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名称:一种便携式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测试装置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80693
决定日:2019-06-05
委内编号:1F256788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510103952.0
申请日:2015-03-10
复审请求人:三峡大学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周亚沛
合议组组长:张岩
参审员:李晓惠
国际分类号:G01R19/25,G01R31/02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公开的技术方案相比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但该区别技术特征是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则该技术方案相对于该对比文件与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的结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510103952.0,名称为“一种便携式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测试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本申请的申请日为2015年03月10日,公开日为2015年07月08日,申请人为三峡大学。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查部门于2018年02月09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申请,其理由是: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其中引用了如下2篇对比文件:
对比文件1:CN 103558449A,公开日为2014年02月05日;
对比文件3:“一种高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线校验系统”,李振华等,《电工技术学报》,第29卷第07期,第229-236页,公开日为2014年07月31日。
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申请人于申请日2015年03月10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说明书第1-24段、摘要附图、说明书附图图1-3;2017年11月10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项。
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便携式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测试装置,包括双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双传感器通过连接线(5)连接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所述双传感器置于屏蔽罩(4)内,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安装在屏蔽罩(4)上,所述双传感器的信号通过连接线(5)传送给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连接线(5)由屏蔽电缆构成,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用于接收双传感器的信号,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并显示结果,所述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嵌入式安装在屏蔽罩(4)侧面,所述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内置无线传输器(6),无线传输器(6)通过无线方式将测量结果实时传输至远端接收装置;
所述双传感器包括钳形铁芯传感器(1)、钳形空心传感器(2),所述钳形铁芯传感器(1)、钳形空心传感器(2)、屏蔽罩(4)构成一个钳形整体,测量时,两个传感器同时开合,其开口气隙的大小是一致的;
首先接收钳形铁芯传感器(1)、钳形空心传感器(2)的信号,并通过FFT运算得出钳形铁芯传感器(1)、钳形空心传感器(2)输出的幅值和相位,对钳形铁芯传感器(1)、钳形空心传感器(2)的相位进行分析比对;如果相位差过大,则提示重新闭合传感器,直至钳形铁芯传感器(1)、钳形空心传感器(2)之间的相位差在一定阈值内为止,此时以钳形铁芯传感器(1)的输出作为最终结果;在保证双传感器闭合紧密的情况下,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用于将接地电流测试结果实时显示出来;
钳形铁芯传感器(1)采用玻莫合金材料制作,额定变比为2000A:1A, 钳形空心传感器(2)采用印刷电路板技术制作而成,额定变比为2000A:200mV;利用两种传感器的特点,在测量前实现整个系统准确度的自诊断;
该装置在0~100A测量范围内准确度达0.05级,适合变电站现场使用。”
驳回决定认为: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在于:(1)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的是一种便携式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测试装置;双传感器置于屏蔽罩内,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嵌入式安装在屏蔽罩侧面;连接线由屏蔽电缆构成;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内置无线传输器,无线传输器通过无线方式传输测量结果;(2)双传感器包括钳形铁芯传感器、钳形空心传感器,钳形铁芯传感器、钳形空心传感器、屏蔽罩构成一个钳形整体,测量时,两个传感器同时开合,其开口气隙的大小是一致的;首先接收钳形铁芯传感器、钳形空心传感器的信号,并通过FFT运算得出钳形铁芯传感器、钳形空心传感器输出的幅值和相位,对钳形铁芯传感器、钳形空心传感器的相位进行分析比对;如果相位差过大,则提示重新闭合传感器,直至钳形铁芯传感器、钳形空心传感器之间的相位差在一定阈值内为止,此时以钳形铁芯传感器的输出作为最终结果;在保证双传感器闭合紧密的情况下,信号分析显示模块用于将接地电流测试结果实时显示出来;钳形铁芯传感器采用玻莫合金材料制作,额定变比为2000A:1A,钳形空心传感器采用印刷电路板技术制作而成,额定变比为2000A:200mV;利用两种传感器的特点,在测量前实现整个系统准确度的自诊断;该装置载0~100A测量范围内准确度达0.05级,适合变电站现场使用。