,是当前连接服务器P基于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的差值,和接收到该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接收时间的差值,计算得到的;
所述获取当前网络延时的步骤包括:
基于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和接收到与该发送端报告SR对应的接收端报告RR的接收时间的差值,计算获取当前网络延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客户端为观看客户端时以接收当前连接服务器P转发的直播数据包和发送端报告SR时;
所述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丢包率的步骤包括:
基于发送端报告SR中包括的直播客户端已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和已发送的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及观看客户端已接收的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确定丢包数量;
基于丢包数量和所述发送数量,计算获取当前网络丢包率;
所述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抖动的步骤包括:
基于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的差值,和观看客户端接收到该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接收时间的差值,计算获取当前网络抖动;
所述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延时的步骤包括:
基于最新接收到的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和当前正播放的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的差值,计算获取当前网络延时;
其中,播数据包和发送端报告SR是由直播客户端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发送端报告SR至少包括: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直播客户端已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每个直播数据包至少包括:与其自身唯一对应的序列号及数据包发送时间,其中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为连续标号。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的步骤包括:
基于第一预设公式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
QP=a*LOSTP b*JITTERP c*DELAYP;
LOSTP为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JITTERP为所述当前网络抖动;DELAYP为所述当前网络延时;a,b,c分别为预设加权系数。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客户端切换至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分别获取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中的每个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负载和网络延时;
基于每个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负载、网络延时和第二预设公式,分别计算每个备选服务器的备选网络质量Qb;
其中,第二预设公式为:Qb=x*LOADb y*DELAYb;
LOADb为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负载,DELAYb为备选服务器的网络延时,x,y分别为预设加权系数。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客户端切换至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基于每台备选服务器的备选网络质量Qb,将备选服务器集合中与最小 的备选网络质量Qb对应的备选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
控制客户端切换至所述目标服务器。
7. 一种直播服务器切换系统,应用于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
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网络质量QP是否大于预定值P;和,
用于在判断到所述当前网络质量QP大于预定值P时,控制客户端切换至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其中,备选服务器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备选服务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客户端为直播客户端以发送直播数据包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时;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基于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向当前连接服务器P发送发送端报告SR;其中,所述发送端报告SR至少包括: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已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每个直播数据包至少包括:与其自身唯一对应的序列号及数据包发送时间,其中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为连续标号;和,
用于接收当前连接服务器P返回的与所述发送端报告SR对应的接收端报告RR;
其中,接收端报告RR至少包括:与其自身对应的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抖动;
其中,当前网络丢包率,是当前连接服务器P在基于直播客户端已发送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各已发送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和当前连接服务器P自身接收到的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确定丢包数量后,计算得到的;
当前网络抖动,是当前连接服务器P基于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 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的差值,和接收到该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接收时间的差值,计算得到的;
其中,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和接收到与该发送端报告SR对应的接收端报告RR的接收时间的差值,计算获取当前网络延时。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客户端为观看客户端时以接收当前连接服务器P转发的直播数据包和发送端报告SR时;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发送端报告SR中包括的直播客户端已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和已发送的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及观看客户端已接收的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确定丢包数量;和,
用于基于丢包数量和所述发送数量,计算获取当前网络丢包率;和,
用于基于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的差值,和观看客户端接收到该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接收时间的差值,计算获取当前网络抖动;和,
基于最新接收到的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和当前正播放的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的差值,计算获取当前网络延时;
其中,播数据包和发送端报告SR是由直播客户端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发送端报告SR至少包括: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直播客户端已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每个直播数据包至少包括:与其自身唯一对应的序列号及数据包发送时间,其中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为连续标号。
