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名称:与电动交通工具有线和无线充电有关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81366
决定日:2019-06-19
委内编号:1F258509
优先权日:2013-05-15,2014-01-15
申请(专利)号:201480027714.X
申请日:2014-05-09
复审请求人:韦特里西提公司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潘莉
合议组组长:赵露泽
参审员:施岚
国际分类号:H02J3/18,B60L11/18,H02M7/00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相对于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但其他对比文件中给出了将上述区别技术特征结合到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相应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在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基础上结合其他对比文件得到该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则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480027714.X,名称为“与电动交通工具有线和无线充电有关的系统、方法和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申请人为韦特里西提公司。本申请的申请日为2014年05月09日,最早优先权日为2013年05月15日,公开日为2015年12月30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查部门于2018年05月18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其理由是:权利要求1-26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驳回决定认为:权利要求1和14与对比文件1(WO2012104253A2,公开日为2012年08月09日)相比,区别在于:组合路径中还包括大容量电容,DC到DC转换器为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该区别技术特征部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容易想到的,其余部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得到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上述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权利要求2-13对权利要求1进行了限定,权利要求2-11,13的附加技术特征部分被对比文件1公开,部分被对比文件2(CN102386667A,公开日为2012年03月21日)公开,其余部分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权利要求12的附加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因此从属权利要求2-13也不具备创造性。权利要求15-26对权利要求14进行了限定,权利要求15-24、26附加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2-11、13的附加技术特征实质上相同,基于同样的理由,其也不具备创造性,权利要求25的附加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因此不具备创造性。
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2015年11月13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309段、说明书附图图1-18、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2018年02月12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26项。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和有线充电电力的设备,其包括:
电池;
无线连接,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沿无线充电路径为所述电池充电;
有线连接,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沿有线充电路径为所述电池充电,
其中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和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在包括整流器的组合充电路径中重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经隔离的DC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接收所述经隔离的输出,并将第二经整流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并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以及
输出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滤波,并提供经滤波的输 出;
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滤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
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并联和局部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通过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 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以及
波形整形控制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整形,并提供经波形整形的输出;
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并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
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双模式功率因数校正PFC和波形整形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和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
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和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并联和局部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双模式功率因数校正PFC和波形整形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提供经隔离的DC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第二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接收所述经隔离的DC输出,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以及
电流源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将电流源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包括经调制的振幅。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或多者:并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有线充电电力进行滤波;大容量电容,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及输出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滤波。
14. 一种用于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和有线充电电力的设备,其包括:
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用于沿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
用于沿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
其中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和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在包括整流器的组合充电路径中重叠。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用于沿所述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经隔离的DC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接收所述经隔离的输出,并将第二经整流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并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以及
输出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滤波,并提供经滤波的输出;
用于沿所述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滤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
用于沿所述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18.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并联和局部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通过有线连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
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电池。