区别(1)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区别(2)部分特征被对比文件3公开,部分特征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3和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申请人三峡大学(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8年07月23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同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全文修改替换页。在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基础上,删除特征“该装置在0~100A测量范围内准确度达0.05级,适合变电站现场使用”。
复审请求人认为:本申请中,单纯采用屏蔽罩并不能很好避免外部干扰,其内部所安装的双传感器的尺寸、采用的制作材料对整个装置的抗干扰性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精心的设计与反复实验才能进行合理的设计,是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对比文件3中虽然公开了“包括了钳形铁心和钳形空心线圈的钳形双线圈”,但是并没有披露记载屏蔽罩4,审查意见中笼统认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对比文件3中并没有公开记载,本申请两传感器和屏蔽罩4固定在一起,呈现出一个整体的装置。当屏蔽罩4打开或闭合时,两传感器也打开或闭合,类似一个“大钳子”,这个称为“钳形整体”。两传感器开口气隙的大小是一致的。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7月31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原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坚持原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年02月19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3的区别在于:权利要求1中的装置是便携式的且用于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检测,所述双传感器置于屏蔽罩内,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安装在屏蔽罩上,连接线由屏蔽电缆构成,信号分析显示模块显示结果,所述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嵌入式安装在屏蔽罩侧面,所述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内置无线传输器,无线传输器通过无线方式将测量结果实时传输至远端接收装置,在保证双传感器闭合紧密的情况下,信号分析显示模块用于将接地电流测试结果实时显示出来,钳形铁芯传感器额定变比为2000A:1A, 钳形空心传感器采用印刷电路板技术制作而成,额定变比为2000A:200mV。上述区别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3和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针对复审请求人的意见,合议组认为:首先,对比文件3中公开了钳形双线圈的电流互感器能够对母线中的电流进行检测,因此,对比文件3给出了利用钳形双线圈电流互感器检测电力设备电流的技术启示。另外,采用便携的钳形电流互感器测量变压器的铁芯接地电流是本领域所公知的手段,例如文献1《电气设备带电检测技术及故障分析》(张国光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年01月,第262-263页)记载了采用由电流互感器和电流表组合而成的钳形电流表测量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并且钳形电流表为便携式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对比文件3中包含钳形双线圈的电流互感器设计为便携式的且用于检测变压器的铁芯接地电流。其次,在对电力设备检测中,设置测试装置的屏蔽罩是为了避免外部干扰、提高测试精度所采用的惯用手段,例如:文献2《电气试验》(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吴钧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09月,第204页)记载了“将带有磁屏蔽罩的钳形电流互感器铁芯夹在避雷器的引下接地线上”,文献3《电力测量抗干扰技术》(包玉树,罗传仙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4年03月,第28页)记载了“电流互感器的外围加屏蔽层,屏蔽层能有效防止漏磁对其他工作单元产生影响,又能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对其影响”,即在电流互感器外设置屏蔽部件以防止干扰是本领域所公知的技术。屏蔽罩必然需要与其内部的传感器配合使用,并非孤立的设置一个罩,比如应用于对比文件3中的双传感器时,由于对比文件3中双传感器需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闭合或打开,因此,为了设备的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钳形铁芯传感器、钳形空心传感器、屏蔽罩构成一个钳形整体以便于使用,而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嵌入式安装在屏蔽罩侧面,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便于观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的。此外,连接线采用屏蔽电缆也是本领域为了抗干扰所采用的惯用技术手段。再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现场获知检测结果以及对数据的远程存储等处理需求,将结果进行现场显示以及通过无线传输给远端接收装置也是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例如文献1中的钳形电流表图7-72所示即具有显示屏幕能够显示测试结果,文献4《智能变电站原理及测试技术》(冯军,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年06月,第165页)记载了使用电流传感器测量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测量信号经信号预处理、采集、存储、显示和控制电路后传输至远方主控制室。因此,当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对比文件3中的钳形双线圈电流互感器用于测试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时,为了能够快速获取测试结果,在保证双传感器闭合紧密的情况下,信号分析显示模块用于将接地电流测试结果实时显示出来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最后,钳形铁芯传感器和钳形空心传感器的规格有很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被测对象的不同以及精度要求选择适当额定变比的传感器,并且采用印刷电路板技术制作而成的钳形空心传感器也是本领域的常规选择。
