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明创造名称:用于口腔卫生检测的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的制备方法
外观设计名称:
决定号:180360
决定日:2019-06-05
委内编号:1F256903
优先权日:
申请(专利)号:201510540851.X
申请日:2015-08-28
复审请求人:山东大学
无效请求人:
授权公告日:
审定公告日:
专利权人:
主审员:李彬
合议组组长:李晓娜
参审员:王聪
国际分类号:G01N27/26;G01N27/327
外观设计分类号:
法律依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决定要点
: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相比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从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来考量,如果该区别技术特征一部分被第二篇对比文件公开且作用相同,一部分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其余部分是在第三篇对比文件给出的技术启示下容易想到的,则该权利要求相对于上述三篇对比文件和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的结合不具有创造性。
全文:
本复审请求涉及申请号为201510540851.X,名称为“用于口腔卫生检测的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的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下称本申请)。申请人为山东大学。本申请的申请日为2015年08月28日,公开日为2015年12月16日。
经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审查部门于2018年05月08日发出驳回决定,驳回了本发明专利申请,其理由是:权利要求1-2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驳回决定中引用了如下的对比文件:
对比文件1:JP 2005192938A,公开日为2005年07月21日;
对比文件2:WO 2015112638A1,公开日为2015年07月30日;
对比文件3:CN 1692278A,公开日为2005年11月02日。
驳回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申请日2015年08月28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103段、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说明书附图图1-6以及权利要求1-2。
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用于口腔卫生检测的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包括纹牙生物传感器、通讯模块和微弱信号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分别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和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相连,获取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微弱信号检测模块;所述纹牙生物传感器包括基板、纹牙图像、与纹牙图像相结合的三个电极和电极上固定的敏感材料层,所述三个电极固定于基板上同一面的不同位置上,三个电极分别通过不同的电极引线与三个彼此独立的位于基板一边缘处的触点相连,设置电极引线的基板那面上覆盖有纹牙图像层,且三个电极和三个触点裸露于纹牙图像层之外;
1)在基板上用银或者银氯化银浆印制电极触点、电极引线和三个电极,并干燥处理;
2)在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上印制碳糊层,并干燥处理;
3)在基板上印制纹牙图像,注意必须使3个电极和传感器的触点暴露,不能被纹牙图像覆盖,干燥并固化纹牙图像;
4)在暴露的三个电极上固定酶、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敏感材料,并固化,放4℃冰箱保存;
5)准备无线通讯模块或数据线,方便将纹牙生物传感器与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相连,进行信号测量和数据通信。
2. 一种用于口腔卫生检测的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包括纹牙生物传感器、通讯模块和微弱信号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分别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和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相连,获取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微弱信号检测模块;所述纹牙生物传感器包括基板、纹牙图像、与纹牙图像相结合的三个电极和电极上固定的敏感材料层,所述三个电极固定于基板上同一面的不同位置上,三个电极分别通过不同的电极引线与三个彼此独立的位于基板一边缘处的触点相连,设置电极引线的基板那面上覆盖有纹牙图像层,且三个电极和三个触点裸露于纹牙图像层之外;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即基板上制作掩膜,掩膜覆盖不需要制作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的地方,使需要制作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的地方暴露;
2)在溅射炉中按照常规溅射工艺在覆盖有掩膜的薄膜材料上溅射一层薄膜金,厚度为100-200埃;
3)撕掉掩膜,在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上形成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
4)在基板上印制纹牙图像,注意必须使电极和电极触点暴露,不能被纹牙图像覆盖, 纹牙图像能够覆盖电极引线,干燥并固化纹牙图像;
5)在暴露的三个电极上固定酶、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敏感材料,并固化,放4℃冰箱保存;
6)准备无线通讯模块或数据线,方便将纹牙生物传感器与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相连,进行信号测量和数据通信。”
驳回决定中具体指出:1、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相比区别在于: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包括纹牙生物传感器,通讯模块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相连,纹牙生物传感器的具体组成,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传感器的具体步骤。该区别技术特征或被对比文件2公开、或在对比文件2的基础上容易想到、或在对比文件3的基础上容易想到。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2、权利要求2与对比文件1相比区别在于: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包括纹牙生物传感器,通讯模块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相连,纹牙生物传感器的具体组成,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传感器的具体步骤。该区别技术特征或被对比文件2公开、或在对比文件2的基础上容易想到、或在对比文件3的基础上容易想到。因此,权利要求2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申请人(下称复审请求人)对上述驳回决定不服,于2018年07月25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复审请求,同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全文修改替换页。修改具体涉及:在驳回决定所针对文本的权利要求1、2中均增加技术特征“所述基板采用一种对人体无害而又在口腔不分解的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制备而成;所述三个电极为金或者碳惰性导电材料制备而成,三个电极分别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电极引线和触点均由银、金、碳或者银氯化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敏感材料层由酶、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固化而成;所述微弱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中央处理芯片、数据存储芯片、信号采集放大芯片、通讯芯片、传感器触点接口及其外围电路,数据存储芯片、信号采集放大芯片、通讯芯片、传感器触点接口及其外围电路均与中央处理芯片通信”。