19.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以及
波形整形控制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整形,并提供经波形整形的输出;
用于沿所述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20.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并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
用于沿所述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双模式功率因数校正PFC和波形整形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和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 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21.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
用于沿所述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和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22.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有线连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23.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并联和局部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有线连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双模式功率因数校正PFC和波形整形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24.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用于沿所述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提供经隔离的DC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第二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接收所述经隔离的DC输出,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以及
电流源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将电流源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2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包括经调制的振幅。
2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或多者:并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有线充 电电力进行滤波;大容量电容,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及输出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滤波。”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8年08月16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同时修改了权利要求书,其中在权利要求1和14中加入了新的技术特征“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有线充电电力进行滤波”,并删除了权利要求13和26中的相应技术特征。复审请求人认为:独立权利要求1和14中新增加的技术特征没有被对比文件1和2公开,也不能简单认为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且对比文件1和2一点都不关注电磁干扰,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容易想到采用上述新增的技术特征。复审请求时新修改的权利要求1,13,14,26如下:
“1. 一种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和有线充电电力的设备,其包括:
电池;
无线连接,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沿无线充电路径为所述电池充电;
有线连接,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沿有线充电路径为所述电池充电;以及
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有线充电电力进行滤波;
其中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和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在组合充电路径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共享组件,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和大容量电容。”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或多者:并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输出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滤波;
其中所述大容量电容经配置以对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进行滤波。”
“14. 一种用于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和有线充电电力的设备,其包括:
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用于沿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
用于沿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以及
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有线充电电力进行滤波;
其中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和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在组合充电路径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共享组件,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和大容量电容。”
“2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或多者:并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输出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滤波;
其中所述大容量电容经配置以对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进行滤波。”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8月22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原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认为,首先,在对比文件2中已经记载了“集成式充电模块110配置为包括输入滤波器111、整流器112……输入滤波器111去除自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的AC电源的高频噪声”,其作用其实与EMI电磁干扰滤波器相同,只是对比文件2中没有明确记载该滤波器是EMI电磁干扰滤波器。其次,在书籍证据(“车辆电磁兼容基础”,翟丽,第75~77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05月)记载了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存在电磁干扰,其抑制措施包括滤波设计,选取LC型滤波器结构。由此可见,在电动汽车充电路径中设置EMI滤波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因而坚持原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01月24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权利要求1-26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针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合议组认为:首先,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集成式充电模块包括输入滤波器,用于去除有线充电路径中电源的高频噪声,还包括输出滤波器,用以去除转换后的DC电能噪声;对比文件2中给出了采用滤波器来对有线充电电力进行滤波的技术启示;其次,配置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对有线充电电力进行滤波,属于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参见 “车辆电磁兼容基础”,翟丽,第75~77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05月)记载了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存在电磁干扰,传导骚扰可以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导线传播,其抑制措施包括滤波设计,其中可以选取LC型滤波器结构来减少电磁干扰。可见,配置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对有线充电电力进行滤波,属于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不予支持。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3月04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并对申请文件进行了修改,其中删除了权利要求1和14中的技术特征“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有线充电电力进行滤波”,在权利要求1和14中加入了新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大容量电容经配置以对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进行滤波,并且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波形整形控制器,所述波形整形控制器经配置以提供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在权利要求13和26中加入技术特征“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有线充电电力进行滤波”,删除了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大容量电容经配置以对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进行滤波”。同时,提交了说明书的全文修改替换页。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和有线充电电力的设备,其包括:
电池;
无线连接,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沿无线充电路径为所述电池充电;
以及
有线连接,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沿有线充电路径为所述电池充电;
其中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和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在组合充电路径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共享组件,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和大容量电容,其中所述大容量电容经配置以对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进行滤波,并且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波形整形控制器,所述波形整形控制器经配置以提供经波形整形的输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经隔离的DC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接收所述经隔离的输出,并将第二经整流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并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以及
输出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滤波,并提供经滤波的输出;
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滤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
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并联和局部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通过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从所述线圈接 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以及
所述波形整形控制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整形,并提供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
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并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
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双模式功率因数校正PFC和波形整形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和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 及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
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和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并联和局部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有线连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双模式功率因数校正PFC和波形整形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第二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接收所述经隔离的DC输出,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以及
电流源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将电流源输出提供给所述电池。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包括经调制的振幅。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或多者:并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有线充电电力进行滤波;以及输出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滤波。
14. 一种用于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和有线充电电力的设备,其包括:
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用于沿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以及
用于沿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
其中所述有线充电路径和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在组合充电路径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共享组件,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和大容量电容,其中所述大容量电容经配置以对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进行滤波,并且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路径包括波形整形控制器,所述波形整形控制器经配置以提供经波形整形的输出。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用于沿所述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接收所述经隔离的输出,并将第二经整流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经隔离的DC输出。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并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以及
输出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滤波,并提供经滤波的输出;
用于沿所述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滤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17.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
用于沿所述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18.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并联和局部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通过有线连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 接收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电池。
19.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以及
所述波形整形控制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整形,并提供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
用于沿所述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20.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并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
用于沿所述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双模式功率因数校正PFC和波形整形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和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 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21.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去耦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
用于沿所述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和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22.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有线连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23.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并联和局部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以及