复审请求人于2019年04月08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全文修改替换页,在复审通知书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基础上,删除特征“所述双传感器的信号通过连接线(5)传送给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连接线(5)由屏蔽电缆构成,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用于接收双传感器的信号,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并显示结果”、“测量时,两个传感器同时开合,其开口气隙的大小是一致的”、“先接收钳形铁芯传感器(1)、钳形空心传感器(2)的信号,并通过FFT运算得出钳形铁芯传感器(1)、钳形空心传感器(2)输出的幅值和相位,对钳形铁芯传感器(1)、钳形空心传感器(2)的相位进行分析比对;如果相位差过大,则提示重新闭合传感器,直至钳形铁芯传感器(1)、钳形空心传感器(2)之间的相位差在一定阈值内为止,此时以钳形铁芯传感器(1)的输出作为最终结果;在保证双传感器闭合紧密的情况下,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用于将接地电流测试结果实时显示出来;钳形铁芯传感器(1)采用玻莫合金材料制作,额定变比为2000A:1A, 钳形空心传感器(2)采用印刷电路板技术制作而成,额定变比为2000A:200mV;利用两种传感器的特点,在测量前实现整个系统准确度的自诊断”,并增加特征“该测试装置既能够对某一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进行长期的监测,也能够随时取下来用于对其他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监测”。新提交的权利要求1如下:
“1. 一种便携式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测试装置,包括双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双传感器通过连接线(5)连接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所述双传感器置于屏蔽罩(4)内,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安装在屏蔽罩(4)上;
所述双传感器包括钳形铁芯传感器(1)、钳形空心传感器(2),所述钳形铁芯传感器(1)、钳形空心传感器(2)、屏蔽罩(4)构成一个钳形整体;
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嵌入式安装在屏蔽罩(4)侧面,所述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内置无线传输器(6),无线传输器(6)通过无线方式将测量结果实时传输至远端接收装置;
该测试装置既能够对某一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进行长期的监测,也能够随时取下来用于对其他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监测。”
复审请求人认为:(1)本请相对对比文件3技术领域虽然接近,但是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相同,取得的技术效果也不相同;(2)本申请两传感器和屏蔽罩4固定在一起,呈现出一个整体的装置。当屏蔽罩4打开或闭合时,两传感器也打开或闭合,类似一个“大钳子”,这个称为“钳形整体”。两传感器开口气隙的大小是一致的。其目的是:后续测量时,在测量前首先分析钳形铁芯传感器1和钳形空心传感器2之间的相位差异。对比文件3并没有相关的技术启示与技术教导。(3)申请“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嵌于屏蔽罩4上,用于对传感器开口气隙的判断和报警,这样安装的优点也是为了突出本专利申请的“便携式”优点。所述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内置无线传输器6,无线传输器6通过无线方式将测量结果实时传输至远端接收装置。取得的技术效果在于:体积小、重量轻、现场使用时可移动性强、装置内置无线传输器,可将测量结果实时传输至远端接收装置,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进而拓展了本发明“测试装置”的应用范围:现场可移动性强,既可对某一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进行长期的监测,也可随时取下来用于对其他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监测,且不会干扰被测装置的正常运行。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依法作出审查决定。
二、决定的理由
(一)、审查文本的认定
在复审程序中,复审请求人分别于2018年07月23日和2019年04月08日提交了权利要求书全文修改替换页,经审查,上述修改文本符合专利法第33条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1条第1款的规定。因此,本决定依据的审查文本为:复审请求人于申请日2015年03月10日提交的说明书摘要、说明书第1-24段、摘要附图、说明书附图图1-3;2019年04月08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项。
(二)、关于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公开的技术方案相比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但该区别技术特征是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则该技术方案相对于该对比文件与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的结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创造性。