复审请求时新修改的权利要求书如下:
“1. 一种用于口腔卫生检测的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包括纹牙生物传感器、通讯模块和微弱信号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分别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和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相连,获取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微弱信号检测模块;所述纹牙生物传感器包括基板、纹牙图像、与纹牙图像相结合的三个电极和电极上固定的敏感材料层,所述三个电极固定于基板上同一面的不同位置上,三个电极分别通过不同的电极引线与三个彼此独立的位于基板一边缘处的触点相连,设置电极引线的基板那面上覆盖有纹牙图像层,且三个电极和三个触点裸露于纹牙图像层之外;
所述基板采用一种对人体无害而又在口腔不分解的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制备而成;所述三个电极为金或者碳惰性导电材料制备而成,三个电极分别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电极引线和触点均由银、金、碳或者银氯化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敏感材料层由酶、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固化而成;
所述微弱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中央处理芯片、数据存储芯片、信号采集放大芯片、通讯芯片、传感器触点接口及其外围电路,数据存储芯片、信号采集放大芯片、通讯芯片、传感器触点接口及其外围电路均与中央处理芯片通信;
1)在基板上用银或者银氯化银浆印制电极触点、电极引线和三个电极,并干燥处理;
2)在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上印制碳糊层,并干燥处理;
3)在基板上印制纹牙图像,注意必须使3个电极和传感器的触点暴露,不能被纹牙图像覆盖,干燥并固化纹牙图像;
4)在暴露的三个电极上固定酶、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敏感材料,并固化,放4℃冰箱保存;
5)准备无线通讯模块或数据线,方便将纹牙生物传感器与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相连,进行信号测量和数据通信。
2. 一种用于口腔卫生检测的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包括纹牙生物传感器、通讯模块和微弱信号检测模块,通讯模块分别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和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相连,获取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微弱信号检测模块;所述纹牙生物传感器包括基板、纹牙图像、与纹牙图像相结合的三个电极和电极上固定的敏感材料层,所述三个电极固定于基板上同一面的不同位置上,三个电极分别通过不同的电极引线与三个彼此独立的位于基板一边缘处的触点相连,设置电极引线 的基板那面上覆盖有纹牙图像层,且三个电极和三个触点裸露于纹牙图像层之外;
所述基板采用一种对人体无害而又在口腔不分解的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制备而成;所述三个电极为金或者碳惰性导电材料制备而成,三个电极分别为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电极引线和触点均由银、金、碳或者银氯化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敏感材料层由酶、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固化而成;
所述微弱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中央处理芯片、数据存储芯片、信号采集放大芯片、通讯芯片、传感器触点接口及其外围电路,数据存储芯片、信号采集放大芯片、通讯芯片、传感器触点接口及其外围电路均与中央处理芯片通信;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即基板上制作掩膜,掩膜覆盖不需要制作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的地方,使需要制作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的地方暴露;
2)在溅射炉中按照常规溅射工艺在覆盖有掩膜的薄膜材料上溅射一层薄膜金,厚度为100-200埃;
3)撕掉掩膜,在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上形成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
4)在基板上印制纹牙图像,注意必须使电极和电极触点暴露,不能被纹牙图像覆盖,纹牙图像能够覆盖电极引线,干燥并固化纹牙图像;
5)在暴露的三个电极上固定酶、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敏感材料,并固化,放4℃冰箱保存;
6)准备无线通讯模块或数据线,方便将纹牙生物传感器与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相连,进行信号测量和数据通信。”
复审请求人在复审请求书中陈述了权利要求1具有创造性的理由:(1)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对比文件1是化学传感器。本申请是生物传感器,两者的工作机理不同。(2)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是非显而易见的。对比文件1在牙齿上嵌套传感器保持构件,传感器保持构件上多个位置设置传感器,以采集整个口腔的唾液。本申请是将纹牙图像和电极结合的传感器直接贴覆于牙齿上,持续检测口腔唾液信号。对比文件2虽然是生物传感器,但是其为可佩戴式的,检测使用时传感器设置于护口器上,而护口器尺寸较大,只能短时间佩戴,不能进行长时间的持续检测。(3)本申请还在基板上设置纹牙图像,将纹牙图像和电极相结合,这是为了解决本申请特定技术问题的特定选择,是为了保证口腔正常功能而设置的,且还可以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而且还美观新潮,易于年轻人接受。(4)本申请的敏感材料层设置于电极上,且三个电极上均固定敏感材料层;对比文件1中并未涉及敏感材料层的设置,对比文件2虽设置电化学转换器层(相当于敏感层),但是对比文件2没有记载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因此,由对比文件2无法得出敏感材料层中的具体设置,且无法达到本申请敏感材料层的技术效果。(5)本申请中因纹牙图像都是单个牙独立设置,每个设置纹牙图像的基板上均会设置三个电极,而对比文件1是在多个牙上都设置一个电极,其设置目的是为了能检测口腔多个位置的情况,这与本申请要达到的目的是不同的,因此设置方案也不一样。对比文件2在口腔整个护口器上设置两个电极或多个,而不是如本申请的在同一个牙齿上设置三个电极。
经形式审查合格,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7月31日依法受理了该复审请求,并将其转送至原审查部门进行前置审查。
原审查部门在前置审查意见书中坚持原驳回决定。
随后,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成立合议组对本案进行审理。
