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喷头组分步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复审决定


发明创造名称:一种多喷头组分步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86443
决定日:2019-08-08
委内编号:1F253296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710366504.9
申请日:2017-05-23
复审请求人:江南大学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孙兰相
合议组组长:陈飚
参审员:王芳
国际分类号:B41J2/01(2006.01);B41J3/407(2006.01);B41J25/00(2006.01)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中国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如果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之间存在区别技术特征,而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不能显而易见地获得该区别技术特征,并且该区别技术特征给该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带来了有益的技术效果,那么该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具有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涉及申请号为201710366504.9,名称为“一种多喷头组分步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本申请的申请人为江南大学,申请日为2017年05月23日,公开日为2017年07月21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查部门于2018年04月11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其理由是:本申请权利要求1-2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申请日2017年05月23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11段(即第1-4页)、说明书附图图1(即第1页)、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以及2018年02月27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2项。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多喷头组分步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包括外支撑系统和内支撑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外支撑系统包括外左前支撑架、外右前支撑架、外左后支撑架和外右后支撑架,在所述外左前支撑架和外左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左连接杆,在所述外右前支撑架和外右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右连接杆,在所述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的上侧面内分别开有朝上开放的左滑道和右滑道,
所述内支撑系统包括内左前支撑架、内右前支撑架、内左后支撑架和内右后支撑架,在所述内支撑系统上固定支撑有打印平板,所述打印平板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别由内左前支撑架、内右前支撑架、内左后支撑架和内右后支撑架支撑,
在所述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上设置有机头组件,所述机头组件包括机头组件连接横杆,所述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包括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和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所述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和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平行且保持水平,
所述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和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的左侧由左外弧形杆和左内弧形杆固定连接,所述左内弧形杆位于左外弧形杆的右侧,所述左外弧形杆的弧面的左顶点由左连接杆支撑,所述左外弧形杆的弧面的左顶点通过第一滚轮嵌入在左连接杆的左滑道内,
所述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和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的右侧由右外弧形杆和右内弧形杆固定连接,所述右内弧形杆位于右外弧形杆的左侧,所述右外弧形杆的弧面的右顶点由右连接杆支撑,所述右外弧形杆的弧面的右顶点通过第二滚轮嵌入在右连接杆的右滑道内,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由第一电机带动分别沿着左滑道和右滑道来回滑动,
在所述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左内弧形杆、右内弧形杆的中间部分均开有连接通道,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左内弧形杆、右内弧形杆的连接通道分别在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左内弧形杆、右内弧形杆上下贯穿,
在所述机头组件上设置有打印喷头组,所述打印喷头组的数量在2-10之间,所述打印喷头组位于打印平板的上方,所述打印喷头组包括喷头组连接杆和喷头组,所述喷头组连接杆的顶端嵌入在连接通道内,所述喷头组连接杆穿过连接通道,所述喷头组固定在喷头组连接杆的底端,所有打印喷头组的喷头组连接杆统一由第二电机带动沿着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左内弧形杆、右内弧形杆的连接通道来回循环滑动;
