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切换电路、电子装置以及电源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复审决定


发明创造名称:电源切换电路、电子装置以及电源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84018
决定日:2019-06-25
委内编号:1F266953
优先权日:2013-06-28
申请(专利)号:201410281451.7
申请日:2014-06-20
复审请求人:索尼公司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刘永欣
合议组组长:马欲洁
参审员:田苏洁
国际分类号:H02J9/04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相比存在区别技术特征,其中部分区别技术特征被其他对比文件公开且作用相同,其余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则该项权利要求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对比文件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因而不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410281451.7,名称为“电源切换电路、电子装置以及电源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本申请的申请人为索尼公司,申请日为2014年06月20日,优先权日为2013年06月28日,公开日为2014年12月31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部门于2018年10月24日发出驳回决定,以本申请权利要求1-7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为由驳回了本申请。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申请人于申请日2014年06月20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和摘要附图、说明书附图第1-15页;2017年09月26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22页;2018年09月18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7项。
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如下:
“1.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包括:
参考电压生成器,生成预定参考电压;
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生成器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主电源的电源电压超过所述预定参考电压时,使用所述主电源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
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使用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
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其中,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
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以及
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电路,
其中,所述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
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在第一备用电源侧寄生二极管形成之后根据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以及
备用电源侧整流晶体管,其中形成了第二备用电源侧寄生二极管,所述第二备用电源侧寄生二极管抑制与所述第一备用电源侧寄生二极管抑制电流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电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电路,
其中,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在第一主电源侧寄生二极管形成之后根据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
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还包括:
主电源侧整流晶体管,其中形成了第二主电源侧寄生二极管,所述第二主电源侧寄生二极管抑制与所述第一主电源侧寄生二极管抑制电流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电流。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电路,
其中,当所述电源电压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输出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
其中,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输出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5.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包括:
电压检测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接至主电源,所述电压检测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主电源输出检测信号以检测所述主电源;
反相器,通过使用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将由所述电压检测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反相并且输出所述信号作为反相信号;
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基于作为所述检测信号和所述反相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
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
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基于作为所述检测信号和所述反相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以及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
6.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主电源单元,提供主电源;
电池,提供备用电源;
参考电压生成器,生成预定参考电压;
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生成器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主电源的电源电压超过所述预定参考电压时使用所述主电源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
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使用所述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
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其中,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主电 源侧控制晶体管和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
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以及
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
7.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参考电压生成器生成预定参考电压;
当主电源的电源电压超过所述预定参考电压时由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使用主电源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生成器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
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由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使用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
由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其中,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
由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以及
由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
驳回决定中引用如下对比文件:
对比文件1:JP特开2008-86100A,公开日为2008年04月10日;
对比文件2:JP特开2008-118732A,公开日为2008年05月22日。