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有线连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
双模式功率因数校正PFC和波形整形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以及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接收所述经波形整形的输出,并将经隔离的DC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24.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
用于沿所述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线圈,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以及
串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
用于沿所述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包括:
第一整流器,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以及所述组合充电路径进一步包括:
第二整流器,其经配置以从所述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接收所述经隔离的DC输出,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以及
电流源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其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且进一步经配置以将电流源输出提供给所述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
其中所述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第一经整流输出,且提供经隔离的DC输出。
2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包括经调制的振幅。
2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或多者:并联调谐电路,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有线充 电电力进行滤波;以及输出滤波器,其经配置以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滤波。”
复审请求人认为:复通通知书中,针对权利要求1的评述中认为对比文件1中的“中间回路电容器20”相当于本申请“在组合充电路中所包括的大容量电容”,而在针对权利要求6的评述中,认为对比文件1中的“中间回路电容器20”相当于本申请中的“在无线充电路径中所包括的波形整形控制器”,即对比文件1中的相同元件分别相当于本申请中的不同元件,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对比文件1中没有涉及既包括“有线充电途径和无线充电途径的组合充电路径中所包括的大容量电容”、又包括“无线充电路径中所包括的波形整形控制器”两者的特定电路结构,且上述区别技术特征也不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修改后的独立权利要求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的结合具备创造性。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审查文本的认定
复审请求人在2019年03月04日答复复审通知书时对申请文件进行了修改,经审查,该修改符合专利法第33条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1条第1款的规定。本复审决定所针对的文本为:2015年11月13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时提交的说明书附图图1-18、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2019年03月04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26项、说明书第1-309段。
具体理由的阐述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相对于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但其他对比文件中给出了将上述区别技术特征结合到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相应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在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基础上结合其他对比文件得到该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则该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
本复审决定沿用驳回决定和复审通知书中引用的对比文件:
对比文件1:WO2012104253A2,公开日为2012年08月09日;
对比文件2:CN102386667A,公开日为2012年03月21日。
其中对比文件1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2.1、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一种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和有线充电电力的设备。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中的电储能器的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6页第4段-第9页第3段,附图1):储能器构成为锂离子技术的辅助高压电池;为了从外部对电池充电,第二充电接口6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沿无线充电路径为电池充电;第一充电接口4以有线连接的方式实施,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沿有线充电路径为电池充电;第二接口6具有接收线圈13,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第二整流器16,从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中间回路电容器20(电容器可以对波形进行整形,减少谐波分量,相当于波形整形控制器的下位概念),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整形,并提供波形整形的输出;有线充电路径和无线充电路径在组合充电路径中包括共享组件DC/DC转换器3;
可见,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1相比,区别技术特征在于:组合充电路径中还包括大容量电容,经配置以对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进行滤波;DC/DC转换器为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权利要求1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设备成本,以及如何提供平滑电流;
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集成式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40-64段,附图2):集成式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113,从输入滤波器111和整流器112接收经整流输出,并提供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大容量电容114对电路进行平滑处理后,输入用于电池的DC/DC转换器115和117,以接收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DC输出;且DC/DC转换器中包含有变压器用于将转换后的AC电能放大或减小到适合电池充电的大小(相当于DC/DC转换器是一种经隔离DC/DC转换器);
可见,对比文件2中公开了采用大容量电容对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及采用经隔离DC/DC转换器进行变换以提高电路安全性,其给出了将这些技术特征结合到对比文件1以解决其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即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对比文件1中的DC/DC转换器也设置为经隔离DC/DC转换器;且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共用DC/DC转换器,即对比文件1公开了组合充电路径中包括一个共享组件,在此基础上,出于节约成本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共用更多组件,将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大容量电容也连接于对比文件1的组合充电路径中以对电流进行滤波处理;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得到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2、权利要求14要求保护一种用于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和有线充电电力的设备,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中的电储能器的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6页第4段-第9页第3段,附图1):储能器构成为锂离子技术的辅助高压电池(相当于用于储存充电电力的装置);为了从外部对电池充电,第二充电接口6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沿无线充电路径为电池充电(相当于具有用于沿无线充电路径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的装置);第一充电接口4以有线连接的方式实施,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沿有线充电路径为电池充电(相当于具有沿有线充电路径接收有线充电电力的装置);第二接口6具有接收线圈13,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第二整流器16,从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中间回路电容器20(电容器可以对波形进行整形,减少谐波分量,相当于波形整形控制器的下位概念),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整形,并提供波形整形的输出;有线充电路径和无线充电路径在组合充电路径中包括共享组件DC/DC转换器3;