具体到本案:
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便携式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测试装置,对比文件3公开了一种高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线校验系统,与本申请属于相同的电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参见第229-235页,图1):
目前可用的标准互感器有两种:一种以钳形铁心线圈作为标准,这种互感器精度高,但若线圈存在气隙或钳口表面污浊,则误差很大;另一种基于钳形空心线圈,它的动态范围宽、线性度好,缺点是空心线圈精度低,且易受一次导线位置和开口气隙影响。
本文研究了一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线校验系统,采用由铁心线圈和空心线圈组成的钳形双线圈作为标准电流互感器。校验时通过两线圈的相互比对,实现了钳形双线圈准确度的自动校准,保证了系统精度。通过绝缘操作杆在地电位操作,将钳形双线圈接入被校母线,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操作安全性。设计时,高精度钳形双线圈的设计、在线操作方式等是实现在线校验的关键,也是本文的基础。(参见第230页左栏正文第1部分第2、4段)
在线校验系统由标准通道、被校通道及 PC 机等部分组成。标准通道包括钳形双线圈、高压侧采集单元、低压侧主控制模块等。钳形双线圈的信号经高压侧采集单元采集后,通过光纤发送给低压侧主控制模块(MCU),组帧处理后发送给 PC 机。被校互感器的信号通过合并单元发送给网卡,然后传给 PC 机。同步模块发出两路同步信号,实现标准通道和被校通道的同步采集。PC 机中的校验软件对两路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参见第230页左栏倒数第2行-右栏第7行,图1)
设计的钳形铁心线圈参数如下:铁心材料为坡莫合金 1J85(参见正文第231页右栏第4-5行)。钳形空心线圈由两个半圆形线圈组成。(参见正文第232页左栏倒数第5行)
钳形铁心线圈的比差和角差受开口气隙的影响较大,而钳形空心线圈的角差在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受开口气隙的影响。本文利用两线圈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高精度钳形双线圈,其实现过程如下:1)将钳形铁心和钳形空心线圈组合成一个钳形双线圈,保证使用时两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移动。(2)在线校验时,将钳形双线圈接入母线,首先分析计算空心线圈和铁心线圈各自的相位,对两者做比对,若差值不超过 2(的阈值(0.05 级要求),则说明双线圈闭合完好,精度满足要求;若超过阈值,则说明存在气隙,需要重新闭合双线圈,再次判断,直到双线圈闭合完好后,以铁心线圈的输出作为标准,开始校验。(参见正文第234页第2.1.4节)
根据上述对比文件3公开的内容可知,其所公开的由钳形铁心线圈和钳形空心线圈组合的高精度钳形双线圈相当于权利要求1的双传感器;钳形双线圈的信号经高压侧采集单元采集后,通过光纤发送给低压侧主控制模块(MCU),组帧处理后发送给PC机,PC机中的校验软件对两路信号进行分析处理,PC机必然具有显示功能,因此PC机相当于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即相当于公开了权利要求1中的双传感器通过连接线连接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并将信号通过连接线传送给信号分析显示模块;由于对电流互感器校验的过程即采用钳形双线圈构成的标准互感器和被校电流互感器分别测量高压母线中的电流,通过对两者的测量信号进行分析以校验,其校验的过程包含了测量电流的步骤,因此,包含钳形双线圈和PC机的装置相当于电流测量装置;对比文件3还公开了将钳形铁心线圈和钳形空心线圈组合成一个钳形双线圈,保证使用时两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移动,即相当于公开了权利要求1的双传感器包括钳形铁芯传感器、钳形空心传感器,所述钳形铁芯传感器、钳形空心传感器构成一个钳形整体;对比文件3所公开的钳形电流互感器操作安全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钳形电流互感器既能够对电流进行长期的监测,也能够随时取下来用于对其他被测设备电流的监测。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3的区别在于:(1)权利要求1中的装置是便携式的且用于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检测;(2)所述双传感器置于屏蔽罩内,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安装在屏蔽罩上,屏蔽罩与两个传感器构成钳形整体,所述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嵌入式安装在屏蔽罩侧面,所述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内置无线传输器,无线传输器通过无线方式将测量结果实时传输至远端接收装置。基于上述区别可以确定,该权利要求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检测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且使检测装置便于携带、如何显示结果以及远程传输结果。
对于上述区别,复审请求人认为:(1)本请相对于对比文件3技术领域虽然接近,但是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相同,取得的技术效果也不相同;(2)本申请两传感器和屏蔽罩4固定在一起,呈现出一个整体的装置。当屏蔽罩4打开或闭合时,两传感器也打开或闭合,类似一个“大钳子”,这个称为“钳形整体”。两传感器开口气隙的大小是一致的。其目的是:后续测量时,在测量前首先分析钳形铁芯传感器1和钳形空心传感器2之间的相位差异。对比文件3并没有相关的技术启示与技术教导。申请“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嵌于屏蔽罩4上,用于对传感器开口气隙的判断和报警,这样安装的优点也是为了突出本专利申请的“便携式”优点。所述信号分析显示模块3内置无线传输器6,无线传输器6通过无线方式将测量结果实时传输至远端接收装置。取得的技术效果在于:体积小、重量轻、现场使用时可移动性强、装置内置无线传输器,可将测量结果实时传输至远端接收装置,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进而拓展了本发明“测试装置”的应用范围:现场可移动性强,既可对某一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进行长期的监测,也可随时取下来用于对其他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监测,且不会干扰被测装置的正常运行。