合议组于2019 年02 月21 日向复审请求人发出复审通知书,指出:本申请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2公开的内容相比,区别在于:1)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包括纹牙生物传感器,纹牙生物传感器的具体组成,制备具体步骤(1)-(5);2)通讯模块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相连。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将传感器直接固定在牙齿以及将生物传感器设置为纹牙传感器装置均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举例“《新闻:既然有牙齿传感器》(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dc338ee0102vj7s.html)”以及“《高科技牙齿传感器研制成功监测口腔内部细菌活动》(http://www.chem17.com/News/Detail/48780.html)”加以分析说明。此外,纹牙传感器的电极上的敏感材料层与纹牙图像相接合、基板采用一种对人体无害而又在口腔不分解的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制备而成、在暴露三个电极上固定酶、又在暴露的三个电极上固定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敏感材料并固化以放4°C 冰箱保存、在电极上印制碳糊层来方便电极的更新并使得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上印制碳糊层然后干燥处理、“在基板上印制纹牙图像,注意必须使三个电极和传感器的触点暴露,不能被纹牙图像覆盖,干燥并固化纹牙图像”,这些属于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参见教科书《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实验教程》、《介孔碳材料的合成及应用》分别对电子媒介体、碳纳米管属于常用材料加以说明。有关电极的材料和电极的制备而言,部分被对比文件3公开、部分在对比文件3的基础上容易想到。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部分被对比文件1公开、部分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容易想到。所以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所规定的创造性。权利要求2相对于对比文件2的区别技术特征为:1)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包括纹牙生物传感器,纹牙生物传感器的具体组成,制备具体步骤(1)-(6);2)通讯模块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相连。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生物传感器装置设置为纹牙传感器装置;纹牙传感器的具体组成、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印制纹牙图像以及电极上固定敏感材料的评述参见权利要求1中区别技术特征1)的具体评述。另外,“在基板上制作掩膜,掩膜覆盖不需要制作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的地方,使需要制作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的地方暴露;在溅射炉中按照常规溅射工艺在覆盖有掩膜的薄膜材料上溅射一层薄膜金,厚度为100-200埃;撕掉掩膜,在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上形成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在暴露的三个电极上固定酶、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敏感材料,并固化,放4℃冰箱保存”以及三个电极由碳惰性导电材料制成属于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此外,对比文件3公开电极含有金。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部分被对比文件1公开、部分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容易想到。所以权利要求2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所规定的创造性。另外,还对复审请求人陈述的权利要求1-2具有创造性的意见不能成立的理由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复审请求人于2019 年03 月08 日提交了意见陈述书,未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复审请求人认为:(1)关于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①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本申请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唾液检测方法存在污染、耗时长等问题。对比文件1解决现有技术中口腔检查中无法采集口腔内各个部分唾液的问题。②本申请和对比文件1的传感器存在区别,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都是通过额外的结构将传感器设置在牙齿周围,本申请将纹牙图像和电极结合直接贴敷于牙齿上;③本申请将敏感材料设置在电极上,对比文件1并未涉及敏感材料层的设置,对比文件2相当于在工作电极上设置敏感材料;本申请的敏感材料层由酶、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固化而成,敏感材料层的设置在对比文件1、3中未见任何记载,而对比文件2中仅仅公开其电化学转换器层107含有化学物质,但未记载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④本申请的纹牙生物传感器设置三个电极,且三个电极固定于基板同一面的不同位置上,而对比文件1是在多个牙上都设置一个传感器电极;对比文件2也是在口腔整个护口器上设置两个或多个电极,不是在同一个牙齿上就设置三个电极;⑤本申请的基板采用一种对人体无害而又在口腔不分解的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制备而成;而对比文件1的传感器保持部件是采用具有记忆功能的材料制成;本申请中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的设置在对比文件1-3中未见任何记载,是针对纹牙生物传感器在口腔检测中的要求而特殊设置的,无法由对比文件1-3的内容得出;⑥关于制备方法的区别:对比文件3虽然记载了“在树脂制基板1上通过丝网印刷金属浆料也可形成电极图案”,但是并没有公开本申请对纹牙图像的细节处理。(2)权利要求2的创造性。对比文件3虽然公开了在基板上放置掩膜,并进行金属的溅射的电极形成方法,但是并没有公开本申请权利要求2的对纹牙图像的如步骤4)、步骤5)的细节处理。据此认为,权利要求1、2具有创造性。
在上述程序的基础上,合议组认为本案事实已经清楚,可以依法作出审查决定。
决定的理由
(一)、审查文本的认定
复审请求人于2018年07月25日提出复审请求时提交了权利要求书的全文修改替换页,经核实,其中所做修改符合专利法第33条以及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1条第1款的规定。所以,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所依据的文本为:2018年07月25日提交的权利要求第1-2项,申请日2015年08月28日提交的说明书第1-103段、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说明书附图图1-6。
(二)、关于专利法第22条第3款
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作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相比存在区别技术特征,从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来考量,如果该区别技术特征一部分被第二篇对比文件公开且作用相同,一部分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其余部分是在第三篇对比文件给出的技术启示下容易想到的,则该权利要求相对于上述三篇对比文件和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的结合不具有创造性。