可见,权利要求14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1相比,区别技术特征在于:组合充电路径中还包括大容量电容,经配置以对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进行滤波;DC/DC转换器为经隔离DC到DC转换器;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权利要求14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设备成本,以及如何提供平滑电流;
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集成式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40-64段,附图2):集成式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113,从输入滤波器111和整流器112接收经整流输出,并提供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大容量电容114对电路进行平滑处理后,输入用于电池的DC/DC转换器115和117,以接收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DC输出;且DC/DC转换器中包含有变压器用于将转换后的AC电能放大或减小到适合电池充电的大小(相当于DC/DC转换器是一种经隔离DC/DC转换器);
可见,对比文件2中公开了采用大容量电容对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进行滤波,以及采用经隔离DC/DC转换器进行变换以提高电路安全性,其给出了将这些技术特征结合到对比文件1以解决其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即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对比文件1中的DC/DC转换器也设置为经隔离DC/DC转换器;而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了共用DC/DC转换器,即对比文件1公开了组合充电路径中包括一个共享组件,在此基础上,出于节约成本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共用更多组件,将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大容量电容也连接于对比文件1的组合充电路径中以对电流进行滤波处理;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得到该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该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3、权利要求2对权利要求1进行了限定,权利要求15对权利要求14进行了限定,对比文件1(参见说明书第6页第4段-第9页第3段,附图1)还公开了:第二接口6具有接收线圈13,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联调谐电路,包括与接收线圈并联的振荡电路电容器和连接在下游的电感性器件,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第一接口4包括第一整流器12,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可见,上述权利要求附加技术特征的一部分已经被对比文件1公开;
对于未被对比文件1公开的附加技术特征:
串联调谐电路也是常见的调谐电路,在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并联调谐电路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采用串联调谐电路;去耦电容是常见的避免耦合干扰的电路构件,在组合路径中进一步配置去耦整流器,以从线圈接收无线充电电力,接收经隔离的输出,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
而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集成式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40-64段,附图2):集成式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113,从输入滤波器111和整流器112接收经整流输出,并提供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大容量电容114对电路进行平滑处理后,输入用于电池的DC/DC转换器115和117,以接收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DC输出。且DC/DC转换器中包含有变压器用于将转换后的AC电能放大或减小到适合电池充电的大小(相当于DC/DC转换器是一种经隔离DC/DC转换器);
可见,对比文件2中公开了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从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以提高电路安全性,以及采用经隔离DC/DC转换器进行变换的技术启示;在此基础上,出于校正功率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结合到对比文件1公开的有线充电路径中,即,从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整流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将其输至经隔离DC/DC转换器,为电池提供电能;且如前所述,滤波器使用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属于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得到上述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2,15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4、权利要求3对权利要求1进行了限定,权利要求16对权利要求14进行了限定,对比文件1(参见说明书第6页第4段-第9页第3段,附图1)还公开了:第二接口6具有接收线圈13,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联调谐电路,包括与接收线圈并联的振荡电路电容器和连接在下游的电感性器件,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第二整流器16,从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中间回路电容器20,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电流平滑,经平滑后的电流输出至DC/DC转换器3;第一接口4包括第一整流器12,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可见,上述权利要求附加技术特征的一部分已经被对比文件1公开;而去耦整流器是常见的避免耦合干扰的电路构件,将第二整流器设置为去耦整流器,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的常规选择;
对于其他未公开的附加技术特征: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集成式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40-64段,附图2):集成式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113,从输入滤波器111和整流器112接收经整流输出,并提供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大容量电容114对电路进行平滑处理后,输入用于电池的DC/DC转换器115和117,以接收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DC输出。且DC/DC转换器中包含有变压器用于将转换后的AC电能放大或减小到适合电池充电的大小(相当于DC/DC转换器是一种经隔离DC/DC转换器);输出滤波器对经整流输出进行滤波,并提供经滤波的输出;
可见,对比文件2中公开了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从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以提高电路安全性,采用输出滤波器提供经滤波输出,以及采用经隔离DC/DC转换器进行变换的技术启示;在此基础上,出于校正功率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结合到对比文件1公开的有线充电路径中,从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整流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将其输至经DC/DC转换器,为电池提供电能;并将输出滤波器结合到对比文件1公开的无线路径中,配置对经整流输出进行滤波,并提供经滤波输出;此外,滤波器使用电磁干扰EMI滤波器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得到上述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3,16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5、权利要求4对权利要求1进行了限定,权利要求17对权利要求14进行了限定,对比文件1(参见说明书第6页第4段-第9页第3段,附图1)还公开了:第二接口6具有接收线圈13,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联调谐电路,包括与接收线圈并联的振荡电路电容器和连接在下游的电感性器件,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第二整流器16,从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第一接口4包括第一整流器12,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可见,上述权利要求附加技术特征的一部分已经被对比文件1公开;