使用时,首先将需要印花的织物平铺在打印平板上,将所需印花的一个完整图像分解成子图像,子图像的数量与打印喷头组的数量相同,并将各子图像分别传送给各打印喷头组的喷印控制系统,此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沿着左滑道和右滑道滑动,使得机头组件连接横杆的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位于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的最前部,各打印喷头组的喷印控制系统处于停止工作状态,且由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组的喷头组连接杆滑动使得各打印喷头组运动至左内弧形杆上,此时各打印喷头组所处的位置为各自的初始化位置,完成印花前的初始化设置;
印花时,首先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组的喷头组连接杆往滑动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滑动,当打印喷头组开始滑动至织物正上方时,打印喷头组的喷印控制系统开始工作,此时第一个打印喷头组完成对织物的第一个动程的一次印花,第二个打印喷头组完成对织物的第一个动程的二次印花,直到最后一个打印喷头组完成对织物的第一个动程的最后一次印花,当打印喷头组开始离开织物正上方时,打印喷头组的喷印控制系统停止工作,此时打印喷头组的喷头组连接杆在第二电机带动下往滑动右内弧形杆滑动,
当所有打印喷头组完成对织物的印花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沿着左滑道和右滑道滑动由前往后滑动一个印花动程,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滑动过程中第二电机同时带动打印喷头组的喷头组连接杆依次沿着右内弧形杆、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左内弧形杆滑动,当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沿着左滑道和右滑道滑动由前往后滑动一个印花动程结束时,各打印喷头组也正好滑动至各自的初始化位置,而后各打印喷头组继续按照第一个动程印花的动作完成对织物的第二个动程的印花;
持续直至完成对织物所有动程的印花,此时整个织物完成印花。
2. 一种多喷头组分步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的多喷头组分步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包括外支撑系统和内支撑系统;
所述外支撑系统包括外左前支撑架、外右前支撑架、外左后支撑架和外右后支撑架,在所述外左前支撑架和外左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左连接杆,在所述外右前支撑架和外右后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右连接杆,在所述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的上侧面内分别开有朝上开放的左滑道和右滑道,
所述内支撑系统包括内左前支撑架、内右前支撑架、内左后支撑架和内右后支撑架,在所述内支撑系统上固定支撑有打印平板,所述打印平板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别由内左前支撑架、内右前支撑架、内左后支撑架和内右后支撑架支撑,
在所述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上设置有机头组件,所述机头组件包括机头组件连接横杆,所述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包括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和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所述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和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平行且保持水平,
所述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和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的左侧由左外弧形杆和左内弧形杆固定连接,所述左内弧形杆位于左外弧形杆的右侧,所述左外弧形杆的弧面的左顶点由左连接杆支撑,所述左外弧形杆的弧面的左顶点通过第一滚轮嵌入在左连接杆的左滑道内,
所述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和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的右侧由右外弧形杆和右内弧形杆固定连接,所述右内弧形杆位于右外弧形杆的左侧,所述右外弧形杆的弧面的右顶点由右连接杆支撑,所述右外弧形杆的弧面的右顶点通过第二滚轮嵌入在右连接杆的右滑道内,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由第一电机带动分别沿着左滑道和右滑道来回滑动,
在所述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左内弧形杆、右内弧形杆的中间部分均开有连接通道,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左内弧形杆、右内弧形杆的连接通道分别在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左内弧形杆、右内弧形杆上下贯穿,
在所述机头组件上设置有打印喷头组,所述打印喷头组的数量在2-10之间,所述打印喷头组位于打印平板的上方,所述打印喷头组包括喷头组连接杆和喷头组,所述喷头组连接杆的顶端嵌入在连接通道内,所述喷头组连接杆穿过连接通道,所述喷头组固定在喷头组连接杆的底端,所有打印喷头组的喷头组连接杆统一由第二电机带动沿着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左内弧形杆、右内弧形杆的连接通道来回循环滑动;
所述多喷头组分步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需要印花的织物平铺在打印平板上,将所需印花的一个完整图像分解成子图像,子图像的数量与打印喷头组的数量相同,并将各子图像分别传送给各打印喷头组的喷印控制系统,此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沿着左滑道和右滑道滑动,使得机头组件连接横杆的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位于左 连接杆和右连接杆的最前部,各打印喷头组的喷印控制系统处于停止工作状态,且由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组的喷头组连接杆滑动使得各打印喷头组运动至左内弧形杆上,此时各打印喷头组所处的位置为各自的初始化位置,完成印花前的初始化设置;