具体到本案:
1、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用于口腔卫生检测的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的制备方法,对比文件2 公开一种唾液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参见说明书第[0035]-[0044]段、第[0054]-[0055] 段、第[0073]-[0080]段、第[0129]-[0130]段,图1A-1D、9-10B),具体公开了该生物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唾液的代谢物和电活性成分,该传感器能被用于牙科护理过程,且传感器的数据可被用于指示与口腔健康相关的不同情况,该生物传感器包括传感器装置100和电路150 (参见说明书第[0042]段、第[0073]段);传感器装置100包括基片101和设置在基片101上的电极组合102,电极组合102 包括三个电极:包括电极结构l02a的工作电极、对电极,以及位于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的包含电极结构l02a的参比电极;对电极被置于基片101上处于与工作电极分开的位置,电极结构102a包括置于基片102上的导电材料106,导电材料106涂覆有含有化学物质的电化学转换器层107,电化学转换器层107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包含乳酸氧化酶(参见说明书第 [0042]-[0043]段);电路包括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放大通过电极检测的信号,电路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基于检测的电信号处理数据的处理器,以及存储或缓冲数据的存储器,存储器可以包含并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的代码,当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将数据处理单元配置为实施不同操作,电路还包括无线传送器/接收器单元,以将数据处理单元处理的数据或信号调理回路调节的数据传送至外部设备(参见说明书第[0076]-[0078]段、第[0129]-[0130]段),可弯曲的PET基片上丝网印刷三个分离层来制造生物传感器,在第一层中,首先印刷Ag/Agcl导电油墨,以提供参比电极以及用于三层电极与电化学分析仪连接的接触物,由普鲁士蓝石墨墨水印刷例如应用于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的第二层,在基片101上印刷作为绝缘层的第三层,其中绝缘层中具有暴露电极的某些区域的开口以促进电化学检测,在各印刷步骤之后,将印刷层在80°C硬化20分钟,通过在聚邻苯二胺膜中电聚合物捕获将乳酸氧化酶固定化于工作电极表面(说明书第[0054]段)。
将本申请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2公开的内容相比,其中对比文件2公开的“唾液生物传感器”以及“该生物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唾液的代谢物和电活性成分,被用于牙科护理过程,且传感器的数据可被用于指示与口腔健康相关的不同情况”对应于权利要求1中“用于口腔卫生监测的生物传感器”;对比文件2公开了“生物传感器包括电路150”以及“电路包括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放大通过电极检测的信号,电路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基于检测的电信号处理数据的处理器,以及存储或缓冲数据的存储器,存储器可以包含并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的代码,当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将数据处理单元配置为实施不同操作,电路还包括无线传送器/接收器单元,以将数据处理单元处理的数据或信号调理回路调节的数据传送至外部设备”相当于公开了本申请权利要求1的“生物传感器装置包括微弱信号检测模块”;对比文件2公开了传感器包括基板;对比文件2公开了本申请权利要求1的“电极组合102 包括三个电极:包括电极结构l02a的工作电极、对电极,以及位于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的包含电极结构l02a的参比电极”;对比文件2中的“对电极被置于基片101上处于与工作电极分开的位置,电极结构102a包括置于基片102上的导电材料106”以及 “位于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的包含电极结构l02a的参比电极”公开了本申请权利要求1的“三个电极固定于基板上同一面的不同位置上”;对比文件2公开的“电极结构102a包括置于基片102上的导电材料106,导电材料106涂覆有含有化学物质的电化学转换器层107,电化学转换器层107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包含乳酸氧化酶”对应公开了本申请权利要求1的“电极上固定敏感材料层”。
本申请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2公开的内容相比,区别为传感器与纹牙图像相关的结构和制备方法,以及传感器的通讯模块与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的连接形式,具体区别在于: 1)生物传感器装置结合了纹牙图像,三个电极和电极上的敏感材料层与纹牙图像相接合,设置电极引线的基板那面上覆盖有纹牙图像层,且三个电极和三个触点裸露于纹牙图像层之外,基板采用一种对人体无害而又在口腔不分解的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制备而成,所述三个电极为金或者碳惰性导电材料制备而成,敏感材料层还包括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在基板上用银或者银氯化银浆印制电极触点和三个电极,在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上印制碳糊层,并干燥处理,在基板上印制纹牙图像,注意必须使三个电极和传感器的触点暴露,不能被纹牙图像覆盖,干燥并固化纹牙图像,在暴露的三个电极上固定酶、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敏感材料,并固化,放4°C冰箱保存;2)还包括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分别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和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相连,获取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微弱信号检测模块,通讯模块为无线通讯模块或有线连接方式,三个电极分别通过不同的电极引线与三个彼此独立的位于基板一边缘处的触点相连,微弱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触点接口,传感器触点接口与中央处理芯片通信,传感器触点接口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相连接,给传感器提供电压并测量传感器输出电流,准备无线通讯模块或数据线,方便将纹牙生物传感器与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相连,进行数据通信。