10. 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基于第一预设公式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QP=a*LOSTP b*JITTERP c*DELAYP;
LOSTP为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JITTERP为所述当前网络抖动;DELAYP 为所述当前网络延时;a,b,c分别为预设加权系数。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客户端切换至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之前,分别获取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中的每个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负载和网络延时;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每个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负载、网络延时和第二预设公式,分别计算每个备选服务器的备选网络质量Qb;
其中,第二预设公式为:Qb=x*LOADb y*DELAYb;
LOADb为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负载,DELAYb为备选服务器的网络延时,x,y分别为预设加权系数。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每台备选服务器的备选网络质量Qb,将备选服务器集合中与最小的备选网络质量Qb对应的备选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和,
用于控制客户端切换至所述目标服务器。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时模块;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客户端向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
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客户端与所述目标服务器连接成功后,以连接成功的时间为起始时间进行计时,形成连接时长;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连接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若达到预设时长,则控制客户端断开与所述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连接;
否则,则控制所述客户端同时连接所述当前连接服务器P和所述目标服务器。
14. 一种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上设有包括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的直播服务器切换系统。”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9年01月21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同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全文修改替换页。其中对于权利要求书的修改为:在权利要求1中增加了特征“实时获取或每隔预定时间”。
复审请求人认为:(1)本申请的“实时获取或每隔预定时间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后,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未被公开;(2)本申请的“控制客户端切换至目标服务器的步骤包括:控制客户端向目标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在与目标服务器连接成功后,以连接成功的时间为起始时间进行计时,形成连接时长;判断连接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若达到预设时长,则客户端断开与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连接;否则,则客户端同时连接当前连接服务器P和目标服务器”未被公开;(3)对比文件2未公开如何基于实时传输控制协议计算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抖动,当前网络延时。复审请求时新修改的权利要求书内容如下:
“1. 一种直播服务器切换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或每隔预定时间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
基于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
判断所述当前网络质量QP是否大于预定值P;
若所述当前网络质量QP大于预定值P,则控制客户端切换至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其中,备选服务器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备选服务器。
所述控制客户端切换至所述目标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控制客户端向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
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连接成功后,以连接成功的时间为起始时间进行计时,形成连接时长;
判断所述连接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若达到预设时长,则客户端断开与所述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连接;
否则,则所述客户端同时连接所述当前连接服务器P和所述目标服务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客户端为直播客户端以发送直播数据包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时;
所述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抖动的步骤包括:
基于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向当前连接服务器P发送发送端报告SR;
其中,所述发送端报告SR至少包括: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已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每个直播数据包至少包括:与其自身唯一对应的序列号及数据包发送时间,其中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为连续标号;
接收当前连接服务器P返回的与所述发送端报告SR对应的接收端报告RR;
其中,接收端报告RR至少包括:与其自身对应的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抖动;
其中,当前网络丢包率,是当前连接服务器P在基于直播客户端已发送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各已发送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和当前连接服务器P自身接收到的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确定丢包数量后,计算得到的;
当前网络抖动,是当前连接服务器P基于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的差值,和接收到该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接收时间的差值,计算得到的;
所述获取当前网络延时的步骤包括:
基于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和接收到与该发送端报告SR对应的接收端报告RR的接收时间的差值,计算获取当前网络延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客户端为观看客户端时以接收当前连接服务器P转发的直播数据包和发送端报告SR时;
所述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丢包率的步骤包括:
基于发送端报告SR中包括的直播客户端已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和已发送的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及观看客户端已接收的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确定丢包数量;