驳回决定认为:(1)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相比,区别技术特征为: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还包括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对比文件2给出了设置延迟单元的技术启示,而其他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2)权利要求5与对比文件1相比,区别技术特征为: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电压检测器第二端连接至主电源。对比文件2给出了设置延迟单元的技术启示,而其他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权利要求5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3)权利要求6与对比文件1相比,区别技术特征为:主电源侧输出单元还包括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对比文件2给出了设置延迟单元的技术启示,而其他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权利要求6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4)权利要求7与对比文件1相比,区别技术特征为:主电源侧输出单元还包括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由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所述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对比文件2给出了设置延迟单元的技术启示,而其他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权利要求7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2)从属权利要求2-4的附加技术特征或者被对比文件1公开、或者被对比文件2公开,因此权利要求2-4也不具备创造性。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8年11月23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并提交了权利要求的全文修改替换页(共7项权利要求)。其中,复审请求人将独立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使用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修改为“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复审请求人对独立权利要求5-7进行了类似于独立权利要求1的修改。提交复审请求时修改的权利要求1、5-7的内容如下:
“1.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包括:
参考电压生成器,生成预定参考电压;
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生成器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主电源的电源电压超过所述预定参考电压时,使用所述主电源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
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
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其中,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
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以及
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
“5.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包括:
电压检测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接至主电源,所述电压检测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主电源输出检测信号以检测所述主电源;
反相器,包括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来所述备用电源将由所述电压检测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反相并且输出所述信号作为反相信号;
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基于作为所述检测信号和所述反相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
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
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基于作为所述检测信号和所述反相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以及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
6.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主电源单元,提供主电源;
电池,提供备用电源;
参考电压生成器,生成预定参考电压;
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生成器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主电源的电源电压超过所述预定参考电压时使用所述主电源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
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连接至所述备用电源的控制端,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经由所述控制 端使用所述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
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其中,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
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以及
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
7.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参考电压生成器生成预定参考电压;
当主电源的电源电压超过所述预定参考电压时由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使用主电源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生成器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
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由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使用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备用电源;
由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 而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其中,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
由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以及
由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
复审请求人认为: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中的技术特征“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没有被对比文件1、2所公开。由于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控制端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所以,即使主电源的电压降低至或小于参考电压,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仍可输出高电平反相信号,并且因此,主电源被切断,从而防止了至主电源单元的逆流。因而,权利要求1具有创造性。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11月29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实质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实质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坚持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04月22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权利要求1-7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对于复审请求人的陈述意见,合议组认为: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通过选择电路420选择得到主电源电压VCC和备用电源电压VBK中较高的一个作为选择电路的输出电压VCH,该VCH连接反相器434(相当于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VCH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可见,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为了保证对反相器434的控制,选择合适的电源连接其控制端并控制反相器的动作的技术特征,而上述技术特征也可以保证即使主电源的电压降低至或小于参考电压,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仍可输出高电平反相信号,并且因此,主电源被切断,从而防止了至主电源单元的逆流,即对比文件1公开的电路连接方式与权利要求中记载的连接方式均能够获得防止主电源单元逆流的技术效果,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容易得到使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这通过对电路结构进行简单调整就可以得到,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电路连接关系的常规选择。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5月23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并提交了权利要求的全文修改替换页(共7项权利要求)。其中,复审请求人将独立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修改为特征(a)“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始终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并增加了特征(b)“其中,所述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当所述主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两者的电压低于预定值时,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都处于接通状态”,并删除了从属权利要求2中的相应特征。复审请求人对独立权利要求5-7进行了类似于独立权利要求1的修改。答复复审通知书时修改的权利要求1-2、5-7的内容如下:
“1.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包括:
参考电压生成器,生成预定参考电压;
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生成器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主电源的电源电压超过所述预定参考电压时,使用所述主电源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
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始终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
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其中,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
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其中,所述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以及
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
其中,当所述主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两者的电压低于预定值时,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都处于接通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切换电路,
其中,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在第一备用电源侧寄生二极管形成之后根据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
所述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还包括:
备用电源侧整流晶体管,其中形成了第二备用电源侧寄生二极管,所述第二备用电源侧寄生二极管抑制与所述第一备用电源侧寄生二极管抑制电流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电流。”
“5.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包括:
电压检测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连接至主电源,所述电压检测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主电源输出检测信号以检测所述主电源;
反相器,包括始终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来所述备用电源将由所述电压检测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反相并且输出所述信号作为反相信号;
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基于作为所述检测信号和所述反相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
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
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基于作为所述检测信号和所述反相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以及
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
其中,当所述主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两者的电压低于预定值时,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都处于接通状态。
6.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主电源单元,提供主电源;
电池,提供备用电源;
参考电压生成器,生成预定参考电压;
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生成器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主电源的电源电压超过所述预定参考电压时使用所述主电源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
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始终连接至所述备用电源的控制端,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
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其中,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
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其中,所述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以及
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
其中,当所述主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两者的电压低于预定值时,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都处于接通状态。
7.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参考电压生成器生成预定参考电压;
当主电源的电源电压超过所述预定参考电压时由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使用主电源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生成器连接,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
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由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使用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控制端始终连接至所述备用电源;
由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其中,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
由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其中,所述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以及
由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
其中,当所述主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两者的电压低于预定值时,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都处于接通状态。”
复审请求人认为:(1)对比文件1中反相器434(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控制端有时使用主电源电压Vcc,有时使用备用电源电压VBK,而并不能始终使用备用电源。因此上述特征(a)没有被对比文件1公开,也没有被对比文件2公开。本申请中,由于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控制端始终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所以,即使主电源的电压降低至或小于参考电压,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仍可输出高电平反相信号,并且因此,主电源被切断,从而防止了至主电源单元的逆流。(2)对比文件1中无论主电源电压Vcc和备用电源电压VBK是否低于某一值,晶闸管433(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与晶闸管431和432(二者整体相当于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这两者中只有一个是导通的,因此上述特征(b)没有被对比文件1公开,也没有被对比文件2公开。通过以上特征(b)可以确保对与电源切换单元相连的负载的电力供应。因此,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具有创造性。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依法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1、审查文本的认定
复审请求人在2019年05月23日答复复审通知书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全文修改替换页(共7项权利要求),经审查,所作修改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1条第1款和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本复审通知书所针对的审查文本是:复审请求人于申请日2014年06月20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和摘要附图、说明书附图第1-15页;2017年09月26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22页;2019年05月23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7项。