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本申请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传感器在口腔内长期测量和方便携带,同时提升美观度。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无论是将传感器直接固定在牙齿上,还是通过保持构件或护口器固定在口腔中,都是为了实现传感器在口腔环境中的固定,以检测口腔环境中的各种参数,无需将口腔环境中的分泌物取出检测,而在牙齿上贴上纹牙图案来达到美容的效果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为了简化传感器装置的结构,方便使用者携带和长期测量,将传感器直接固定在牙齿上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也即,使生物传感器设置为纹牙传感器装置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示范性地举例为:“2014年10月17日,《新闻:既然有牙齿传感器》(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dc338ee0102vj7s.html)”公开了台北国立台湾大学的褚浩华发明了贴附在牙齿上的传感器装置;以及示范性地举例为:“2013年7月29日,《高科技牙齿传感器研制成功监测口腔内部细菌活动》(http://www.chem17.com/News/Detail/48780.html)”公开了传感器结合了牙齿纹身,可以通过传感器搜集口腔内的细菌情报,并将其通过内置的无线网信号装置报告给外部。也就是说,在本申请日之前,将传感器贴敷于在牙齿上并结合牙齿纹身形式以搜集口腔内的细菌情报已经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此外,具体地,纹牙传感器包括纹牙图案,且与纹牙图像相接合的三个电极上的敏感材料层,设置电极引线的基板那面上覆盖有纹牙图像层这些都是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为了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使得基板采用一种对人体无害而又在口腔不分解的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制备而成,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选择。电子媒介体是加速电子传递的常用材料,例如参见,汤守健、陈星、沈义民等编著的《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实验教程》教科书,2013年出版,第79页记载“电子媒介体的作用是能促进电子传递过程,加速电极反应,降低工作电位,以排除其他电活性物质的干扰”;碳纳米管是常用的提高生物传感器灵敏度的材料,参见刘玉荣著的《介孔碳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教科书,2012年出版“牛津大学的Hill教授用同样的方法制得碳纳米管糊电极,并考察了一些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阿祖林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他发现被固定在碳纳米管糊电极上的蛋白质依然保持原有的活性,并且可以产生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在制备生物传感器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Maria等采用MWNTs、矿物油与葡萄糖氧化酶制成CNTs糊电极用于葡萄糖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电极对葡萄糖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性、较低的检测限和较宽的线性范围”,此外,为了实现隔离保护,在暴露三个电极上也固定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选择,又由于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是常用的生物传感器材料,所以在暴露的三个电极上固定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敏感材料,并固化,放4°C 冰箱保存的制备步骤,这些属于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有关电极的材料和电极的制备而言,对比文件3(说明书第3页,第6页)公开电极含有金,并且制备电极时通过丝网印刷金属浆料形成电极图案。此外,在电极上印制碳糊层来方便电极的更新,并且使得在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上印制碳糊层,并干燥处理,属于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为了实现传感器的测量,使得在基板上印制纹牙图像,注意必须使三个电极和传感器的触点暴露,不能被纹牙图像覆盖,干燥并固化纹牙图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选择,并且其技术效果也是可以预期的。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口腔健康分析系统,具体公开了该系统包括传感器单元2和分析单元3 (相当于权利要求1的微弱信号检测模块),传感器单元2 包括传感器5和无线通信装置6,传感器单元2与分析单元3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装置6实现无线通信,两者之间还可以通过电缆通信(参见说明书第[0031]-[0043]段、图1)。可见, 对比文件1公开了将传感器与微弱信号检测模块分开设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通信。为了实现传感器与微弱信号检测模块之间的有线连接,使得三个电极分别通过不同的电极引线与三个彼此独立的位于基板一边缘处的触点相连,微弱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触点接口,传感器触点接口与中央处理芯片通信,传感器触点接口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相连接,给传感器提供电压并测量传感器输出电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选择。
因此,在对比文件2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3以及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得到权利要求1 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权利要求1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所规定的创造性。
2、权利要求2请求保护一种用于口腔卫生检测的纹牙生物传感器装置的制备方法,对比文件2 公开了一种唾液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参见说明书第[0035]-[0044]段、第[0054]-[0055] 段、第[0073]-[0080]段、第[0129]-[0130]段,图1A-1D、9-10B),具体公开了该生物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唾液的代谢物和电活性成分,该传感器被用于牙科护理过程,且传感器的数据可被用于指示与口腔健康相关的不同情况,该生物传感器包括传感器装置100和电路150 (参见说明书第[0042]段、第[0073]段);传感器装置100包括基片101和设置在基片101上的电极组合102,电极组合102 包括三个电极:包括电极结构l02a的工作电极、对电极,以及位于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的包含电极结构l02a的参比电极;对电极被置于基片101上处于与工作电极分开的位置,电极结构102a包括置于基片102上的导电材料106,导电材料106涂覆有含有化学物质的电化学转换器层107,电化学转换器层107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包含乳酸氧化酶(参见说明书第 [0042]-[0043]段);电路包括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放大通过电极检测的信号,电路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基于检测的电信号处理数据的处理器,以及存储或缓冲数据的存储器,存储器可以包含并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的代码,当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将数据处理单元配置为实施不同操作,电路还包括无线传送器/接收器单元,以将数据处理单元处理的数据或信号调理回路调节的数据传送至外部设备(参见说明书第[0076]-[0078]段、第[0129]-[0130]段),可弯曲的PET基片上丝网印刷三个分离层来制造生物传感器,在第一层中,首先印刷Ag/Agcl导电油墨,以提供参比电极以及用于三层电极与电化学分析仪连接的接触物,由普鲁士蓝石墨墨水印刷例如应用于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的第二层,在基片101上印刷作为绝缘层的第三层,其中绝缘层中具有暴露电极的某些区域的开口以促进电化学检测,在各印刷步骤之后,将印刷层80°C硬化20分钟,通过在聚邻苯二胺膜中电聚合物捕获将乳酸氧化酶固定化于工作电极表面(说明书第[0054]段)。