基于丢包数量和所述发送数量,计算获取当前网络丢包率;
所述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抖动的步骤包括:
基于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的差值,和观看客户端接收到该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接收时间的差值,计算获取当前网络抖动;
所述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延时的步骤包括:
基于最新接收到的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和当前正播放的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的差值,计算获取当前网络延时;
其中,播数据包和发送端报告SR是由直播客户端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发送端报告SR至少包括: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直播客户端已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每个直播数据包至少包括:与其自身唯一对应的序列号及数据包发送时间,其中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为连续标号。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的步骤包括:
基于第一预设公式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
QP=a*LOSTP b*JITTERP c*DELAYP;
LOSTP为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JITTERP为所述当前网络抖动;DELAYP为所述当前网络延时;a,b,c分别为预设加权系数。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客户端切换至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分别获取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中的每个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负载和网络延时;
基于每个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负载、网络延时和第二预设公式,分别计算每个备选服务器的备选网络质量Qb;
其中,第二预设公式为:Qb=x*LOADb y*DELAYb;
LOADb为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负载,DELAYb为备选服务器的网络延时,x,y分别为预设加权系数。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客户端切换至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基于每台备选服务器的备选网络质量Qb,将备选服务器集合中与最小的备选网络质量Qb对应的备选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
控制客户端切换至所述目标服务器。
7. 一种直播服务器切换系统,应用于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
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网络质量QP是否大于预定值P;和,
用于在判断到所述当前网络质量QP大于预定值P时,控制客户端切换至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其中,备选服务器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备选服务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客户端为直播客户端以发送直播数据包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时;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基于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向当前连接服务器P发送发送端报告SR;其中,所述发送端报告SR至少包括: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已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每个直播数据包至少包括:与其自身唯一对应的序列号及数据包发送时间,其中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为连续标号;和,
用于接收当前连接服务器P返回的与所述发送端报告SR对应的接收端报告RR;
其中,接收端报告RR至少包括:与其自身对应的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抖动;
其中,当前网络丢包率,是当前连接服务器P在基于直播客户端已发送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各已发送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和当前连接服务器P自身接收到的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确定丢包数量后,计算得到的;
当前网络抖动,是当前连接服务器P基于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 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的差值,和接收到该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接收时间的差值,计算得到的;
其中,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和接收到与该发送端报告SR对应的接收端报告RR的接收时间的差值,计算获取当前网络延时。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客户端为观看客户端时以接收当前连接服务器P转发的直播数据包和发送端报告SR时;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发送端报告SR中包括的直播客户端已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和已发送的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及观看客户端已接收的各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确定丢包数量;和,
用于基于丢包数量和所述发送数量,计算获取当前网络丢包率;和,
用于基于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的差值,和观看客户端接收到该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接收时间的差值,计算获取当前网络抖动;和,
基于最新接收到的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和当前正播放的直播数据包的数据包发送时间的差值,计算获取当前网络延时;
其中,播数据包和发送端报告SR是由直播客户端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发送端报告SR至少包括:发送端报告SR的发送时间、直播客户端已发送至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数量,每个直播数据包至少包括:与其自身唯一对应的序列号及数据包发送时间,其中直播数据包的序列号为连续标号。
10. 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基于第一预设公式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QP=a*LOSTP b*JITTERP c*DELAYP;
LOSTP为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JITTERP为所述当前网络抖动;DELAYP 为所述当前网络延时;a,b,c分别为预设加权系数。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客户端切换至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之前,分别获取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中的每个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负载和网络延时;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每个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负载、网络延时和第二预设公式,分别计算每个备选服务器的备选网络质量Qb;