2、关于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相比存在区别技术特征,其中部分区别技术特征被其他对比文件公开且作用相同,其余区别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则该项权利要求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对比文件以及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因而不具备创造性。
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引用的对比文件与驳回决定和复审通知书中引用的对比文件相同,即:
对比文件1:JP特开2008-86100A,公开日为2008年04月10日;
对比文件2:JP特开2008-118732A,公开日为2008年05月22日。
2.1、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参见权利要求1、4,说明书摘要,说明书第19-51段及附图1-3):来自于外部的第一电源电压(相当于主电源的电源电压)和来自于外部的第二电源电压。第一检测电路比较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并输出比较结果;选择电路420选择主电源电压VCC和备用电源电压VBK中高的一个,并输出该选择电压作为供电电压VCH,向反相器434供电。第二检测电路(相当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比较第一电源电压和参考电压并输出第二逻辑信号,其中,在电源切换电路400的内部,可以使用电阻和齐纳二极管(相当于参考电压生成器)产生参考电压VDET(即生成预定参考电压),当主电源电压VCC高于参考电压VDET时,比较电路413输出逻辑高电平,反相器434(相当于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将逻辑信号反向为低电平提供至晶闸管433的门极,晶闸管433(相当于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闭合,晶闸管431和432(二者整体相当于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关断,电源电压VOUT输出电压VCC(相当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当主电源的电源电压超过预定参考电压时,使用所述主电源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反相器将第二检测电路输出的逻辑信号反向,当主电源电压低于参考电压VDET,降至VCC2时,比较器413输出逻辑低电平,通过反相器434反转为逻辑高电平提供至晶闸管433门极,晶闸管433关断,晶闸管431和432(相当于备用电源侧整流晶体管)闭合,电源电压VOUT输出电池电压VBK1,图3公开了在第三时期T3,即主电源电压VCC2小于VDET,比较器输出逻辑低电平时,由于VBK1电压高于VCC2,VCH电压为VBK1,该VCH向反相器434供电(相当于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使用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图2公开了第二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413)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连接VDET,第二端与VCC连接(相当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生成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主电源连接),第三端连接VOUT。
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所公开的内容相比,其区别技术特征为:(1)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始终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还包括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2)当所述主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两者的电压低于预定值时,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都处于接通状态。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本申请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备用电源控制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动作、如何实现主备电源的切换控制以及如何实现对开关管的保护、如何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电力不足时确保向负载供应电力。
对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1),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参见说明书第16-45段及附图1、3):VDD的检测电路12输出连接NOR电路21和反相器22-24(相当于延迟单元),反相器22-24实现延时,图1、3公开了相对于控制备用电源的反相器输出OUT2延迟控制主电源的反相器输出OUT1(相当于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上述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中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实现主备电源的切换控制。
参见对比文件1的附图1并结合前述,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通过选择电路420选择得到主电源电压VCC和备用电源电压VBK中较高的一个作为选择电路的输出电压VCH,该VCH连接反相器434(相当于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VCH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可见,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为了保证对反相器434的控制,选择合适的电源连接其控制端并控制反相器的动作的技术内容,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容易得到使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始终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为了实现对晶体管的保护,而在晶体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并接电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技术手段;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二检测电路的电源端(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设计,以上均属于公知常识。
对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2),由于对比文件1公开的电源切换电路的根本目的是选择电量比较充足的电源向负载供电,即其根本目的是确保向负载提供充足的电力,因而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电量均不足时,使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同时向负载供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继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当所述主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两者的电压低于预定值时,使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都处于接通状态从而使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同时向负载供电,这只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电源电量不足时,对供电电源的常规选择,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由此可见,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及本领域公知常识得出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因而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2、权利要求2是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对比文件1(参见权利要求1、4,说明书摘要,说明书第19-51段及附图1-3)公开了当主电源电压低于参考电压VDET时,比较器413输出逻辑低电平,逻辑低电平传送至晶闸管431和432的门极,晶闸管431和432设置为闭合,逻辑低电平通过反相器434反转为逻辑高电平提供至晶闸管433门极,晶闸管433关断,电源电压VOUT输出电池电压VBK1,结合图2公开了晶体管431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并联寄生二极管435,晶体管432(相当于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源极与漏极之间并联寄生二极管436,寄生二极管436抑制与寄生二极管435的电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电流。因而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的情况下,该从属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3、权利要求3是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对比文件2(参见说明书第16-45段及附图1、3)公开了MOS晶闸管M1-1(相当于主电源侧整流晶体管)和M1-2(相当于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与反相器24的控制电路14连接。