将本申请权利要求2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2公开的内容相比,其中对比文件2公开的“唾液生物传感器”以及“该生物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唾液的代谢物和电活性成分,被用于牙科护理过程,且传感器的数据可被用于指示与口腔健康相关的不同情况”对应于权利要求2中“用于口腔卫生监测的生物传感器”;对比文件2公开了“生物传感器包括电路150”以及“电路包括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放大通过电极检测的信号,电路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基于检测的电信号处理数据的处理器,以及存储或缓冲数据的存储器,存储器可以包含并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的代码,当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将数据处理单元配置为实施不同操作,电路还包括无线传送器/接收器单元,以将数据处理单元处理的数据或信号调理回路调节的数据传送至外部设备”相当于公开了本申请权利要求2的“生物传感器装置包括微弱信号检测模块”;对比文件2公开了传感器包括基板;对比文件2公开了本申请权利要求2的“电极组合102 包括三个电极:包括电极结构l02a的工作电极、对电极,以及位于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的包含电极结构l02a的参比电极”;对比文件2的“对电极被置于基片101上处于与工作电极分开的位置,电极结构102a包括置于基片102上的导电材料106”以及 “位于工作电极与对电极之间的包含电极结构l02a的参比电极”公开了本申请权利要求2的“三个电极固定于基板上同一面的不同位置上”;对比文件2公开的“电极结构102a包括置于基片102上的导电材料106,导电材料106涂覆有含有化学物质的电化学转换器层107,电化学转换器层107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包含乳酸氧化酶”对应公开了本申请权利要求2的“电极上固定敏感材料层”。
权利要求2相对于对比文件2的区别技术特征为:1)生物传感器装置具体为纹牙传感器装置,纹牙传感器包括纹牙图案,三个电极和电极上的敏感材料层与纹牙图像相接合,设置电极引线的基板那面上覆盖有纹牙图像层,且三个电极和三个触点裸露于纹牙图像层之外,基板采用一种对人体无害而又在口腔不分解的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制备而成,所述三个电极为金或者碳惰性导电材料制备而成,敏感材料层还包括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在基板上制作掩膜,掩膜覆盖不需要制作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的地方,使需要制作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的地方暴露;在溅射炉中按照常规溅射工艺在覆盖有掩膜的薄膜材料上溅射一层薄膜金,厚度为100-200埃;撕掉掩膜,在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上形成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在基板上印制纹牙图像,注意必须使电极和电极触点暴露,不能被纹牙图像覆盖,纹牙图像能够覆盖电极引线,干燥并固化纹牙图像;在暴露的三个电极上固定酶、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敏感材料,并固化,放4℃冰箱保存;2)还包括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分别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和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相连,获取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微弱信号检测模块,通讯模块为无线通讯模块或有线连接方式,三个电极分别通过不同的电极引线与三个彼此独立的位于基板一边缘处的触点相连,微弱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触点接口,传感器触点接口与中央处理芯片通信,传感器触点接口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相连接,给传感器提供电压并测量传感器输出电流,准备无线通讯模块或数据线,方便将纹牙生物传感器与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相连,进行数据通信。
基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本申请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传感器在口腔内长期测量和方便携带,同时提升美观度。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无论是将传感器直接固定在牙齿上,还是通过保持构件或护口器固定在口腔中,都是为了实现传感器在口腔环境中的固定,以检测口腔环境中的各种参数,而无需将口腔环境中的分泌物取出检测,而在牙齿上贴上纹牙图案来达到美容的效果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为了简化传感器装置的结构,方便使用者携带和长期测量,将传感器直接固定在牙齿上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且将生物传感器装置设置为纹牙传感器装置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示范性地举例为:“2014年10月17日,《新闻:既然有牙齿传感器》(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dc338ee0102vj7s.html)”公开了台北国立台湾大学的褚浩华发明了贴附在牙齿上的传感器装置;以及示范性地举例为:“2013年7月29日,《高科技牙齿传感器研制成功监测口腔内部细菌活动》(http://www.chem17.com/News/Detail/48780.html)”公开了传感器结合了牙齿纹身,该传感器可以搜集口腔内的细菌情报,并将其通过内置的无线网信号装置报告给外部。也就是说,在本申请日之前,将传感器贴敷于在牙齿上并设计为牙齿纹身的形式以搜集口腔内的细菌情报已经是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此外,具体地,纹牙传感器包括纹牙图案,且与纹牙图像相接合的三个电极上的敏感材料层,这些都是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为了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使得基板采用一种对人体无害而又在口腔不分解的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制备而成,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选择。