其中,第二预设公式为:Qb=x*LOADb y*DELAYb;
LOADb为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负载,DELAYb为备选服务器的网络延时,x,y分别为预设加权系数。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每台备选服务器的备选网络质量Qb,将备选服务器集合中与最小的备选网络质量Qb对应的备选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和,
用于控制客户端切换至所述目标服务器。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时模块;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客户端向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
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客户端与所述目标服务器连接成功后,以连接成功的时间为起始时间进行计时,形成连接时长;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连接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若达到预设时长,则控制客户端断开与所述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连接;
否则,则控制所述客户端同时连接所述当前连接服务器P和所述目标服务器。
14. 一种客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上设有包括权利要求7至13任一项所述的直播服务器切换系统。”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02月02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实质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实质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坚持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04月25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所依据的文本是:2019年01月21日提出复审请求时提交的权利要求1-14项;申请日2017年01月13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16页,说明书附图第1页,说明书摘要及摘要附图。本复审通知书引用的对比文件为:对比文件1:CN101834799A,公开日为2010年09月15日;对比文件2:CN101562615A,公开日为2009年10月21日。复审通知书中指出: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以及本领域的惯用手段以得到权利要求1-14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权利要求1-14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规定的创造性。同时,对于复审请求人的意见进行了针对性的答复。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6月10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未修改申请文件。复审请求人认为:(1)虽然控制客户端切换至目标服务器的步骤实施起来相对容易,但未有人将其应用于解决“如何更高效流畅地进行直播服务器的切换”的技术问题;(2)对比文件1没有具体说明如何获取服务器网络质量,如何组合“丢包率、抖动、延时”才能获得有效的网络质量评估是本领域的难点,本申请的技术人员通过大量数据实践,不断的调整,最后用统计方法才确定“丢包率、抖动、延时”之间的关系,最终评估出来比较符合音视频直播情况的网络质量。因此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以及公知常识的结合是非显而易见的。因此认为,权利要求1-14具备创造性。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一)审查文本的认定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1月21日提交复审请求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全文替换页,经审查,上述修改文本的修改之处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依据的文本是:2019年01月21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14项;申请日2017年01月13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16页,说明书附图第1页,说明书摘要及摘要附图。
(二)关于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引用的对比文件与2019年04月25日发出的复审通知书所引用的对比文件相同,即:
对比文件1:CN101834799A,公开日为2010年09月15日;
对比文件2:CN101562615A,公开日为2009年10月21日。
1.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直播服务器切换方法,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移动IPTV的服务器选择方法,并具体公开了如下内容(参见对比文件1的说明书第32-63段,图1-4):每个客户端可实时探测(相当于实时获取)本客户端与CDN网络上各服务器之间链路的QoS参数;步骤S201,客户端向代理服务器发送IPTV服务请求;步骤S202,接收代理服务器根据所述的IPTV服务请求发送的媒体服务器列表,所述的媒体服务器列表中包含默认媒体服务器;步骤S203,根据所述媒体服务器列表,建立与所述的默认媒体服务器(相当于当前连接服务器P)间的连接;步骤S204,向媒体服务器列表中的各媒体服务器发出服务质量探测数据包,以获得当前各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优先的是,可根据预设的探测周期,通过发送服务质量探测包向媒体服务器探测(相当于每隔预定时间获取);步骤S205,接收各媒体服务器返回的探测数据包,计算并比较所述的各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根据媒体服务器选择策略选择媒体服务器;进一步的,接收各媒体服务器返回的探测数据包,计算并比较所述的各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根据媒体服务器选择策略选择媒体服务器包括:预设服务质量参数上限阈值、下限阈值;如果所述的默认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大于所述的服务质量下限阈值(相当于判断所述当前网络质量QP是否大于预定值P),当探测到的一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的服务质量下限阈值时,则将所述媒体服务器选作为当前服务器,如果探测到的所有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均介于所述的服务质量的上限阈值、下限阈值之间时,则将所有的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进行排序,将服务质量参数最小的媒体服务器选作为当前服务器(相当于若所述当前网络质量QP大于预定值P,则控制客户端切换至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其中,备选服务器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备选服务器);优选地,进行QoS参数探测,主要包括时延探测和丢包探测(相当于获得服务器的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
