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发布有看点 提质效促保护

   复审和无效审理部首次线上发布年度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   在以“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为主题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周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下称复审和无效审理部)首次通过线上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2019年度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案件详情见本报4月29日第6版)。
  为更好地促进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使创新主体及专利代理机构深入了解专利审查相关政策和复审无效审查动态,把握复审无效审查尺度与法律适用标准,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每年在“4•26”国家知识产权局开放日活动中,从所审理的复审和无效案件中评选出社会关注度高、产业影响力大,同时能够诠释专利审查标准的十大案件向社会公众发布。
  首次“云”发布,广受好评
  一直以来,作为承担专利复审无效案件审查工作的专门机构,复审和无效审理部积极关注社会各界对专利保护的实际需求。对于此次通过线上发布2019年度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复审和无效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年度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的发布,有助于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示范作用,对宣传专利保护制度、实现对创新的保护和激励带来积极影响。鉴于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复审和无效审理部首次进行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云”发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充分响应了社会公众的需求。截至2020年,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已经11年持续发布年度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
  就在“4•26”当天,复审和无效审理部还与中国(温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就一件发明专利开展无效宣告请求案件远程联合审理。中国(温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远程审理对提高无效请求案件和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效率,节省当事人的维权时间和成本,助推当事人尽早摆脱纠纷,顺利投入复工复产大有裨益。同时,该案的审理也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高度评价。“此次远程联合审理真是省时又省力,高效还安全。参加远程审理的地点都提前进行了消毒,我们完全不用担心有安全隐患。在口审过程中,尽管隔着屏幕,但是现场声音清晰流畅,审理流程规范顺利,感觉与面对面的审理并无差异。”
  事实上,在践行“放管服”改革的道路上,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所做的努力远不止于此。数据显示,2019年,复审和无效审理部赴多地开展巡回审理复审、无效案件163件,开展远程案件审理44件,口审当庭宣布审查结论案件203件,针对存在侵权纠纷的专利权无效案件,与地方知识产权局、法院以及仲裁机构联合审理案件7件,针对重大案件进行1次公开审理。同时,对包括优先/特快审查、关联案件集中审理、巡回审理、远程审理、侵权确权案件联合审理、当庭宣布审查结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复审案件主审负责制7种模式在内的审理模式体系持续优化,不断取得实效。
  稳步提“质效”,助力创新
  除了不断优化审理模式,复审和无效审理部一直致力于提升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为创新创造提供加速度。
  专利复审和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审理作为专利授权和确权的重要程序,对专利保护产生直接影响,而提升复审、无效审查质量,对于提升专利质量而言意义重大。随着专利价值被日益重视,创新主体运用专利的水平不断提高,复审及无效宣告审查工作也不断面临新挑战。
  今年年初,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专利复审案件立案量达5.54万件,与2018年相比增长46%;专利无效宣告案件立案量为6015件,较2018年增长15%,连续11年保持增长态势。
  面对压力和挑战,近年来,复审和无效审理部通过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召开案件分析会,建立败诉案件分析机制,促进行政、司法良好衔接及构建典型案例指导机制等,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审查质量和效率。数据显示,2019年,复审和无效审理部专利复审案件结案量为3.73万件,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案件结案量达5327件。同时,审查周期和质量控制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一年来努力,复审、无效宣告案件结案周期得到进一步优化,审查周期持续低位运行。在审查周期方面,2019年专利复审案件结案周期平均为11.8个月;无效宣告案件审查结案周期平均为5个月。以优先审查程序结案的专利复审案件84件,平均周期为6.2个月,无效宣告案件145件,平均周期为4.8个月。
  “今年,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将继续围绕审查中心工作,不断提升审查质量和效率,加强行政确权维权间的衔接,巩固审查能力,强化审查工作与知识产权保护联动,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助力。”复审和无效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记者 张彬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