对于未被对比文件1公开的附加技术特征:
串联调谐电路也是常见的调谐电路,在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并联调谐电路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采用串联调谐电路;去耦整流器是常见的避免耦合干扰的电路构件,将第二整流器设置为去耦整流器,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的常规选择;
而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集成式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40-64段,附图2):集成式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113,从输入滤波器111和整流器112接收经整流输出,并提供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大容量电容114对电路进行平滑处理后,输入用于电池的DC/DC转换器115和117,以接收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DC输出。且DC/DC转换器中包含有变压器用于将转换后的AC电能放大或减小到适合电池充电的大小(相当于DC/DC转换器是一种经隔离DC/DC转换器);
可见,对比文件2中公开了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从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以提高电路安全性,以及采用经隔离DC/DC转换器进行变换的技术启示;在此基础上,出于校正功率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结合到对比文件1公开的有线充电路径中,从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整流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将其输至经隔离DC/DC转换器,为电池提供电能;且如前所述,滤波器使用电磁干扰EMI滤波器是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得到上述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4,17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6、权利要求5对权利要求1进行了限定,权利要求18对权利要求14进行了限定,对比文件1(参见说明书第6页第4段-第9页第3段,附图1)还公开了:第二接口6具有接收线圈13,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联调谐电路,包括与接收线圈并联的振荡电路电容器和连接在下游的电感性器件,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第二整流器16,从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第一接口4包括第一整流器12,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可见,上述权利要求附加技术特征的一部分已经被对比文件1公开;
对于其他的附加技术特征:对比文件1中在有线和无线路径中均设置了整流器进行整流,而出于节约成本精简结构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整流器设置于组合充电路径中,同时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和无线充电电力,提供整流输出;这样的设置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且技术效果也是可以预期的;此外,并联、串联以及串并联组合的调谐电路均是本领域中常见的调谐电路结构,在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并联调谐电路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采用并联和局部串联调谐电路;
而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集成式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40-64段,附图2):集成式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113,从输入滤波器111和整流器112接收经整流输出,并提供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大容量电容114对电路进行平滑处理后,输入用于电池的DC/DC转换器115和117,以接收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DC输出;且DC/DC转换器中包含有变压器用于将转换后的AC电能放大或减小到适合电池充电的大小(相当于DC/DC转换器是一种经隔离DC/DC转换器);
可见,对比文件2公开了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从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输出,以及采用经隔离DC/DC转换器进行变换的技术启示;当无线充电路径也需要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将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进一步设置在对比文件1公开的组合充电路径,从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整流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将其输至经隔离DC/DC转换器,为电池提供电能;且如前所述,滤波器使用电磁干扰EMI滤波器是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得到上述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5,18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7、权利要求6是对权利要求1的进一步限定,权利要求19对权利要求14进行了限定,对比文件1(参见说明书第6页第4段-第9页第3段,附图1)还公开了:第二接口6具有接收线圈13,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第二整流器16,从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中间回路电容器20(电容器可以对波形进行整形,减少谐波分量,相当于波形整形控制器的下位概念),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进行整形,并提供波形整形的输出;滤波后的电流输出至DC/DC转换器3;第一接口4包括第一整流器12,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可见,上述权利要求附加技术特征的一部分已经被对比文件1公开;而去耦整流器是常见的避免耦合干扰的电路构件,将第二整流器设置为去耦整流器,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的常规选择;
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集成式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40-64段,附图2):集成式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113,从输入滤波器111和整流器112接收经整流输出,并提供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大容量电容114对电路进行平滑处理后,输入用于电池的DC/DC转换器115和117,以接收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DC输出;且DC/DC转换器中包含有变压器用于将转换后的AC电能放大或减小到适合电池充电的大小(相当于DC/DC转换器是一种经隔离DC/DC转换器);可见,对比文件2公开了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从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输出,以及采用经隔离DC/DC转换器进行变换的技术启示;
在此基础上,出于校正功率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功率因数校正PFC模块结合到对比文件1公开的有线充电路径中,从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整流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将其输至经隔离DC/DC转换器,为电池提供电能;且如前所述,滤波器使用电磁干扰EMI滤波器是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得到上述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6,19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8、权利要求7对权利要求1进行了限定,权利要求20对权利要求14进行了限定,对比文件1(参见说明书第6页第4段-第9页第3段,附图1)还公开了:第二接口6具有接收线圈13,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联调谐电路,包括与接收线圈并联的振荡电路电容器和连接在下游的电感性器件,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第二整流器16,从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中间回路电容器20能够平滑电压并输送至DC/DC转换器3(电容器可以对波形进行整形,减少谐波分量,相当于波形整形模块的下位概念);第一接口4包括第一整流器12,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中间回路电容器19用于平滑电压并输送至DC/DC转换器3(电容器可以对波形进行整形,减少谐波分量,相当于波形整形模块的下位概念);可见,上述权利要求附加技术特征的一部分已经被对比文件1公开;
对于其他的附加技术特征:去耦整流器是常见的避免耦合干扰的电路构件,将第二整流器设置为去耦整流器,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的常规选择;对比文件1中在有线和无线路径中均设置了波形整形模块,而出于节约成本精简结构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波形整形模块设置于组合充电路径中,同时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和无线充电电力,提供波形整形输出至DC/DC转换器;这样的设置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且技术效果也是可以预期的;