如果检测电路12输出高电平检测信号,反相器20将转换为低电平,输出至NOR电路21,NOR电路21输出高电平经过反相器22、23和24,反相器24输出低电平至晶闸管M1-1和晶闸管M1-2的门极,晶闸管闭合,结合图1公开了晶体管M1-1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并联寄生二极管,晶体管M1-2源极与漏极之间并联寄生二极管,晶体管M1-2源极与漏极之间并联的寄生二极管抑制与晶体管M1-1的源极与漏极之间并联寄生二极管的电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电流(相当于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在第一主电源侧寄生二极管形成之后根据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主电源侧整流晶体管,其中形成了第二主电源侧寄生二极管,所述第二主电源侧寄生二极管抑制与所述第一主电源侧寄生二极管抑制电流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电流)。上述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权利要求3的技术方案中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如何构建主电源侧输出单元。因而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的情况下,该从属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4、权利要求4是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对比文件1(参见权利要求1、4,说明书摘要,说明书第19-51段及附图1-3)公开了当主电源电压低于参考电压VDET时,比较器413输出逻辑低电平(相当于当所述电源电压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输出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当主电源电压VCC高于参考电压VDET时,比较电路413输出逻辑高电平,逻辑高电平传送至晶闸管431和432的门极,晶闸管431和432设置为关断,逻辑高电平通过反相器434将逻辑信号反向为低电平提供至晶闸管433的门极,晶闸管闭合,电源电压VOUT输出电压VCC(相当于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输出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因而在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的情况下,该从属权利要求也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5、权利要求5请求保护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并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参见权利要求1、4,说明书摘要,说明书第19-51段及附图1-3):第一检测电路比较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并输出比较结果;选择电路420选择主电源电压VCC和备用电源电压VBK中高的一个,并输出该选择电压作为供电电压VCH,向反相器434供电。第一检测电路比较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并输出比较结果;第二检测电路(相当于电压检测器)比较第一电源电压和参考电压并输出逻辑信号(相当于所述电压检测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主电源输出检测信号以检测所述主电源),当主电源电压VCC高于参考电压VDET时,比较电路413输出逻辑高电平(相当于检测信号),反相器434将逻辑信号反向为低电平(相当于反相信号)提供至晶闸管433的门极,晶闸管433(相当于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闭合,晶闸管431和432(二者整体相当于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关断,电源电压VOUT输出电压VCC。反相器将第二检测电路输出的逻辑信号反向,当主电源电压低于参考电压VDET,降至VCC2时,比较器413输出逻辑低电平,通过反相器434反转为逻辑高电平提供至晶闸管433门极,晶闸管433关断,晶闸管431和432闭合,电源电压VOUT输出电池电压VBK1,结合图3公开了在第三时期T3,即主电源电压VCC2小于VDET,比较器输出逻辑低电平时,由于VBK1电压高于VCC2,VCH电压为VBK1,该VCH向反相器434供电(相当于反相器,通过使用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将由所述电压检测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反相并且输出所述信号作为反相信号,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基于作为所述检测信号和所述反相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基于作为所述检测信号和所述反相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图2公开了第二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413)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一端连接VCC(相当于电压检测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至主电源)。
权利要求5与对比文件1所公开的内容相比,其区别技术特征为:(1)反相器,包括始终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来自所述备用电源将由所述电压检测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反相并且输出所述信号作为反相信号;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电压检测器第二端连接至主电源。(2)当所述主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两者的电压低于预定值时,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都处于接通状态。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本申请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备用电源控制反相器的动作、如何实现主备电源的切换控制以及如何实现对开关管的保护、如何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电力不足时确保向负载供应电力。
对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1),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参见说明书第16-45段及附图1、3):VDD的检测电路12输出连接NOR电路21和反相器22-24(相当于延迟单元),反相器22-24实现延时,图1、3公开了相对于控制备用电源的反相器输出OUT2延迟控制主电源的反相器输出OUT1(相当于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上述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权利要求5的技术方案中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实现主备电源的切换控制。
参见对比文件1的附图1并结合前述,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通过选择电路420选择得到主电源电压VCC和备用电源电压VBK中较高的一个作为选择电路的输出电压VCH,该VCH连接反相器434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VCH将由电压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反相并且输出所述信号作为反相信号,可见,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为了保证对反相器434的控制,选择合适的电源连接其控制端并控制反相器的动作的技术内容,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容易得到使反相器包括始终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将由电压检测器输出的检测信号反相并且输出所述信号作为反相信号。为了实现对晶体管的保护,而在晶体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并接电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技术手段;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电压检测器的电源端(第二端)与主电源连接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设计,以上均属于公知常识。