电子媒介体是加速电子传递的常用材料,例如参见,汤守健、陈星、沈义民等编著的《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实验教程》教科书,2013年出版,第79页记载“电子媒介体的作用是能促进电子传递过程,加速电极反应,降低工作电位,以排除其他电活性物质的干扰”;碳纳米管是常用的提高生物传感器灵敏度的材料,参见刘玉荣著的《介孔碳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教科书,2012年出版“牛津大学的Hill教授用同样的方法制得碳纳米管糊电极,并考察了一些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阿祖林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他发现被固定在碳纳米管糊电极上的蛋白质依然保持原有的活性,并且可以产生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在制备生物传感器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Maria等采用MWNTs、矿物油与葡萄糖氧化酶制成CNTs糊电极用于葡萄糖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电极对葡萄糖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性、较低的检测限和较宽的线性范围”,此外,为了实现隔离保护,在暴露三个电极上也固定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选择,又由于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是常用的生物传感器材料,所以在暴露的三个电极上固定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敏感材料,并固化,放4°C 冰箱保存的制备步骤,属于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另外,“在基板上制作掩膜,掩膜覆盖不需要制作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的地方,使需要制作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的地方暴露;在溅射炉中按照常规溅射工艺在覆盖有掩膜的薄膜材料上溅射一层薄膜金,厚度为100-200埃;撕掉掩膜,在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上形成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在暴露的三个电极上固定酶、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敏感材料,并固化,放4℃冰箱保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技术手段。有关电极的材料而言,对比文件3(说明书第3页,第6页)公开电极含有金。此外碳惰性导电材料是很常用的电极材料,使得三个电极由它们制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为了实现传感器的测量,使得在基板上印制纹牙图像,注意必须使三个电极和传感器的触点暴露,不能被纹牙图像覆盖,干燥并固化纹牙图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选择。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口腔健康分析系统,具体公开了该系统包括传感器单元2和分析单元3 (相当于权利要求1的微弱信号检测模块),传感器单元2 包括传感器5和无线通信装置6,传感器单元2与分析单元3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装置6实现无线通信,两者之间还可以通过电缆通信(参见说明书第[0031]-[0043]段、图1)。可见, 对比文件1公开了使得传感器与微弱信号检测模块分开设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通信。为了实现传感器与微弱信号检测模块之间的有线连接,使得三个电极分别通过不同的电极引线与三个彼此独立的位于基板一边缘处的触点相连,微弱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触点接口,传感器触点接口与中央处理芯片通信,传感器触点接口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相连 接,给传感器提供电压并测量传感器输出电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选择。
因此,在对比文件2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1、对比文件3以及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得到权利要求2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权利要求2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所规定的创造性。
(三)、对复审请求人在答复复审通知书时提出的意见陈述的答复
复审请求人在意见陈述中认为:(1)①本申请与对比文件1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本申请所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唾液检测方法存在污染、耗时长等问题。对比文件1所要解决现有技术的口腔检查中无法采集口腔内各个部分唾液的问题。
对此,合议组认为:本复审决定采用对比文件2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对比文件2公开了使用传感器实现唾液中乳酸含量的检测,其同样可以克服本申请的现有检测方法存在的放射性污染、耗时长、成本高、不能定量检测的缺点,且对比文件2公开的传感器也是生物传感器,对比文件2中的护口器为聚合物物品,其被设计与牙齿稳固且紧密地配合,并呈现具有装配小型传感器的平台,此外,该可佩戴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装置被配置为总与唾液直接接触,因而可以实时测量生理信息而不中断,从而为动态代谢物改变的连续评估开辟了新的途径(参见对比文件2说明书第[0046]段)。此外,本申请所谓的“解决常规检测方法存在放射性污染、耗时长、成本高、不能定量检测的问题”是因为采用放射性免疫法、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蛋白质分析仪、各种诊断试剂盒即免疫层析条等外部的仪器或构件等进行检测带来的放射性污染、耗时长、成本高、不能定量检测的技术问题。而对比文件1通过将传感器放置在传感器保持构件上,将传感器保持构件固定在牙齿上进而检测唾液中的PH值以及钙离子等从而获取口腔健康或龋齿等健康情况,而不需要将唾液取出进行放射性免疫法、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蛋白质分析仪、各种诊断试剂盒即免疫层析条等检测,也即对比文件1客观上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常规检测中存在放射性污染、耗时长、成本高、不能定量检测的问题。
复审请求人在意见陈述中认为:②传感器存在区别,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都是通过额外的结构将传感器设置在牙齿周围,本申请将纹牙图像和电极结合直接贴敷于牙齿上。
对此,合议组认为:虽然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 公开的是将传感器设置在护口器中,但是护口器和纹牙图案都是本领域常用的设置在牙齿上的部件。而纹牙图案相对于护口器轻便、易携带的特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且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对比文件2公开了传感器用于体育活动期间乳酸盐水平的连续监测。可见,对比文件2也旨在实现唾液乳酸连续测量。而对于长期佩戴的测量部件,使其设置的尽量便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技术追求。此外,对比文件2公开的生物传感器为片状结构,其形式与纹牙图案类似,为了简化传感器装置的结构,将传感器直接固定在牙齿上以及将生物传感器设置为纹牙传感器装置属于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如前述的,现有技术“2014年10月17日,《新闻:既然有牙齿传感器》(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dc338ee0102vj7s.html)”公开了台北国立台湾大学的褚浩华发明了贴附在牙齿上的传感器装置;以及示范性地举例为:“2013年7月29日,《高科技牙齿传感器研制成功监测口腔内部细菌活动》(http://www.chem17.com/News/Detail/48780.html)”中已经公开传感器结合了牙齿纹身,可以通过传感器搜集口腔内的细菌情报,并将其通过内置的无线网信号装置报告给外部。因此,基于简化传感器或美化传感器的角度考虑,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传感器与纹牙图案相结合以实现其便携性。
复审请求人认为:③本申请将敏感材料设置在电极上,对比文件1并未涉及敏感材料层的设置,对比文件2相当于在工作电极上设置敏感材料;本申请的敏感材料层由酶、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固化而成,敏感材料层的设置在对比文件1、3中未见任何记载,而对比文件2中仅仅公开其电化学转换器层107含有化学物质,未记载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