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集成式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40-64段,附图2):集成式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113,从输入滤波器111和整流器112接收经整流输出,并提供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大容量电容114对电路进行平滑处理后,输入用于电池的DC/DC转换器115和117,以接收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DC输出;且DC/DC转换器中包含有变压器用于将转换后的AC电能放大或减小到适合电池充电的大小(相当于DC/DC转换器是一种经隔离DC/DC转换器);
可见,对比文件2公开了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从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输出,以及采用经隔离DC/DC转换器进行变换的技术启示;且采用多功能组合模块是本技术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当无线充电路径也需要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将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结合到对比文件1公开的组合充电路径,并与波形整形模块构成双模式功率因数校正PFC和波形整形模块,从第一和第二整流器接收整流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将其输至经隔离DC/DC转换器,为电池提供电能;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得到上述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7,20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9、权利要求8是对权利要求1的进一步限定,权利要求21对权利要求14进行了限定,对比文件1(参见说明书第6页第4段-第9页第3段,附图1)还公开了:第二接口6具有接收线圈13,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联调谐电路,包括与接收线圈并联的振荡电路电容器和连接在下游的电感性器件,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第二整流器16,从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第一接口4包括第一整流器12,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可见,上述权利要求附加技术特征的一部分已经被对比文件1公开;串联调谐电路也是常见的调谐电路,在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并联调谐电路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采用串联调谐电路;去耦整流器是常见的避免耦合干扰的电路构件,将第二整流器设置为去耦整流器,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的常规选择;
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集成式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40-64段,附图2):集成式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113,从输入滤波器111和整流器112接收经整流输出,并提供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大容量电容114对电路进行平滑处理后,输入用于电池的DC/DC转换器115和117,以接收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DC输出;且DC/DC转换器中包含有变压器用于将转换后的AC电能放大或减小到适合电池充电的大小(相当于DC/DC转换器是一种经隔离DC/DC转换器);
可见,对比文件2公开了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从整流器接收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输出,以及采用经隔离DC/DC转换器进行变换的技术启示;当无线充电路径也需要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将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结合到对比文件1公开的组合充电路径,从第一和第二整流器接收整流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将其输至经隔离DC/DC转换器,为电池提供电能;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得到上述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8,21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10、权利要求9是对权利要求1的进一步限定,权利要求22对权利要求14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定,对比文件1(参见说明书第6页第4段-第9页第3段,附图1)还公开了:第二接口6具有接收线圈13,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联调谐电路,包括与接收线圈并联的振荡电路电容器和连接在下游的电感性器件,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第二整流器16,从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第一接口4包括第一整流器12,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可见,上述权利要求附加技术特征的一部分已经被对比文件1公开;串联调谐电路也是常见的调谐电路,在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并联调谐电路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采用串联调谐电路;且对比文件1中在有线和无线路径中均设置了整流器进行整流,而出于节约成本精简结构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整流器设置于组合充电路径中,同时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和无线充电电力,提供整流输出;这样的设置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且技术效果也是可以预期的;
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集成式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40-64段,附图2):集成式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113,从输入滤波器111和整流器112接收经整流输出,并提供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大容量电容114对电路进行平滑处理后,输入用于电池的DC/DC转换器115和117,以接收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DC输出;且DC/DC转换器中包含有变压器用于将转换后的AC电能放大或减小到适合电池充电的大小(相当于DC/DC转换器是一种经隔离DC/DC转换器);
可见,对比文件2公开了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从整流器接收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输出,以及采用经隔离DC/DC转换器进行变换的技术启示;当无线充电路径也需要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将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结合到对比文件1公开的组合充电路径,从整流器接收整流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将其输至经隔离DC/DC转换器,为电池提供电能;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得到上述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9,22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11、权利要求10对权利要求1进行了限定,权利要求23对权利要求14进行了限定,对比文件1(参见说明书第6页第4段-第9页第3段,附图1)还公开了:第二接口6具有接收线圈13,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联调谐电路,包括与接收线圈并联的振荡电路电容器和连接在下游的电感性器件,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第二整流器16,从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中间回路电容器20能够平滑电压并输送至DC/DC转换器3(电容器可以对波形进行整形,减少谐波分量,相当于波形整形模块的下位概念);第一接口4包括第一整流器12,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中间回路电容器19用于平滑电压并输送至DC/DC转换器3(电容器可以对波形进行整形,减少谐波分量,相当于波形整形模块的下位概念);可见,该权利要求附加技术特征的一部分已经被对比文件1公开;
对比文件1中在有线和无线路径中均设置了整流器进行整流,并设置了波形整形模块对波形进行整形,而出于节约成本精简结构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整流器和波形整形模块设置于组合充电路径中,整流器同时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和无线充电电力,提供整流输出至波形整形模块,这样的设置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且技术效果也是可以预期的;此外,并联、串联以及串并联组合的调谐电路均是本领域中常见的调谐电路结构,在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并联调谐电路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采用并联和局部串联调谐电路;