对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2),由于对比文件1公开的电源切换电路的根本目的是选择电量比较充足的电源向负载供电,即其根本目的是确保向负载提供充足的电力,因而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电量均不足时,使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同时向负载供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继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当所述主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两者的电压低于预定值时,使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都处于接通状态从而使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同时向负载供电,这只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电源电量不足时,对供电电源的常规选择,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由此可见,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及本领域公知常识得出权利要求5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权利要求5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因而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6、权利要求6请求保护一种电子装置。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并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参见权利要求1、4,说明书摘要,说明书第19-51段及附图1-3):来自于外部的第一电源电压(相当于主电源单元,提供主电源)和来自于外部的第二电源电压。第一检测电路比较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并输出比较结果;选择电路420选择主电源电压VCC和备用电源电压VBK中高的一个,并输出该选择电压作为供电电压VCH,向反相器434供电。第二检测电路(相当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比较第一电源电压和参考电压并输出第二逻辑信号,其中,在电源切换电路400的内部,可以使用电阻和齐纳二极管(相当于参考电压生成器)产生参考电压VDET(即生成预定参考电压),当主电源电压VCC高于参考电压VDET时,比较电路413输出逻辑高电平,反相器434(相当于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将逻辑信号反向为低电平提供至晶闸管433的门极,晶闸管433(相当于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闭合,晶闸管431和432(二者整体相当于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关断,电源电压VOUT输出电压VCC(相当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被配置为当主电源的电源电压超过预定参考电压时,使用所述主电源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反相器将第二检测电路输出的逻辑信号反向,当主电源电压低于参考电压VDET,降至VCC2时,比较器413输出逻辑低电平,通过反相器434反转为逻辑高电平提供至晶闸管433门极,晶闸管433关断,晶闸管431和432(相当于备用电源侧整流晶体管)闭合,电源电压VOUT输出电池(相当于电池,提供备用电源)电压VBK1,图3公开了在第三时期T3,即主电源电压VCC2小于VDET,比较器输出逻辑低电平时,由于VBK1电压高于VCC2,VCH电压为VBK1,该VCH向反相器434供电(相当于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使用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图2公开了第二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413)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连接VDET,第二端与VCC连接(相当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生成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主电源连接),第三端连接VOUT。
权利要求6与对比文件1所公开的内容相比,其区别技术特征为:(1)权利要求请求保护一种电子装置,其中,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始终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主电源侧输出单元还包括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2)当所述主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两者的电压低于预定值时,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都处于接通状态。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本申请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备用电源控制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动作、如何实现主备电源的切换控制以及如何实现对开关管的保护、如何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电力不足时确保向负载供应电力。
对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1),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电路,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参见说明书第16-45段及附图1、3):VDD的检测电路12输出连接NOR电路21和反相器22-24(相当于延迟单元),反相器22-24实现延时,结合图1、3公开了相对于控制备用电源的反相器输出OUT2延迟控制主电源的反相器输出OUT1(相当于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上述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权利要求6的技术方案中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实现主备电源的切换控制。
参见对比文件1的附图1并结合前述,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通过选择电路420选择得到主电源电压VCC和备用电源电压VBK中较高的一个作为选择电路的输出电压VCH,该VCH连接反相器434(相当于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VCH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可见,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为了保证对反相器434的控制,选择合适的电源连接其控制端并控制反相器的动作的技术内容,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容易得到使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始终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为了实现对晶体管的保护,而在晶体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并接电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技术手段;同时,将电源切换电路应用于电子装置中以及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二检测电路的电源端(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设计,以上均属于公知常识。
对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2),由于对比文件1公开的电源切换电路的根本目的是选择电量比较充足的电源向负载供电,即其根本目的是确保向负载提供充足的电力,因而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电量均不足时,使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同时向负载供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继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当所述主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两者的电压低于预定值时,使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都处于接通状态从而使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同时向负载供电,这只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电源电量不足时,对供电电源的常规选择,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由此可见,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及本领域公知常识得出权利要求6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权利要求6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因而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7、权利要求7请求保护一种电源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参见权利要求1、4,说明书摘要,说明书第19-51段及附图1-3):来自于外部的第一电源电压和来自于外部的第二电源电压。第一检测电路比较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并输出比较结果;选择电路420选择主电源电压VCC和备用电源电压VBK中高的一个,并输出该选择电压作为供电电压VCH,向反相器434供电。第二检测电路(相当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比较第一电源电压和参考电压并输出逻辑信号,其中,在电源切换电路400的内部,可以使用电阻和齐纳二极管(相当于参考电压生成器)产生参考电压VDET(即由参考电压生成器生成预定参考电压),当主电源电压VCC高于参考电压VDET时,比较电路413输出逻辑高电平,反相器434(相当于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将逻辑信号反向为低电平提供至晶闸管433的门极,晶闸管433闭合(相当于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所述主电源侧输出单元包括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晶闸管431和432关断(二者整体相当于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电源电压VOUT输出电压VCC(相当于当所述主电源的电源电压超过预定参考电压时由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使用主电源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一控制信号,由主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之一的主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主电源)。