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电学申诉二处审查员贾彦飞
一说到贾彦飞,同事们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他就像我们部门的‘老黄牛’,在专利审查工作中,许多麻烦琐碎的事情,贾彦飞都会主动承担。”朴实无华的话最能体现同事对贾彦飞的敬佩。
贾彦飞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下称专利复审委员会)电学申诉二处的一名审查员。13年的专利审查生涯,他用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当事人的认可,“技术过硬”、“低调实干”、“无私奉献”已成为形容他最贴切的标签。
技术过硬
“在做专利复审、无效案件审查时,对技术的准确把握十分重要。只有精准把握相关技术的关键点,才能保证案件审查的公平、公正。”进入专利复审委员会工作以来,对技术的严格要求已经成为贾彦飞审理案件的习惯。案件资料一拿到手,贾彦飞都会提前浏览一遍案情,对相关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变化、现有技术的发展情况、相关技术的专利申请情况等做详细梳理,力求做到对技术问题心中有数。
谈到电学领域,尤其是电路方面的技术问题,贾彦飞了如指掌:“我对电路领域的技术发展脉络再熟悉不过了,有时一看案子就知道审查的争议点是什么。”虽然身处计算机领域的“软”环境中,但是贾彦飞对与计算机结合的“硬”结构的了解同样深入,对计算机领域“软硬结合”的技术方案的审查更是信手拈来。“技术过硬”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甚至有人直言,贾彦飞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
2013年,一家触控面板的生产企业以侵犯专利权为由将几个竞争对手告上法庭,并索赔8750万元。作为反击,被告企业向专利复审委员会就涉案专利提起无效请求。由于这一案件涉及到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引发了社会公众及业界的高度关注。能否公平公正地作出审查决定,贾彦飞作为该案的合议组组长承受着很大压力,而厘清本案的技术问题成为案件审理的突破口。
本案的焦点问题之一是专利权人将“导电单元”“导电群组”理解为互电容检测感应电极的基本电路元件。因此,对这一问题作出明确的界定以及厘清自电容、互电容检测原理成为该案审查的关键。带着这些问题,贾彦飞检索了大量资料,对双方提交的技术文件做了深入分析,并与合议组成员进行了多次技术探讨,终于厘清了该案的审查思路,认定涉案专利的发明点是对电容式触控板的电极结构的改进,而非对电容式触控板的检测工作原理的改进。最终,经过两次口头审理,合议组认定涉案专利权全部无效。此案也被业界视为对移动互联终端产业链上游厂商具有深远意义的标志性案件。
甘于奉献
过硬的技术实力让贾彦飞成了同事心中的“大能人”。许多同事遇到电路领域的难题时都会前来咨询,每次他都将技术问题回答得一清二楚。在遇到自己也拿不准的问题时,贾彦飞就会去查阅专业书籍和相关资料,力求把问题讲解得更加清楚明白。
除了“百科全书”,贾彦飞还是电学申诉二处的“老黄牛”。很多看上去麻烦琐碎的事情,贾彦飞不计得失,都会主动承担。有一次,处里的书记员人员紧缺,贾彦飞作为大合议组组长之一,为了不耽误全组人员正常完成审查任务,他主动承担起这些额外工作。书记员的工作相对琐碎,小到填写各种表格,大到数据汇总,都需要耐心细致地完成,其是保证部门正常完成审查工作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可即使这些工作再麻烦,贾彦飞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也正是这样不计个人得失、遇事主动承担的奉献精神,让同事感动地称他“老黄牛”,部门领导也放心将一些“难啃的硬骨头”交给他。
2012年,贾彦飞参与了专利复审委员会组织的代理人帮扶工作。如何改善传统的理论知识讲座的教学方式,调动代理人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切实提高代理人的能力和水平?贾彦飞为此大费了一番脑筋。最终,他参考了专利复审委员会针对新任无效合议组长教学中的“模拟口审”的教学方式,将口审现场还原到课堂中。为了能够使代理人更好地参与到模拟案件的口头审理中来,提高代理人在口头审理中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从设计口审过程、教学模式探讨到教案的制作,贾彦飞开动脑筋,承担了绝大部分工作,将每个教学细节都设计得十分妥当。最终,这种“模拟口审”的教学方式获得了参加培训人员的一致认可,并成为代理人培训课程的固定环节。
在审查岗位上深耕细作13年也给贾彦飞带来了许多荣誉,优秀公务员、三等功、星级审查员导师、星级审查员、审查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不胜枚举,他担任合议组组长、主审的多篇决定被评为专利复审委员会优秀决定。截至2015年底,贾彦飞参与的复审案件675件,无效审查案件225件,创造了主审案件零败诉的纪录。面对这些成绩,贾彦飞淡然地说:“我只是做了审查员的本职工作。既然选择做一名审查员,就要竭尽所能做到最好。”(陈婕 刘叶婷)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