对此,合议组认为:对于区别(1),对比文件3中公开了的电流互感器与本申请中的电流测量装置一样都是采用了钳形双线圈,都能实现装置自身准确度的自诊断、能够提高测量精度。虽然对比文件3中包括钳形双线圈的电流互感器是对母线中的电流进行检测,其没有公开用于检测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但是采用便携的钳形电流互感器测量变压器的铁芯接地电流是本领域所公知的手段,例如文献1《电气设备带电检测技术及故障分析》(张国光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年01月,第262-263页)记载了采用由电流互感器和电流表组合而成的钳形电流表测量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并且钳形电流表为便携式的。因此,当本领域技术人员面对如何对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对比文件3中公开的包含钳形双线圈的能够自诊断具有高精度的电流互感器设计为便携式的且用于检测变压器的铁芯接地电流。
对于区别(2),首先,在对电力设备检测中,设置测试装置的屏蔽罩是为了避免外部干扰、提高测试精度所采用的惯用手段,例如:文献2《电气试验》(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吴钧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09月,第204页)记载了“将带有磁屏蔽罩的钳形电流互感器铁芯夹在避雷器的引下接地线上”,文献3《电力测量抗干扰技术》(包玉树,罗传仙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4年03月,第28页)记载了“电流互感器的外围加屏蔽层,屏蔽层能有效防止漏磁对其他工作单元产生影响,又能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对其影响”,即在电流互感器外设置屏蔽部件以防止干扰是本领域所公知的技术。屏蔽罩必然需要与其内部的传感器配合使用,并非孤立的设置一个罩,比如应用于对比文件3中的双传感器时,由于对比文件3中也公开了需要首先分析计算空心线圈和铁芯线圈各自的相位,对两者进行比对来分析双线圈是否闭合完好,其中双传感器需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闭合或打开,因此,为了设备的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钳形铁芯传感器、钳形空心传感器、屏蔽罩构成一个钳形整体以便于使用。其次,将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嵌入式安装在罩侧面,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便于观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的, 例如文献1中的钳形电流表图7-72所示即壳体上具有显示屏幕能够显示测试结果。因此,当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防止干扰将钳形线圈外面的壳体设置为屏蔽罩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信号分析显示模块嵌入式安装在屏蔽罩的侧面。再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现场获知检测结果以及对数据的远程存储等处理需求,将结果进行现场显示以及通过无线传输给远端接收装置也是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文献4《智能变电站原理及测试技术》(冯军,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年06月,第165页)记载了:使用电流传感器测量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测量信号经信号预处理、采集、存储、显示和控制电路后传输至远方主控制室。文献5《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陈安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年08月,第87页)记载了:铁芯在线检测装置由接地电流监测模块、通信接口和无线收发模块等组成,由图3-37可知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与上位机通信。文献6《电工仪表与测量》(贺令辉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36页)记载了:数字仪表……它通过测量装置将测量结果直接自动地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另外,它还可以把测量结果输送给打印机进行实时记录,送给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也可以与无线电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远方遥控、遥测。常用的数字式仪表有数字电压表、数字万用表、数字频率表、数字式钳形电流表等。即钳形电流表自身显示测量结果以及通过无线通信实现远程测量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最后,复审请求人所述的本申请的测试装置具有现场可移动性强特点是由于其是便携式的钳形结构,而对比文件3所公开的钳形的电流互感器,本领域所公知的钳形结构具有可移动的特点,将钳形电流互感器设置为便携形式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其相应的也就具有了现场可移动性强的特点。当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对比文件3与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结合时,能够预料到其可获得“现场可移动性强,既可对某一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进行长期的监测,也可随时取下来用于对其他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监测,且不会干扰被测装置的正常运行”的技术效果。因此,在对比文件3的基础上结合本领域公知常识以得到该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该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2月09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请求人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