印花时,首先第二电机带动打印喷头组的喷头组连接杆往滑动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滑动,当打印喷头组开始滑动至织物正上方时,打印喷头组的喷印控制系统开始工作,此时第一个打印喷头组完成对织物的第一个动程的一次印花,第二个打印喷头组完成对织物的第一个动程的二次印花,直到最后一个打印喷头组完成对织物的第一个动程的最后一次印花,当打印喷头组开始离开织物正上方时,打印喷头组的喷印控制系统停止工作,此时打印喷头组的喷头组连接杆在第二电机带动下往滑动右内弧形杆滑动,
当所有打印喷头组完成对织物的印花时,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沿着左滑道和右滑道滑动由前往后滑动一个印花动程,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滑动过程中第二电机同时带动打印喷头组的喷头组连接杆依次沿着右内弧形杆、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左内弧形杆滑动,当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分别沿着左滑道和右滑道滑动由前往后滑动一个印花动程结束时,各打印喷头组也正好滑动至各自的初始化位置,而后各打印喷头组继续按照第一个动程印花的动作完成对织物的第二个动程的印花;
持续直至完成对织物所有动程的印花,此时整个织物完成印花。”
驳回决定引用的对比文件为:
对比文件1:CN 105730007 A,公开日为2016年07月06日。
驳回决定指出:权利要求1、2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分别与对比文件1相比,其区别技术特征均在于:(1)本申请中前、后机头组件的连接横杆的左右两侧分别都由内、外弧形杆固定连接(对比文件1中前后机头组件分开设置),弧形杆与装置中各部件的具体连接、设置方式与对比文件1不同,弧形杆通过滚轮嵌入相应连接杆的滑道内并由第一电机带动来回滑动,相应的印花工作过程与对比文件1不同;(2)打印喷头组的数量在2-10之间,打印喷头组的具体连接、工作方式与对比文件1不同。其中,区别技术特征(1)中的一部分是在对比文件1基础上的进一步设置,一部分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其余部分是根据实际运行需求、使用需求结合常规设置模式进行的相应设定;区别技术特征(2)中的一部分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其余部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已有装置的结构基础上、结合实际使用需求进行的常规设定。因此权利要求1、2相对于对比文件1和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均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8年06月05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未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复审请求人认为,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的主要区别为:1)机头组件数量和打印喷头组数量均不同:本申请只有一个机头组件,其上设置有2-10个打印喷头组;而对比文件1有两个机头组件,每个机头组件上仅设置1个打印喷头组。2)机头组件具体结构不同:对比文件1没有公开本申请中呈环形的机头组件连接横杆、环形通道,以及含喷头组连接杆并以嵌入方式与环形通道连接且能循环滑动的打印喷头组。3)具体的使用方法不同:对比文件1无法实现无间歇印花过程,它的第二机头组件在中间的一次停止会影响印花效率和效果,而本申请可实现织物的连续动程下的印花,无需停止。4)实现的技术效果不同:本申请可解决多个打印喷头组初始位置的准确设定问题,实现在同一个机头组件集成多个打印喷头组,对比文件1没有公开任何与此相关的内容。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6月11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原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认为:关于喷头组件的设置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数量的喷头组,这是机械领域常规设置,且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增加喷印头的数量并不存在技术障碍;同时在最大化满足节约成本、提升装置工作效率等机械装置最基本设置需求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基于印花装置常规工作模式结合具体使用需求,进一步设置装置中各部件的具体连接、设置方式;对于具体的印花过程,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发明构思相同,针对同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印花效率的平板数字喷墨印花装置,其同样采用了多组喷头印花的模式;而对于具体在印花过程中喷头组件是否进行间歇,在具备多个喷头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有能力将多个喷头的工作过程设置为互相衔接,从而进一步提升印花效率。因此坚持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03月25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权利要求1、2相对于对比文件1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的结合均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同时,还针对复审请求人的陈述意见进行了答复,并认为:对比文件1在承印物两端各设置一个喷头组相向运动的方式需要其中一个喷头组停止一次动程,这明显会影响印花效率。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存在着对对比文件1进一步改进的动机。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为了兼顾每个喷头组的初始印花位置正确以及印花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在对比文件1的横撑杆上增加喷头组的排布位置使各喷头组的初始印花位置得到保证。