该权利要求相比于对比文件1,区别在于:(1)还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抖动,基于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2)所述控制客户端切换至所述目标服务器的步骤包括:控制客户端向所述目标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在与所述目标服务器连接成功后,以连接成功的时间为起始时间进行计时,形成连接时长;判断所述连接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若达到预设时长,则客户端断开与所述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连接;否则,则所述客户端同时连接所述当前连接服务器P和所述目标服务器。基于上述区别可以确定该权利要求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网络质量的评估更可靠以及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针对区别(1),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基于MPEG-4编码的多媒体数据流自适应网络带宽的传输方法,并具体公开了如下内容(参见对比文件2的说明书第1页第2段):RTP实时传输协议是用于因特网(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实时应用的传输协议,可以提供端到端的网络传输服务,是解决视频实时传输问题的比较好的办法;与RTP密切相关的是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两者是密不可分的,配合使用的;RTCP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可以为传送的RTP数据的服务质量(QoS)提供反馈信息:如丢包率,延时,抖动等等,人们可以根据RTCP数据包中提供的接收者报告RR中的反馈信息进行计算,从而判断网络带宽的使用状况(相当于获取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基于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网络质量QP)。该区别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的作用与其在权利要求1中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为了提高网络质量评估的可靠性。可见,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基于获取到的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网络质量应用于对比文件1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在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时,基于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得到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 ,以提高网络质量评估的可靠性。
针对区别(2),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客户端与服务器在建立连接的初期,可能会存在连接不稳定的情况,造成服务中断,为此在新的连接建立后,设置一个预定时长,在此时长内保持客户端同时与切换前连接的服务器和要切换到的目标服务器相连,到达预设时长后,再断开与切换前连接的服务器的连接,这是本领域保证服务连续性的惯用手段。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本领域的惯用手段来获得该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该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从而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权利要求2和3是对权利要求1的进一步限定。然而对比文件2还公开了(参见对比文件2的说明书第1页第2段): RTCP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可以为传送的RTP数据的服务质量(QoS)提供反馈信息:如丢包率,延时,抖动等等,人们可以根据RTCP数据包中提供的接收者报告RR中的反馈信息进行计算,从而判断网络带宽的使用状况;RTCP数据包有如下五种不同控制信息的包类型:发送者报告SR,接收者报告RR,源描述SDES,退出指示BYE以及特定应用信息APP;RTCP数据包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发送报告SR和接收报告RR提供服务质量(QoS) 反馈(相当于基于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向当前连接服务器P发送发送端报告SR;接收当前连接服务器P返回的与所述发送端报告SR对应的接收端报告RR;其中,接收端报告RR包括: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抖动)。上述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权利要求2和3的技术方案中所起的作用相同,均是基于实时传输控制协议来获取网络质量。也就是说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通过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的发送端报告SR和对应的接收端报告RR获取网络质量应用于对比文件1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启示。此外,SR的发送时间和已发送至当前服务器的直播数据包的数量是用来计算网络质量的常用参数,将它们包含在SR中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在直播数据包中包括与其自身唯一对应的序列号及数据包发送时间,数据包的序列号为连续标号都是本领域数据包的常规设置;在RR中包括与其对应SR的发送时间是用于客户端判断接收的RR对应于哪个SR的惯用手段;直播客户端已发送的直播数据包的数量、各已发送数据包的序列号和接收方已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序列号是本领域获得丢包数量的常用参数,通过这些参数确定丢包数量是本领域熟知的,且通过丢包数量计算网络丢包率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网络抖动是用来表述分组延迟的变化程度的,基于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时间的差值,和接收方接收到该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时间差值计算网络抖动是本领域获得网络抖动的惯用手段;网络延迟是从报文开始进入网络到它离开网络之间的时间,因此,对于直播客户端来说,基于SR的发送时间和与其对应的RR的接收时间的差值确定网络延时,对于观看客户端来说,基于最新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和正在播放的数据包的发送时间的差值确定网络延时,都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
因此,在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2和3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3.权利要求4是对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进一步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通过加权求和计算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子的影响。对比文件2已经公开了影响当前网络质量的参数有三个,即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而通过将这三个参数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得到当前网络质量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4.权利要求5是对权利要求4的进一步限定。然而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参见对比文件1的说明书第32-63段):接收各媒体服务器返回的探测数据包,如果所述的默认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大于所述的服务质量下限阈值,当探测到的一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的服务质量下限阈值时,则将所述媒体服务器选作为当前服务器;如果探测到的所有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均介于所述的服务质量的上限阈值、下限阈值之间时,则将所有的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进行排序,将服务质量参数最小的媒体服务器选作为当前服务器;优选地,进行QoS参数探测,主要包括时延探测和丢包探测(相当于分别获取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的每个备选服务器的网络延时)。而网络负载也是用于判断网络质量的常用参数,因此获取网络延时的同时获取网络负载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加权求和计算是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子的影响的惯用手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通过将每个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负载和网络延时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得到每个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5. 