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复审无效请求受理、立案和手续办理的流程与方式,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开发完成了复审无效立案及流程管理系统,并于2018年3月24日上线运行。该系统优化了现有复审无效立案审查业务流程,升级了电子申请离线客户端,在电子申请在线业务办理平台上新增了复审无效业务办理功能模块,用户可通过离线、在线两种方式提交复审无效请求。
据悉,专利复审委员会自2015年6月启动了该系统的建设工作,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系统开发、测试及上线准备工作。与以往的审查模式相比,该系统上线后,申请人除了通过CPC客户端离线提交复审、无效请求外,还可通过交互式平台在线提交电子请求并得到实时反馈,专利复审、无效审查流程也更加智能化。
在功能上,该系统具备诸多亮点。首先,系统实现了复审无效业务的互联网模式办理。用户通过登录中国专利电子申请网的在线平台,就可以办理复审、无效业务。以前用户提交复审无效请求后,需要审查员进行人工审查并发送通知书,审查周期较长。该系统的交互式平台实现了实时交互的办理模式,具体流程中,先由系统验证专利申请号,进行受理条件的检查,符合受理条件的,系统会引导用户进行规范填写,进行业务的即时受理。如果请求人在线缴费,还可以实现复审请求的自动立案,无需人工干预。该系统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正在办理的业务,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业务导引功能,比如提示相关法条,提示需要缴纳费用,自动推送当前案件的著录项目信息和复审无效请求信息,供请求人确认,以减少不必要的录入,进而提高办理效率。对于办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热点词及法律条款等,系统还提供了解释提示功能,以帮助用户理解业务。另外,系统对填写项目也进行了细化,避免了请求人可能出现的填写错误,满足了系统自动审查的要求。
系统的第二大特色是对离线电子申请进行了优化。通过参考交互式平台的理念,系统将包括新请求及中间文件的255个审查规则前移至请求端,在提交请求时对请求人进行提示,供请求人及时修改,提高复审无效请求质量,以做到快速受理,进而提高立案效率。
对于复审无效的纸件请求,系统也进行了优化。一是优化了采集的内容,将现有针对基本信息进行采集的数据项由20%增加到了90%,还将现有的3道采集复核流程简化为“双采双校”,在保证数据准确的同时,减轻了审查员的复核工作。
系统的第四个特色是搭建了审查工作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下,自动审查的案件由后台直接发送通知书,需要人工干预的案件则由负责形式审查的审查员在审查工作台界面完成。系统对审查业务种类进行了细化,支持7类共计27种业务。负责形式审查的审查员如果对自动审查的结论有异议,可以修改审查结论,并通过结论送审多次提交自动审查,生成新的通知书;如果审查员发现数据存在问题,可以修改数据,并通过数据送审多次提交自动审查,生成新的通知书。
系统的第五个特色是开发了自动审查引擎。自动审查引擎通过梳理审查项规则,实现了对请求书、委托书以及中间文件中的请求文件的内容审查,同时根据审查项的规则和结论自动生成通知书和通知书标准语段。经过与业务专家的多次讨论,开发方整理了包括复审请求、无效宣告请求和各类中间文件共计394项审查规则,其中可实现自动审查的审查规则有326项,涉及人工审查的审查规则有5项,涉及半自动审查的审查规则有63项。
系统的第六个特色是全面实现了电子发文。目前,系统已实现了19种通知书的电子化。对于审查决定、受理通知书等重要文件,系统还支持纸件和电子通知书双重形式的发送,满足不同用户的发文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对外服务的水平。(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记者 陈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