同时考虑到印花机的体积、厂房空间、成本等,以及环形结构也是本领域实现喷头往复移动的常规设置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选择将直线形横撑杆改变为环形显而易见。当选择将直线形横撑杆改为环形横撑杆时,通过内、外弧形杆都固定连接前、后横撑杆的左右两侧从而构成环形的横撑杆(类似运动场跑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比文件1基础上容易想到的,而为了使喷头组在环形横撑杆上能够滑动,在环形横撑杆上开设上下贯穿的连接通道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由于为解决上述问题使得横撑杆的形状发生变化,因此在横撑杆的连接通道内可滑动的喷头组的工作过程显然要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预期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效果也是可以预期的。
复审请求人于 2019年05月06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未修改申请文件。复审请求人认为:1)对比文件1虽然暗含了喷头组横向移动距离大于印花图案的幅宽,但是暗含的特征并未起到重要作用,对比文件1也未记载任何该暗含特征导致的效果或作用,也未记载任何与“初始化位置”有关的内容,因此不可能得出该暗含特征与喷嘴初始化位置相关联的结论,继而不能获得增加横撑杆长度可以解决初始化位置的启示以及改变横撑杆的形状的启示。2)对比文件1的机头组件中,喷头组是直接连接在横撑杆上的,而横撑杆设于前撑杆和后撑杆之间,喷头组沿横撑杆来回滑动,可见对比文件1未公开呈环形的机头组件连接横杆,未公开机组组件连接横杆的环形通道,也未公开采用左内弧形杆作为各打印喷头组的初始化位置。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复审请求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1.审查文本的认定
复审请求人在复审程序中未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故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所针对的文本与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文本相同,即,申请日2017年05月23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4页、说明书附图第1页、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以及2018年02月27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2项。
2.关于创造性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2.1关于独立权利要求1
独立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多喷头组分步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平板式两喷头组分步印花数字喷墨印花装置(参见说明书第[0005]-[0011]段、附图1),该印花装置包括外支撑系统和内支撑系统;
外支撑系统包括第一左前支撑架1(即外左前支撑架)、第一左后支撑架3(即外右前支撑架)、第一右前支撑架2(即外左后支撑架)、第一右后支撑架4(即外右后支撑架),在第一左前支撑架1、第一右前支撑架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前连接架11(即左连接杆),在第一左后支撑架3、第一右后支撑架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后连接架12(即右连接杆),在前连接架11和后连接架12的上侧面内分别开有朝上开放的第一上轨道13、第二上轨道14(两者即左滑道)和第三上轨道15和第四上轨道16(两者即右滑道);
内支撑系统包括第二左前支撑架5(即内左前支撑架)、第二左后支撑架7(即内右前支撑架)、第二右前支撑架6(即内左后支撑架)、第二右后支撑架8(即内右后支撑架),在内支撑系统上放置有平板10,平板10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和右后角分别由第二左前支撑架5、第二左后支撑架7、第二右前支撑架6、第二右后支撑架8支撑;
在前连接架11和后连接架12上设置有机头组件,机头组件包括第一机头组件21和第二机头组件22,机头组件包括横撑杆25(即机头组件连接横杆),横撑杆包括第一机头组件21的横撑杆和第二机头组件22的横撑杆,第一机头组件21的横撑杆和第二机头组件22的横撑杆平行且保持水平,第一机头组件21的前撑杆23和后撑杆24分别放置在第一上轨道13和第三上轨道15内,第二机头组件22的前撑杆23和后撑杆24分别放置在第二上轨道14和第四上轨道16内,机头组件上设置有喷头组26(即打印喷头组),喷头组26位于打印平板10的上方,第一机头组件21的喷头组由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沿着横撑杆来回滑动,第二机头组件22的喷头组由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沿着横撑杆来回滑动;
使用时,首先将需要印花的织物平铺在打印平板10上(打印前必然需要将织物置于打印位置),而后将需要印花的一个完整图像采用图像分解方法分解成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即子图像),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数量与打印喷头组的数量相同,并将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分别传送给第一机头组件21、第二机头组件22的喷印控制系统,印花时,使得第一机头组件21的前撑杆和后撑杆分别位于第一上轨道13和第三上轨道15的左边,此时,使得机头组件连接横杆的第一机头组件21的横撑杆位于连接架11(即左连接杆)和后连接架12(即右连接杆)的最前部,第二机头组件22的横撑杆位于连接架11和后连接架12的最后部,各喷头组26(即打印喷头组)的喷印控制系统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完成印花前的初始化设置;印花时,第一机头组件21的喷头组由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沿着横撑杆25滑动一个来回,同时第二机头组件22的喷头组由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沿着横撑杆25滑动一个来回,而后第一机头组件21的前撑杆和后撑杆由第三伺服电机带动沿着第一上轨道13和第三上轨道15从左往右滑动一个动程,同时第二机头组件22的前撑杆和后撑杆由第四伺服电机带动沿着第二上轨道14和第四上轨道16从右往左滑动一个动程,完成一次印花动程,该过程持续直至完成对织物所有动程的印花,此时整个织物完成印花。