而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集成式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40-64段,附图2):集成式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113,从输入滤波器111和整流器112接收经整流输出,并提供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大容量电容114对电路进行平滑处理后,输入用于电池的DC/DC转换器115和117,以接收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DC输出;且DC/DC转换器中包含有变压器用于将转换后的AC电能放大或减小到适合电池充电的大小(相当于DC/DC转换器是一种经隔离DC/DC转换器);
可见,对比文件2公开了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从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输出,以及采用经隔离DC/DC转换器进行变换的技术启示;且采用多功能组合模块是本技术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当无线充电路径也需要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将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结合到对比文件1公开的组合充电路径,并与波形整形模块构成双模式功率因数校正PFC和波形整形模块,从整流器接收整流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将其输至经隔离DC/DC转换器,为电池提供电能;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得到上述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10,23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12、权利要求11对权利要求1进行了限定,权利要求24对权利要求14进行了限定,对比文件1(参见说明书第6页第4段-第9页第3段,附图1)还公开了:第二接口6具有接收线圈13,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联调谐电路,包括与接收线圈并联的振荡电路电容器和连接在下游的电感性器件,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第二整流器16,从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第一接口4包括第一整流器12,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DC/DC转换器3接收第一和第二经整流输出,且提供DC输出;可见,上述权利要求附加技术特征的一部分已经被对比文件1公开;
对于其他的附加技术特征:并联、串联以及串并联组合的调谐电路均是本领域中常见的调谐电路结构,在对比文件1已经公开并联调谐电路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采用串联调谐电路;且对比文件1中已经公开了采用第二整流器对无线充电电力进行整流,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二整流器设置于组合充电路径中,用于同时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和DC输出,从而提供整流输出,这样的设置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且技术效果也是可以预期的;
而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集成式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40-64段,附图2):集成式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113,从输入滤波器111和整流器112接收经整流输出,并提供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大容量电容114对电路进行平滑处理后,输入用于电池的DC/DC转换器115和117,以接收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DC输出;且DC/DC转换器中包含有变压器用于将转换后的AC电能放大或减小到适合电池充电的大小(相当于DC/DC转换器是一种经隔离DC/DC转换器);
可见,对比文件2公开了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从滤波器和整流器接收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输出,以及采用经隔离DC/DC转换器进行变换的技术启示;且采用多功能组合模块是本技术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当无线充电路径也需要进行功率因数校正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将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功率因子校正(PFC)模块结合到对比文件1公开的组合充电路径,从整流器接收整流输出,并提供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为电池提供电能;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得到上述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11,24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2.13、权利要求12对权利要求1进行了限定,权利要求25对权利要求14进行了限定,无线充电电力包括经过调制的振幅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技术手段。因此,当其引用的权利要求不具备创造性时,上述权利要求也不具备创造性。
2.14、权利要求13对权利要求1进行了限定,权利要求26对权利要求14进行了限定,对比文件1(参见说明书第6页第4段-第9页第3段,附图1)还公开了:第二接口6具有接收线圈13,其经配置以接收无线充电电力;并联调谐电路,包括与接收线圈并联的振荡电路电容器和连接在下游的电感性器件,其经配置以调谐所述线圈;第二整流器16,从线圈接收所述无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二经整流输出;中间回路电容器20,对所述第二经整流输出电流进行平滑处理,;经电容器处理后的的电流输出至DC/DC转换器3;第一接口4包括第一整流器12,其经配置以接收有线充电电力,并提供第一经整流输出;可见,上述权利要求附加技术特征中限定的“并联调谐电路”已经被对比文件1公开;
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集成式充电设备,其中具体公开了(参见说明书第40-64段,附图2):集成式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子校正(PFC)电路113,从输入滤波器111和整流器112接收经整流输出,并提供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大容量电容114对电路进行平滑处理后,输入用于电池的DC/DC转换器115和117,以接收经功率因数校正的输出,并提供DC输出;输出滤波器对经整流输出进行滤波,并提供经滤波的输出; 可见,对比文件2中公开了“输出滤波器”,且给出了采用滤波器来对有线充电电力进行滤波的技术启示,虽然对比文件2中没有具体公开滤波器的类型,但使用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属于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参见 “车辆电磁兼容基础”,翟丽,第75~77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05月)记载了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中存在电磁干扰,传导骚扰可以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导线传播,其抑制措施包括滤波设计,其中可以选取LC型滤波器结构来减少电磁干扰。可见,配置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对有线充电电力进行滤波,属于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
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和公知常识,得到上述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13,26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3、针对复审请求人意见陈述的评述
针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经合议后认为:
无论是复审通知书还是本复审决定中,均是认定对比文件1中并未公开本申请中设于组合充电路径中的“大容量电容”,可见,不存在复审请求人在意见陈述中认为的将对比文件中公开的同一技术特征认定为本申请中两个不同的技术特征;而对比文件2中公开了采用大容量电容来对电流进行平滑处理,给出了该技术特征结合到对比文件1以解决其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启示,在对比文件1公开了组合充电路径中包括一个共享组件-DC-DC变换器的基础上,出于节约成本的需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共用更多组件,将对比文件2中公开的大容量电容也连接于对比文件1的组合充电路径中以对电流进行滤波处理。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得到独立权利要求1和14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复审请求人的意见陈述不具有说服力。
基于上述事实和理由,合议组依法作出如下决定。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5月18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