权利要求6是对权利要求4的进一步限定。然而,对比文件1公开了(参见对比文件1的说明书第32-63段):如果所述的默认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大于所述的服务质量下限阈值,如果探测到的所有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均介于所述的服务质量的上限阈值、下限阈值之间时,则将所有的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进行排序,将服务质量参数最小的媒体服务器选作为当前服务器(相当于基于每台备选服务器的备选网络质量Qb,将备选服务器集合中与最小的备选网络质量Qb对应的备选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将服务质量参数最小的媒体服务器选为当前服务器必然是控制客户端切换至该服务质量参数最小的媒体服务器,相当于控制客户端切换至所述目标服务器,属于对比文件1隐含公开的内容。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6.权利要求7请求保护一种直播服务器切换系统。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移动IPTV的服务器选择方法,并具体公开了如下内容(参见对比文件1的说明书第32-63段,图1-4):每个客户端可实时探测本客户端与CDN网络上各服务器之间链路的QoS参数;步骤S201,客户端向代理服务器发送IPTV服务请求;步骤S202,接收代理服务器根据所述的IPTV服务请求发送的媒体服务器列表,所述的媒体服务器列表中包含默认媒体服务器;步骤S203,根据所述媒体服务器列表,建立与所述的默认媒体服务器(相当于当前连接服务器P)间的连接;步骤S204,向媒体服务器列表中的各媒体服务器发出服务质量探测数据包,以获得当前各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优先的是,可根据预设的探测周期,通过发送服务质量探测包向媒体服务器探测;步骤S205,接收各媒体服务器返回的探测数据包,计算并比较所述的各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根据媒体服务器选择策略选择媒体服务器;进一步的,接收各媒体服务器返回的探测数据包,计算并比较所述的各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根据媒体服务器选择策略选择媒体服务器包括:预设服务质量参数上限阈值、下限阈值;如果所述的默认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大于所述的服务质量下限阈值(相当于判断所述当前网络质量QP是否大于预定值P),当探测到的一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的服务质量下限阈值时,则将所述媒体服务器选作为当前服务器;如果探测到的所有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均介于所述的服务质量的上限阈值、下限阈值之间时,则将所有的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进行排序,将服务质量参数最小的媒体服务器选作为当前服务器(相当于若所述当前网络质量QP大于预定值P,则控制客户端切换至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其中,备选服务器集合包括至少一个备选服务器);优选地,进行QoS参数探测,主要包括时延探测和丢包探测(相当于获得服务器的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
该权利要求相比于对比文件1,区别在于:(1)还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抖动,基于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2)系统包括相应功能模块。基于上述区别可以确定,该权利要求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网络质量的评估更可靠以及实现功能模块化。
针对区别(1),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基于MPEG-4编码的多媒体数据流自适应网络带宽的传输方法,并具体公开了如下内容(参见对比文件2的说明书第1页第2段):RTP实时传输协议是用于因特网(Internet)上针对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实时应用的传输协议,可以提供端到端的网络传输服务,是解决视频实时传输问题的比较好的办法;与RTP密切相关的是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两者是密不可分的,配合使用的;RTCP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可以为传送的RTP数据的服务质量(QoS)提供反馈信息:如丢包率,延时,抖动等等,人们可以根据RTCP数据包中提供的接收者报告RR中的反馈信息进行计算,从而判断网络带宽的使用状况(相当于获取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基于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网络质量QP)。该区别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的作用与其在该权利要求中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为了提高网络质量评估的可靠性,可见,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基于获取的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网络质量应用于对比文件1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在获取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时,基于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得到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 ,以提高网络质量评估的可靠性。
针对区别(2),通过设置相应的模块完成相应功能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本领域的惯用手段来获得该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该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从而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7. 权利要求8和9是对权利要求7的进一步限定。然而,对比文件2还公开了(参见对比文件2的说明书第1页第2段): RTCP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可以为传送的RTP数据的服务质量(QoS)提供反馈信息:如丢包率,延时,抖动等等,人们可以根据RTCP数据包中提供的接收者报告RR中的反馈信息进行计算,从而判断网络带宽的使用状况;RTCP数据包有如下五种不同控制信息的包类型:发送者报告SR,接收者报告RR,源描述SDES,退出指示BYE以及特定应用信息APP;RTCP数据包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发送报告SR和接收报告RR提供服务质量(QoS) 反馈(相当于基于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向当前连接服务器P发送发送端报告SR;接收当前连接服务器P返回的与所述发送端报告SR对应的接收端报告RR;其中,接收端报告RR包括: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抖动)。上述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权利要求8和9的技术方案中所起的作用相同,均是基于实时传输控制协议来获取网络质量。也就是说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通过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的发送端报告SR和对应的接收端报告RR获取网络质量应用于对比文件1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启示。此外,SR的发送时间和已发送至当前服务器的直播数据包的数量是用来计算网络质量的常用参数,将它们包含在SR中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在直播数据包中包括与其自身唯一对应的序列号及数据包发送时间,数据包的序列号为连续标号都是本领域数据包的常规设置;在RR中包括与其对应SR的发送时间是用于客户端判断接收的RR对应于哪个SR的惯用手段;直播客户端已发送的直播数据包的数量、各已发送数据包的序列号和接收方已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序列号是本领域获得丢包数量的常用参数,通过这些参数确定丢包数量是本领域熟知的,且通过丢包数量计算网络丢包率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网络抖动是用来表述分组延迟的变化程度的,基于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发送时间的差值,和接收方接收到该序列号连续的两个直播数据包的时间差值计算网络抖动是本领域获得网络抖动的惯用手段;网络延迟是从报文开始进入网络到它离开网络之间的时间,因此,对于直播客户端来说,基于SR的发送时间和与其对应的RR的接收时间的差值确定网络延时,对于观看客户端来说,基于最新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和正在播放的数据包的发送时间的差值确定网络延时,都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