对此,合议组认为:对比文件2公开的参比电极也包括化学物质表面(0144段),也就是说在对比文件2的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为了对电极起到隔离保护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在第三电极和参比电极上也设置敏感材料层,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选择,未取得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其次,电子媒介体是常用的提高电子传递的材料,例如参见,汤守健、陈星、沈义民等编著的《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实验教程》,2013年出版,第79页记载“介体电子媒介体的作用是能促进电子传递过程,加速电极反应,降低工作电位,以排除其他电活性物质的干扰”;碳纳米管是生物传感器中常用的提高传感器灵敏度的材料,例如参见刘玉荣著的《介孔碳材料的合成及应用》,2012年出版“牛津大学的Hill教授用同样的方法制得碳纳米管糊电极,并考察了一些蛋白质如细胞色素C、阿祖林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他发现被固定在碳纳米管糊电极上的蛋白质依然保持原有的活性,并且可以产生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在制备生物传感器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Maria等采用MWNTs、矿物油与葡萄糖氧化酶制成CNTs糊电极用于葡萄糖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电极对葡萄糖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性、较低的检测限和较宽的线性范围”。
复审请求人认为:④本申请的纹牙生物传感器设置三个电极,且三个电极固定于基板同一面不同位置上,而对比文件1是在多个牙上都设置一个传感器电极;对比文件2也是在口腔整个护口器上设置两个电极或多个,而不是在同一个牙齿上就设置三个电极。
对此,合议组认为: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2中并没有限定纹牙图像设置在单个牙齿上,并且即使限定设置在单个牙齿上的话,尤其参见对比文件2的附图1B、图7、图11A的护口器,其上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有三个电极,但不排除三个电极在一颗牙齿上,此外对于长期携带的测量部件,将其设置得尽量便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的技术追求。另外,纹牙是一种常规的牙齿美容方式且将纹牙与传感器组合使用也是常用技术手段,其示范性的例子为 “2014年10月17日,《新闻:既然有牙齿传感器》(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dc338ee0102vj7s.html)”中的附图可以确定传感器在一颗牙齿上,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将纹牙与对比文件2的生物传感器相结合,其仅仅改变了传感器的外形,使得外形美观小巧,然而并未取得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复审请求人认为:⑤本申请中微弱信号检测模块的设置在对比文件1-3中未见任何记载,是针对纹牙生物传感器在口腔检测中的要求而特殊设置的,无法由对比文件的内容得出。本申请的基板采用一种对人体无害而又在口腔不分解的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制备而成;而对比文件1的传感器保持部件是采用具有记忆功能的材料制成。
对此,合议组认为:正如前述创造性的具体评述中可知,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口腔健康分析系统,具体公开了该系统包括传感器单元2和分析单元3 (相当于微弱信号检测模块),传感器单元2 包括传感器5和无线通信装置6,传感器单元2与分析单元3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装置6实现无线通信,两者之间还可以通过电缆通信(参见对比文件1说明书第[0031]-[0043]段、图1)。可见, 对比文件1公开将传感器与微弱信号检测模块分开设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通信。为了实现传感器与微弱信号检测模块之间的有线连接,使得三个电极分别通过不同的电极引线与三个彼此独立的位于基板一边缘处的触点相连,微弱信号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触点接口,传感器触点接口与中央处理芯片通信,传感器触点接口与纹牙生物传感器的触点相连接,给传感器提供电压并测量传感器输出电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选择。此外,正如前面创造性评述所述,为了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使得基板采用一种对人体无害而又在口腔不分解的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制备而成,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选择。
复审请求人认为:⑥关于制备方法的区别:对比文件3虽然记载了“在树脂制基板1上通过丝网印刷金属浆料也可形成电极图案”,但是并没有公开本申请对纹牙图像的细节处理。
对此,合议组认为:为了保证传感器的正常测量,使得电极和触电裸露于纹牙图像层之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选择。此外,为了实现传感器的测量,使得在基板上印制纹牙图像,注意必须使三个电极和传感器的触点暴露,不能被纹牙图像覆盖,干燥并固化纹牙图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选择,并且其技术效果也是可以预期的。
复审请求人认为:(2)对比文件3虽然公开了在基板上放置掩膜,并进行金属的溅射的电极形成方法,但是并没有公开本申请权利要求2的对纹牙图像的如步骤4)、步骤5)的细节处理。
对此,合议组认为:如前述的权利要求2不具有创造性的具体评述,“在基板上制作掩膜,掩膜覆盖不需要制作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的地方,使需要制作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的地方暴露;在溅射炉中按照常规溅射工艺在覆盖有掩膜的薄膜材料上溅射一层薄膜金,厚度为100-200埃;撕掉掩膜,在生物相容性薄膜材料上形成电极、电极引线和电极触点;在暴露的三个电极上固定酶、电子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敏感材料,并固化,放4℃冰箱保存”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用技术手段。由于电极和电极触点直接用于检测,所以为了方便检测并提高检测灵敏度,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会将电极和电极触点暴露。另外,为了对电极起到隔离保护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在第三电极和参比电极上也设置敏感材料层,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选择,本申请中并没有记载包括工作电极在内的三个电极都具有敏感材料比一个工作电极有敏感材料的检测效果更好,也即,在三个电极上设置敏感材料层未取得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因而,复审请求人声称的内容不具有说服力,合议组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本申请权利要求1-2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根据上述事实和理由,本案合议组依法作出以下审查决定。
三、决定
维持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05月08日对本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
如对本复审请求审查决定不服,根据专利法第41条第2款的规定,复审请求人可以自收到本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