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1所公开的内容相比,其区别技术特征为:(1)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包括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和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且该前、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的左右两侧分别都由内、外弧形杆固定连接,外弧形杆的弧面顶点由相应连接杆支撑且通过滚轮嵌入该相应连接杆的滑道内,前、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与左、右内弧形杆通过其各自中间部分开设的上下贯穿的连接通道而构成打印喷头组的循环滑动通道;(2)打印喷头组的数量在2-10之间,打印喷头组还包括其顶端嵌入连接通道内并穿过该连接通道的喷头组连接杆,喷头组固定在喷头组连接杆的底端,所有打印喷头组的喷头组由电机带动沿着所述连接通道来回循环滑动,由打印喷头组的运动方式形成的与对比文件1不同的印花工作方式。
基于该区别技术特征可以确定,本申请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置打印喷头组的结构及工作方式,以保证喷头组的初始化位置。
由于对比文件1说明书的背景技术部分(参见其说明书第[0003]段)描述了其现有技术中的印花过程,首先喷头组在织物宽度方向上运动一个导程,运动过程中喷印控制器根据喷印控制命令控制喷嘴是否喷墨,其次伺服电机控制打印平板在织物长度方向上向前移动一个打印宽度,两种运动相互协调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打印任务。基于这种印花方式,如何提高印花速度或每一次打印成衣等的数量是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设备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即,对比文件1是为了解决印花效率的问题,而提出采用同时相向运动作用的两个喷头组对织物进行同时分步印花(参见其说明书第[0004]段)。根据上文对比文件1公开的技术内容,对比文件1已解决其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喷头组印花效率低的问题。虽然对比文件1的两个喷头组之一在相向运动过程中需要停止一次动程,并由此影响印花效率,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此缺陷改进时,根据对比文件1给出的两个喷头组各自沿着前撑杆、后撑杆来回滑动的技术手段,不存在将前、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与内、外弧形杆共同构成环形连接通道的技术教导,因而无法获得数量在2-20之间的多个喷头组可沿着环形连接通道循环滑动的技术手段。因此,对比文件1没有公开上述区别技术特征(1)、(2),且也没有给出获得该区别技术特征的技术教导。
另外,目前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1)、(2)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本申请通过采用由前、后双机头连接横杆与内、外弧形杆构成的环形连接通道,通过多个喷头组在环形连接通道上的循环移动,保证了各喷头组初始化位置,实现多喷头组的协同分步印花,同时提高印花效率、改善印花效果(参见本申请说明书第[0008]和[0011]段),也即,上述区别技术特征给本申请带来了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由此可见,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故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2关于独立权利要求2
权利要求2请求保护一种多喷头组分步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方法。根据上文第2.1条对对比文件1的相同描述,权利要求2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1所公开的内容相比,其区别技术特征为:(1)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包括前机头组件连接横杆和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且该前、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的左右两侧分别都由内、外弧形杆固定连接,外弧形杆的弧面顶点由相应连接杆支撑且通过滚轮嵌入该相应连接杆的滑道内,前、后机头组件连接横杆与左、右内弧形杆通过其各自中间部分开设的上下贯穿的连接通道而构成打印喷头组的循环滑动通道;(2)打印喷头组的数量在2-10之间,打印喷头组还包括其顶端嵌入连接通道内并穿过该连接通道的喷头组连接杆,喷头组固定在喷头组连接杆的底端,所有打印喷头组的喷头组由电机带动沿着所述连接通道来回循环滑动,由打印喷头组的运动方式形成的与对比文件1不同的印花工作方式。基于该区别技术特征可以确定,本申请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置打印喷头组的结构及工作方式,以保证喷头组的初始化位置。
由于权利要求2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技术特征和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技术特征相同,因此,基于评述权利要求1时相同的理由,权利要求2相对于对比文件1同样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基于上述事实和理由,本案合议组作出如下复审请求审查决定。
三、决定
撤销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4月11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查部门在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所针对的审查文本的基础上对本申请继续进行审查。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