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权利要求8和9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8. 权利要求10是对权利要求7-9的进一步限定。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通过加权求和计算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子的影响,对比文件2已经公开了影响当前网络质量的参数有三个,即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而通过将这三个参数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得到当前网络质量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9. 权利要求11是对权利要求10的进一步限定。然而,对比文件1公开了(参见对比文件1的说明书第32-63段):接收各媒体服务器返回的探测数据包,如果所述的默认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大于所述的服务质量下限阈值,当探测到的一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小于所述的服务质量下限阈值时,则将所述媒体服务器选作为当前服务器;如果探测到的所有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均介于所述的服务质量的上限阈值、下限阈值之间时,则将所有的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进行排序,将服务质量参数最小的媒体服务器选作为当前服务器;优选地,进行QoS参数探测,主要包括时延探测和丢包探测(相当于分别获取备选服务器集合中的目标服务器的每个备选服务器的网络延时)。而网络负载也是用于判断网络质量的常用参数,因此获取网络延时的同时获取网络负载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加权求和计算是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子的影响的惯用手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理由通过将每个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负载和网络延时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得到每个备选服务器的网络质量。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10.权利要求12是对权利要求10的进一步限定。然而,对比文件1公开了(参见对比文件1的说明书第32-63段):如果所述的默认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大于所述的服务质量下限阈值,如果探测到的所有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均介于所述的服务质量的上限阈值、下限阈值之间时,则将所有的媒体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参数进行排序,将服务质量参数最小的媒体服务器选作为当前服务器(相当于基于每台备选服务器的备选网络质量Qb,将备选服务器集合中与最小的备选网络质量Qb对应的备选服务器作为目标服务器,控制客户端切换至所述目标服务器)。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11. 权利要求13是对权利要求12的进一步限定。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客户端与服务器在建立连接的初期,可能会存在连接不稳定的情况,造成服务中断,为此在新的连接建立后,设置一个预定时长,在此时长内保持客户端同时与切换前连接的服务器和要切换到的目标服务器相连,到达预设时长后,再断开与切换前连接的服务器的连接,这是本领域保证服务的连续性的惯用手段。因此,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该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12.权利要求14请求保护一种客户端,设有权利要求7-13任一项的直播服务器切换系统,在权利要求7-13任一项的直播服务器切换系统都不具备创造性,且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所述客户端的情况下,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本领域的惯用手段来获得该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该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从而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三)对复审请求人相关意见的评述
针对复审请求人在答复复审通知书时提出的意见,合议组认为:
针对意见(1),首先,对比文件1公开了基于移动IPTV的服务器选择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如何在移动IPTV中选择服务器的问题,实时探测客户端和网络各个服务器链路状态的动态变化,选择对用户最优的服务器向用户传输媒体内容,减少媒体传输时延和传输损伤,提高服务质量(参见对比文件1的说明书第[0002]-[0003]段)。可见,对比文件1也面临且想要解决“如何更高效流畅地进行直播服务器的切换”的技术问题。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客户端与服务器在建立连接的初期,可能会存在连接不稳定的情况,造成服务中断,为此在新的连接建立后,设置一个预定时长,在此时长内保持客户端同时与切换前连接的服务器和要切换到的目标服务器相连,到达预设时长后,再断开与切换前连接的服务器的连接,这是本领域保证服务的连续性的惯用手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该惯用手段应用于对比文件1以进一步解决“如何更高效流畅地进行直播服务器的切换”的技术问题。
针对意见(2),首先,对比文件2公开了获取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基于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网络质量QP,具体可参见上述对权利要求的评述内容。该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的作用与其在该权利要求中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为了提高网络质量评估的可靠性,可见,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基于获取的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网络质量应用于对比文件1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且权利要求1中仅记载了“基于所述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判断所述当前网络质量QP是否大于预定值P”,并没有体现如何组合“丢包率、抖动、延时” 以获得有效的网络质量评估,其次,相应从属权利要求及说明书中也仅提到通过对丢包率、抖动和延时的加权求和计算当前连接服务器P的当前网络质量QP;而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通过加权求和计算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子的影响,对比文件2已经公开了影响当前网络质量的参数有三个(当前网络丢包率、当前网络延时以及当前网络抖动)的情况下,通过将这三个参数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得到当前网络质量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
综上,合议组对于复审请求人的上述意见不予支持。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8月17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