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E系统不断升级,从C2、C3升级到如今的一元化系统,每一次系统升级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专利申请人的需求。此次一元化系统成功上线,标志着我国专利电子审批系统的发展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下称初审及流程管理部)专利公报事务处处长张微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介绍,预计到2016年,一元化系统有望使专利公布公告出版周期由原来的每周一次,缩短为每天一次。
优化审查流程
近年来,随着专利申请量的逐年增加,E系统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缓解传输系统的压力,提高数据调取速度,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E系统,在此背景下,一元化系统应运而生。
“一元化系统是指专利审批电子公布公告数据取消了以往的传输过程,将公布公告数据统一存放、共享在数据池中,待启动下一个流程时,相关部门便可以从数据池中自行提取数据。从2012年项目启动,到2015年10月8日正式上线,一元化系统经过了多次改进和调试。”张微向本报记者介绍,3年来,初审及流程管理部走访、调研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多个部门和多家企业、专利代理机构,广泛听取了企业负责人、专利代理人和申请人的意见和建议,从公布公告流程、数据一体化、更正回案流程3个方面对一元化系统的内容进行了改进。2014年初,一元化系统完成了系统开发工作。2015年2月,该系统进行了3轮测试,有效保障了系统的成功升级。
据悉,为了保证一元化系统成功上线,初审及流程管理部选派了多名参与一元化系统改进工作的业务骨干,针对系统操作流程等内容,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自动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知识产权出版社)等多个部门进行了系统使用方法的宣讲和培训,反响热烈。
提高审查效率
“打造一元化系统是对E系统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改变了现有的整期传送实体数据的处理机制,取而代之的是‘数据一元化’实现方式:知识产权出版社在公布公告出版作业时可以直接使用E系统数据库作为直接数据源,取代了E系统从数据库中提取,再通过接口传送实体数据包的传输方式;E系统在使用相关公布公告文本时,也会将知识产权出版社文本数据库作为直接数据源进行调用,以实现公布公告数据‘物理异步,逻辑统一’,进而保障数据提取的准确一致,防止数据丢失。系统升级后,可以有效缩短审查周期,提高审查流程运行效率,并打造运行指标体系和运行监控机制,实现对审查业务流程的实时监测和有效控制。”张微向本报记者介绍,一元化系统上线有利于完善电子审批系统的功能,使其性能更稳定、数据更准确、审查流程更规范,以不断提高审查工作效率和质量。
据悉,2014年,中国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公布公告周期是每周一次,全年公布公告数量约为207万件;美国、欧洲的专利公布公告周期也是每周一次,全年公布公告数量分别约为70.6万件和22.7万件;日本的发明专利公布公告周期是每周两次,实用新型专利的公布公告周期是每周一次,全年公布公告数量约为58.7万件;韩国的专利公布公告周期是每周五次(周一至周五),全年公布公告数量约为28.4万件。一元化系统上线后,将满足公布公告每天进行电子出版的需求,优于美国和欧洲的公布公告周期。
“此次上线运行的一元化系统优势明显。专利信息的快速公布公告可以及时满足申请人的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同时,一元化系统还可以解决硬件系统传输慢、反复操作等问题,通过优化审查流程,可以大大缓解审查员的工作压力,有利于审查员提高审查质量,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作出贡献。”张微告诉本报记者。(知识产权报 记者 冯飞 实习记者 李俊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