反相器将第二检测电路输出的逻辑信号反向,当主电源电压低于参考电压VDET,降至VCC2时,比较器413输出逻辑低电平,通过反相器434反转为逻辑高电平提供至晶闸管433门极,晶闸管433关断,晶闸管431和432(相当于备用电源侧整流晶体管)闭合,电源电压VOUT输出电池电压VBK1,图3公开了在第三时期T3,即主电源电压VCC2小于VDET,比较器输出逻辑低电平时,由于VBK1电压高于VCC2,VCH电压为VBK1,该VCH向反相器434供电(相当于当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位不超过所述预定电位时由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使用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由备用电源侧输出单元根据作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另一个的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的所述电位是否超过所述预定电位而输出或切断所述备用电源)。图2公开了第二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413)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连接VDET,第二端与VCC连接(相当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生成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主电源连接),第三端连接VOUT。
权利要求7与对比文件1所公开的内容相比,其区别技术特征为:(1)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控制端始终连接至所述备用电源;主电源侧输出单元还包括电阻器,所述电阻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源极而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的栅极;由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所述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2)当所述主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两者的电压低于预定值时,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都处于接通状态。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本申请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备用电源控制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动作、如何实现主备电源的切换控制、如何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电力不足时确保向负载供应电力。
对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1),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电源切换电路的控制方法,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参见说明书第16-45段及附图1、3):VDD的检测电路12输出连接NOR电路21和反相器22-24(相当于延迟单元),反相器22-24实现延时,图1、3公开了相对于控制备用电源的反相器输出OUT2延迟控制主电源的反相器输出OUT1(相当于由延迟单元相对于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信号延迟所述主电源侧控制信号)。上述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权利要求7的技术方案中所起的作用相同,都是实现主备电源的切换控制。
参见对比文件1的附图1并结合前述,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通过选择电路420选择得到主电源电压VCC和备用电源电压VBK中较高的一个作为选择电路的输出电压VCH,该VCH连接反相器434(相当于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控制端,可见,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为了保证对反相器434的控制,选择合适的电源连接其控制端并控制反相器的动作的技术内容,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容易想到将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控制端始终连接至备用电源。为了实现对晶体管的保护,而在晶体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并接电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技术手段,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二检测电路的电源端(第三端)与主电源连接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设计,以上均属于公知常识。
对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2),由于对比文件1公开的电源切换电路的根本目的是选择电量比较充足的电源向负载供电,即其根本目的是确保向负载提供充足的电力,因而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电量均不足时,使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同时向负载供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继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当所述主电源和所述备用电源两者的电压低于预定值时,使所述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所述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都处于接通状态从而使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同时向负载供电,这只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电源电量不足时,对供电电源的常规选择,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由此可见,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及本领域公知常识得出权利要求7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权利要求7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因而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对复审请求人相关意见的答复
对于复审请求人答复复审通知书时提出的意见,合议组认为:(1)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通过选择电路420选择得到主电源电压VCC和备用电源电压VBK中较高的一个作为选择电路的输出电压VCH,该VCH连接反相器434(相当于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VCH输出超过预定电位的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可见,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为了保证对反相器434的控制,选择合适的电源连接其控制端并控制反相器的动作的技术内容,而上述技术内容也可以保证即使主电源的电压降低至参考电压或小于参考电压,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仍可输出高电平反相信号,并且因此,主电源被切断,从而防止了至主电源单元的逆流,即对比文件1公开的电路连接方式与权利要求中记载的连接方式均能够获得防止主电源单元逆流的技术效果,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容易得到使第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始终连接至来自电池的备用电源的控制端,经由所述控制端使用所述备用电源输出超过所述预定电位的所述信号作为第二控制信号,这通过对电路结构进行简单调整就可以得到,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电路连接关系的常规选择。(2)对比文件1公开的电源切换电路的根本目的是选择电力较高的电源从而确保向负载的电力供应,因而当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均电量不足(电压低于预定值)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使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联合向负载供电,从而相应地使主电源侧控制晶体管和备用电源侧控制晶体管都处于接通状态,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供电电路的基本目的容易想到的,通过对电路的简单调整就可以实现,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综上,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不具有说服力,合议组不予支持。
基于上述事实和理由,本案合议组依法作出如下决定。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10月24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